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株洲市高三3月高考模拟化学试题及答案

保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A2016年高三模拟考试 理科综合化学能力测试 (2016.03)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7页,共40题,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II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的相应区域回答选考题时,先用2B铅笔将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涂黑答案写在本试卷上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Na 23 O 16 第I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7.天津港“8. 12”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特大火灾爆炸事故,其二次爆炸威力巨大据推测可能是由于某物质遇水燃烧而引发的连锁反应下列常见危险品中最有可能具有这种性质的是 A. KNO3 B.NH4NO3 C.CaC2 D.P4(白磷)8.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11.2 L的甲醇所含的氢原子数大于2NA B.常温下,1 mol •L-1的Na2CO3溶液中CO32-的个数必定小于NA C.1 mol Cu与含2 mol H2SO4的浓硫酸充分反应,生成的SO2的分子个数为NA D.1 mol苯分子中含有3NA个碳碳双键9.青蒿素结构式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青蒿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A. 青蒿素的分子式为C15 H22O5 B.青蒿素分子结构稳定,受热不易分解 C.青蒿素可溶于NaOH溶液,可发生取代反应 D.青蒿素难溶于水,提取的方法是用有机溶剂萃取后蒸馏10.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是( )编号实验内容实验目的A室温下,用pH试纸分别测定浓度为0.1mol/LNaClO溶液和0.1mol/LCH3COONa溶液的pH比较HClO和CH3COOH的酸性强弱B向含有酚酞的Na2CO3溶液中加入少量BaC12固体,溶液红色变浅证明Na2CO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C向10mL 0.2mol/L NaOH溶液中滴入2滴0.1mol/L Mg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后,再滴加2滴0.1mol/L FeCl3溶液,又生成红褐色沉淀证明在相同温度下Ksp:Mg(OH)2>Fe(OH)3D分别测定室温下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2SO3与Na2CO3溶液的pH,后者较大证明非金属性S>C11.已知X、Y、Z、W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HmXOn为强酸,则X的氢化物溶于水一定显酸性(m、n均为正整数)B、若四种元素均为金属,则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一定为强碱C、若四种元素均为非金属,则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一定为强酸D、若四种元素中只有一种为金属,则Z与Y两者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反应12.有一兴趣小组准备在实验室中制H2,装置如图所示。
可是在实验室中发现酸液不足而又无其他酸液可加入为达到实验目的,可以从长颈漏斗中加入适量的试剂是①NaNO3溶液;②酒精;③CCl4;④苯;⑤Na2CO3溶液;⑥KCl溶液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①②④⑥ D.②③⑥13.常温下,向20 mL 0.2 mol·L-1二元酸H2A溶液中滴加0.2 mol·L-l NaOH溶液,有关微粒物质的量变化如右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当V(NaOH)=20 mL时,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大小 顺序为c(Na+)>c(HA-)>c( A2-)>c( OH-)> ((H+)B.等体积等浓度的NaOH溶液与H2A溶液混合后,其 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比纯水中的大C.等浓度H2A和NaHA的混合溶液中无论加入少量的 强酸或强碱,溶液的pH变化都不大D.当V(NaOH) =40 mL时,升高温度,c(Na+)/c(A2-)减小26.(14分)实验室从含碘废液中测定I-的含量以及碘的回收过程如下:Ⅰ.含碘废液中I-含量的测定用移液管量取25.00 mL废液于250 mL锥形瓶中,分别加入5 mL 2 mol·L-1 H2SO4溶液和10 mL 20% NH4Fe(SO4)2·12H2O溶液,摇匀,小火加热蒸发至碘完全挥发,取下锥形瓶冷却后,加入10 mL 2 mol·L-1 H2SO4溶液,加入几滴二苯胺磺酸钠(用作指示剂),用0.025 0 mol·L-1标准K2Cr2O7溶液进行滴定到终点。
