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高校文档
搜柄,搜必应! 快速导航 | 使用教程  [会员中心]

故宫藏品-明-宣德瓷艺术

文档格式:DOC| 62 页|大小 1.85MB|积分 30|2022-09-23 发布|文档ID:155393727
第1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页未读,继续阅读>>
1 / 62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 版权提示
  • 文本预览
  • 常见问题
  • 故宫藏品-明-宣德瓷艺术青花海水白龙纹扁壶  青花海水白龙纹扁壶,高453cm,口径78cm,足径14  壶圆口,口边微外侈,长颈自上而下渐阔,扁圆式腹,椭圆形浅圈足通体青花为饰,壶口及颈部绘卷草纹和缠枝莲纹各一周腹部为青花留白海水龙纹,一条矫健威猛的白龙在苍茫无际的大海中遨游,白龙回首曲体,须发飘扬,四肢伸张,呼之欲出青白相间的波涛上下翻滚,汹涌澎湃,又见点点黑斑,大有铺天盖地、水珠激溅、迎面而来之感.尤其是以青花点白龙双睛,愈显神采. 宣德时期,有“诸料悉备,青花为贵”之说.此壶的装饰过程是先在瓷坯上以尖状工具勾划龙纹轮廓及龙之双目、冠发、厚唇、牙齿、爪趾、鳞等细部,然后在龙身周围用青花料满绘波涛汹涌的海水并施透明釉,入窑高温烧成.  史载,宣德时青花多用郑和从西洋带回的“苏泥勃青”钴料,呈色深艳明亮,如蓝宝石一般,线条间往往有晕散现象,有如水墨画的墨晕,加上错落有致的黑色斑点,使画面产生了非同凡响的艺术效果 撰稿人:高晓然关键词:苏泥勃青 龙纹 缠枝 壶  青花 卷草纹 鲜红釉葵花式洗ﻩ  鲜红釉葵花式洗,高3.8cm,口径15.9cm,足径13cm  洗通体作十瓣葵花式,敞口,浅身,腹壁近直,平底。

    通体施鲜红釉,釉面匀净,色鲜艳口沿与腹壁花瓣出筋处显露洁白的胎色,与器身的红釉相映生辉底施白釉,无款.  纯红釉瓷器创始于元代晚期,至明永乐年间完全成熟宣德红釉与永乐红釉齐名,釉层肥润,呈色鲜红,釉面多有桔皮纹,口沿有整齐的“灯草边”,红白分明器物以碗、盘、洗多见宣德以后,红釉趋于衰落,历朝虽仍有少量制作,但成功者罕见.此洗凭其造型和红釉特征来判断,应为稀有的宣德红釉器珍品 撰稿人:徐巍关键词:鲜红釉 灯草边 红釉 青花蓝查体梵文出戟法轮盖罐   青花蓝查体梵文出戟法轮盖罐,明宣德,高28.7cm,口径197cm;盖口径22cm,底径24.7cm  罐直口,丰肩,硕腹,平底.口上有凹槽肩部有8个长方形出戟.胎体厚重釉色青白青花浓艳并有黑疵通体以青花为饰罐身分层绘海水、八吉祥、蓝查体梵文及莲瓣纹罐附圆盖,盖面中央书一蓝查体梵文,周边绘4朵云纹,间以4个蓝查体梵文盖之外壁饰海水纹盖内顶面双线圈内绘一周9个莲瓣,每个莲瓣内均书一蓝查体梵文,中央双线圈内横书“大德吉祥场”五个篆体字,与罐内底面同样的五字相对应  盖内9字中,有5字为五方佛中的五佛种子字,另4字分别代表前四佛双身像中的四女像种子字。

    罐外壁中间一周梵文为密咒真言,其上下各有8个相同的梵文,代表各方佛双身像中的女像种子字此种文字组合图案被密宗信徒称为“法曼荼罗”  此器在宣德青花瓷中极为少见,其造型、花纹均充满宗教含义,当为佛教徒作道场时所用的法器,是景德镇专为宫廷烧制的佛事用具 撰稿人:董健丽关键词:青花  梵文 法器 八吉祥 宣德青花 蓝查体 大德吉祥场  五方佛 法曼荼罗  盖罐 莲瓣纹  出戟 法轮 景德镇 种子字 鲜红釉描金云龙纹碗ﻩ  鲜红釉描金云龙纹碗,高8.8cm,口径20.9cm,足径9cm.  碗撇口,弧腹,瘦底,圈足通体施红釉,口沿一周呈白色,称“灯草边"内外壁均以金彩描绘二龙戏珠纹,外壁近底处以金彩绘变形莲瓣纹一周,金彩虽已脱落,但图案依稀可见,可以想见原初金彩与鲜红釉相辉映的富丽气度足内施白釉,无款  清乾隆帝曾于丁酉年作诗赞此宣德红釉碗: “雨过脚云婪尾垂,夕阳孤鹜照飞时.  沼澄铁旋丹砂染,此碗陶成色肖之 明宣德红釉的胎、釉都较永乐时期略厚,红釉发色微深,有的呈暗红色,器型也多于永乐时期由于铜红釉对窑室气氛极度严格,烧制困难,宣德以后红釉制品渐少.今日所见明永乐、宣德红釉器物皆为精品,弥足珍贵。

