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观光车]关于发展旅游观光生态农业调研报告

[ 旅游观光车 ] 关于发展旅游观光生态农业调研报告-- 个人简历范文】提供一篇调研报告范文,作为参考!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在陪同领导下乡调研时,我结合历年来组织乡村风情桃花会的体会, 联系当前全国各地迅猛发展的农业生态观光旅游热,对XX区发展农业生态观光旅游的现状、 潜力、优势、发展方向以及政府应采取的引导、扶持措施作了调查,连同粗浅的思考,一并报告如下:一、国内旅游观光生态农业的发展趋势与XX区的现状旅游作为一项产业, 在我国兴起虽然只有 20 多年的时间, 但特点已经发生了根本转变, 旅游热点已经从古都名城和名寺古刹回归自然,相比之下,XX区的农业生态观光旅游却起步晚、发展慢,除贺家庄乡与临汾铁旅举办的乡村风情桃花会外, 其余都是些星星点点的,虽然属于农业生态观光旅游的范畴却形不成产业的“个体户”,政府有关部门也未列入工作议程,农业部门认为是旅游部门的职能,旅游部门认为是农业部门的职能 因此,XX区农业生态观光旅游目前仍处于自发、无序、盲目的状态,与全国、全省及至周边市县相比差距极大二、XX区发展旅游观光生态农业的优势和潜力X X区作为临汾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晋南中心城市,发展农业生态观光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具有发展农业生态观光旅游的条件和基础。
1 、客源充足XX发展农业生态观光旅游最大的优势就是临汾市人多临汾市区有常住人口 50万,流动人口 20万以上,按每年50 万人,每人两次计算,每年可有 100 万人次到郊区旅游,他们要在吃、行、玩、购等方面消费,按每人消费 100 元计算,可为农村增加 1 个亿的收入, 这样计算, 并不是空穴来风, 以贺家庄桃花会为例,xx 第六届桃花会因为免除了门票,半个月就有 10 万以上游客,李家庄村民在餐饮、农产品销售、存车等方面毛收入达 50 万元(由于接待条件有限,仅有 10%左右的游客可在桃花会就餐)2 、资源丰富临汾作为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山西的母亲河穿 境而过,汾河两岸的滩涂、湿地、溪流、泉水、山岭、森林以及古遗址、古村落、古墓葬都是我们可以开发的资源,加之近年来发展现代 农业的成果, 如土门的千亩红堤、 乔李的万亩辣椒、 吴村的万亩林网、金殿的千亩莲菜、卧虎山万亩荒山绿化等,也是可以利用的资源3 、 条件较好 经过多年建设, 我区广大农村交通、 供电、 供水、卫生条件有了很大改善, 尤其是生态文明程度有了很大提高, 荒山绿化、滩涂绿化、 通道绿化、村庄院落绿化的成果都为发展农业生态观光旅游创造了良好条件。
具备了客源充足、 资源丰富、 条件较好的优势, 只要充分利用、科学规划、合理开发,XX区农业生态观光旅游一定会尽快起步,并 且由资源优势变为产业优势,成为农业产业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三、关于发展XX区旅游观光生态农业的建议(一)发展思路我根据对全区旅游观光生态农业的粗浅认识,初步提出发展的思路和目标是:以打造尧文化旅游观光农业为核心,以生态农业、田园风光、民情风俗、历史古迹和人文文化为主线,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多元投入,重点发展并形成“农业观光游”、“休闲度假游”、“民俗文化游”和“自然生态游”四种模式,通过整合优势资源、打造旅游精品、扩大对外营销,使XX旅游观光农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力争通过 3-5 年努力,实现“十、百、千、万、亿”的旅游观光农业新格局,“十”,即:打造 10 个农业生态观光旅游区:1 、卧虎山绿色农业观光区以开发卧虎山旅游景点为基础,以卧虎山无公害红枣等农产品、 李家庄九九鲜桃园和贺家庄双孢菇为重点,重点开发稍子面、双孢菇餐饮和窑洞宾馆,建成集旅游、休闲、采摘、观光于一体的绿色农业观光区2 、大阳山水田园休闲区依托涝河水库、尧陵景区和大阳地处黄土高原的自然优势, 以农家小院、 果品采摘、 涝河水上项目为核心,建成具有浓郁乡村特色的山水田园休闲区。
3 、贾得乡大苏休闲度假区以贾得乡大苏丘陵山区为中心,依托山坡山沟自然条件,重点开发休闲度假4 、尧庙汾河生态旅游区依托万亩农业开发项目和草原项目,重点开发垂钓、草原项目、采摘等,建设集休闲、娱乐等水上和草原风情旅游区5 、吴村绿色家园休闲区以红旗路沿线为中心,依托万亩农田林网,重点开发林下经济、特色餐饮、休闲、垂钓6 、金殿水乡旅游观光区以金殿镇龙祠泉源为中心,重点开发垂钓、登山、水乡风情(水磨)、特色餐饮(韭芽)、荷塘稻田北方江南景色7 、 土门黄土风情观光区 以锦绣苗园为依托, 发展登山、 打猎、休闲及特色餐饮,展示黄土高原葡萄、花木、田园生活,建设黄土风情观光区8 、一平垣卧虎山观光区依托一平垣卧虎山景区开发,大力发展山区核桃、柿子产业,形成锦绣卧虎山花果山式旅游观光区9 、以乔李民航空港区为中心,重点开发涝河湿地10 、西部山区农业观光游览区建设魏村老爷顶千亩核桃园,万亩圣桃、 土门葡萄基地, 形成以牛王庙为中心的西部山区农业观光旅游区100 个农业生态观光村千”,即:兴办 1000 个与农业生态观光旅游相关的餐饮、游乐和服务经营户万”,即:全区农业生态观光旅游产业安排 1 万名农村富余劳动力。
