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教育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B卷
四川教育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B卷一、 单项选择 (共20题;共40分)1. (2分) (2016九上孟津期中) 如图是世界名画《蒙娜丽莎》,画面人物的神态恬静端庄,她“神秘的微笑”给人以无限的遐想该作品体现的时代精神是( )A . 妇女解放B . 改革创新C . 民主科学D . 人文主义2. (2分) (2017九上孟村月考) 使孤立、分散的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并促进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历史事件是( ) A . 文艺复兴B . 新航路开辟C . 工业革命D . 宪章运动3. (2分) (2017九上仪征月考) 近代社会表现在政治上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以法治取代人治.《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体现了一个共同的精神,即( ) A . 否定封建等级制度B . 反对殖民统治C . 维护资产阶级利益D . 限制王权4. (2分) (2016九上乌拉特前旗期中)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拿破仑在其所有征服地区贯彻法国革命的一些基本原则…变革在许多地方得到普遍的支持法国的统治是进步的…”这种“进步”包括( )①颁布《法典》 ②多次打败反法同盟 ③远征俄罗斯 ④巩固资产阶级统治A . ①②③B . ①③④C . ①②④D . ①②③④5. (2分) (2016绵阳) 下面是19世纪英国城镇人口比重变化图,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 民主思想的确立B . 外来人口的增加C . 工业革命的发展D . 世界市场的形成6. (2分) (2016九上红河期中) 1861的美国公布《反联邦脱离法》,林肯曾就此比喻道:“为保全生命,往往不得不把手脚截掉,但决不会为了保全手脚而断送生命。
他所说的“保全生命”是指( )A . 解放奴隶B . 维护统一C . 扩张领土D . 建立霸权7. (2分) (2018九上泰兴期末) 清政府首任驻日公使何如璋在《使东述略》中描述到:日本的景物风貌已由本来的“汉唐遗风”一变而“趋欧俗”下列哪一事件使日本的景物风貌“趋欧俗”( ) A . 大化改新B . 明治维新C . 甲午中日战争D . 第二次世界大战8. (2分) 第一次工业革命对国际关系的重大影响是( )A . 亚洲国家大都成为帝国主义的势力范围B . 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C . 美洲完全沦为英国的殖民地D . 亚洲国家被卷入资本主义殖民体系,造成东方从属于西方9. (2分) (2014南京) 下列历史事件中,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有( )①三国同盟形成 ②凡尔登战役 ③萨拉热窝事件 ④三国协约形成A . ①②③B . ①②④C . ①③④D . ②③④10. (2分) (2015泰州) 万有引力定律和力学三定律,被认为是“人类智慧史上最伟大的一个成就”取得这一成就的是( )A . 牛顿B . 瓦特C . 达尔文D . 爱因斯坦11. (2分) (2016宿迁) 下列历史人物与其取得的成就搭配有误的是( )A . 牛顿﹣相对论B . 达尔文﹣生物进化论C . 梵•高﹣《向日葵》D . 贝多芬﹣《英雄交响曲》12. (2分)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缔造者是( ) A . 马克思B . 恩格斯C . 列宁D . 斯大林13. (2分) 一战后国际出现“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对此体系表述正确的是( )A . 确立了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B . 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亚洲、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C . 还不能完全消除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D . 只有英法在外交中取得了胜利14. (2分) (2016恩平模拟) 巴黎和会上签订的凡尔赛和约的内容中,最能反映会议分赃性质的是( )①日本攫取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②对德国的军备实行严格控制③德国的海外殖民地被战胜国瓜分④阿尔萨斯和洛林归于法国A . ①③④B . ②③④C . ①③D . ①④15. (2分) (2018贵州) 面对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国家全面加强对经济干预而摆脱困境的是( ) A . 德国B . 美国C . 英国D . 日本16. (2分) 历史学家认为罗斯福“改变了美国生活的全貌”。
主要是因为罗斯福改变了美国( )A . 政府对经济放任自由政策B . 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C . 人民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D . 资本主义制度17. (2分) (2018东台模拟) 一位美国学者在评价罗斯福新政时写道:“其实罗斯福新政之所以成为神话,与其说是因为他经济上的成功,不如说是政治上的成功主要体现在( ) A . 极大地改善了人民生活B . 成功开启是美苏“冷战”模式C . 使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D . 调整和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18. (2分) (2018襄阳)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是( ) A . 诺曼底登陆B . 苏军攻占柏林C . 国际反法西斯同盟建立D . 斯大林格勒战役19. (2分) 历史表明,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能够联合起来成立相应的国际组织,共同应对人类和平与发展面临的挑战能够证明上述结论的史实有( )①三国协约的形成 ②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③三国同盟的结成 ④联合国的成立A . ①②B . ①③C . ②④D . ③④20. (2分) (2014珠海) 2014年6月6日是诺曼底登陆70周年纪念日,多国元首参加了在法国举行的盛大纪念活动。
