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考试/试题
搜柄,搜必应! 快速导航 | 使用教程  [会员中心]

陕西省安康市历年地生中考试题及2011年地理生物中考考点的说明

文档格式:DOC| 9 页|大小 56.03KB|积分 15|2022-10-05 发布|文档ID:158599159
第1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页未读,继续阅读>>
1 / 9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 版权提示
  • 文本预览
  • 常见问题
  • 安康2011年地理中考考点的说明 认真分析说明,准确落实考点地理学业考试命题的基本思想是强调基础性、突出主干内容;落实新理念,体现三维目标;注重情境化,符合学生身心特点;凸显地理学科特点,关注地理素养使科学的命题和考试对地理教学有着较为深刻的导向,促进地理教学改革,提高地理教学质量考试说明是中考命题的依据,所以是我们老师备考必备的指导材料如何增强复习备考的针对性、有效性,准确理解考试说明至关重要因此我们要对考试说明逐字逐句研读,细细揣摩,审视命题思想和理念,审视考点内容,明确能力要求一、领会评价目标1、注重初中生必备基础知识的达标2、注重评价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过程案例一:对学生提出地理问题能力的评价案例二:对学生搜集、整理、分析地理信息资料过程与能力的评价3、注重评价学生地理学习方法和地理素养形成的评价案例一:对识图、区域分析等问题常用地理方法的领悟的评价案例二: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观察是否具有地理的眼光4、注重评价学生对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和区域地理特征的理解水平案例一:对地理图像、资料所反映的地理事物的特征,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描述案例二:能用简单图表、文字等,反映区域的自然、人文地理特征5、注重评价学生在地理学习中所形成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案例一:学生对人地关系、环境变化等问题是否能运用地理的观点给以正确的评价二、领会能力要求(略提一下)能力层次对应说明上的行为动词了 解知道、运用资料、说出、记住、在图上指出等理 解说明、描述、介绍、识(判)别、量算、估算、绘制等应 用比较、分析、归纳、评价等三、细化考点内容考点一:地球和地球仪 1.能够熟练辨识北极与南极、东西南北半球,区别东经与西经、北纬与南纬 2.记住住本初子午线、东西半球分界线、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等特殊经纬线,并知道他们的含义 3.能利用经纬线识辩方向,熟练运用经纬网确定某一点的位置。

    4.知道地球上五带的划分名称、范围)5.知道地球的形状和大小6.记住地球自传、公转运动的周期和方向7.能用事实分别说明地球自传、公转运动及产生的地理现象考点二:地图1.知道地图的三要素,并且会运用(学会估算和辨别方向)2.了解等高线的基础知识(等高距、线的疏密等),初步学会判读等高线的五种地形图(山地不同部位如山峰、陡崖、山脊、鞍部等)3.初步学会使用地图根据目的选择和使用不同的地图和比例尺,开始学会用语言描述图中的地理信息)考点三:海洋与陆地1.运用地图熟记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和分布位置(利用填绘海路轮廓、拼图游戏建立空间分布脑图),并能够在图上识记亚欧、亚非及南北美洲等大洲之间的分界线(重要的山脉、河湖、海峡)2.知道板块构造学说3.知道世界著名的山系及火山、地震带的分布,知道与板块运动的关系考点四:气候1.会看简单的天气图,并要求会用语言表述2.知道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的差异初步学会根据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图,分析世界降水的分布差异会阅读降水量柱状图,运用降水数据资料绘制降水量柱状图,3.知道世界年气温的分布规律运用气温数据资料,分析气温变化,描述世界气温变化规律,学会绘制气温曲线图会阅读气温曲线图。