重复3次,数据记录见下表:(已知反应:①2Fe3++2I-===2Fe2++I2 ②6Fe2++Cr2O+14H+===6Fe3++2Cr3++7H2O)次数123滴定体积/mL19.6019.6519.55Ⅱ.碘的回收取250 mL含碘废液于烧杯中,加入Na2S2O3溶液,并将饱和CuSO4溶液在不断搅拌下滴加到废液中,加热至70℃左右完全反应生成CuI沉淀过滤,得到的CuI沉淀按图1进行操作,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从分液漏斗中逐滴加浓硝酸(注意滴液的速度),完全反应后,通过减压过滤,得到粗碘固体产品和抽滤液,然后按图2进行粗碘的提纯请回答下列问题:(1)简述图2实验装置中烧瓶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某同学欲配制200 mL 2 mol·L-1的H2SO4,配制方法合理的是________A.在200 mL 1 mol·L-1的H2SO4中加入22.4 L标准状况下的SO3B.向100 mL 4 mol·L-1的H2SO4中加入100 mL水C.取5 mol·L-1的H2SO4 80.0 mL,加水至200 mLD.将16 g NaOH固体加入到200 mL 3 mol·L-1的H2SO4溶液中(3)在盛有废液的锥形瓶中先加入5 mL 2 mol·L-1H2SO4的目的是________。
4)根据滴定的有关数据,计算该废液中I-的含量为________g·L-1(保留小数点后两位)5)写出图1锥形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按图2装置进行粗碘提纯,采用的分离方法是________,a、b为冷凝水进出口,其中________(填“a”或“b”)接水龙头,最终能得到较多较高纯度的单质碘27.(15分)镍电池广泛应用于混合动力汽车系统,电极材料由Ni(OH)2、碳粉、氧化铁等涂覆在铝箔上制成由于电池使用后电极材料对环境有危害某兴趣小组对该电池电极材料进行资源回收研究,设计实验流程如下:已知:①NiCl2易溶于水,Fe3+不能氧化Ni2+②已知实验温度时的溶解度:NiC2O4 >NiC2O4·H2O > NiC2O4·2H2O ③Ksp (Ni(OH)2): 5.0×10-16 , Ksp (NiC2O4): 4.0×10-10回答下列问题:(1)酸溶后所留残渣的主要成份 (填物质名称)。
2)用NiO调节溶液的pH,析出沉淀的成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3)写出加入Na2C2O4溶液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写出加入NaOH溶液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5)电解过程中阴极反应式为: ,沉淀Ⅲ可被电解所得产物之一氧化,写出氧化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6)铁镍蓄电池,放电时总反应:Fe+Ni2O3+3 H2O Fe(OH)2+2Ni(OH)2,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电池的电解液为碱性溶液,电池的正极为Ni2O3、负极为FeB.电池充电时,阴极附近溶液的pH降低C.电池放电时,负极反应为Fe+20H一一2e一 Fe(OH)2 D.电池充电时,阳极反应为2Ni(OH)2+20H一一2e一Ni2O3+3 H2O28.(14分)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是NO和CO。
为减轻大气污染,人们提出通过以下反应来处理汽车尾气:(1)2NO(g)+2CO(g) 2CO2(g)+N2(g) △H=-746.5KJ/mol (条件为使用催化剂) 已知:2C (s)+O2(g) 2CO(g) △H=-221.0KJ/mol C (s)+O2(g) CO2(g) △H=-393.5KJ/mol 则 N2(g)+O2(g)=2NO(g) △H= kJ·mol-12)T℃下,在一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NO和CO,用气体传感器测得不同时间NO和CO的浓度如下表时间/s012345C(NO)10-4 mol/L10.04.50C11.501.001.00C(CO)10-3 mol/L3.603.05C22.752.702.70 则C2合理的数值为 (填字母标号) A.4.20 B.4.00 C.2.95 D.2.80(3)研究表明:在使用等质量催化剂时,增大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可提高化学反应速率根据下表设计的实验测得混合气体中NO的浓度随时间t变化的趋势如下图所示:则曲线II对应的实验编号为 。
4)将不同物质的量的H2O(g)和CO(g)分别通入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H2O(g)+CO(g) CO2(g)+H2(g),得到如下三组数据:实验组温度/℃起始量/mol平衡量/mol达到平衡所需时间/minH2OCOCOH2i650242.41.65ii900121.60.43iii900abcdt①实验组i中以v(CO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温度升高时平衡常数会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②若a=2,b=1,则c= ,达平衡时实验组ii中H2O(g)和实验组iii中CO的转化率的关系为αii (H2O) αiii (CO)(填“<”、“>”或“=”)5)CO分析仪的传感器可测定汽车尾气是否符合排放标准,该分析仪的工作原理类似于燃料电池,其中电解质是氧化钇(Y2O3)和氧化锆(ZrO2)晶体,能传导O2-①则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②以上述电池为电源,通过导线连接成图一若X、Y为石墨,a为2L 0.1mol/L KCl溶液,写出电解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电解一段时间后,取25mL上述电解后的溶液,滴加0.4mol/L醋酸得到图二曲线(不考虑能量损失和气体溶于水,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根据图二计算,上述电解过程中消耗一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____g29.(11分)蓝色氧化剂DCPIP被还原后变成无色某兴趣小组探究了水溶性物质M对光反应的影响,实验过程及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回答组别实验操作蓝色消失时间(min)叶绿体悬浮液试剂1试剂2光照强度CO2甲5ml0.1%DCPIP溶液5~6滴细胞等渗液配置的M溶液(1mmol/L)2mL3KLx未通入30乙5mlY60丙5ml细胞等渗液配置的M溶液(1mmol/L)2mL1KLx65丁5mlY120(1)分离细胞中叶绿体的常用方法是 2)实验乙、丁中Y为 该实验的自变量是 2分)(3)蓝色消失是因为光反应产生了 实验中观察到有气泡产生,相关气体产生的具体部位是 。
