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政治第二单元.ppt

第二单元 学习中国革命理论,树立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一、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1.近代中国的国情 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社会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就是近代中国的最基本的国情帝国主义军队在中国耀武扬威,外国侵略者残杀 中国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过程,南京条约,,( 开始),第一次鸦片战争,,( 加速),第二次鸦片战争,北京条约,天津条约,,中日甲午战争,(深化),马关条约,,(完全形成),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半殖民地,是相对于完全殖民地而言的它是指形式上有自己政府的独立国家,实际上政治、经济等社会各方面都受到外国殖民主义的控制和奴役,丧失独立主权;(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1100个,赔2000亿两白银) 半封建是相对于完全的封建社会而言的它是指形式上仍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实际上社会已逐渐近代化,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因素在不断发展壮大 半殖民地是从国家的政治地位上看的,半封建是从社会经济结构上看的1912年荣氏兄弟在上海创办的福新面粉公司,民族资本主义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经济地位脆弱,始终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
近代中国社会的两大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反帝,,民族革命,,反封建,,民主革命,近代中华民族两大历史任务: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2、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方向,划分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时代,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纪元,标志着人类历史开始了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进程十月革命胜利后的欢乐场面,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标志着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梁启超、康有为领导的戊戌变法,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地主阶级的洋务运动,这些运动的结局怎样? 中国的出路在哪里?,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期待新的阶级及其政党领导新的革命,呼唤新的革命理论的产生二、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1、萌芽时期: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开始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1921年党到1927年,中共领导了工人运动、农民运动和北伐战争中共一大会址,工人运动,北伐战争,二大制定的最低纲领是: 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 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1922年7月16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三大确立了与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1925年的四大提出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和农民同盟军问题1926年前后初步形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第一次国共合作,2、探索时期:1927年,改变革命策略,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都是中共对革命道路的有益探索 党的八七会议制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创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理论视频:井冈山.MPG 3、成熟时期:1935年遵义会议到1945年党的七大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法宝、基本纲领、人民军队建设、革命根据地建设和党的建设等理论 4、继续发展时期:政治较量党和毛主席提出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思想;主要经验:人民民主专政视频:井冈山---黄洋界,第二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 总路线和基本纲领,一、 新民主主义的总路线,“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这就是中国的新民主主义的革命,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在当前历史阶段的总路线和总政策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第一敌人,最凶恶的敌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主要社会基础,是中国的又一大敌人,,官僚资本主义是依靠帝国主义、勾结封建势力、利用国家政权力量而发展起来的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具有:买办性、封建性和垄断性,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果夫,,不同的历史阶段,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集中反对的敌人有所不同: 国共合作的大革命时期北洋军阀;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国民党新军阀;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帝国主义; 解放战争时期美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国民党反动派视频:延安,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 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而根本动力是工人和农民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无产阶级:深受三座大山压迫,严重性、残酷性世界少有;和广大农民有天然联系;人数集中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的性质和前途,革命的性质: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新式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为什么是新式的资产阶级 民主革命?,思考,新民主主义革命 在哪里?,新,第一,中国革命发生在一个新的时代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时代,新民主主义革命 在哪里?,第二,有个新的革命领导力量:中国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中国共产党,1925年5月上海五卅运动抗议日商纱厂枪杀工人顾正红,新,新民主主义革命 在哪里?,第三,新的指导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新,新民主主义革命 在哪里?,第四,中国有了一个新的革命的前途:各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并最终过渡到社会主义。