    撰稿人:郭玉昆关键词:鲜红釉 描金  灯草边  青花夔龙纹罐   青花夔龙纹罐,高19cm,口径158cm,足径13.8cm  罐直口,鼓腹,内圈足.内外施白釉,外饰青花纹样.颈与肩部饰如意头纹腹部绘2只首尾相连的夔龙衔花纹近底处绘一周仰莲瓣纹底施白釉,青花双圈内楷书“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款  宣德青花图案以线条流畅、纹饰豪放生动著称.夔龙纹样用于青花瓷始于宣德朝,至成化时已成为瓷器上的典型图案,后世亦多延用宣德时所用青料据明万历时王世懋《窥天外乘》和黄一正《事物绀珠》中所记为“苏麻离青”,这种青料含铁量高,含锰量低,在适度的窑炉气氛下烧成后能呈现宝石蓝般鲜艳的色泽,但由于含铁量高,在青花色彩上常自然形成不均匀的黑色结晶斑点,与艳丽的蓝色相互映衬,更增其艺术魅力此罐之青花色泽即具有这一时代特征 撰稿人:蔡毅关键词:青花 宣德青花  王世懋 青花缠枝莲纹瓶  青花缠枝莲纹瓶,高19.8cm,口径38cm,足径71cm. 瓶直口,圆唇,细长颈,扁腹,圈足通体青花纹饰.口沿下饰朵梅纹,身部饰缠枝花卉,足墙外饰卷枝纹.口沿下从右至左楷书“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款  此器造型朴实,青花明艳,瓶口沿下横书款者较为少见,是明宣德青花瓷器之佳作。

    撰稿人:赵宏关键词:缠枝  宣德青花 青花 蓝釉白花鱼莲纹盘ﻩ 蓝釉白花鱼莲纹盘,高4cm,口径192cm,足径12.7cm  盘敞口,弧壁,圈足内外均以宝石蓝釉为地,并饰白釉鱼莲纹装饰盘心在白色圈栏内绘莲池游鱼图,两尾游鱼潜游于飘浮的水草与盛开的莲花之间,外壁亦绘莲池游鱼纹,荷莲与游鱼规则地相间排列.足内施白釉,青花双圈内楷书“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款.  此盘器型规整,胎体厚重,蓝釉厚润莹亮,白釉鱼莲纹刻画得精美生动,既有天然意趣,又富装饰美感鱼纹是我国传统的工艺装饰题材,由于“鱼"“余"谐音,因而民间有“连年有余(鱼)”、“宝贵有余”等吉语 撰稿人:黄卫文关键词:蓝釉白花 青花  鱼纹 蓝釉 青花矾红彩海水龙纹合碗,高74cm,口径174cm,足径9.3cm.  碗敞口,折底,圈足碗外青花红彩饰海水龙纹,以青花绘云及海水,红彩绘双行龙,下腹部饰凸起的弦纹两道碗里光素无纹饰,中心青花双圈内楷书“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款这种类型的合碗应有盖,此碗失盖  宣德青花加彩器物比较少见,此碗造型秀美,为当时首创所绘龙纹下辅以海浪纹饰,愈显生动 撰稿人:冯小琦关键词:宣德青花  矾红  青花红彩 青花加彩 弦纹 青花 合碗  青花缠枝花卉纹梅瓶  青花缠枝花卉纹梅瓶,高53.1cm,口径8cm,足径16.5cm.  梅瓶小口,圆唇外卷,短颈,丰肩,肩下渐收,圈足。

    肩及足部饰上覆下仰的莲瓣纹各一周,莲瓣纹为青花地上绘饰白色轮廓线及圈点纹腹部主题纹饰为缠枝牡丹、菊花、茶花等花卉图案肩部自右向左横书青花楷书“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款  明宣德时期50cm以上的琢器传世较少,此件梅瓶形体高大,端庄规整,纹饰精美,堪称明宣德时期大件器物中之精品,体现了宣德时期高度的制瓷技艺撰稿人:冯小琦关键词:青花 梅瓶  琢器 缠枝 青花人物纹高足碗ﻩ  青花人物纹高足碗,明宣德,高102cm,口径15.5cm,足径4.5cm  碗撇口,下腹内收,下承以高足.碗内口绘青花双线,内底中央青花双圈内楷书“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款碗外壁绘仕女赏月图,一童子侍于侧,辅以山水树石,并绘有云气纹足柄上绘松竹梅纹.  明宣德青花使用进口青料,此种高铁低锰料在烧成过程中青料易晕散,故所绘纹饰不够清晰此碗青色较为淡雅,纹饰比较清晰,实为难得.其云气纹用粗、细线勾画轮廓,此画法对后世瓷器纹饰亦有影响.明宣德时陶瓷器物中以人物纹为题材者较为少见,故此碗为宣德时期人物纹器物的代表作品撰稿人:冯小琦关键词:高足碗 宣德青花  仕女 青花海水蕉叶纹尊 青花海水蕉叶纹尊,明宣德,高15.1cm,口径16。