当年诺曼底登陆战役的重大意义在于( )A . 挫败了德军企图夺取英国的计划B . 打破了德军天下无敌的神话C . 形成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D . 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二、 材料分析题 (共4题;共85分)21. (20分)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在那个距今二百多年前的时代里,殖民地联合起来挑战宗主国是破天荒的大事,宣布独立的北美13个英属殖民地……与大英帝国的战争一直艰苦地打了八年,才最终赢得了独立——《大国崛起》解说词材料二:“以1898年为界标,在此前50年美国集中解决国内统一和制度问题,在此后50年……以二次大战为标志,美国完成崛起的过程——《大国兴衰的历史比较》材料三:“1929年初,美国似乎日趋繁荣……10月,股票市场的价格跌到了最低点,世界范围的经济萧条随之而来,而且萧条的强烈程度和延续时问的长久都是空前的——《全球通史》(1) 材料一中领导“北美13个英属殖民地”打败“大英帝国”的人物是谁? “宣布独立”的标志事件是什么?(2) 材料二中解决“国内统一”问题的人物是谁? 解决“制度问题”的文献是什么?(3) 材料三中“经济萧条”指什么? 美国摆脱“经济萧条”的事件是什么?(4) 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美国崛起的历程中,我们能得到什么启示?22. (20分) (2017九上泰州月考)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从1928年开始,苏联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农业方面,几乎把所有农民的土地都集中到集体农庄或国营农场,开展农业生产,收购的农产品由政府统一分配工业方面,工厂主要归政府所有、由政府经营苏联的经济建设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到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时,苏联已从落后的 农业国变成强大的工业国,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二位这些成就为二战期间战胜法西斯德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改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苏联“一五计划”(1928-1932年)实施时期,正是西方经济一团糟的时期,面对这种糟糕的状况,美国借鉴了苏联的一些做法,顺利的渡过了难关一些国家则走上了疯狂的扩军备战道路,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正是这一时期形成的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经济体制的特点,归纳这种经济体制的积极作用 (2) 材料二中的“西方经济一团糟”指的是什么? (3) 当时领导美国人民渡过难关的总统是谁?其借鉴了苏联经济建设的什么做法? (4) 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分别指的是哪两个国家? 23. (15分) 维护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共同愿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林肯在1858年的一次演说中指出:“分裂之家能弄持久”。
我相信我们的政府不能永远忍受一半奴役一半自由的状况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溃,但我却期望它停止分裂1)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指出林肯当选美国总统后,要解决的两大社会问题是什么?(2) 2014年7月1日是香港回归祖国18周年纪念日18年前,中国政府解决香港问题的伟大构想是什么?这一构想还成功解决了什么问题?(3) 中国人相信:异曲同工、殊途同归邓小平和林肯在解决国家统一问题上采取的方式有何不同?取得了怎样的相同结果?由此你得到了怎样的认识?24. (30分) (2016九上邗江期末)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出现了许多叱咤风云的大国、强国,它们发展的道路各不相同,但是崛起的原因却是很相似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西班牙衰落之后,17世纪成为荷兰的世纪17世纪末英国革命完成,实现了向现代社会的转型;19世纪上半叶,英国成为第一个工业化国家1776年北美13个英属殖民地宣布独立1894年,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强国,德意志的工业实力也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大国崛起》解说词材料二:第一次世界大战无疑是一场可怕的灾难……笨拙的中世纪政治体制突然间面临机械和工业社会的现代挑战……各国都还在依靠庞大的陆军和海军来争夺海外的殖民地……只有少数人觉察到了国家制度的发展远远落后于时代的发展。
──房龙(美)《人类的故事》请回答:(1) 材料一中所提荷兰在17世纪曾对中国有过什么殖民活动?结果如何?(2) 材料一中“英国革命完成”后确立的政治体制是什么?“英国成为第一个工业化国家”,什么机器动力装置起了重要作用?(3) 材料一“1776年北美13个英属殖民地宣布独立”时的领导机构是什么?“90年后林肯总统带领北方打赢了内战”的最重要意义是什么?(4) 材料一中实现1894年美德经济排名世界一、二位的最重要因素是什么?(5) 材料二中美国学者房龙认为一战爆发的原因是什么?(6) 以史为鉴,继往开来,你对于中国的重新崛起有何建议和期待?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 单项选择 (共20题;共40分)1、答案:略2、答案:略3、答案:略4、答案:略5、答案:略6、答案:略7、答案:略8、答案:略9、答案:略10、答案:略11、答案:略12、答案:略13、答案:略14、答案:略15、答案:略16、答案:略17、答案:略18、答案:略19、答案:略20、答案:略二、 材料分析题 (共4题;共85分)21、答案:略22、答案:略23、答案:略24、答案: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