新,二、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1、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 下图:毛泽东等与前来欢迎的民主人士在西苑机场,小资料 1949年3月25日,毛泽东等率中共中央机关和人民解放军总部由西柏坡迁到北平,这标志着中共领导人民胜利走完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胜利的革命道路这是毛泽东同前来迎接的民主党派负责人和其他民主人士在西苑机场合影左起:沈钧儒、朱德、董必武、李济深、陈其瑗、郭沫若、黄炎培、毛泽东、林伯渠、马叙伦,1政治纲领,,国体: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 政体:民主集中制的 人民代表大会制,开国大典,毛泽东在写选票,2经济纲领,(1)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2)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 (3)保护民族工商业讨论:为什么要保护民族工商业?,第一、民族资产阶级不是新民主主义的革命对象,而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同盟军 第二、保护民族工商业,对解放区的建设、人民生活的改善和支援长期战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三、保护民族工商业,不仅可以团结民族资产阶级,也有利于团结全国的知识分子、爱国华侨及其他爱国民主人士,扩大统一战线。
3文化纲领,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丁玲领导的西北战地服务团是抗战时期的宣传工作主力之一.图为丁玲和女团员,,鲁迅,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 道路和基本经验,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向井冈山进军(油画),井冈山风景上人民币封面,中共一大成立后,我党注重工人运动和民众运动,南昌起义,广州起义,秋收起义,三湾改编:由一个师缩编为一个团;将党的支部建立在连上;成 立各级士兵委员会,官兵平等,1928年4月朱德、毛泽东会师,2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依据及其内容,第一,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是由中国的具体国情决定的在近代中国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内无民主制度而受封建主义的压迫;外无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的压迫中国的无产阶级根本不可能像在资本主义国家那样,先在城市经过长期的、公开的合法斗争,然后再组织武装起义,夺取政权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只能是武装斗争第二,近代中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和革命的主力军解放区农民踊跃报名参军,送家属参军,第三,中国的敌人异常强大,并且长期占据中心城市,实行残酷的统治,而农村是其统治的薄弱地区。
3、中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现实可能性 A、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大国 B、国民革命的影响 C、继续向前发展的革命形势 D、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 E、共产党组织的有力量和它的政策的正确,,,新老军阀割据示意图,革命根据地,4、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意义,中国革命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那么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是什么?,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1939年10月,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指出:十八年的经验,已经使我们懂得: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1、中国革命建立统一战线的必要性,(一)统一战线,农民阶级 城市小资产阶级 民族资产阶级,大资产阶级 地主阶级,无产阶级,第一,中国社会两头小,中间大,无产阶级革命性坚定,但人数太少,力量薄弱第二,中国革命的长期性、残酷性及其发展的不平衡性所决定的,南京国民政府,2、无产阶级必须坚持的策略方针: 发展进步势力 争取中间势力 孤立顽固势力,3、不同历史时期的统一战线,19241927年的第一次国 共合作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工农 民主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蒋介石发表公开谈话承认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解放战争时期的 人民民主统一战线,4、统一战线的基本经验,第一,统一战线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权 第二,统一战线必须以工农联盟为基础 第三,统一战线必须正确处理同资产阶级的关系问题,采取又联合又斗争的策略视频:统一战线,1、人民军队建设的基本原则,第一,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体现在,,打仗,做群众工作,生产,(二)武装斗争,,1941年八路军开进南泥湾,南泥湾,红军第三次反“围剿”胜利,年,毛泽东向工农革命军部队颁布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这是我军最早的军事法规这个纪律以后长期成为人民军队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 三大纪律: 一切行动听指挥;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一切缴获要归公 八项注意: 说话和气;买卖公平;借东西要还;损坏东西要赔;不打人骂人;不损坏庄稼;不调戏妇女;不虐待俘虏第二,坚持党对军队的领导,第三,政治工作是人民军队的生命线,基本原则官兵一致、军民一致、瓦解敌军和优待俘虏的原则1949年9月19日,毛泽东邀请部分国民党起义将领和民主人士游览天坛前排右三程潜、右六陈明仁;后排右三李明灏视频:武装斗争,第一、毛泽东综合运用了以下战略战术: (1)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
(2)实行积极防御、战略和反攻的战略方针 (3)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集中优势兵力是以少胜多的最好办法在井冈山斗争时期,毛泽东、朱德提出了十六字诀 “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4)灵活运用慎重初战、集中兵力、运动战、速决战、歼灭战、地道战、地雷战等战略战术原则 第二、抗日战争时期,把抗日游击战争提高到战略地位,这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一大贡献2、关于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第三、掌握战争主动权的指挥原则 采用各种作战形式,适时实行战略转变人民军队经过了从红军游击战到以运动战为主的正规战,从国内正规战到游击战为主、运动战为辅的抗日战争;再到解放战争时的运动战和某些阵地战为主的国内正规战这样几次军事战略转变 朱德在1945年把毛泽东的新兵法总结为:有什么枪打什么仗,对什么敌人打什么仗,在什么时间地点打什么时间地点的仗这三句话揭示了毛泽东战略战术思想的精髓视频:西柏坡,(三)党的建设,党的建设是三大法宝中最重要的法宝1、中国共产党建设的有利条件,第一,党的建设有一个 好的思想基础第二,党的建设有一个好的 阶级基础第三,马克思主义建党 理论2、中国共产党建设的不利条件,第一,党的理论准备不足。
第二,农民和小资产 阶级占大多数第三,同资产阶级又 联合又斗争第五,党的建设在武装 斗争的环境中推进第四,与共产国际教条 主义倾向作斗争1)注重从思想上建党,保持党的先进性 第一,深入进行马克思主义和党章学习 第二,坚定共产党员的共产主义信念,带领广大党员投身于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之中 (2)整风是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的好形式,整风运动的内容是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 (3)注重党的组织建设,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 (4)注重党的作风建设,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以及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3、党的建设学说的主要内容,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是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是新中国立国建国的思想政治基础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道路,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渊源和理论先导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为世界被压迫民族提供了指南一、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介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之间的过度性质的社会。
