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中生物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1.2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第2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
2022年高中生物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1.2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第2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三、对自由组合现象的验证1.方法:测交,即让F1和 双隐性纯合子 杂交 2.遗传图解:预测结果:子代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比例1:1:1:1 3.实验结果:不管F1做父本还是做母本,结果都是1:1:1:1 4.结论:孟德尔测交实验的结果与预期的结果相符,从而证实了:(1)F1是 双杂合子 (2)F1产生 2种 类型且比例 相等 的配子3)F1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了 分离 ,不成对的遗传因子 自由组合 探究6.若两个体杂交,后代分离比为1:1:1:1,据此能否确定两个体的遗传因子组成?四、自由组合定律1.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 分离 和组合 是互不干扰的;2.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 分离 ,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五、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再发现1.1909年,丹麦生物学家约翰逊将“遗传因子”命名为 基因 ,并提出了 基因型和表现型 的概念1)表现型:指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 性状 ,如:高茎和矮茎2)基因型:指与表现型有关的 基因组成 ,如:DD,Dd,dd等。
探究7:①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吗?举例说明 ②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一定相同吗?举例说明③基因型为DD的种子一定长成高茎个体吗?还有哪些因素能影响表现型?④表现型、基因型和环境之间的关系是? (3)等位基因: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 相对性状 的基因 相同基因 2. 孟德尔 被世人公认为“遗传学之父”六、自由组合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 1.杂交育种工作中的应用 例1:有2个纯种小麦,一个纯种小麦的性状是高秆D易倒伏,能抗锈病T;另一个纯种小麦是矮秆d抗倒伏,易染锈病t,用这两个亲本杂交 (1)F2中的基因型种类、表现型种类及比例 (2)绘出遗传图解 (3)杂交后代中最符合生产要求的基因型是什么?说明理由.课堂小结:第2节 孟德尔的杂交实验(二)三、对自由组合现象的验证1.方法:测交,即让F1和 双隐性纯合子 杂交 2.遗传图解3.结论:孟德尔测交实验的结果与预期的结果相符,从而证实了:(1)F1是 双杂合子 (2)F1产生 2种 类型且比例 相等 的配子3)F1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了 分离 ,不成对的遗传因子 自由组合 四、自由组合定律五、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再发现 1.基因型、表现型及其关系2.等位基因: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 相对性状 的基因 相同基因六、自由组合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 1.杂交育种工作中的应用:将同种生物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集中到同一个个体上2.在医学实践中的应用:为遗传病的预测和诊断提供理论依据 基础训练:1.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具有1:1:1:1的是 ①F1产生配子类型的比例 ②F2表现型的比例 ③F1测交后代类型的比例 ④F1表现型的比例 ⑤F2基因型的比例 A.②④ B.①③ C.④⑤ D.②⑤2.豌豆黄色(Y)对绿色(y)呈显性,圆粒(R)对皱粒(r)呈显性,这两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
甲豌豆(YyRr)对乙豌豆杂交,其后代中四种表现型的比例是3∶3∶1∶1,乙豌豆基因型是A.YyRr B.YyRR C.yyRR D.yyRr3.番茄高茎(T)对矮茎(t)为显性,圆形果实(S)对梨形果实(s)为显性(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现将两个纯合亲本杂交后得到的F1与表现型为高茎梨形果的植株杂交,其杂交后代的性状及植株数分别为高茎圆形果120株,高茎梨形果128株,矮茎圆形果42株,矮茎梨形果38株则杂交组合的两个亲本的基因型是 A.TTSS×ttSS B.TTss×TTSS C.TTss×ttss D.TTss×ttSS4.人类的多指基因(T)对正常基因(t)是显性;白化病基因(a)为隐性,这些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且为独立遗传一个家庭中,父亲多指,母亲正常,他们生有一个白化病和手指正常的孩子若再生一个孩子,只患一种病和同时患两种病的几率分别 A. 3/4、1/4 B. 1/4、1/4 C. 1/4、1/8 D. 1/2、1/8(2)写出每个组合中两个亲本的基因型: (Ⅰ) ;(Ⅱ) ;(Ⅲ) 。
3)第Ⅲ个组合的后代全是红色阔叶,让它们进行自交,其子一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 拓展提升:6.香豌豆中,当C、R两个显性基因都存在时,花呈红色一株红花香豌豆与基因型为ccRr的植株杂交,子代中有3/8开红花;若让此红花香豌豆进行自交,后代红花香豌豆中纯合子占 A.1/9 B.1/4 C.1/2 D.3/4 7.在玉米中,有色种子必须具备A、B、C三个显性基因,否则无色现有一个有色植株同已知基因型的三个植株杂交,结果如下:(1)有色植株×aabbDD→50%有色种子(2)有色植株×aabbdd→25%有色种子 (3)有色植株×AAbbdd→50%有色种子则该有色植株的基因是 A. AABBDD B. AABbDD C. AaBBDd D. AaBbDD 课后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