    4.知道世界“热带雨林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等几种典型的气候类型和特点会判读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5.能举例说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几种常见的影响气候因素7.初步认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考点五:居民1、运用地图和资料,了解世界人口增长状况和分布特点并能举例说明人口问题对环境及社会的影响2、知道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分布地区以及与自然环境的关系3、知道世界的三大宗教4、能辨别聚落景观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进入区域地理的内容:区域地理教学的关键是要让学生认识和掌握区域地理特征地理学的区域性表现在每个区域实际上都是独特的,不必面面俱到要注意区域的突出地理特征,新的地理课程标准没有规定必学的区域,但规定了学习的区域要素这些要素是认识一个区域的基础区域地理要素”在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两部分中有不同的呈现方式 在世界地理中,要素呈现基于不同尺度(空间尺度)的区域:大洲、地区和国家对大洲的认识更宏观一些,要求的要素比较少对地区的认识,涉及自然地理特征的要素比较多对国家的认识则偏重于经济、文化、环境与发展的要素(特色地理)这种安排主要基于不同尺度区域自身的特点和开展学习活动的可能性。

    考点六:认识大洲(以自然环境为主,了解人口、环境、发展存在的问题等人文环境)(1)运用地图说明大洲的海陆位置,学会分析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关系(2)知道亚洲的地形、气候、河流特点及其相互关系3)识记主要国家4)了解突出的人文环境特征考点七:认识地区(以区域基本特征为主,重点认识自然地理要素,以及与人文地理要素的联系,它们综合影响一个区域发展)(1)东南亚:①运用地图知道东南亚的位置(关注马六甲海峡,关注十字路口)②主要国家③湿热的气候及对农业的影响山河相间的地形特点④人口特色2)欧洲西部: ①运用地图知道欧洲西部的位置②主要国家③气候与地形特点及对畜牧业发展的影响了解欧洲饮食结构与自然环境的关系④知道欧洲西部是发达国家集中的地区,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⑤了解欧洲繁荣的旅游业3)极地地区:①利用教材中的图,知道北极地区与南极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一定要给学生明确指北极圈以北的广大区域或者南极圈以南的广大区域)②特殊的自然环境特征,以气候特点为主③理解开展科学考察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考点八:认识国家(定位是前提侧重国家特色地理)(1)日本:①运用地图知道日本的海陆位置及所处位置的特殊性②领土组成、、主要城市、面积与人口的关系。

    ③知道日本的经济特点,资源与工业发展的关系④知道日本主要工业区的分布位置,并且会分析分布的原因(初步接触工业的区位条件)特色:多火山地震,国土狭小人口众多资源贫乏,工业发达经济强国(2)澳大利亚:①运用地图知道该国的海陆位置及纬度位置②知道气候、地形与河流,能够说明气候、地形与农牧业的关系③特有的地理现象“世界活化石博物馆”,澳大利亚特有的动物:袋鼠、鹉鹊、考拉和鸭嘴兽④“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坐在矿车上”的国家特色:独自占有一个大陆,“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骑在羊背上”的国家与“坐在矿车上”的国家3)巴西:①知道巴西的纬度位置,能运用资料说出地形、气候、河流的分布等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②盛产热带经济作物,居世界首位产品:咖啡、甘蔗、柑橘③主要城市分布,初步了解城市化问题④民族特色,人口特点⑤知道巴西是国土广大的热带国家能够说明巴西热带雨林现状,遭受破坏原因及保护措施特色:大国(面积和人口),混血种人占40%,国土广大的热带国家,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有世界上最大的河流亚马孙河咖啡王国4)美国:①运用地图知道美国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主要城市②利用图像资料识记该国的主要地形区及分布特点、河湖,了解所处温度带与年降水量的分布等自然条件。

    ③了解美国机械化和地区专业化的农业特点能在图中识别乳畜带、玉米带等主要农业带说明影响玉米带和乳畜带的主要原因④知道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国家,是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知道旧金山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硅谷” ⑤了解美国工业发展对世界资源、环境的影响特色:世界第一经济强国(最发达的工农业大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资源消耗国和废物排放国,有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群(苏必利尔最大淡水湖),是一个移民国家考点九:中国疆域与人口研究区域特征,定位是前提,一旦位置确定,其区域特征自然会显现出来通过地理位置→自然特征→人文特征体现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区域地理的重点是从空间的角度表述区域特征的,因而熟记各省区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所以这考点是基础1)运用地图说明我国的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记住我国的陆地面积2)能够说明我国东西端的晨昏差异和南北的季节差异(3)运用地图熟记各省级行政单位①记住位置与轮廓特点②记住省会与简称34个都要学习是不可能的,也没必要,首先记住首都北京,知道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等,其余我们可以区域教学,如东北三省、黄河中下游五省二市,西南三省、西北地区、青藏地区、东南沿海等。