    5cm,足径10.9cm  尊广口,扁圆腹,圈足通体绘青花纹饰,颈部绘蕉叶纹,腹部绘海水波涛,海水上为如意云头纹足底青花双圈内有青花楷书“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款  蕉叶与海水纹是宣德青花瓷器上的常见纹饰.此器纹饰以写实与图案化布局相结合,自然而和谐.撰稿人:冯小琦关键词:尊  宣德青花 海水蕉叶纹  青花缠枝莲纹执壶   青花缠枝莲纹执壶,通高15.3cm,口径4.8cm,足径7.7cm.  壶直口,腹部滚圆,圈足外撇一侧置弯流,为加固壶流,流、颈之间连以云形横板,另一侧置曲柄通体青花装饰,颈部绘缠枝莲纹,柄上绘忍冬纹,流的根部绘龙头,龙张口怒目作衔流状.流的正面署青花楷书“大明宣德年制”六字一行款,外围青花双线长方框壶附伞形盖,盖顶置宝珠钮,盖面绘折枝花纹  此壶大小适中,在结构上一改唐代执壶流部过短,宋、元执壶流部过长的弊端,更趋于合理化其年款不署在底部而署于流上,审视中国历代陶瓷执壶,此种署款方式唯宣德朝所独有.此外,宣德官窑瓷器年款有些还署在器物的口沿、颈部、肩部、腹部等处,故有“宣德年款遍器身”之说 撰稿人:吕成龙关键词:执壶  忍冬纹 青花 宣德年款  缠枝 青花鸾凤纹葵瓣式洗ﻩ  青花鸾凤纹葵瓣式洗,高4.5cm,口径17.5cm,足径14。

    2cm  洗呈五葵瓣形,里心微凸起.通体青花装饰口沿内外饰青花双线纹,里心绘凤、凰各一只,间以朵云外壁绘团形凤凰10组,与葵瓣式器身相对应.底青花双圈内有“大明宣德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  此器造型别致,釉质莹润,青花色调浓艳,工艺技法娴熟 撰稿人:郑宏关键词:青花  青花松竹梅纹盘ﻩ 青花松竹梅纹盘,明宣德,高42cm,口径21.4cm,足径13  盘撇口,弧壁,圈足内外皆有青花纹饰盘心环以青花双圈,内绘松、竹、梅、山石、灵芝等纹饰.外壁绘庭园景色,远方仙山云气缥缈,近有悠闲的贵妇等人物凭栏而立,以山水、杨柳等景物相衬口沿和足边各饰青花弦纹两道圈足内施白釉,中间青花双圈内书“大明宣德年制”双行六字楷书款  宣德青花瓷器造型敦厚端庄,釉面青亮,纹饰细腻豪放,笔法潇洒,一向被列为明代青花之冠此盘主题纹饰为松竹梅纹松竹梅世称“岁寒三友” ,寓意高风亮节.外壁绘画的庭园仕女图为研究明代贵族妇女的生活提供了宝贵的资料由于宣德时期青花原料数量较少,因此在青花器上绘制人物图案者为数不多,此器则更显珍贵 撰稿人:徐巍关键词:青花 仕女 宣德青花  岁寒三友 弦纹 灵芝 青花三果纹执壶  青花三果纹执壶,明宣德,高27。

    5cm,口径62cm,足径10cm  壶体为玉壶春瓶式,撇口,细颈,垂腹,圈足一侧有弯形长柄,柄上有小系,另一侧附长流,流与颈间有云板相连流、柄、口高低相若壶盖扣合于壶口,盖面拱起,上饰宝珠钮,可与柄上的小系用绳相连以防壶盖滑落通体青花为饰,颈部绘蕉叶纹,下饰缠枝莲花一周,腹部两面有菱形开光,一面开光内绘折枝桃,一面绘枇杷果,开光间绘缠枝花卉盖面及近底处均绘莲瓣纹,流与足墙均饰忍冬纹,柄饰朵花纹.底白釉,无款  此壶造型端庄古朴,釉质肥厚莹润,青花色泽深沉含蓄,色重处青花下凹,呈现出点点的黑疵斑痕,与浓艳的青色相映成趣,形成独特的艺术效果宣德时期使用进口的“苏泥勃青”料,烧成后的青花色泽浓重艳丽,深入胎骨,为宣德青花的显著特征 撰稿人:高哓然关键词:玉壶春瓶  折枝  青花 忍冬纹 小系 苏泥勃青  蕉叶纹  执壶 缠枝  开光  宣德青花  菱形开光 青花折枝茶花纹如意耳扁壶  青花折枝茶花纹如意耳扁壶,明宣德,高25cm,口径3cm,足径10cm×7  壶直口,细颈,扁圆形腹,平底颈、肩之间置对称如意形耳通体青花装饰颈上绘缠枝花纹,肩绘蕉叶纹,腹两面均绘饰折枝茶花纹.素底无釉.无款识。

