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搜柄,搜必应! 快速导航 | 使用教程  [会员中心]

浙江省各市2013年中考数学分类解析 专题9 三角形

文档格式:DOC| 14 页|大小 884.50KB|积分 10|2022-09-25 发布|文档ID:155958704
第1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页未读,继续阅读>>
1 / 14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 版权提示
  • 文本预览
  • 常见问题
  • 浙江省各市2013年中考数学分类解析 专题9 三角形一、选择题1. (2013年浙江杭州3分)在Rt△ABC中,∠C=90°,若AB=4,sinA=,则斜边上的高等于【 】  A. B. C. D.2. (2013年浙江衢州3分)将一个有45°角的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一张宽为3cm的纸带边沿上.另一个顶点在纸带的另一边沿上,测得三角板的一边与纸带的一边所在的直线成30°角,如图,则三角板的最大边的长为【 】A.3cm B.6cm C.cm D.cm∴3. (2013年浙江衢州3分)如图,小敏同学想测量一棵大树的高度.她站在B处仰望树顶,测得仰角为30°,再往大树的方向前进4m,测得仰角为60°,已知小敏同学身高(AB)为1.6m,则这棵树的高度为【 】(结果精确到0.1m,≈1.73).A.3.5m B.3.6m C.4.3m D.5.1m4. (2013年浙江台州4分)如图,在△ABC中,点D,E分别在边AB,AC上,且,则的值为【 】A. B. C. D. 【答案】C。

    5. (2013年浙江台州4分)已知△A1B1C1与△A2B2C2的周长相等,现有两个判断:①若A1B1=A2B2,A1C1=A2C2,则△A1B1C1≌△A2B2C2;②若∠A1=∠A2,∠B1=∠B2,则△A1B1C1≌△A2B2C2,对于上述的两个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正确,②错误 B.①错误,②正确 C.①,②都错误 D .①,②都正确6. (2013年浙江温州4分)如图,在△ABC中,∠C=90°,AB=5,BC=3,则sinA的值是【 】A. B. C. D. 二、填空题1. (2013年浙江杭州4分)在Rt△ABC中,∠C=90°,AB=2BC,现给出下列结论:①sinA=;②cosB=;③tanA=;④tanB=,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 (只需填上正确结论的序号)2. (2013年浙江湖州4分)如图,已知在Rt△ACB中,∠C=90°,AB=13,AC=12,则cosB的值为  ▲  .三、解答题1. (2013年浙江舟山6分)如图,△ABC与△DCB中,AC与BD交于点E,且∠A=∠D,AB=DC.(1)求证:△ABE≌DCE;(2)当∠AEB=50°,求∠EBC的度数。

    2. (2013年浙江金华、丽水6分)一个长方体箱沿斜面下滑,当木箱滑至如图位置时,AB=3m,已知木箱高BE=,斜面坡角为300,求木箱端点E距地面AC的高度3. (2013年浙江宁波7分)天封塔历史悠久,是宁波著名的文化古迹.如图,从位于天封塔的观测点C测得两建筑物底部A,B的俯角分别为45°和60°,若此观测点离地面的高度为51米,A,B两点在CD的两侧,且点A,D,B在同一水平直线上,求A,B之间的距离(结果保留根号)4. (2013年浙江衢州10分)【提出问题】(1)如图1,在等边△ABC中,点M是BC上的任意一点(不含端点B、C),连结AM,以AM为边作等边△AMN,连结CN.求证:∠ABC=∠ACN.【类比探究】(2)如图2,在等边△ABC中,点M是BC延长线上的任意一点(不含端点C),其它条件不变,(1)中结论∠ABC=∠ACN还成立吗?请说明理由.【拓展延伸】(3)如图3,在等腰△ABC中,BA=BC,点M是BC上的任意一点(不含端点B、C),连结AM,以AM为边作等腰△AMN,使顶角∠AMN=∠ABC.连结CN.试探究∠ABC与∠ACN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5. (2013年浙江绍兴10分)如图,伞不论张开还是收紧,伞柄AP始终平分同一平面内两条伞架所成的角∠BAC,当伞收紧时,结点D与点M重合,且点A、E、D在同一条直线上,已知部分伞架的长度如下:单位:cm(1)求AM的长.(2)当∠BAC=104°时,求AD的长(精确到1cm).备用数据:sin52°=0.788,cos52°=0.6157,tan52°=1.2799.(2)先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出∠EAD=∠BAC=52°,再过点E作EG⊥AD于G,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D=2AG,然后在△AEG中,利用余弦函数的定义求出AG的长,进而得到AD的长度。

     6. (2013年浙江绍兴12分)在△ABC中,∠CAB=90°,AD⊥BC于点D,点E为AB的中点,EC与AD交于点G,点F在BC上.(1)如图1,AC:AB=1:2,EF⊥CB,求证:EF=CD.(2)如图2,AC:AB=1:,EF⊥CE,求EF:EG的值.7. (2013年浙江台州14分)如果三角形有一边上的中线长恰好等于这边的长,那么称这个三角形为“好玩三角形”(1)请用直尺与圆规画一个“好玩三角形”;(2)如图1,在Rt△ABC中,∠C=90°,,求证:△ABC是“好玩三角形”;(3)如图2,已知菱形ABCD的边长为a, ∠ABC=2β,点P,Q从点A同时出发,以相同的速度分别沿折线AB-BC和AD-DC向终点C运动,记点P所经过的路程为s①当β=45°时,若△APQ是“好玩三角形”,试求的值;②当tanβ的取值在什么范围内,点P,Q在运动过程中,有且只有一个△APQ能成为“好玩三角形”?请直接写出tanβ的取值范围4)本小题为选做题依据(3)中的条件,提出一个关于“在点P,Q的运动过程中,tanβ的取值范围与△APQ是“好玩三角形”的个数关系”的真命题(“好玩三角形”的个数限定不能为1)。

    ∵∠CAB=∠ACP,∠AEF=∠CEP,∴△AEF∽△CEP tanβ的取值范围“好玩三角形”的个数210无数个8. (2013年浙江嘉兴8分)如图,△ABC与△DCB中,AC与BD交于点E,且∠A=∠D,AB=DC.(1)求证:△ABE≌DCE;(2)当∠AEB=50°,求∠EBC的度数9. (2013年浙江温州8分)如图,在△ABC中,∠C=90°,AD平分∠CAB,交CB于点D,过点D作DE⊥AB,于点E(1)求证:△ACD≌△AED;(2)若∠B=30°,CD=1,求BD的长。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卖家[上传人]:无极剑圣
    资质:实名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