    )(4)知道我国是世界上人口大国,了解我国的人口基本国情及由此带来的严重的人口问题知道我国人口政策5)能运用资料说明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学会计算人口密度6)知道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考点十:中国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1)地势和地形:①运用中国地形图或剖面图说出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点②利用地图识记几种主要高原、平原与盆地地形结合景观图片)(2)我国气候:①知道我国主体分布的温度带(暖温带和亚热带)②通过等温线,等降水量线分布图(会读),了解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和降水分布特点关注冬季0℃等温线与秦岭——淮河的关系、800mm等降水量,③能运用资料说明我国季风气候特点及影响因素(冬夏季风)知道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大致界线④知道我国几种主要气候类型,了解我国气候复杂多样的成因3)黄河概况:①利用地图认识黄河的发源地、注人的海洋、流经的地区省区和地形区)②黄河的忧患:上游草地退化、荒漠化严重;中游多泥沙,水土流失严重;下游形成“地上河”,易决口泛滥③黄河的治理:上游和下游要开展水土保持、保护地表植被;下游要加固大堤、疏通河道4)长江概况: ①利用地图认识长江的发源地、注人的海洋、流经的地区②是我国最大的河流。

    ③水能的开发5)土地资源:①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土地资源分布不均的特点耕地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及低缓的丘陵地区,林地主要分布在山地,草地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不足400mm的西北内陆地区②存在的问题有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耕地减少、草地超载、森林减少③土地资源现状: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小各类土地的比例构成不合理知道我国“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6)水资源:①能根据资料说明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解决途径②现状:水资源供应紧张、水资源浪费严重、水污染严重③措施:知道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做到节约用水、科学用水、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考点十一:中国经济发展(粗略了解)(1)中国农业:(农业生产特色与生产景观)①能根据资料说明我国农业分布情况②了解我国南方和北方农业地区的差异耕地类型、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耕作制度③牧区的差异牲畜品种、草地类型)(2)中国工业:①知道我国“辽中南、京津唐、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重要工业基地的名称和分布位置②会读图分析某一工业基地发展工业的地区优势进一步认识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自然资源、地理位置、交通条件、市场需求等3) 中国交通:①能举例说明主要运输方式的特点。

    ②我国铁路南北干线“五纵”和东西干线“三横”及铁路枢纽城市特别是以“京”字开头的,京沪线(北京—上海)、京哈一京广线(哈尔滨—北京—广州)、京九线(北京—香港九龙)等,其他铁路有陇海一兰新线(连云港—兰州—乌鲁木齐),青藏铁路(西安一格尔木一拉萨)等多为常考点铁路枢纽重点记住北京、郑州、徐州考点十二:中国地理分区中国地理的认识区域部分,则采用要素性质归类的方式呈现,分为“位置与分布”、“联系与差异”和“环境与发展”三个板块可在这三个板块中选择合适的条目组合要注意突出区域的地理特征,不必面面俱到能用语言描述位置与分布,自然和人文特征,知道从哪些要素入手归纳特征,能够说明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分析区域环境问题位置特征→自然特征→人文特征→区域特征1)各地理单元的划分依据和界线,四大地理单元的位置、范围(2)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重在位置与分布会描述,会对比)①知道该区的位置与范围②了解两个区域的自然差异和人文差异结合景观图片)表格一:南方与北方的自然差异自然要素北方地区南方地区1月平均气温<0℃>0℃冬季河流状况结冰不结冰地形平原、高原平原、丘陵为主,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为主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河湖(主要)黄河长江年降水量<800mm>800mm河流流量水量较小,汛期短水量大,汛期长植被类型或景观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主要经济林木苹果、梨、枣柑橘、茶叶表格二:南方与北方的人文差异人文要素北方地区南方地区农业耕地类型旱地水田农耕制度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一年二至三熟主要作物小麦、大豆水稻、油菜工业基地辽中南、京津唐长三角、珠三角生活习惯饮食、建筑特色、爱好③知道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1月0℃等温线大致经过的地方、河流冬季有无结冰现象的分界线、水田与旱田的分界线、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亚热带与暖温带分界线、800毫米等降水量线、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分界线。