    此器造型源自阿拉伯铜器,器形端庄,纹饰疏朗  花卉题材在明代宣德瓷器装饰中占据主导地位,其中石榴花、菊花、莲花、茶花、牡丹、百合、宝相花、牵牛花等较为常见每种器物多由2种、4种、6种或更多种类花卉通过不同形式组合在一起,形成变化丰富的花纹装饰.除花卉组合使用,也流行以单独花卉为饰,此件扁壶即为一例其腹部两面各绘茶花一枝,笔触细腻,图案写实,别有一番情趣 撰稿人:徐巍关键词:缠枝  青花  蕉叶纹 宝相花 折枝花  青花牵牛花纹四方委角瓶ﻩ 青花牵牛花纹四方委角瓶,明宣德,高14.5cm,口径5.7cm,足径7.4cm 瓶唇口,直颈,颈置对称象首耳,象鼻自然弯曲呈半圆形,方腹折角为分棱锤状,深圈足外撇器身青花装饰绘缠枝牵牛花,以瓶腹为主,自然向颈部、腹部两侧延伸双耳染青圈足内施白釉外底青花双圈内署青花楷体“大明宣德年制"双行六字款 此瓶造型系模仿西亚伊斯兰国家金属器.瓶腹委角处过度自然器足内呈台阶式,这种将外撇形高圈足的内部作成台阶式成为宣德时期的一个特征牵牛花是宣德时期常用的纹饰画笔自然生动,缠绕的藤蔓、盛开的花朵,将牵牛花的花、叶、蔓表现得活灵活现,别有新意.在青花料的使用方面,此瓶使用的是国产与进口的混合料,青花晕散自然,并有下沉的氧化铁结晶斑。

     此种委角瓶在明晚期和清雍正时多有仿制 撰稿人:徐巍关键词:缠枝 青花 青花海水龙纹钵ﻩ  青花海水龙纹钵,明宣德,高12cm,口径26.5cm,足径12cm  钵(音bō)口微敛,弧腹,平底通体青花装饰外壁从上至下依次绘海水纹、云龙纹、莲瓣纹内底青花双线圈内署青花楷体“大明宣德年制" 双行六字款外底素胎无釉 此器造型敦实,纹饰生动,青龙矫健,颇有气势,为宣德官窑瓷器之精品.  钵形器早在新石器时代的裴李岗文化和磁山文化的陶器中就已经出现但“钵”字是佛门盛贮器的音译,自佛教传入中国后,僧人多用之明宣德时,皇家崇信佛教,特别是藏传佛教大批藏地僧侣纷纷入京朝贡宣德时期景德镇御窑厂烧制的瓷钵,敛圆口,弧形深壁,底有两种,一为细砂平底,一为无釉浅圈足环底.品种有白釉、洒蓝釉和青花器洒蓝釉器的外壁饰有暗刻云龙纹青花器的外壁绘有云龙、缠枝莲等清代有仿制品. 撰稿人:徐巍关键词:龙纹  磁山文化 景德镇  青花 藏传佛教  御窑厂 缠枝莲 釉里红三鱼纹高足碗 釉里红三鱼纹高足碗,明宣德,高8.8cm,口径9.9cm,足径4.4cm.  碗撇口,深弧腹,丰底,下承以外撇高足通体施白釉,釉面泛橘皮纹。

    碗外壁在白色的釉面上凸起三条红鱼.内底青花双线圈内署青花楷书“大明宣德年制” 双行六字款  此器造型端庄,鱼纹刻画生动活泼,仿佛三条红鱼首尾相随于水中.莹润的橘皮纹白釉与明艳的釉里红纹饰互相衬托,相映成趣  釉里红三鱼纹高足碗是明宣德时出现的新颖品种,这种高足碗在明代万历、天启及清代的康熙、雍正朝都有仿制,其中以康熙朝仿品最为乱真,但釉面不及真品肥腴明亮,腹部欠丰满,高足线条略显生硬  值得一提的是,此种釉里红瓷器上的三鱼纹系高温铜红釉的局部使用,其鱼纹凸起,具有天然红宝石般光泽,文献称之为“釉里红宝烧",它与一般意义上以铜红彩描绘图案纹饰的釉里红瓷器有所不同,不可混为一谈 撰稿人:徐巍关键词:青花 釉里红 高足碗  青花矾红彩海水龙纹盘ﻩ 青花矾红彩海水龙纹盘,明宣德,高44cm,口径22cm,足径14cm  盘敞口,浅弧腹,圈足.青花红彩装饰.内底绘海水蛟龙纹外口沿下绘回纹,腹部绘九条蛟龙翻腾于海水浪花间圈足内施白釉  青花与红彩相结合,是当时一种新颖的装饰工艺,两种色彩相互辉映,对比鲜明宣德青花矾红彩瓷器造型主要有花盆、盘、碗、高足碗等红彩鲜艳,温润,施彩时深浅分用,以表现纹饰的立体效果。

