铣头换挡缸漏油、推刀缸漏油、换挡不到位问题

数 控 机 床 公 司招 标 计 划 书质量攻关题目:铣头换档缸漏油、推刀缸漏油、换档不到位问题项目负责人:刘云虎项目小组成员:柴玉明、李连峰、张振中尊敬的李总、各位招标技术人员:大家好,下面我再就自己的第二个投标攻关课题进行简单的说明:我对很多问题了解的不深,希望大家多批评指正,我会认真加强这方面的学习关于换档缸的现状分析:(重点的原因用红体标出)目前我们的减速箱换档缸在用户现场使用中经常出现漏油、换档不到位或滑移障碍等质量问题,我简单总结了一下各类原因和相应的解决措施:参见附件1、2011年2月以来关于换档缸漏油和换档不到位问题的安调维修服务记录⒈漏油问题(像直角附件、主滑枕推刀缸等很少发生漏油现象,只有直角类的镗床附件TFJ系列我参与装的时候,经常漏油不能保压,后来都是通过更换进口O形密封圈解决的在此先不讲处理方案:对两端盖更换O形橡胶密封圈、涂乐泰515密封胶密封端面结合面另一方面要对工作液压油进行取样化检,更换新油现状分析:⑴用户一般使用低速档,即需要保压因为液压油被污染所以在高低速档位的互换过程中,促成了密封圈和活塞杆之间的密封性减弱⑵另外,从结构上分析可能存在单边受力使活塞杆微倾,导致密封圈与活塞杆的接触密封性差,从而引起漏油不保压现象。
附件2、换挡缸高低档位简化图示附件3、换档拨叉单边受力引发活塞杆与下端密封圈接触密封性减弱⒉换档不到位问题产生原因处理方案:① 漏油泄压导致(更换O形橡胶密封圈)(见上)② 换档压力不够(这也是经常被忽略的因素,有的维修人员去了以后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把换档缸拆了下来,又是松拨叉,又时撬滑移齿轮(建立常见问题维修服务作业指南))到处找合适高度的垫块(设计专用维修工装),好不容易拆下来,满头大汗,结果发现,漏油并不明显然后就观察滑移轴和滑移齿轮有没有什么配合问题,琢磨了半天,很郁闷的把缸再上上往家打电话说没有发现什么问题,但就是换不上档家里派设计或工艺去,通过调整换档工作压力,解决了问题这时可能悔的维修人员无地自容自己为什么没想到?这可能还是好的,最起码他判断其他影响因素都没有导致障碍问题有的可能就卡卡把密封圈给换了可结果还是不行,偶尔的一次意外机会,工作压力被别人无意中调整了(关联问题接口处理不好导致),修好了③ 活塞杆导向密封件与缸套密封效果减弱很少发生)(更换活塞杆导向密封件)④ 活塞杆与拨叉发生相对滑动(拨叉紧固件紧固不可靠)(重新调整定位,加涂242胶紧固)⑤ 滑移齿轮与传动齿轮配合障碍现状分析:这种情况多发生在新安装或调试的机床上。
滑移轴或传动轴两轴线位置因微倾导致不平行,这可能是热变形导致,也可能是孔的同轴度的加工质量问题,也可能是轴齿轮的动平衡去重或配重工序缺失问题,也可能是装配质量不过关等)⑥ 滑移齿轮轴研伤,无法滑移现状分析:这种情况多发生在新安装或调试的机床上对研伤的滑移轴和滑移齿轮进行适度打磨重新组配、如果研伤严重只能进行进行更换)对于这些问题的产生原因和解决办法都必须进行细致的数据分析,结合结构设计参数进行全面的比对,逐一排除影响因素关于攻关目标的量化:(重点用红体标出)⒈换档缸(双活塞杆液压缸)设计参数比对主要针对结构原理的逆向思维),解决为什么下端盖密封件引起漏油的频率多,进行论证和实验⒉通过对密封试验的参数分析和论证对目前密封设计进行优化⒊制定换档缸的服役周期,有效控制换档性能可靠性⒋对推刀缸的密封结构设计进行二次参数比对⒌规范缸类部件在装配过程及过程质量控制卡片后续跟进)关于攻关过程中采取的阶段性措施及提案:(重点红体标出)1、 换档缸(双活塞杆液压缸)设计参数的比对① 根据设计依据,对液压缸进行受力分析,选择液压缸的类型和各部件的结构形式、安装方式② 根据工作负载、重力、摩擦力和惯性力等受力情况,确定液压缸在行程各阶段上负载的变化规律及有关的技术数据。
