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交通092郭乐设计课设任务书

《交通枢纽规划与设计》课程设计———汽车客运站平面布局设计与高速公路服务区设计姓名: 郭乐 专业: 交通 班级: R交通092 学号: 0918080203 1.社会经济及交通运输现状分析1.1 社会经济发展概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的二十年间,忻州市经济发展是历史上最快的时期,工业已初具规模,初步建成以重工业为主体,以煤炭采选业、化学工业、机械工业、食品工业,纺织业、建筑材料及其他非金属矿物品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加工业等7个部门为支柱产业,包括34个门类的工业体系十五”时期,是忻州经济社会发展速度最快、质量最好、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经过五年的努力,忻州经济社会发展有了长足进步,2005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67.2亿元,财政总收入达到30.8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00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925元特别是河曲电厂一期、神华保德康家滩煤矿、鲁能河曲上榆泉煤矿等重大项目的建成投产以及五台西龙池抽水蓄能电站、原平100万吨氧化铝、忻州市区热电联产、原平泰跃电厂、保德煤矸石电厂、晋神沙坪500万吨煤矿、忻州禹王煤气化工程等一批项目的开工建设,为忻州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全市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得到协调发展,整个经济社会正进入加速发展的上升轨道中200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 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 围绕“加快脱贫,推进小康,争先翻番”的总体目标和“创造优良环境,重点项目带动,壮大民营经济,开放引进发展”的既定方略,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和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 全市粮食产量创历史新高,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工业经济持续高位运行,投资需求保持较快增长,消费需求逐步扩大,财政大幅增收,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稳步提高,主要经济指标全面完成预期目标,国民经济继续呈现出加速发展的良好态势据统计, 全市生产总值 完成100.3亿元,同比增长14 %,完成计划的108 %;财政总收入完成20.23亿元,同比增长32.38%,完成计划的117%;工业增加值完成28.38亿元,同比增长20%,完成计划的122%;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4.95亿元,同比增长25.3 %,完成计划的112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57.05亿元,同比增长15.56%,完成计划的103%;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4308.32万美元,同比增长62.62%,完成计划的 14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6352.48元,同比增长12.62%,完成计划的100.5%;农民人均纯收入完成1777.9元,同比增长9.98%,完成计划的103.7%。
所有制结构方面,全市国有企业累计改制面达到76%,民营企业数增加到34341户;产业结构方面,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7.8%、14.2%和16.3%,结构由上年的17:44:39调整为16.2:44.6:39.2;产品结构方面,原煤、洗精煤、焦炭、精甲醇、草酸、发电量等主导工业产品产量大幅增长,化肥、生铁、纱、布等一般工业产品产量下降在引资金、上大项、扩总量、促调整的基础上,组织编制了全市行业结构调整实施方案和实施办法,并围绕建设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的战略目标,进一步提出了全市新一轮经济结构调整的总目标,确立了三大主攻方向和六大优势产业,经市委一届九次全会通过,成为全市今后经济结构调整的行动指南,为下一步全面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