    撰稿人:王光尧关键词:青花 宣德青花  青花红彩 矾红 龙纹  花盆 高足碗  鲜红釉僧帽壶   鲜红釉僧帽壶,明宣德,高20cm,口径16.1cm,足径172cm.  壶阔颈,溜肩,鼓腹,瘦底,圈足一侧口边至颈部置宽带形曲柄,相对的另一侧出鸭嘴状流槽附圆纽伞形盖,盖边和壶口后部各置一个小圆系,可供穿绳连接.外壁施红釉,釉色明艳纯正.圈足内和器里施白釉,无款识  僧帽壶因壶口似僧侣的帽子而得名,是藏传佛教用器明永乐、宣德年间景德镇御窑场有大量生产僧帽壶. 清代康熙时景德镇窑曾仿制宣德红釉僧帽壶,其釉质接近宣德器,但造型却略显笨拙,区别如下:宣德器的颈部轮廓线呈内倾弧线状,较为秀气;康熙器的颈部近于直筒状,略显臃肿.宣德器腹部上宽下窄,最大腹径在上腹部,有变化之巧;康熙器的最大腹径在中腹,故显得浑圆. 撰稿人:黄卫文关键词:鲜红釉 壶  藏传佛教 景德镇 僧帽壶 青花庭院仕女图高足碗ﻩ 青花庭院仕女图高足碗,明宣德,高10.3cm,口径15.2cm,足径4.4cm清宫旧藏.  碗撇口,高足中空.外壁绘二仕女对坐赏画,衬以山水、花草、树木等,足柄绘山石树木碗心青花双圈内书“大明宣德年制”楷书款.  此器纹饰布局疏朗,场面开阔,意境清幽.  宣德瓷器人物纹较少,所见者均文人士大夫的气息浓厚。

    此器纹饰绘仕女赏画情景,表现着一种恬静淡漠的格调里心有青花楷书款,是典型的宫廷御用器撰稿人:陈润民关键词:青花 高足碗 仕女 仿汝釉蟋蟀罐ﻩ 仿汝釉蟋蟀罐,明宣德,高112cm,口径13.6cm,足径13cm  罐口底径度相若,直口,深弧腹,玉璧形底外壁施天青色仿汝釉,釉面莹润,开细碎片纹外底署青花楷书 “大明宣德年制” 双行六字款,外围青花双线圈. 在明代,景德镇窑仿烧宋代名窑瓷器始于永乐时期,仿汝釉只见有宣德时期的制品宣德仿汝釉器有鸡心碗、盉碗、菱花式洗、蟋蟀罐、盘等,釉色有淡青和天青色,施釉肥厚匀净,开细小纹片,釉面橘皮纹明显,外底多署当朝年款. 撰稿人:黄卫文关键词:盉  鸡心碗 景德镇 仿哥釉菊瓣碗    仿哥釉菊瓣碗,明宣德,高73cm,口径187cm,足径69cm.  碗呈菊瓣形,敞口,深弧壁,圈足.通体及圈足内均施青灰色仿哥釉,釉层肥厚,釉面布满开片纹外底署青花楷书 “大明宣德年制” 双行六字款,外围青花双线圈  明代仿哥窑瓷器的传世品迄今所见最早为宣德时景德镇官窑的制品,造型有菊瓣碗、鸡心碗、菊瓣盘、折沿盘、撇口盘等,多署有青花宣德年款这些器物的釉面光洁度偏低,有油腻感,与宋代哥窑器的釉面相似,但也有橘皮纹这一宣德官窑器的典型特征。

    其釉色有青灰、月白等,开片的纹路微微闪黑、闪红,没有宋哥釉器“金丝铁线”和“紫口铁足”的效果 撰稿人:黄卫文 关键词:哥窑  金丝铁线 紫口铁足 月白  开片  宣德年款 鸡心碗  景德镇 青花庭院仕女图高足碗 青花庭院仕女图高足碗,明宣德,高10.3cm,口径15.2cm,足径44cm.清宫旧藏. 碗撇口,高足中空外壁绘二仕女对坐赏画,衬以山水、花草、树木等,足柄绘山石树木.碗心青花双圈内书“大明宣德年制”楷书款.  此器纹饰布局疏朗,场面开阔,意境清幽. 宣德瓷器人物纹较少,所见者均文人士大夫的气息浓厚此器纹饰绘仕女赏画情景,表现着一种恬静淡漠的格调.里心有青花楷书款,是典型的宫廷御用器撰稿人:陈润民 关键词:青花  高足碗  仕女   白地酱彩花果纹盘 白地酱彩花果纹盘,明宣德,高55cm,口径29.3cm,足径20cm清宫旧藏 盘撇口,弧壁,圈足通体白地酱彩装饰.内底饰折枝花纹,内壁饰折枝花果纹,外壁饰缠枝花纹.所有的图案均先暗刻线条内底、口沿及足墙上均绘有酱彩弦线圈足内施白釉.外底署青花楷体“大明宣德年制”六字双行款,外围青花双线圈  白地酱彩为宣德时期新创烧的品种.其白釉上刻填的酱彩呈现未经搅拌的芝麻酱色,晶莹光亮。