因未通入CO2,暗反应不能为光反应提供 ,所以气泡不能持续产生4)本实验的结论有:① ,(2分)② 2分)36.【化学一选修2:化学与技术】(15分)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不可缺少的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1)水质优劣直接影响人体健康天然水在净化处理过程中加入的混凝剂可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两种物质的名称),其净水作用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水的净化与软化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硬度为1°的水是指每升水含10 mg CaO或与之相当的物质(如7.1 mg MgO)若某天然水中c(Ca2+)=1.2×10-3mol·L-1,c(Mg2+)=6×10-4mol·L-1,则此水的硬度为________。
4)若(3)中的天然水还含有c(HCO3-)=8×10-4mol·L-1,现要软化10 m3这种天然水,则需先加入Ca(OH)2________g,后加入Na2CO3________g5)如图是电渗析法淡化海水的原理图,其中电极A接直流电源的正极,电极B接直流电源的负极①隔膜A是________(填“阴”或“阳”)离子交换膜;②某种海水样品,经分析含有大量的Na+、Cl-以及少量的K+、SO42-若用上述装置对该海水进行淡化,当淡化工作完成后,A、B、C三室中所得溶液(或液体)的pH分别为pHa、pHb、pHc,则其大小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7.【化学一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XXK]含有NaOH的Cu(OH)2悬浊液可用于检验醛基,也可用于和葡萄糖反应制备纳米Cu2O1)Cu+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2)与OH-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分子为 (填化学式)3)醛基中碳原子的轨道杂化类型是 ;1mol乙醛分子中含有δ键的数目为 。
4)含有NaOH的Cu(OH)2悬浊液与乙醛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5)Cu2O在稀硫酸中生成Cu和CuSO4铜晶胞结构如右图所示,铜晶体中每个铜原子周围距离最近的铜原子数目为 38.【化学一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5分)有机高分子化合物G的合成路线如下:已知:①A既能与NaHCO3溶液反应,又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其核磁共振氢谱有4个峰请回答:(1)B的名称为________,G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为________2)B→C、D→E的反应类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 3)A+E→F的化学方程式为 4)D发生银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符合下列条件的E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__种(不考虑立体异构),写出其中一种的结构简式 。
①含有结构 ②苯环上有2个取代基 )化学题参考答案题号78910111213答案CABBBDC选择题26.每空2分,共14分(1)升华分离冷凝回收碘2) C (3)加热蒸发碘时可有效抑制Fe3+水解,使后续测定结果更准确4)14.94g·L-1 (5)2CuI+8HNO3=2Cu(NO3)2+NO2↑+I2+4H2O(6)升华 a27.(1)碳粉(1分)(2)Fe(OH)3 Al(OH)3(2分)(3)Na2C2O4+NiCl2+2H2O=2NaCl+NiC2O4·2H2O↓(2分)(4)NiC2O4+2OH-=Ni(OH)2↓+C2O42-(2分),8.0×105L.mol-1(2分)(5)2H2O+2e-═H2↑+2OH-(2分);2Ni(OH)2+2OH-+Cl2═2Ni(OH)3+2Cl-(2分)(6)B(2分) 28.(14分)(1) △H=+180.5 kJ·mol-1(2分)(2)D(1分)(3)(1分)(4)①0.16mol.L-1.min-1 (1分);减小(1分) ②c=0.6 (1分);“=”(1分) 电解(5)①CO-2e-+O2- = CO2(2分) ②2Cl-+2H2O = Cl2+H2+2OH- (2分); 2.8g(2分)36.(1)明矾,硫酸铁(1分); 铝盐或铁盐在水中发生水解生成相应的氢氧化物胶体,它可吸附天然水中悬浮物并破坏天然水中的其他带异电的胶体,使其聚沉达到净水的目的(2分);(2)水的净化是用混凝剂(如明矾等)将水中胶体及悬浮物沉淀下来,而水的软化是除去水中的钙离子和镁离子(2分);(3)10°(2分);(4) 740(2分);1484;(2分)(5)阴(2分),pHa<pHb<pHc(2分); 37 .(1)[Ar]3d10(2) HF(3) sp2 6mol(3分)(4) CH3CHO+NaOH+2Cu(OH)2CH3COONa+Cu2O↓+3H2O(3分)(5) 12(3分)38.(1) 丙醇(或1丙醇)(2分) 酯基、(酚)羟基 (2分) (2)氧化反应(1分) 加成反应(或还原反应)(1分)(3,4各2分)(第一空3分,第二空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