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回顾分析管理规程(

编号:SMP 1.09质量回顾分析管土里规程033 A原编号:无起草人:日期:发布日期:部门审核:日期:实施日期:QA审核:日期:分发号:批准人:日期:颁发部门:分发部门:质量部QA、QC、生产部、技术研发部1目的建立产品质量回顾分析管理规程,保证企业领导充分了解产品质量状况,及时解决 质量问题,不断提高产品质量2范围适用于本公司生产的所有药品3责任经授质量部对举行产品质量回顾分析会议负责,相关人员对落实措施负责4内容4.1定义4.1 1产品质量回顾:是指企业针对一系列的生产和质量相关数据的回顾分析,以 评价产品生产工艺的一致性,及相关物料和产品质量标准的适用性,以对其趋势进行 识别并对不良趋势进行控制,从而确保产品工艺稳定可靠,符合质量标准的要求, 并为持续改进产品质量提供依据 2产品年度回顾会议:由质量和生产管理代表以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这个 会议主要是在产品质量回顾里对重要观察项目作出评估并决定纠正措施及确认纠正措施实施情况.4.1.3产品质量回顾周期:一般为12个月,从每年的1月1日起,至0 12月31日结 束.在这个周期里所有用于商业的批生产必须在产品质量回顾里进行回顾和分析。
4.1.4关键因素4.1.41产品质量回顾必须要有的组成部分若某关键要素未发生,例如: “无退 货”,该关键要素也必须列在产品质量回顾里,并作文字说明,如“无产品退回”,表 示该项目检查过 5关键要素应包括以下要点:※产品所用原辅料的所有变更,尤其是来自新供应商的原辅料;※关键中间控制点及成品的检验结果;※所有不符合质量标准的批次及其调查;※所有重大偏差及相关的调查、所采取的整改措施和预防措施的有效性 ;※生产工艺或检验方法等的所有变更;※已批准或备案的药品注册所有变更;※稳定性考察的结果及任何不良趋势;※所有因质量原因造成的退货、投诉、召回及调查;※与产品工艺或设备相关的纠正措施的执行情况和效果;※新获批准和有变更的药品,按照注册要求上市后应当完成的工作情况;※相关设备和设施,如空调净化系统、水系统、压缩空气等的确认状态;※委托生产或检验的技术合同履行情况以确保内容更新如有药品委托生产时,委托方和受托方之间应当有书面的技术协议,规定产品质量回顾分析中各方的责任,确保产品质量回顾分析按时进行并符合要求※产品处方:回顾期内产品处方中是否出现变更,包括物料增加,删减或比例调整※不合格率:指在一个回顾周期内不合格产品批数占所有生产的产品批数的百分比。
例如2批不合格产品/100批产品=2%不合格率)※收率:用于判断生产过程中损耗情况的指标通常表示为“实际量 /理论量”※风险评估:在同一个评估周期内,应对每个产品进行风险评估综合任何变更、供应商的管理、实际生产状况以及客户投诉等方面,评估产品的质量以及患者的可能 的潜在风险的有无或高低.4.2期限4.2.1产品质量回顾全过程:3个月,每年一季度完成上个年度的质量回顾2产品质量回顾数据收集、分析、汇总:回顾周期结束后 2个月内进行 3产品质量回顾讨论会与报告:回顾周期结束后三个月4.3需要进行的质量回顾43.1每年对所有生产的药品按照品种进行产品质量回顾分析,以确认工艺稳定可靠,以及原辅料、成品现行质量标准的适用性,及时发现不良趋势,确定产品及工艺 改进的方向 2纯化水、空调系统、压缩空气系统需另行年度回顾.4.4产品质量回顾关键要素的数据收集41生产部、质量部、工程设备部等部门负责产品质量回顾相关数据的提供 提交部门须对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负责4.2产品质量回顾至少须对如下关键要素进行分析与说明:42.1产品一般性信息,包括工艺简要描述,包括产品的名称、产品代码、规 格、放行的批数、放行的数量、回顾期。
42批:包括总的批数及按时间列出的批号清单.44.2.3关键的中间控制数据:以表格和图表形式收集、评估、报告生产/质量中间 控制数据,并绘制图表(趋势分析图),充分评估控制与符合性(例如图表包括平 均值,最小值和最大值以及控制限度)4成品检验放行数据:测试结果的趋势分析,包括中间控制、原料和产品 以表格和图表形式收集、分析与报告QC的检验数据,充分评估控制和符合性情况(例 如,图表里包含平均值、最小值、最大值及控制限度)根据注册文件或产品质量 标准必须注明产品关键质量参数的有效期和放行标准,必须对照注册文件或质量标 准进行确认.4.45收率:以表格或图标形式列出生产/包装工艺相关步骤的收率4.4.26返工:以表格形式列出评估期内所有返工批,至少要列出批号、返工原因 以及返工批的最后处置4.2.7不合格批/不合格率:列表写出本回顾周期内所有不合格批以及不合格率, 表格至少包括批次、不合格原因、纠正及预防措施2.8稳定性数据:以表格或图表形式汇总列出所有正在进行的按药品存储条 件进行的稳定性数据,并进行趋势分析和严格评估及报告2.9产品的留样观察:列表列出产品留样观察的结果,至少包括产品、检查 批数、批号以及检查结果。