的深化和提高奠定了基础引进内资在大项陆续开工的情况下热度不减,全年引进资金到位达到61亿元;利用国外中长期优惠贷款规模前所未有,共计4项,利用外资425万美元;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取得初步进展,全年审批签约外商直接投资项目13项,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7180万美元;争取上级投资在连续几年递增的基础上再创新高,共争取国家、省和银行贷款等各类资金超过9亿元同时,年内举行的多次大型旅游宣传和促销活动、中铝与鲁能就晋北铝厂项目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原化整体划转昊华集团等一系列重大事件,都标志着全市的开放引进正向更高层次、更宽领域迈进。
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各项宏观调控政策,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特别是普钢、生铁、焦炭、水泥等行业过度重复建设进行了清理整顿,盲目扩大投资状况得到抑制,全年 固定资产投资增幅较上年回落16.4个百分点;落实国家货币政策, 信贷过快增长状况得到缓和,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增幅较上年末回落1.52个百分点;强化物价调控和市场管理, 价格总水平保持基本稳定,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2.8%,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增幅比较适中 加强了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全年新增就业岗位27058个,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551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低于年度控制目标2.1个百分点;全面落实了各项社会保障政策和措施,实行了“三项分流”、国有特困企业职工医疗保险救助、困难家庭学生保学金等制度,各项社会保险和保障金按规定全部发放;加强了优质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和农村寄宿制学校等基础设施建设,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注重了科技交流与合作,争取省级以上科技项目25项,扶持发展了一批科技型企业;开展了广场文化活动和民间艺术品展示活动,推进了文化产业开发;推进了公共卫生疾病预防和医疗救治两大体系建设,疾控中心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全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4‰,继续控制在省定目标之内;加大了以城建、交通、生态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人居环境大为改善,当年水质好转5%,大气污染下降10%,大气质量Ⅱ级以上天数达到163天, 各项社会事业指标基本调控在预期目标之内。
在落实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的过程中,忻州市国民经济开始步入加速增长轨道,各项社会事业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1.2 交通运输发展概况忻州市交通运输,主要包括铁路、公路和水运三部分公路已基本形成干线公路纵横交错,农村公路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1.2.1 铁路运输铁路已建成通车的干线有北同蒲线、京原线、神朔线、朔黄线支线有忻河线、宁岢线地方铁路有神河线、宁静线截至2005年底,除偏关、静乐两县外,其余各县都有铁路通达,境内通车里程约1000公里,另有专用线58条约100公里忻州境内各铁路沿线共设70余个客货站,其中二等站2个,三等站68个,原平、忻州站为二等客货运站旅客运输:太原开往河边、轩岗、岢岚、大同、沈阳北、北京,大同开往岢岚、太原、南京西、南昌、杭州以及西安开往包头等地的列车均从忻州通过,在境内设有客运停车站1990年铁路旅客发送量达到230.6万人次,到2005年已达到261万人次1.2.2 水路运输 忻州境内的水上运输,仅限于黄河沿岸的偏关、河曲、保德三县秦汉时期,水上运输已开始,汉代在偏关设有盐宫,专司内蒙古食盐的水上转运明清时代,河、保、偏三县的黄河水运达到鼎盛时期,上游可及内蒙古包头市,甚至远达宁夏、甘肃,下游可达临县碛口、柳林军渡并可通达河南、山东省。