亿”,即:每年全区农业生态观光旅游收入要达到 1 亿元以 上二)工作重点1 、加强组织协调加快观光旅游农业发展是一项综合性工作,需要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建议政府成立观光旅游农业发展领导组,统筹协调各有关部门整合资源,密切配合,从资金、政策等方面大力支持领导组下设办公室, 办公室设在区农林局,挂牌为农林局农业旅游办, 协调全区农业旅游工作 同时引导组建区级观光旅游农业协会,组织实施全区农业旅游开发工作2 、建立资金机制当前农业旅游开发建设的资金投入不足,仅靠单一企业,难以全面完成因此,在建设中要广开资金投入门路,加大投融资力度,实行多元化的投资渠道,要政府投入、企业投入、群众投入相结合, 激发企业建设的积极性, 解决农业旅游发展面临的突出难题3 、完善配套设施旅游观光农业是农业生产、农事活动、娱乐休闲为一体的新兴产业, 涉及到吃、 住、 行、 游、 购、 娱等多个行业,要搞好基础性配套工作, 为农业旅游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 要加快各景点绿化、卫生等配套设施建设,给游客创造方便、快捷、舒适的旅游条件4 、 开发旅游产品 产品是旅游业的基础, 特色是旅游业的生命结合观光旅游积极开发特色农副产品、 民间小手工制品、 民间风味小吃。
起步阶段要把开发特色餐饮作为重点, 除传统的稍子面、 羊汤外,要开发现宰现做的鸡、甲鱼、涝河鱼等要依托当地民风民俗,聘请能工巧匠制作销售有乡土气息的纪念品,如剪纸、粗布纺织、手工鞋垫、草竹编织、 绿色农产品等,达到既可为旅游者提供参观制作全程技艺的景点,又可购买旅游纪念品,增加经济效益,形成资源共享互用5 、加大宣传营销宣传开发是打造旅游品牌的关键要善于包 装要建立“政企联手、部门联合、上下联动”的宣传促销机制,综合利用多种渠道, 继续办好乡村风情桃花会, 还要根据发展情况举办荷花会等节庆活动, 大力宣传我区的观光旅游农业, 扩大我区观光农 业的知名度四、政府要为发展旅游观光生态农业提供保障X X区发展旅游观光生态农业优势明显、 潜力巨大、前景广阔,区委、区政府已经把它列为全区加快发展的优势产业,我认为,农业 生态观光旅游还应该与以下工作有机结合:1 、 把发展农业生态观光旅游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 要让城里人到了农村, 感受到新农村建设的成就, 在确定新农村建设推进村时, 要把具有发展农业生态观光旅游优势的村作为重点2 、 把发展农业生态观光与农业调产工作相结合 在农业调产工作中, 要结合发展农业生态观光的需要, 有意识的将相同的作物连片规模发展,形成壮观的场面,如千亩辣椒、千亩油本文:范文 菜、千亩荷塘、万亩葵花、十里桃花,甚至更大规模。
3 、 把发展农业生态观光旅游与加强农村基础建设相结合 凡是 区里规划的农业生态观光旅游重点村,交通、供电、水利、卫生、环保、林业等部门都应该在项目安排和资金投入上给予倾斜4 、 把发展农业生态观光旅游与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 为了发展农业观光旅游,在新农村建设中,不能一味追求排房、楼房,而要营建富有地方特色、乡土气息的农家小院,透发一种依山傍水、鸡鸣狗叫、炊烟袅袅的诗情画意, 尤其在绿化上,要克服除了杨树就是松柏的单一树种结构,做到乔灌结合、速生林与景观树结合,四季常青,三季有花5 、 把发展农业生态观光旅游与传承传统文化相结合, 要保护名宅名院、 名木古树, 建设农耕博物馆, 让年青人更多的了解传统农业、农具和农民生活方式6 、 把发展农业生态观光旅游与招商引资相结合 发展农业生态观光旅游, 既要以本地村民为主, 又要吸引外来投资, 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城里人、外地人来创业开发7 、 把发展农业生态观光旅游与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相结合 发展农业生态观光旅游既可以促进农业调产、 增加农民收入, 又能改善生态环境,推进新农村建设,各级各部门要积极支持、强化服务、加强指导,而不能借管理之名吃拿卡要,阻碍农业生态观光旅游的发展。
综上所述,发展农业生态观光旅游是一项长期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只要做好规划,坚持不懈地抓下去,三年起步、五年初见成效,十年以后,XX区农业生态观光旅游在为城里人提供休闲娱乐的同时,也为农业调产、农民增收创造了一条可以持续发展的道路本文: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