③ 根据工作负载和选定的额定工作压力,确定活塞端面面积并计算活塞直径(缸筒的内孔直径)和缸筒外径④ 根据缸径和运动速度之比或者工作负荷和材料的许用应力,确定活塞杆的直径⑤ 根据液压缸的运动速度、工作出力和活塞直径,确定液压泵的压力和流量⑥ 选择缸盖的结构形式,计算厚度和强度⑦ 计算和校核结构强度、刚度⑧ 导向、密封、防尘、排气和缓冲等装置的设计⑨ 审定全部设计计算资料,进行修改补充⑩ 绘制装配图和零件图,编制技术文件省略)2、 推刀缸设计参数的比对(参照1)3、 跟踪分析影响推刀缸功能稳定性的因素及控制措施① 装配过程质量控制因素分析论证及控制措施② 根据推刀缸设计参数的比对对设计因素分析③ 重点控制密封作业规范(细化装配工艺要求)4、 密封形式及密封圈选用型号的探究实验提案① 实验设计方案② 实验数据记录文件③ 科学合理的数据分析和论证④ 攻关措施适用参数鉴定我认为这个试验很关键,我举个例子:参考《10-8、规范数控机床装配一线员工对各类橡胶密封圈的使用》快换接头O形密封圈的统一和密封铜垫圈的试探性改变 统一O形密封圈的型号、加涂515密封胶、使用标准组合密封圈5、 换档缸组装过程的工序过程质量控制① 换档缸装配工序的注意事项② 换档缸装配工序过程质量控制卡及其应用 6、 推刀缸装配过程的工序过程质量控制①推刀缸装配工序的注意事项③ 推刀缸装配工序过程质量控制卡及其应用7、 增加工作载荷检验考核指标,确保功能可靠性。
① 指标考核方法设计② 指标考核工装设计③ 指标考核参数要求求证④ 指标考核参数要求及质量考核标准8、 规范换档缸工作行程的调整方法要求① 参照设计对比参数,对行程调整方法进行论证② 装配现场行程调整作业的规范及技术文件9、 细化换档缸装配工艺、现场作业方法10、 规范统一换档缸孔轴配合加工件的加工方法,论证匹配作业的可行性① 跟踪统计近几年来对该产品工件的加工方法和参数② 对采用以基轴制和基孔制为原则的匹配加工的可行性论证③ 如果可行,进而进行整个制造过程的标记规范,通用识别信息④ 如果不可行,对装配过程和加工过程的质量控制进行量化和强化11、 对活塞杆与拨叉的相对位置定位方式进行探究改变(基本可以否定排除)① 活塞杆与拨叉相对位置定位方式设计方案② 采用新设计方案后的装配调整作业工序设计及装配方法的说明③ 进行反复的试验检测和数据验证分析④ 论证方案的可行性12、 变速箱装配作业工艺装备设计提议① 设计目的(工装底盘及支架)② 设计方案③ 可行性论证近期提交设计图纸和机械加工工艺、使用须知13、 变速箱机械加工工艺分析① 变速箱机械加工方法对装配孔的同轴度影响② 刮研工序的误差分析(后续跟进,以基本找出原因,同时也是偶尔轴端盖发热严重的原因)③ 结论论证1月份有一台10K040主滑枕变速箱的Ⅲ轴,连续两次发生轴承严重烧坏的重大质量事件,据分析原因为变速箱为保证孔的同轴度修改了机械加工工艺,在加工过程中忽视了轴向尺寸(轴承座)的保证。
而一直以来我们在轴向尺寸上都没有设置轴向尺寸调整垫来对轴向尺寸进行调整经分析后在轴承座和箱盖之间增加了一个合适的调整垫借这个案例对机械加工工艺进行深化分析,寻找好的解决办法14、 规范滑移齿轮与滑移轴配合作业的处理方法① 滑移齿轮与滑移轴的配合要求② 滑移齿轮与滑移轴的配合修配技术要求③ 该项工序的质量检验要求15、 换档缸(液压缸)零部件机械加工参数数据统计① 查阅和统计各零部件的机械加工参数并列表分析② 论证结论关于资源需求:① 设计室提供部分设计原始材料② 安调服务部提供最近四年所用的维修记录和问题的解决方案记录③ 对于有关工时定额补助的问题希望由主管领导直接介入处理,避免因为诸多问题而导致试验流产④ 关于经过主管领导批准,经过论证和会签的攻关措施和实验设计各相关部门必须不折不扣的执行,对于责任推诿或拆台的,一经发现应给予严肃处理⑤ 允许我适当组织2—3人的攻关数据处理团队团结协作、共同面对目前的困难,应该是每一位员工的责任和义务我的讲解完毕,谢谢!附件1、2011年2月以来关于换档缸漏油和换档不到位问题的安调维修服务记录时间用户传真摘要信息解决方案分析及疑问F110226青岛海亿达换档缸漏油严重① 下端端盖处O形橡胶密封圈磨损,密封效果减弱② 导致的原因是工作液压油被污染导致③ 在拆卸换档缸时要注意换档拨叉的拆卸,注意紧固件不要全部拧出防止掉入减速箱中F110302长春国凯模具换挡不到位① 漏油导致② 更换密封圈F110314内蒙古北方重工换档齿轮轴研伤严重,需更换滑移轴和滑移齿轮① 因为是新机床所以会出现齿轮轴研伤② 滑移轴加工或装配问题③ 减速箱装配隐患④ 更换滑移齿轮和滑移齿轮F110318陕西广大主轴箱变速机构部分其中一轴端盖严重发热应该是有干涉,有异响 与刮研工序、加工工序有直接关系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