运出本地的煤炭、红枣、瓷器等,运回内蒙的食盐、油、粮食等,黄河一度成为联结几省、区的经济大动脉1936年,北同蒲铁路通车后,南北水运的大宗货物改由铁路运输,水上运输业渐转萧条1.2.3 公路运输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集体和个体运输户大量出现,形成了多渠道、多层次、多种经营方式并存的运输新格局1984年成立的原平汽车联运总公司和1985年成立的忻州市第一运输合作社,都是由个体户在平等、自愿和互利的原则下组织起来的,进行统一核算,独立经营原平联运公司共有个体运输户928个,从业人数1453人,拥有货车658辆,占全县客货车总数的48%,年货运量达102万吨,货物周转量3658万吨公里忻州第一运输合作社拥有汽车4辆,客车3辆,从业人员45人,固定资产90万元,流动资金13万元这期间,国营运输业经过了2次较大的整顿和改组1980年3月,阳方口运输公司和忻州运输公司再度合并为忻州汽车运输公司,共辖13个县级分公司1986年7月,又分设为阳方口和忻州两个运输公司1995年,全区公路货运量达到2609万吨,货物周转量达到11.42亿吨公里;客运量880万人次,旅客周转量4.47亿人公里九五”期间,是忻州交通运输业步入快车道的时期,随着交通基础设施的进一步改善,交通运输成为忻州市的支柱产业。
截止2000年底,全市拥有国道3条、省道15条、县道74条、乡道618条、专用公路18条,通车总里程8076公里,实现了县县通油路、乡乡通公路(其中80%的乡通了油路)、村村通机动车(其中83.6%的村通了公路)的目标内河航道里程172公里,分布在黄河沿岸的河曲、保德、偏关三县截止2000年,忻州市拥有货车20354辆,客车13040辆,拖拉机25236台,完成货运量4309.2万吨,货物周转量17.9亿吨公里,完成客运量2176.1万人次,旅客周转量12.4亿人公里到2003年底,全市通车里程9763公里,其中:国道519公里,县道1908公里,乡道5899公里,专用公里139公里;总里程中:高速公路108公里,二级1109公里,三级1633公里,四级6434公里,等外479公里;高级、次高级路面3664公里,中级路面1072公里,低级路面4688公里;晴雨通车里程4730公;绿化里程3690公里公路密度为:每百平方公里38.3公里全市185个乡镇中,通油路的乡镇个数为162个,所占比重为87.6%全市共有4942个行政村,其中通公路行政村的个数为4258个,所占比重为86.2%2.公路客运总量预测2.1预测的思路和方法资料的整理分析相关关系分析预测社会经济主要指标预测公路站内旅客发送量公路旅客流向分析相关客运站的规模、能力、辐射方向本项目站内旅客发送量合理生产能力建设条件确定本项目设计生产能力社会经济主要指标公路旅客发送量分析社会经济、交通运输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研究国民经济和交通运输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内在联系,确定公路客运量和客运适站作业量。
在此基础上,分析旅客流量流向的分布特点,并考虑市内与本项目功能相同或相近客运站的规模、能力、辐射方向及运营状况等因素,确定本项目适站作业量根据适站作业量,通过回归分析、弹性系数等方法,参照交通部颁布的有关行业标准,对客运的各项作业指标进行预测预测思路见下图图2-1 技术路线2.2历年与未来预测经济、人口状况图2-2 历年经济状况图2-3 历年人口状况目标年定为2020年,自1998年至2020年该市的人口与GDP情况见下表表2-1 年度人口与GDP状况表序号年份人口(万人)GDP(亿元)11998284.248.825721999286.6155.436532000290.4862.682142001296.0472.084452002298.0682.897162003300.8691.186872004303.68100.305582005306.4628571107.659757192006309.2457143115.0140143102007312.0285714122.3682714112008314.8114286129.7225286122011317.5942857137.0767857132012320.3771429144.4310429142013323.16151.7853152014325.9428571159.1395571162015328.7257143166.4938143172016331.5085714173.8480714182017334.2914286181.2023286192018337.0742857188.5565857202019339.8571429195.9108429212020342.64203.26512.3利用预测的人口与预测的GDP运用二元回归分析方法预测客运量2.3.1回归分析建立公路客运量与人口和GDP的二元一次回归方程。