    常见器物有这类花果大盘,这种形制一直延续到正德时期此盘在暗刻的花纹上施以酱彩,与洁白的釉色相互映衬,取得醒目的装饰效果 撰稿人:徐巍 关键词:缠枝  青花  折枝   青花折枝灵芝纹石榴尊    青花折枝灵芝纹石榴尊,明宣德,高19cm,口径69cm,足径9.7cm.清宫旧藏.  尊折沿口,直颈,鼓腹,外撇足,台阶式内底通体呈六瓣瓜棱形.青花装饰口沿饰莲瓣纹,颈饰圆圈纹,肩饰莲瓣纹,腹饰折枝灵芝纹,近足处饰仰覆莲瓣纹圈足内施白釉.外底署青花楷体“大明宣德年制”六字双行款,外围青花双线圈.  此尊器形仿石榴形象,构思巧妙 撰稿人:徐巍 关键词:尊  青花  折枝  灵芝 莲瓣纹    青花蓝查体出戟法轮罐之盖   青花蓝查体梵文出戟法轮罐之盖,明宣德,高65cm,面径20.5cm,底径21.5cm  盖面饰4朵云纹,间以5个蓝查体梵文,是佛教种子字盖之外壁饰海水纹,盖内顶面环围九9枚莲瓣纹,每瓣之上各书一蓝查体文字,中央双线圈内从左至右篆书“大德吉祥场”五字  此应为宣德青花出戟法轮罐之盖,罐身已失.此物是景德镇专为宫廷烧制的佛事用具 撰稿人:徐巍 关键词:大德吉祥场 法轮  莲瓣纹  出戟  景德镇  种子字  青花 梵文 宣德青花 蓝查体 青花缠枝莲纹盖罐  青花缠枝莲纹盖罐,明宣德,通高19cm,口径17cm,口径15。

    7cm清宫旧藏 罐直口,鼓腹,平底盖折沿,拱顶,宝珠钮.通体青花纹饰,颈饰折枝朵花纹,肩饰莲瓣纹,腹饰缠枝莲纹,近底处饰莲瓣纹盖钮饰莲瓣纹,盖面中心饰莲瓣纹,外层饰缠枝石榴纹底青花双圈内书“大明宣德年制”楷书款 此器形制浑厚、饱满,纹饰工整、细腻 撰稿人:徐巍 关键词:青花 折枝  缠枝莲  盖罐 莲瓣纹   青花缠枝莲托八吉祥纹碗    青花缠枝莲托八吉祥纹碗,明宣德,高102cm,口径281cm,足径11.1cm. 碗敞口,方唇,圈足碗里白釉无纹饰碗外青花装饰口饰青花线两道,壁饰缠枝莲托八宝纹,近底处饰莲瓣纹,足墙饰朵梅纹.口沿下从右向左横书楷体“大明宣德年制"六字一行款  此碗纹饰描绘细腻,线条流畅八宝”是我国最常见的传统装饰图案之一,特别是元代瓷器图案中以八宝为题材者占很大的比重但元代的“八宝”有很多杂宝,不像明代基本上为轮、螺、盖、伞、花、罐、鱼、肠八种 撰稿人:徐巍 关键词:缠枝 青花  八宝  缠枝莲  莲瓣纹  青花蕃莲纹卧足碗  青花蕃莲纹卧足碗,明宣德,高38cm,口径135cm,足径4清宫旧藏. 碗敞口,浅腹,卧足.通体青花装饰.里心及里壁饰变形桃纹,两者间饰缠枝花叶纹,口沿饰青花线,外壁饰缠枝花纹,下饰变形如意云头纹。

