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课件
搜柄,搜必应! 快速导航 | 使用教程  [会员中心]

转变教师角色革新课堂模式

文档格式:DOC| 3 页|大小 26.50KB|积分 15|2022-10-12 发布|文档ID:161058773
第1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页未读,继续阅读>>
1 / 3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 版权提示
  • 文本预览
  • 常见问题
  • 转变教学观点 创新课堂模式 (已发表) 湖北宜昌外国语学校 韩建平长期以来,我国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都基本定位在“传道、授业、解惑”这个层面上,“教师总是教,学生总是学;教师总是无所不知,学生一无所知;教师总在思考,学生不用去思考;教师总是讲授,学生总是顺从听讲”摘自弗莱德在《被压迫者的教育学》)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忽视了学生能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这种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育实践活动的种种弊端,与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是不相适应的,更与未来社会的发展相悖当前我国教育步入了一个以人为本,以素质教育为主体,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为主要归宿的健康发展的轨道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转变角色,明确自己与学生的角色定位,抓住以课堂教学为中心这个主渠道,革新课堂结构模式,营造课堂教学新氛围,探索语文活动新天地来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精神和能力,提倡关注“人”的发展就显得急迫和重要为适应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需要,真正在课堂中渗透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我认为当前语文教师要做好三种转变一、教师是教育的实施者,首先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教师是教育的实施者,为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须不断完善和更新教育、教学理念 教师要打破“教师万能”,在各方面都比学生优秀的观念,承认学生虽然目前还不如自己成熟,不如自己学识丰富, 但有时候也能在某些方面胜过自己,至少在有些情境中“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胜于弟子”是可能出现的事实。

    教师要放弃作为权威者发号施令的习惯,以开明的态度容许学生在心理上有自由感,使学生感到学习不是被强制的活动,而是自愿的,自己乐于去做的事情教师要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的学生情境,因此必须改变课堂上老师高高在上,学生俯首贴耳的格局, 将语文活动引进课堂,全方位地提高学生的能力课文《春》是一篇优美、轻快、朗朗上口的散文佳作, 引导学生去体会文中的情感的最好方法就是朗读 为了加强对散文的了解和对本文的理解,也为了提高同学们的朗读水平, 我将《春》一文的教学改成活动课的形式, 在课堂上举行一次朗诵比赛这堂课的主角全是学生:选手是学生、 评委是学生、点评员是学生,而我则成了一名名符其实的“观众”了 比赛中,参赛选手表演完后学生评委打分,并推选代表做评论 比赛结果,学生所评的优胜者与我暗自评选的完全一致 尽管在课堂上学生闹出了不少笑话, 但我想这堂课有几大收获:①学生的朗读水平得到了检测; ②一些从未在众目睽睽下登台亮相的同学的胆量得到了锻练;③通过学生的自评, 他们对朗读的要求和标准会把握得更准确了而我呢, 只需总结总结就行了,如此“价廉物美”之事,何乐而不为呢?二、从演讲者转变为主持人“讲解式”是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它在阐释辨析、理解分析、评价鉴赏上确实有着独到的作用。

    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是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作为讲授者的教师是主体,作为听讲者的学生是客体作为主体,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用讲授的内容来“填满”学生作为客体,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听讲,把教师所讲的储存起来但是,如果不看教育对象,不看教学内容,都一概讲解分析,就失去了它本来的意义因为教师以“讲得透”、“嚼得烂”为讲课的标准,伴随着的就是“满堂灌”,语文课味同嚼蜡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语文教师应努力解放思想,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学习语文的舞台,放手让学生表演,教师扮演成一个主持人,要具有《实话实说》主持人崔永元提问的技巧,要有《人与自然》、《动物世界》的解说员赵忠祥的渊博学识,要有《新闻联播》主持人李修平等的严肃而不呆板,要有《今日说法》的主持人撒贝宁的善言与睿智,要有《幸运52》、《开心辞典》的主持人李勇和王小丫的灵活与风趣……总之,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场合,适时地借鉴以上著名节目主持人的主持风格,灵活多样地精心组织好每一节课,来达到革新语文课堂结构模式,开创语文教学新天地的目的三、教师的教学观要从“为教而教”转变成“教是为了最终达到不需要教”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职责,但不能为教书而教书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的那样:“教是为了最终达到不需要教。

    教师为了最终不需要教,首先要教育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学习最重要的是习惯的养成,这种习惯包括善于利用时间的习惯,主动学习的习惯,喜爱钻研问题、寻根究底的习惯,以及良好的饮食、起居、健身、生活习惯等等其次是教给学生学习能力1、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古人说得好:“供人以鱼,只解一餐;授人以渔,终生受益因此,教师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十分重要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应遵循“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原则,从听课、阅读、观察、提问、记忆、总结等多方面进行指导例如,在阅读时要教给学生阅读方法,朱熹先生曾说过:“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 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多一字, 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 ”在我的语文课中,即使是学生最怕的文言文, 我都放手让学生按这种方法去大胆自读,去质疑在教学《塞翁失马》一文时,我先告诉学生朗读时怎样做到“三到”:眼到、脑到、 手到然后指点他们看课文页下注解,做到文言词不离句,文言句不离篇地理解课文,再教学生来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 最后让同学们提问并回答同学们提出的一些问题整堂课我讲话的时间不会超过20分钟,而且多以传授方法为主,这些方法对于他们学习任何一篇文言文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经常性地提醒学生听、看、记、问、想方法等,其目的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教给学生主动探索、获取知识的方法2、引导学生自我反省在教学中,我一直要求学生及时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反思,监控自己的学习行为要求学生每人都记“纠错本”,记下平时作业及考试中的错题,并要求分析错误原因,逐个订正,到下次考试前再拿出来翻翻、看看实践证明,有了“纠错本”,考过的内容再错的机会少了,把每篇周记的得失写在“纠错本”上对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和对提高教学效果非常有益学生每天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回顾与反思,及时纠正自己学习中的问题,改进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学习能力总之,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时代,在这个鼓励张扬个性,尽展人生风采的时代,教师只有真正树立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教育过程中定好位,努力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和教师角色,教育才可能出现一片生机,我们培养的学生也才可能有独立的意识、多彩的个性。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卖家[上传人]:hjk269565
    资质:实名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