在新民主主义社会,既有社会主义因素,又有资本主义因素第四节社会主义改造理论,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特点,(1)经济上:(五种经济成分),阶级结构,,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2)政治上:工人阶级领导的几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人民民主专政(工、农、小资、民资),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1949年至1952年是中国人民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国民党残余势力的矛盾视频:(抗美援朝) 1953年至1956年,土改完成后,国内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视频:抗美援朝,(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概括地说,就是“一化三改造”粮食,资金积累,工业品市场,工业原料,工业化需要,?,2、为什么要进行三大改造?,第一,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必然要求和必要条件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基础,要从根本上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要把中国中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就必须实现国家的工业化视频:工业化),视频:工业化,第二、小农经济落后,无法满足工业化的要求 第三、为了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必须对个体经济和私营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3、党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实现的的可能性,第一,我国已经有了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第二、土地改革后,为发展生产、抵御自然灾害,广大农民具有走互助合作道路的要求 第三、国家资本主义形式,成为对资本主义经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最初步骤 第四,当时苏联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对我国有重要的借鉴作用第五节,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则、方针、政策和步骤 第一,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在土改基础上,及时引导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 第二,实行“依靠贫下中农,团结中农,由限制到逐步消灭富农剥削”的政策 第三,确立了积极领导、稳步推进的方针,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一、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1、对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大体上经历了互助组、初级社和高级社三个发展阶段农业生产互助组,初级农业合作社,,高级农业合作社,,生产资料农民集体所有,具有完全社会主义性质,土地入股和统一经营,实行集体劳动,采取按劳分配和土地入股分红相结合 ,因而具有半社会主义性质生产资料仍属农民个人所有 ,生产方面组织起来、互帮互助,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入初级社并检查农具,西藏朗生的特别互助组,当年迎丰高级社劳模李三庚,视频:互助组和初级社,2、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对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针、形式、方法和步骤与农业合作化大体相同。
1956年底参加手工业合作组织的人数已占全国手工业从业人数的91.7,基本上完成了对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一九五三年毛泽东在武汉与小商贩交谈,,,,实行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委托经销代销,把其生产经营纳入国家计划.,共同投资、共同管理、共同所有,利润实行四马分肥,第一阶段: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建国后)到1953年底,第二阶段:单个企业公私合营(建国后到1953年底),第三阶段:全行业公私合营(1955年秋到1956年底),3、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四马分肥,二、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一)以和平的方式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二)以逐步过渡的方式推进社会主义改造 (三)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四)把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改造和对人的改造结合起来 (五)坚持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我们用32.5亿元(1950年)----1966年共付给资本家利息、定息、工资买下整个民族资产阶级,我们是吃小亏占大便宜刘少奇,“纺织大王”荣毅仁在1956年被问到为什么接受社会主义改造时说:是的,我是一个资本家,但是我首先是一个中国人我想以实业救国,但在解放前,受尽了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的压迫和勒索,解放初期由于政府贷款,委托加工和收购产品,才使企业摆脱窘迫局面,盈利逐年增加。
废除资本主义制度,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但得到的却是一个人人富裕、繁荣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从物质生活上看,实际上我并没有失去什么 ,我还是过的很好在搞社会主义方面,毛泽东主席的最大的功劳是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我们最成功的是社会主义改造 ----邓小平1980年5月,一、社会主义改造过急过快,为以后相当长时间留下后遗症经济成分和公有制实现形式上) 二、工作过粗 三、 简单划一,在农村,几乎是清一色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在城市,又几乎是清一色的全行业的公私合营社会主义改造中出现的失误和偏差:,第六节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初步确立,(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初步确立,1956年底,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实现了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此开始二)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第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中国现代化的建设创造了制度条件 第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和社会生产资料的主人 第三,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使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上又一个历史性的伟大胜利。
第四,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在中国正确运用和创造性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又一次实践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