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搜柄,搜必应! 快速导航 | 使用教程  [会员中心]

论负荷控制技术的发展与现状

文档格式:DOCX| 4 页|大小 13.64KB|积分 20|2022-09-23 发布|文档ID:155601799
第1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页未读,继续阅读>>
1 / 4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 版权提示
  • 文本预览
  • 常见问题
  • 论负荷控制技术的发展与现状关键词:负荷控制;技术手段;功能负荷控制技术是电力系统远动技术的一个分支,它控制的对象是用户利用 电力负荷控制技术,不仅可以保证限电到户,还可以在负荷高峰时,对那些可以 短时中断供电或不重要的设备直接切除,压低电力系统的高峰负荷在高峰之后, 又可将这些负荷投入,增加系统的低谷用电,达到削峰填谷的目的,使电力系统 负荷曲线更加平坦,以保证电网的安全经济运行1、 负荷控制技术的发展历程电力负荷控制技术先是在欧洲得到广泛的应用英国20世纪30年代就开始音 频电力负荷控制技术的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这种音频电力负荷控制技术在法 国、原西德、瑞士等国家得到大量的使用日本从60年代开始研究电力负荷控制 技术,从欧洲引进制造技术,到70年代已广泛安装使用了音频脉冲控制装置,美 国从70年代开始重视电力负荷控制技术的发展,不仅从西欧引进了音频电力负荷 控制系统设备的制造技术,而且着手研究和发展无线电力负荷控制技术目前世 界上已经有许多国家使用了各种不同类型的电力负荷控制系统我国从1977年底 开始了电力负荷控制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过程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1977年〜1986 年为探索阶段。

    研究了国外电力负荷控制技术所采用的各种方法,并自行研制了 音频、电力线载波和无线电控制等多种装置,同时由国外引进一批音频控制设备 安装在北京、上海、沈阳等地1987〜1989年为有组织的试点阶段主要试点开 发国产的音频和无线电负荷控制系统,分别在济南、石家庄、南通和郑州安装使 用,都获得了成功在试点成功的基础上,1989年底在郑州召开了全国计划用电 会议,要求首先在全国直辖市、省会城市和主要开放城市重点推广应用,然后在 所有地(市)级城市中全面推广从1990年开始进入了全面推广应用电力负荷控 制系统阶段2、 负荷控制技术的现状2.1目前负荷控制的主要技术手段2.1.1无线电力负荷控制技术无线电力负荷控制技术是采用无线电波作为信息传输通道,控制中心通过无 线电台与中转站、接收执行站交换信息,向大中小各用户发送各种负荷控制指令, 控制用户侧用电设备的控制系统,实现负荷控制目的2.1.2工频电力负荷控制技术此种控制技术要求在每个变电站装设一台工频信号发射机,应用配电网络作 为传输通道,其基本原理是根据控制中心发来的控制信号,在配电变压器低压侧, 在电源电压过零点前25°左右时,产生一个畸变,该畸变信号返送到10 kV侧h 再传输给该变电站的低压侧。

    由于畸变是按照信息编码的要求产生的,所以在接 收端通过判别电压过零前的畸变来接收编码信息,即可实现用户侧的负荷控制 2.1.3载波电力负荷控制技术传统的载波通信是把载波信号耦合到高压线的某一相上,经高压线传送,接收端 通过从同一相的高压线上获取此载波信号来实现一对一的远方通信而载波负荷 控制技术是把调制到10 kHz左右频率的控制信号耦合到配电网的6〜35 kV母线 上,并随配电网传输到位于电网末端的低压侧位于低压侧的载波负荷控制接 收机从电源中检测出此控制信号,完成相应的控制操作载波电力负荷控制能直 接控制到千家万户,有很好的扩展性2.1.4音频电力负荷控制技术音频电力负荷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与载波电力负荷控制技术相似该控制技 术是在系统内每个变电站装设一套信号注入设备,与变电站一次设备相连注入 设备包括载波式音频信号发射机、站端控制机和信号耦合装置站端控制机接受 来自控制中心的负荷控制命令,转入载波式音频信号发射机,发射机把此命令变 成大功率的控制信号,经信号耦合全配电网中,实现载波(音频)控制信号叠加 到配电网上,最后传输全用户侧安装在用户侧的电力负荷控制终端从电源中检 测出控制信号,完成相应的操作。