利用表2-1资料,可计算得预测模型为:可得公路客运量预测值如下表:表2-2 公路客运量预测值序号年份人口(万人)GDP(亿元)公路客运量(万人)11998284.248.82571845.3621999286.6155.43651983.5632000290.4862.68212176.1842001296.0472.08442396.6952002298.0682.89712599.9762003300.8691.1868280472004303.68100.30553008.6582005306.4628571107.65975713166.38141392006309.2457143115.01401433331.847585102007312.0285714122.36827143497.313756112008314.8114286129.72252863662.779928122011317.5942857137.07678573828.246099132012320.3771429144.43104293993.712271142013323.16151.78534159.178442152014325.9428571159.13955714324.644614162015328.7257143166.49381434490.110785172016331.5085714173.84807144655.576957182017334.2914286181.20232864821.043128192018337.0742857188.55658574986.5093202019339.8571429195.91084295151.975471212020342.64203.26515317.4416422.3.2误差分析 求相关系数:R=0.99973 可见,变量X1,X2与Y之间的相关关系高度显著,得到的回归方程能很好的反省公路客运量Y与国内生产总值X1、人口数量X2之间的关系。
3.客运适站量计算计算2005年至2020年的各年的客运适站量运用公式:式中:S----公路客运适站量(万人/年)T----公路客运总量(万人/年)K----客运适站量系数(2007年取30%,这后取35%)得各年的客运适站量如下表根据公路旅客流向分析,相关客运站的规模、能力、辐射方向等情况,可确定该客运站的平均日发送量为客运适站量的1/11表3 设计年限内适站量表序号年份客运量(万人)适站量系数适站量(万人/年)平均日发送量(人)平均日发送量(人/该站)120053166.3814130.3949.91442426025.052712365.9139220063331.8475850.3999.554275527385.048642489.5499320073497.3137560.31049.19412728745.044572613.1859420083662.7799280.351281.97297535122.547253192.9588520113828.2460990.351339.88613536709.209173337.2008620123993.7122710.351397.79929538295.871093481.4428720134159.1784420.351455.71245539882.533013625.6848820144324.6446140.351513.62561541469.194933769.9268920154490.1107850.351571.53877543055.856843914.16881020164655.5769570.351629.45193544642.518764058.41081120174821.0431280.351687.36509546229.180684202.65281220184986.50930.351745.27825547815.84264346.89481320195151.9754710.351803.19141549402.504524491.13681420205317.4416420.351861.10457550989.166434635.37884.日发车班次数的计算客运站日发车班次数采用下式计算:式中:B―――日发车班次数F―――发送旅客数R―――站内单车平均上座乘客数计算R时,大型车平均座位数为45座,利用率为40%,中、小型车平均座位数为23座,利用率为35%。
车辆座位利用率取80%2020年发送旅客数F≈4635(人次)B=F/R=4635/(45*40%+23*35%)*80%=223次5.发车位需求数的计算发车位需求采用下式计算P=α×β×M/(60T)式中:P―――发车位需求数β―――设计发车班次M―――平均每个车位每发一个班次所需时间(分钟),取30分钟T―――每天车站发车时间,取12小时α―――平均高峰小时系数,取95%P=223*30*95%/(60*12) ≈9个6.最高聚集人数的计算最高聚集人数采用下式计算M=Qs×K式中:M----最高聚集人数Qs---设计年度旅客平均发送旅客量K----折算系数(4000-9000人的车站折算系数为17%-14%)M=5317*[17%-(5317-4000)/5000*3%]=862人7.车站主要设施使用面积及计算根据客运量预测值,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JT/T200-2004《汽车客运站级别划分和建设要求》应为( 三 )级站,故车站的设计标准为( 三 )级车站,须符合国家有关行业规定的( 三 )级站要求7.1车站主要设施使用面积及计算7.1.1.站务用房a.候车厅面积:1*862=862 m2b.售票窗口数:(每窗口每小时售票张数取150)。
