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企业质量安全管理课件:不合格品管理制度

l 1 目的为确保产品质量 ,防止出不合格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厂工作实际,特制订本制度2 适用范围不合格品管理制度适用于对不合格原铺材料、半成品、成品的控制3 管理职责3.1 质管员负责不合格品控制的归口管理,负责不合格品的规定,并组织评审和处置3.2 不合格品的负责部门负责不合格的记录、标识,隔离和处置的具体实施3.3 厂长负责对有质量争议的仲裁及对重大质量问题产品的处置的审批,必要时报总经理批准4 工作程序4.1 不合格品的种类a) 不合格的原(辅)料、包装物;b) 不合格半成品;c) 不合格成品4.2 不合格品的标识及隔离各车间或仓管员接到质管员的不合格品报告后,立即对不合格品进行记录,标识、隔离4.3 不合格品的评审和处置不合格品评审、处置方法通常为以下几种:a) 原料:拒收、让步接收(降级或降价、挑选)、报废,b) 辅料:拒收、让步接收(降级或降价、挑选)、报废c) 半成品:让步、返工、报废d) 成品:让步(降级或降价)、返工、报废 4.4 不合格原料辅料、包装品的控制4.4.1 当质管员根据原辅料、包装品的验收标准判定出不合格原辅材料时,应作好记录,必要时组织生产使用部门、采购员对不合格的原辅材料、包装品进行评审,写出不合格品处置意见,由采购员或生产车间按处置意见进行处理。
各种添加剂必须符合GB276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不能提供符合要求证明的一律拒收4.4.2 生产车间或仓库贮存过程中发现的不合格原料辅料、包装品,由各相关部门通知质管员复检,确认为不合格后,作退货或报废处理4.5 生产过程中半成品不合格的控制4.5.1 半成品达不到工艺标准,而问题不严重(如色泽、香气、浓度等不符合),由质管员直接通知车间作返工、调整或降级处理4.5.2 如出现严重不正常(如腐败、有异味、重要理化指标不符合)等 ,由工艺技术员通知车间主任查找原因,做好标记和记录,等待处置然后组织相关人员对不合格半成品进行评审并提出相应处置意见4.5.3 生产车间按处置意见的要求对不合格半成品进行处置,并将结果记录在生产过程的记录上4.6 不合格成品的控制:4.6.1 感官、理化、卫生指标与产品标准不符的不合格品,质管员作好记录,通知成品库隔离、标识同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原因分析、评审,并在 [不合格品报告单] 上填写处置意见,送交厂长审批4.6.2 经评审,不合格成品经返工后可以合格的,由质管员将[不合格品报告单]交由车间组织返工,返工后的成品应按规定重新检验,返工情况及重新检验符合要求的记录应保留4.6.3 经评审,不合格性质严重,无法返工的成品,予以报废:由质管员填写[不合格品报告单],经厂长审批后,由车间或仓库组织执行报废并记录。
4.6.4 经评审,成品酒中属轻微不符合的(如感官、外包装质量问题),经厂长批准,并征得经销商同意,可让步处理,允许在可以控制的范围内进行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