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唇疱疹的症状及治疗
嘴唇疱疹的症状及治疗在皮肤科门诊中,嘴唇疱疹是极为常见的病症由单纯疱疹病毒(HSV)感染引起,虽然多数情况下不会危及生命,但发病时的不适症状和外观影响,常给患者带来困扰深入了解其症状特点与科学治疗方法,有助于患者及时应对,减轻病痛嘴唇疱疹多由单纯疱疹病毒 1 型(HSV-1)感染所致,少数情况下由 HSV-2 型引发病毒具有嗜神经性,初次感染后可潜伏在神经节内,在机体抵抗力下降时被激活,导致疾病复发从发病进程来看,嘴唇疱疹的症状可分为前驱期、水疱期、糜烂期和结痂期四个阶段前驱期一般出现在疱疹发作前 1 - 2 天,患者局部皮肤会出现灼热、刺痛、瘙痒或麻木感,少数人还可能伴有轻微头痛、乏力、低热等全身症状这是因为病毒在神经节内被激活后,开始沿神经纤维向皮肤黏膜移行,刺激周围神经末梢,引发局部感觉异常此时,虽然皮肤表面尚无明显疱疹,但病毒已开始在局部大量复制,为后续症状发作做准备进入水疱期,嘴唇周围会出现红斑,红斑上迅速出现多个针尖至米粒大小的水疱,水疱液清亮,疱壁较薄,常成簇分布这些水疱可发生在嘴唇的任何部位,包括唇红缘、口角等,严重时还会蔓延至口腔黏膜、面部皮肤由于水疱内含有大量病毒颗粒,此时传染性最强。
患者会感觉局部疼痛加剧,尤其是在说话、进食、喝水时,水疱受到摩擦或牵拉,疼痛更为明显水疱持续 1 - 2 天后,进入糜烂期水疱破裂后,形成浅表糜烂面,创面渗液、潮湿,容易继发细菌感染此时患者疼痛最为剧烈,糜烂面与外界接触,受到食物、唾液等刺激,疼痛可呈烧灼样或刺痛样如果继发感染,糜烂面会出现黄色脓性分泌物,周围皮肤红肿加重,疼痛范围也可能扩大随着病情发展,糜烂面逐渐干燥结痂,进入结痂期痂皮呈淡黄色或褐色,质地较硬,一般在 1 - 2 周后痂皮脱落,露出新生的皮肤多数患者在痂皮脱落后可完全恢复,但少数患者可能会留下暂时性的色素沉着,经过数月时间,色素沉着可逐渐消退如果在发病过程中搔抓或处理不当,导致感染加重,还可能留下瘢痕,影响外观嘴唇疱疹的治疗主要以抗病毒、缓解症状、预防感染和减少复发为目标由于该疾病具有自限性,即使不进行特殊治疗,一般在 1 - 2 周内也可自愈,但通过合理治疗,可显著缩短病程,减轻痛苦抗病毒治疗是嘴唇疱疹治疗的关键在发病初期,即前驱期或水疱期开始使用抗病毒药物,效果最佳常用的外用抗病毒药物有阿昔洛韦软膏、喷昔洛韦乳膏等,将药物均匀涂抹于患处,每 2 - 3 小时一次,每天 5 - 6 次,可抑制病毒 DNA 合成,阻止病毒复制,促进水疱干涸、结痂。
对于症状严重、频繁复发或伴有全身症状的患者,需口服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伐昔洛韦、泛昔洛韦等阿昔洛韦成人常用剂量为每次 200mg,每天 5 次,连续服用 5 - 7 天;伐昔洛韦和泛昔洛韦的生物利用度更高,伐昔洛韦每次 1000mg,每天 2 次,泛昔洛韦每次 250mg,每天 3 次,疗程同样为 5 - 7 天缓解疼痛等症状也是治疗的重要环节对于疼痛明显的患者,可局部使用含有利多卡因等麻醉成分的药膏或凝胶,减轻疼痛同时,保持局部清洁干燥,避免搔抓和摩擦,可减少疼痛刺激在饮食方面,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疼痛可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促进黏膜修复预防继发感染对嘴唇疱疹的恢复至关重要当水疱破裂形成糜烂面后,局部皮肤黏膜屏障受损,容易被细菌感染可使用碘伏等温和的消毒剂对局部进行消毒,每天 2 - 3 次,消毒后涂抹抗生素软膏,如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等,预防细菌滋生如果已经出现继发感染,表现为局部红肿加重、有脓性分泌物,需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口服抗生素进行治疗减少嘴唇疱疹的复发需要综合措施首先,要增强机体免疫力,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保证充足睡眠,每天睡眠 7 - 8 小时;坚持适度运动,每周进行至少 150 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提高身体抵抗力。
其次,注意饮食均衡,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豆类、新鲜蔬菜水果等此外,要避免诱发因素,如过度劳累、精神紧张、暴晒等对于频繁复发(每年发作 6 次以上)的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长期抑制治疗,小剂量口服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每天 400mg,分 2 次服用,连续服用 4 - 12 个月,降低复发频率嘴唇疱疹虽然常见,但通过准确识别症状,及时采取科学规范的治疗方法,同时做好日常预防,可有效减轻症状、促进恢复并减少复发如果在患病过程中出现症状加重、持续不愈或伴有高热、淋巴结肿大等严重全身症状,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排除其他严重疾病的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