862/150=5.7=6个购票室面积:20.0*6=120 m2售票室面积:6*6+15=27 m2售票厅面积:120+27=147 m2c.行包托运处面积其中: 托运厅面积:25*1=25 m2行包受理作业室面积:20*1=20 m2行包库房面积:0.1*862+15=102m2行包托运处面积:25+20+102=147 m2托运单元数:一级车站2-3个,二级车站2个,三四级车站1个d.行包提取处面积按托运处面积的30%~50%计算行包提取处面积:147*40%=58 m2e.综合服务处服务内容包括问讯、小件寄存、邮电通讯、失物招领、信息服务等 综合服务处面积:0.02*4635=93 m2f.调度室面积:调度室面积按站级确定: 一级车站30.0~50.0 m2; 二级车站20.0~30.0 m2; 三级车站15.0~20.0 m2本车站属三级车站,故调度室面积取:20.0 m2g.驾乘休息室面积:3*9=27m2h.站务员室面积:2*15+15=45 m2i.治安值勤室面积按15.0-30.0m2选取;本站为三级车站,治安值勤室面积可取:15 m2j.广播室面积按10.0-20.0m2选取;本站为三级车站,广播室面积取:10 m2k.;旅客厕所:男厕:1.2*5%*862+15=67 m2女厕:1.5*4%*862+15=67 m2l.盥洗、饮水处面积按实际需要确定,按20.0~30.0m2选取。
本站可取:25 m2m.母婴室 15 m27.1.2.发车位发车位面积:(客车投影面积取25 m2)4*9*25=900 m27.1.3.停车场停车场面积:18*9*25=4050 m27.1.4.站前广场一、二级车站按旅客最高聚集为数每人1.2-1.5m2计算,三级车站按旅客最高聚集人数每人1.0m2本站为( 三 )级车站,站前广场面积:1.2*862=1035 m27.1.5.车辆维修车间一、二级车站根据实际需要设立相应的维修车间一、二级车站应配备车辆例行检查,运行安全检验设施和相应的检验设备其它附属建筑设施使用面积按需要确定7.1.6.绿化面积绿化面积为345 m27.2设计说明(1)总平面布置应包括站前广场、站房、停车场、附属建筑、车辆进出口及绿化等内容2)布局合理,分区明确,使用,方便,流线简介,应避免旅客、车辆及行包流线的交叉3)布置紧凑,合理利用地形,节约用地并留由发展,与周围建筑关系应协调4)应处理好站区内排水坡度,防止积水5)汽车进站口、出站口应符合下列规定a.一二级汽车进站口、出站口应分别独立设置,三四级站宜分别设置;汽车进站口、出站口宽度均不小于4mb.汽车进站口、出站口与旅客主要出入口应不小于5m的安全距离,并应有隔离措施。
c.汽车进站口、出站口距公园、学校、托幼建筑及人员密集场所的主要出入口距离不小于20md.汽车进站口、出站口应保证驾驶员行车安全视距6)汽车客运站站内道路应按人行道路分别设置双车道宽度不应小于6m;单车道宽度不应小于4m主要人行道路宽度不应小于2.5m8.生产流程设计8.1流程设计的指导思想客运站的生产过程主要指旅客、行包、营运客车在站内集疏、流动过程因此,生产工艺设计应尽可能避免旅客流线、行包流线和车辆流线之间的交叉干扰,力求做到流线短捷、通畅、有序,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客运站的运作效率,确保其功能的发挥8.2站内的主要流线汽车客运站站内的主要流线包括:旅客流线(客流)、车辆流线(车流)及行包流线8.3旅客流线设计站内旅客构成比较复杂,其按流动方向可分为进站旅客和出站旅客进站旅客的特点是有分散到集中,这一过程要经过综合服务处、购票、广播室、候车等环节,持续时间长出站旅客的特点是集中到分散,持续时间短,但密度大速度块8.4车辆流线设计车辆流线分站内流线和站外流线站内流线又分为到达车辆流线、发送车辆流线和过站车辆流线站外车辆流线指旅客乘坐公共汽车、出租车或其他车辆进入或离开车站在站前广场形成的车辆流线。
8.5行包流线设计行包流线一般分为发送行包流线、到达行包流线和中转行包流线三种发送行包流线一般经过受理处送到行包库房,再通过提升机由手推车经过行包平台送到相应的发车位上方临时存放,客车开到相应的发车位后,下面上客,上面装行包到达行包流线是客车进入到达车位后,由装卸员瞎写行包于行包平台上,然后用手推车送至行包库房待旅客提取中转行包流线是指中转行包卸车后,在行包平台送至相应的发车位上方临时堆放,开车前装车出站9.汽车客运站总平面图布置画出汽车客运站的总平面布置图,并且标注上旅客流线、车辆流线及行包流线10. 课程设计总结此次课程设计一个客运站平面图包括旅客进站、旅客出站,以及有关进站出站的相关设施、服务通过这次设计,培养了我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并且使我们更加了解客运流程的知识附表项目序号项目名称计算面积(m2)1 候车厅8622售票厅147(1)购票室120(2)售票室273行包托运处147(1)行包受理作业室20(2)托运厅25(3)行包库房1024行包提取处585综合服务处936调度室207驾乘休息室278站务员室459治安室1510广播室1011旅客厕所134(1)女厕67(2)男厕6712饮水处2513母婴室1514发车位90015停车场405016站前广场103517绿化面积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