    卧足内施白釉外底署青花楷体“大明宣德年制”六字双行款,外围青花双线圈. 此器造型线条柔和,番莲风格的纹饰严谨而细腻,有异域风格 撰稿人:徐巍 关键词:缠枝 青花 蕃莲 卧足碗    青花阿拉伯花纹绶带耳葫芦扁壶ﻩ  青花阿拉伯花纹绶带耳葫芦扁壶,明宣德,高299cm,口径2.7cm,足横7cm,足纵5.2lcm.清宫旧藏   壶呈葫芦形,口、颈部为圆形,腹部为竖向扁圆形,下承以方圈足颈、肩之间对称置绶带形耳通体青花纹饰口部绘缠枝菊花纹,腹两面均绘阿拉伯花纹,耳上绘折枝花纹.口沿下自右向左署青花楷体“大明宣德年制”横行款足内施青白釉  此葫芦扁壶为明永乐时景德镇御窑厂的创新器形,宣德朝继续烧造,品种有白釉、青花等,造型与纹饰皆仿自西亚伊斯兰工艺品明永乐朝制品不署年款,宣德制品一般则署年款 撰稿人:吕成龙关键词:缠枝  青花 御窑厂  折枝  青白釉 景德镇  澄泥蛐蛐罐   澄泥蟋蟀罐,明宣德,高8.8cm,口径12.3cm,足径12  罐口、底相若,直口,深弧腹,玉璧底.通体澄泥无釉.外壁分别绘有两组人物图,周围衬以栏杆、树木、花卉等纹饰.盖面绘仙人指鹿,上配祥云.外底有楷体“大明宣德年制”六字竖行款。

    撰稿人:徐巍 仿钧玫瑰紫釉盘   仿钧玫瑰紫釉盘,明宣德,高4.1cm,口径15.5cm,足径9.2cm清宫旧藏. 盘口微撇,弧腹,圈足足底切削整齐通体施玫瑰紫釉,釉面棕眼密集口沿处因高温熔融状态下釉层垂流而呈酱黄色足内无釉,有糊米色斑.无款 明前期御窑瓷器的质量为有明一代之冠其间,摹仿宋代名窑瓷器之风一度兴起明代景德镇御窑仿钧釉瓷器始见于宣德朝,御窑厂烧造了一定数量的仿钧窑瓷器,传世品多为盘、碗类撰稿人:徐巍关键词:玫瑰紫釉 钧窑 御窑厂  仿钧釉  景德镇 仿汝釉盘ﻩ  仿汝釉盘,明宣德,高4.2cm,口径17.6cm,足径11cm清宫旧藏  盘撇口,弧腹,圈足.通体及足内均施仿汝釉,釉色灰青闪蓝,满布细碎的纹片,对光斜视,可见釉面泛起橘皮纹外底署青花楷体“大明宣德年制”六字双行款,外围青花双线圈  明代仿宋官窑器一般只注重仿宋器的釉色而不太注重仿其造型,故少有乱真之作,如此盘除釉色貌似宋汝窑器外,其造型和歀识都显示出宣德官窑瓷器的特征明代仿汝釉瓷仅见于宣德官窑景德镇珠山宣德官窑遗址曾出土与此盘相同的标本撰稿人:徐巍关键词:青花 汝窑 景德镇  鲜红釉盘   鲜红釉盘,明宣德,高4.2cm,口径20cm,足径12。

    5cm.清宫旧藏  盘撇口,弧壁,圈足.通体施红釉圈足内施青白釉外底署青花楷体“大明宣德年制”六字双行款,外围青花双线圈  此盘造型规整,胎薄体轻,釉色纯正,是宣德红釉瓷的代表作撰稿人:徐巍关键词:鲜红釉  青花 青白釉  甜白釉暗花缠枝莲托八吉祥纹碗  甜白釉暗花缠枝莲托八吉祥纹碗,明宣德,高8.4cm,口径155cm,足径5清宫旧藏 碗敞口微撇,弧壁,瘦底,圈足较高通体及足内均施白釉,釉色白中略泛青内口沿处暗划弦纹两道碗心青花双圈内有一竖向长方形双线框,框内直写青花楷体“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款外壁暗划花纹装饰,近口沿处有弦纹两道,腹部为缠枝莲托八吉祥纹近足处为一周莲瓣纹,足外墙为卷枝纹 甜白瓷是在元代枢府器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永乐白瓷色调恬静柔润,在视觉上给人以“甜”的感觉,故称“甜白瓷"明代黄一正所撰《事物绀珠》中载有“永乐、宣德二窑内府烧造,以鬃眼甜白为常"之句,此后“甜白”称谓沿用至今.甜白瓷在我国陶瓷史上享有盛誉,文献称其“白如凝脂、素犹积雪”此瓶恰如其分地表现出这种特征 撰稿人:徐巍关键词:缠枝 青花  八吉祥  甜白釉 弦纹  暗划  划花 鲜红釉金彩云龙纹盘ﻩ  鲜红釉金彩云龙纹盘,明宣德,高4。