    3)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重在要素联系①知道该区的位置与范围②西北地区的区域特征(结合景观图片): 要注意抓住主导因素深居内陆是西北地区主导因素,所以形成“干旱” 这一最突出的区域特征,各个要素皆深受这一特征影响紧扣“干旱”这一线索,就可以清楚其间的内在联系并利用地图识记“天山、塔克拉玛干沙漠、塔里木河”及主要城市等地理事物③青藏地区的区域特征(结合景观图片):青藏地区的主导因素是“高寒”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特征都是在“高寒”的影响和制约下形成的抓住“高寒”这一特点,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并利用地图识记“昆仑山、喜马拉雅山、青海湖雅鲁藏布江”及主要城市等地理事物考点十三:认识省级区域(1)北京能利用地图准确定位北京的城市职能:(政治和文化中心、国际交流城市)气候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冬夏长、春秋短北京的名胜古迹:长城、故宫、周口店猿人遗址、颐和园、天坛、十三陵、鸟巢、水立方等2)香港和澳门能利用地图准确定位知道区域组成部分面积与人口特点经济特色 (3)台湾台湾的位置了解台湾的自然环境宝岛的意义风景名胜台湾的经济特征主要城市:台北、台中、高雄4)新疆:利用地图掌握地形特征“三山夹两盆”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特色农产品及绿洲农业的有利条件石油和天然气储量丰富,知道西气东输5)陕西:利用地图准确定位;知道北有黄土高坡、中有渭河平原、南有秦巴山脉地形特点;气候特点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全年降水比较少;知道主要自然灾害;是一个旅游大省,旅游景点以文化古迹为主;省会西安是我国著名古都,也是西北五省最大的综合经济中心考点十四:认识省内区域——西双版纳区域主要地理特征:特色旅游主导因素:湿热的自然环境(1)不同尺度的位置认识(认识的地域范围“国家、省级、纬度”)2)通过气候认识西双版纳的自然环境结合景观图)(3)丰富的旅游资源自然旅游资源(雨林植物、雨林动物),人文旅游资源深受自然环境影响的傣族文化生活竹楼、孔雀舞、竹筒饭等)考点十五:认识跨省区域——黄土高原区域主要地理特征:环境问题主导因素:地形与气候(1)利用地图知道黄土高原的位置与范围2)能运用资料描述主要地形类型和地表形态特征结合景观图)(3)能根据资料归纳该区域主要的气候特征结合某一城市气候资料)(4)利用资料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造成的原因(自然和认为)和生态治理措施不管我们如何解读,我们都要回归到教材中的每一个要素,因为任何命题所遵循的规则都是“题在书外,理在书中”。

    特别建议老师们最好把各种版本的教材都阅读一遍,把高中的内容也读一读,视角开阔,背景大气,这样你在教学上就会站得高,看得远四、2011年我市地理中考说明的调整分值比例微变:一是试卷分值比例的调整单项选择题和综合题分值比例各占50%二是考试内容比例的调整地球与地图约占15%,世界地理约占25%,中国地理(渗透乡土内容)约占60%乡土地理的内容不单独以试题的形式出现,以中国地理为载体,作为了解家乡“陕西、安康”的基本地理特征如位置特点、自然环境状况及旅游资源状况等等考试内容的微变:在10年考试内容的基础上,结合我市教学实际,修订了今年的考试内容对不在划定范围内的教材内容暂不列入今年的考试范围知识要点增加内容删减内容地球五带的划分世 界 地 理海洋与陆地重要的分界线天气明确了几种典型的气候类型认识大洲去掉了限定词“亚洲” 认识国家澳大利亚俄罗斯中 国 地 理自然环境与资源识记我国几种主要的地形区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特点及存在的问题经济与文化知道工业分布的影响因素知道我国主要的铁路干线及枢纽城市关于样题:详细内容请大家关注考试说明编辑:安康教研网。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卖家[上传人]:niuqichong
    资质:实名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