第11课汉武帝的文治武功
第11课 汉武帝的言文治武功A 基础闯关训练1.汉武帝在位时,汉朝进入鼎盛时期汉武帝的名字是A.嬴政 B.刘邦 C.项羽 D.刘彻2.他认为上天是万物之主,皇帝是长天之子;万物要一统于上天,国家要一统于皇帝他是A.商鞅 B.李斯 C.董仲舒 D.秦始皇3.如果你是汉武帝统治时期的一名学生,你想去最高学府太学深造,应当到A.洛阳 B.西安 C.长安 D.咸阳4.儒家思想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支柱和基础,对于中华民族的凝聚、团结和进步曾经发挥过重大作用;同时儒学对于世界文明的发展和进步,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追溯历史,儒家学说被确立为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始于A.春秋 B.战国 C.秦朝 D.西汉5.西汉太学中负责给学生授课的人在当时被称为A.教授B.先生C.老师D.博士6.太学读书的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是A.道家经典 B.儒家经典C.法家经典 D.佛家经典7.某班同学完成本课学习后,表演了一幕“学在太学”的课本剧,下列的这个表演片断中,符合史实的是大明老师批评小新同学:你真不听话,(A)你不远万里来到咸阳求学,(B)不认真读孙子兵法、悟老子学说,(C)却只看五经胡言,如何对得起太学生的身份!(D)这可是全国最高学府呀!8.王国问题曾让汉文帝和汉景帝伤透了脑筋,而汉武帝不费一兵一卒就解决了此问题。
追忆历史,汉武帝解决这一问题采取的措施是A.焚书坑儒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颁布“推恩令” D.实行郡县制9.从西汉、新莽、东汉、魏、晋、南北朝到隋唐共七百多年间,五铢钱长期为历朝法定货币,是中国历史上铸造数量最多,流通时间最久的钱币追溯历史,规定国家统一铸造“五铢钱”的皇帝是A.秦始皇 B.汉高祖 C.汉文帝 D.汉武帝10.下列措施中,促使汉武帝时经济上大一统局面形成的有①将地方铸币权收归中央②统一度量衡③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④削弱诸侯国势力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1.小明同学列举的汉武帝时期开发边疆的史实中,错误的是A.设置“河西四郡” B.加强管辖“西南夷”C.加强对五岭以南地区的管辖 D.加强对青藏高原的管辖 B 能力提升训练1.汉朝又称两汉,下列相关示意图中,描绘正确的是 A B C D2.汉武帝执政期间,让各地举荐人才。
被举荐的人才中,不可能有①董仲舒②商鞅③主父偃④晁错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3.汉武帝通过各种方法和借口将诸侯国由大分小,甚至直接削除这样做的目的是A.增加国库收入 B.加强中央集权 C.提高儒学地位 D.扩大国家疆域4.在武威市古墓群的一座土墩墓中文物部门发现一件珍贵丝织品和40余件五铢钱,凭这些文物可判断此墓的主人最早可能生活在A.商朝 B.春秋 C.秦朝 D.汉朝5.观察下图,回答问题这是四川成都出土的东汉讲学画像砖,砖长47厘米画面左侧的老师坐在榻上,头戴进贤冠,冠上还置遮灰的“承尘”,也叫帐子榻下有六名生徒面对着老师跪坐在席榻上他们手捧简册,腰间带有书刀(为写简札时刮削误笔用的),其中一人居中,面向老师,好似正在回答老师的提问他们都头戴进贤冠,身穿宽袖交领长袍,表现出对老师恭恭敬敬,虚心求学的态度1)图中那一位是讲经者?观察图中的学习者,呈现出怎样的特点? (2)图中的学生向往的最高学府是什么?该学府由哪位皇帝最早设置?该学府设置产生了哪些影响? 6.古人对汉武帝刘彻的评论观点各异,班固《汉书》中有“武帝之雄材大略!”的盛赞;宋代司马光《资治通鉴》中却是“异于秦始皇者无几矣”的指责,到底谁是谁非?结合所学知识,你支持哪种观点,请说出你的理由? 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李斯原来是楚国一个有才干的平民,被嬴政任用;尉缭是当时的军事家,嬴政放下国王架子,衣服食饮与缭同,后来任命他统管全国军事。
王翦是秦国名将,嬴政因未采纳王翦的意见,用人失当,伐楚失败,就亲自赶到王翦家,当面检讨,再三请求他再次率兵伐楚材料二 汉武帝多次从民间选拔人才,使董仲书等一批饱学之士得到了重用,并在汉朝经济建设和国政管理上发挥了重要作用除此之外,他对武将的使用更是不拘一格,卫青出身只是一个家奴,然而汉武帝看中了他的武艺、胆识和忠心,让他追随身边,最终造就一代名将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嬴政用人的三个例子,说明嬴政用人有何特点?(答出其一即可 (2)材料二从哪两个角度介绍了汉武帝的用人史实? (3)秦王嬴政、汉武帝在历史上做出的突出贡献分别是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