    5cm,口径19.7cm,足径123cm.清宫旧藏 盘撇口,弧壁,圈足通体施红釉.外壁及盘心以金彩绘云龙纹,金彩虽已剥落,纹饰仍依稀可辨口沿为灯草边圈足内施青白釉,无款  瓷器上的“描金”装饰技法为北宋时定窑首创,有白釉描金、黑釉描金、酱釉描金三种元代景德镇窑继承此技法并生产出蓝釉描金器红釉描金器则始于明宣德朝宣德红釉描金器除盘外还有撇口碗等,均描绘云龙纹 撰稿人:徐巍关键词:鲜红釉  灯草边  定窑 景德镇 青花云龙纹碗ﻩ  青花云龙纹碗,明宣德,高10.2cm,口径27.8cm,足径11.2cm.清宫旧藏  碗敞口,方唇,浅腹,圈足里白釉无纹饰外青花装饰口饰青花线两道,壁饰祥云双龙,近底处饰莲瓣纹,足墙饰如意云头纹口沿下从右向左横书楷体“大明宣德年制”六字一行款  此器造型浅阔,纹饰描绘细腻 撰稿人:徐巍关键词:青花  莲瓣纹 青花菱形开光双凤穿莲花纹长方炉 青花菱形开光双凤穿莲花纹长方炉,明宣德,高18cm,口径222×14cm,足径22×14cm. 此炉形制奇特,方口出唇,扁腹,下承四如意折角足.通体青花纹饰口沿饰缠枝灵芝纹,颈饰小朵花纹,腹部菱形开光内绘双凤穿莲花纹,腹、足四角各饰如意云头纹。

    口沿下从右向左署青花楷体“大明宣德年制”六字一行款 撰稿人:徐巍关键词:缠枝 青花  开光  灵芝  菱形开光 祭蓝釉暗花云龙纹盘   祭蓝釉暗花云龙纹盘,明宣德,高4.6cm,口径201cm,足径12  盘撇口,弧壁,圈足通体施高温钴蓝釉,口沿处因高温下釉层熔融垂流映现白色骨胎,形成一道圆润的白边.釉面泛橘皮纹内壁暗印双云龙戏珠纹,因釉层厚,纹饰不清晰足内施白釉,中央青花双圈内“大明宣德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 此盘造型规整,釉色纯正,是宣德朝祭蓝釉瓷的典型器撰稿人:蔡毅仿哥釉碗ﻩ  仿哥釉碗,明宣德,高10.6cm,口径207cm,足径7.6cm  碗敞口,深弧腹,圈足较高.通体及足内均施仿哥釉,釉色灰青,釉层开片,釉面略泛橘皮纹足内有青花双圈“大明宣德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 此碗内壁开片纹较大,外壁次之,碗心及足内片纹细碎,较好地模仿了宋哥窑瓷器釉面开片的特征 撰稿人:黄卫文青花松竹梅纹罐   青花松竹梅纹罐,明正统,高33cm,口径17.5cm,足径17.5cm 罐直口,短颈,丰肩,鼓腹,腹以下渐内收,圈足造型端庄饱满通体青花装饰颈饰忍冬纹,肩饰缠枝牡丹纹,腹通景绘月映松竹梅纹,辅以花草、坡地、灵芝等.近足处绘变形莲瓣纹。

    素底无釉  明代正统朝,瓷器的制作无论是造型、纹饰,还是青花色泽,所体现的时代风格均与宣德晚期署款的官窑器接近,是宣德制瓷风格的延续,但在生产中又有所演变和创新.正统青花瓷器所用青料有两种,一种为永乐、宣德时期使用的进口青料,青花色泽浓艳;另一种为国产青料,呈色较淡,为灰蓝色,这一时期使用国产青料开始居多.造型则直接继承宣德器物,器形饱满,瓶、罐类大形器与宣德时期相比差异不大,只是器物口部在正统时期略收,与宣德时器口部外撇稍有不同;器身线条方面,正统时线条变化比较平缓,宣德时线条起伏明显.纹饰布局方面,正统器青花亦是宣德青花的延续,瓶、罐多采用三段式布局方法:即肩、腹、足三部分永乐、宣德时瓷器上出现的云气纹在正统朝被广泛使用,一般亦采用外粗线、里细线的画法 撰稿人:徐巍关键词:缠枝  青花 忍冬纹  宣德青花  莲瓣纹 灵芝 青花麒麟翼龙纹盘   青花麒麟翼龙纹盘,明正统,高10.7cm,口径52.4cm,足径28 盘口微撇,浅弧壁,圈足内外青花装饰内底绘一麒麟驻足于松柏、山石与蕉叶间,麒麟所占空间很大,几乎占满盘里心.内壁绘四行龙穿行于云海之间.外壁绘缠枝莲纹素底无釉  明正统时期的青花呈色及画法与明初已有所不同,不见明初那种普遍出现的铁结晶斑。

    麒麟,作为古代一种祥瑞动物广泛出现于明代各时期的瓷绘之中,它是古代人们心目中的祥瑞之物,象征着吉祥幸福而纹饰中麒麟与龙纹组合在一件器物上,在永乐、宣德青花瓷器中却比较少见 撰稿人:徐巍关键词:缠枝 青花  宣德青花  麒麟  缠枝莲 文中如有不足,请您指教!62 / 62。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卖家[上传人]:lxzwdty
    资质:实名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