    2.2负荷控制可实现的功能2.2.1遥测功能1) 自动巡测:每日整点自动召测系统中各远方终端(RTU)的有关数据,并存 人数据库中每日定时自动召测系统中各远方终端(RTU )保存的昨日数据,并存 人数据库中每月定时自动召测系统中各远方终端(RTU )保存的上月数据,并存 人数据库中2) 人工召测:随时召测远方终端所采集的当前各种数据,或补召巡测中通 信失败的远方终端的数据2.2.2遥控、遥信功能a.遥控拉闸或允许合闸;b.功率控制的投入或解除;c.电量控制的投 入或解除;d.以一次接线图的方式显示召测用户开关的开闭状态2.2.3远方终端的当地闭环控制功能:a.控制定值的设置包括:功率控制的时段及各时段定值的设置;日电量、 月电量定值的设置;定值浮动系数的设置b.远方终端的保电与控制剔除的设 置;c.远方终端在功控、电控时可跳开关的轮设置2.2.4系统参数设置功能a.电压、电流互感器变比(TV、TA)及电压上下限设置、脉冲电度表转度比 (k)及电度表底数、现数的设置、表地址的设置;b.开关通信触点的常开常闭属 性设置;c.远方终端的分组公用地址的设置;d.电量峰谷平时段的设置 2.2.5系统操作功能对时操作;允许/禁止通话操作;对远方终端复位操作;正点巡测开放/关 闭操作。

    2.2.6用电管理功能a.远方抄表及电费结算,利用RTU的485接口,抄取计费表的电能数,控制 中心可以远方抄读,并利用控制中心与电费结算系统联网,供营业部门调用结算 电费b.利用RTU监测用户和TA或远方抄表中自丁断相信息,可远方集中监测断 相状况c.利用RTU对地方小电厂实施监控,使之按电网要求发电或以热定电, 使电网发挥更大的经济效能d.与调度系统、MIS系统、省公司营销部、经贸委 有关部门等联网,实施数据共享2.2.7系统管理功能a.用户档案生成:包括用户地址、用户名、所属供电分公司、所属变电站、 终端类型、投运与否等;b.采用多种方法对用户终端(包括对中继站选址)的选 择功能;c.以作图方式生成用户一次接线图,以便查看遥信状态及其他数据 2.2.8中继站控制功能包括主备机遥控切断、中继站转发与否、设定中继站自动切换判别指标及中 继站数据、工作状态及切换事件2.2.9查询功能a.终端查询:包括指标(功控、电控指标、时段;参数(W、TA、电表转度 比七,电压上、下限值,电表底、现数,告警时间等);功控电控投入与否;轮 次定义;保电、易9除状态;停送电记录、跳闸(含跳闸性质、跳闸轮次、跳闸前 后功率或电量等)记录等查询。

    b.管理中心查询功能:包括日数据、月数3、负荷控制技术的发展方向随着我国大中型企业的深化改革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电力部门的 供电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由当初的卖方市场逐步向需方市场转变电力负 荷控制的策略也随之改变,由控制型向管理型转变,电力负荷控制必须向与用电 管理相结合的方向发展,以管理信息共享为前提的多部门的综合管理方式例如 营业部门可利用中文信息通过电力负荷控制系统下发催交电通知单,以加强用户 的交费意识,及时回收电费,提高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而控制中心根据长期积 累的用户用电历史数据及负荷曲线,作为负荷预测模型的数据源,为地区电力负 荷进行短、中、长期的负荷预测提供依据电力负荷控制系统是实施计划用电、 节约用电、安全用电的技术手段,它将在用电管理现代化实现的进程中起到越来 越重要的作用参考文献:[1] 许克明、熊炜.配电网自动化系统】J].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 (8)[2] 王月志.电力负荷控制技术】J].东北电力技术,2003 (3)[3] 任燕.基于无线通信技术的电力负荷控制系统设计】J].电工技术,2004(5)。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卖家[上传人]:dlmus
    资质:实名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