4.410偏差(不包括由于实验室原因导致的调查):用表列出偏差,至少偏差 数量、日期、批号、偏差描述、原因、纠正措施,以及整改有效性的评价不影响 产品质量的偏差可以不列入,例如关于安全和环境的偏差所有重大偏差及相关的 调查、所采取的整改措施和预防措施的有效性11实验室调查:所有不符合质量标准的批次及其调查列出实验室调查(实 验室调查-包括超出质量限(OOS),不合格产品,微生物调查)4.4.2.12客户投诉(包括副作用):所有技术方面的投诉都必须列在一张表里,至少包 括以下信息:※投诉的种类范围(如装量不足,片子破损等※不正常趋势:各超出行动限和警戒限的数据与往年趋势的对比※副作用类型不良反应4.4.2 13变更控制:列出所有涉及到产品质量、验证状态以及填充物调整,例如 供应商改变,在表里至少列出更改编号,更改标题,批准日期及实施日期(如有): 所有原辅料所涉及的变更;生产工艺或检验方法等的所有变更;已批准或备案的药品 注册所有变更.4.4.2 14确认与验证:对在产品质量回顾周期内进行的所有确认与验证行为及结 果进行汇总.4.4.2 15产品退回:列出因质量原因退回的产品,不包括客户投诉导致的产品退 回.4。
416产品召回:列出因质量原因(包括不良反应等)召回的产品,并评估召 回程序的提高性及质量纠偏的有效性(如适用)17评估产品所用原辅料及包装材料的供应商、使用情况及相关供应商变更4.2.18评估现有及新设备和设施(包括生产、工程、QC及微生物室)的确认状 态,如空调净化系统、水系统、压缩空气系统等4.2.19超出校验期:列出超出校验期的仪器仪表,至少包括仪器仪表数量,安装位 置,纠正措施等4.2.20与产品工艺或设备相关的纠正措施的执行情况和效果21新获批准和有变更的药品,按照注册要求上市后: 评估回顾期内上市产品的市场状况.44.2.22如有药品委托生产,委托生产或检验的技术合同履行情况协议应规定产 品质量回顾分析中各方的责任,确保产品质量回顾分析按时进行并符合要求等情 况4.5数据分析/比较45.1所有批号要用表格列出来.45.2回顾期内所有生产批、销售批都要包括在其中 3所有不合格批都要有评估总结也就是没有质量部放行的批)4・5・4上个回顾期遗留的待处理的批也要包含在内,并附上质量部处理意见4.5.5数据图表部分4.51分析收率和含量等数据,趋势可画成图表 5.2在表格或图表里至少包括:n-批数、平均数、最小值、最大值、有效期和/ 或放行标准(如果有的话),如果可以制定控制范围,应使用3Sigma方法,或者根 据产品质量回顾小组确定范围。
4.53只有有质量部最终处理意见的批才做趋势分析,包括合格批和不合格批5.5.4如果有确定的原因导致不合格(设备故障或程序错误),可以做一个单独的 图表或备注说明,这样可以更准确的反应工艺能力 6如果在统计分析中发现偏差,按照《偏差处理管理规程》(SMP 1046) 进行处理4.5.7 QA应全面评估各个关键要素对质量体系,产品质量以及患者的可能的潜在风 险风险应该明确高、中和低级别,对于中度风险和高度风险,应采取措施排除和(或)减少相关的影响,并在产品年度回顾的报告中明确列出,指导以后的改正 . 风险管理可以依据《质量风险管理管理规程》(SMP 109.048)采用相关风险控制 工具和方法进行风险分析和控制6汇总41产品质量回顾的汇总至少包括以下内容:4.6 1.1产品信息概要包括:产品名称及规格、回顾期和回顾的批数.4.6.1.2关键要素清单里所有的要素统计与分析,并简要说明与上年的趋势和对比3上年产品质量回顾中问题需要跟踪的,对问题与纠正措施作说明 结论陈述,包括进一步评估的建议4.7 报告与批准4.7 1由QA征求总经理的意见后,以下发通知的形式召集举行讨论会.会议有总经 理、生产部、质量部、工程设备部、办公室、人事部等主要负责人和相关人员参加。
4.7.2讨论会应当对回顾分析的结果进行评估,提出是否需要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 或进行再确认或再验证的评估意见及理由,并及时、有效地完成整改4.7.3产品质量回顾讨论会后由QA出具正式产品质量回顾报告4产品质量回顾汇总报告需要被生产、质量负责人审核及批准产品质量回 顾结果作为下次会议中的参考4.8产品质量回顾编号原则:以APR-产品代码-AABBB,APR代表年度产品质量回 顾,AA代表年份,BBB代表流水号,APR—C001-15001 ,表示丹参片的15年的年 度产品质量回顾第一次回顾如有修订,则为APR—C001 —15002表示.空调净化系 统、纯化水系统、压缩空气系统的年度回顾编号格式与产品一致,其中空调净化系 统用AC、纯化水系统用PW、压缩空气系统用CA替代产品代码4.9存档质量部QA应建立产品质量档案.产品质量回顾分析的内容应及时归入产品质量档案 便于查询5附件本文件没有附件6历史版本号实施日期文件修订内容A根据新版GMP( 2010版)要求重新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