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生物导学案全集
············································ 装 订 线 ·············································导 学 稿科 目生物第册第课撰写人:龙绍升审核人:教 学 过 程教师检查学生学习情况评语第1课时课 题第五章 第一节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课型新授 (一)导入教学重点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物质循环过程中的作用教学提示:思想教育、资料来源、图例、批注、反思、 “一二三”方略落实(二)学习新课解决下列问题:教学难点理解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物质循环过程中的作用1.枯草杆菌使梨腐败,青霉使桔子腐败,它们与水果的关系是课时目标1. 描述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怎样的?2.运用所学的真菌和细菌的知识列举它们对动、植物和人类的影响 会发展中的作用 教 学 过 程 2.你认为真菌和细菌在物质循环中起什么作用?一、预习导学 1. 下把一条死了的小于深埋在一颗大树的根旁,一段时间之后,小鱼不见了, 原因是( ) A.被树根吸收了 B被水冲走了 3. 真菌和细菌是怎样生活的? C.被猫挖走了 D。
被腐生细菌分解了 2.确切地说对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起最大作用的是( ) A.病原菌 B寄生的细菌和真菌 4.链球菌和炭疽杆菌对人类有哪些危害? C.腐生的细菌和真菌 D大肠杆菌3. 下列关于细菌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绝大多数的细菌是对人类有害的,少数细菌对人类有益5. 链球菌的营养方式是怎样的?和蘑菇有什么不同? B.细菌对人类都是有害的 C.细菌对人类都是有益的 D. 大多数的细菌是对人类有益的,少数细菌对人类有害 4.豆科植物的根瘤是由哪两种生物共同生活所形成的( )6.真菌对农作物有哪些危害?对农业生产有何影响??A.根瘤和植物 B.藻类真菌 C.藻类细菌 .D原生动物与根瘤菌 二、课堂教学: 警示语: 第页1教 学 过 程 作 业 题教师检查学生学习情况评语7.真菌能引起哪些皮肤病?2.细菌和真菌方解有机物的产物中( ) A.一部分可以作为植物所需的营养物质B.所有的成分都是植物生长发育所能够利用的 8.菌类在生产、生活中有哪些用处? C.有许多成分对自然界环境造成污染 D.有大量的可供植物吸收和利用的有机物3.在食草性动物的肠胃里常常有一些共生真菌,它们对动物的影 9.什么是共生?地衣的真菌和藻类是怎样共生的?响是( ) A.造成肠胃道炎症 B. 分解草料中的纤维,有利于消化 C. 分解草料中的蛋白质帮助消化 D.杀死肠道内的寄生虫 10.豆科植物的根瘤内根瘤菌如何生活?对农业有什么意义 4.大部分细菌、真菌属于异养生物,其原因是 。
写出本节课知识网络: (三)课堂小结: 细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1.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本节课学完后你还有哪些疑问请一定去问老师或同学: 2.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 3.与动、植物共生(四)巩固练习 你认为本节课老师还需要做哪些改进: 1.下列实验属于共生的是( )A.匿居在空壳中的寄居蟹和附在螺壳上的海葵 B. 动物与其体内的蛔虫、蛲虫等C.同一养鱼池内的青、草、鲢、鳙鱼请家长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并签字(有何建议): D. 地衣中的真菌和藻类警示语:············································ 装 订 线 ·············································导 学 稿科 目生物第册第课撰写人:龙绍升审核人:教 学 过 程教师检查学生学习情况评语第1课时课 题第五章 第二节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利用 课型新授 D.为了讲究卫生,尽量用蒸熟的馒头做“面引子”教学重点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过程中的应用,食品的保存教学提示:思想教育、资料来源、图例、批注、反思、 “一二三”方略落实二、课堂学习:教学难点甜酒和泡菜的制作原理,以及尝试制作甜酒、酸奶或泡菜(一)导入课时目标1. 举例说出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二)学习新课回答下列问题: 2.说明食品腐败的原因以及食品保存的一般方法 1.观看演示实验,用准确的语言解释你所观察到现象3.尝试制作甜酒、酸奶或泡菜4.举例说明细菌和真菌的应用 教 学 过 程 一、预习导学 2.有多人做馒头时总留下一小块面团,下次制作面头时加入这块 1.制作甜酒的操作中错误的一项是 ( )“面引子”就可以了,多次循环之后,人们发现制作的馒头不如 A.要将糯米蒸熟后再用 以前的香甜了,有时甚至有一股酸溜溜的味道,你能解释其中的 B. 将酒曲碾成末后与糯米均匀地混合在一起 原因吗? C. 将容器尽量盖好 D. 放在冰箱的冷藏箱内防止杂菌进入 2. 下列防腐方法与防腐原理不正确的是( ) A. 袋装牛奶——巴斯德消毒法(加热灭菌) B. 咸鱼——腌制法(用盐溶液除去鱼中的水分) C. 果脯——渗透保存法(用糖溶液除去水分) D. 肉类罐头——脱水法3.尝试自己制作甜酒,写出简要步骤。
3.做馒头揉面时可以加入一些上次留下来的“老面”(俗称“面引子”),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 A.“面引子”里面含大量的酵母菌,使蒸出的馒头松软好吃 B. “面引子”不要经常更换,老面连续使用的时间越长,其效果越好 C. 酵母菌对人体是有害的,因此在做馒头时尽量不要使用含大量酵母菌的“面 引子” 警示语: 第页3教 学 过 程 作 业 题教师检查学生学习情况评语4.食品发霉、腐败的原因是什么?应该要采取什么措施使食品保鲜? A.食盐可以使细菌毒素失效 B.食盐中缺乏细菌所需要的营养 C.食盐中有杂菌物质 D.食盐使细菌细胞脱水死亡.3.科学家利用转基因技术,使大肠杆菌产生大量的胰岛素,挽救 大量糖尿病患者,这主要是因为( ) 5.观察第73页图分析图中有哪几种保存食物的方法A. 大肠杆菌容易寻找 B.大肠杆菌生产成本低C. 大肠杆菌繁殖速度块 D. 大肠杆菌易受人控制 4.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防止食品腐败主要是把食品中的细菌、真菌杀死或抑制其繁殖 B. 利用细菌可以净化生活污水或工业污水 6.举例说明细菌、真菌在疾病防治方面的应用。
C. 青霉素是由真菌中的青霉菌产生的 D绝大多数细菌和真菌可以导致人类患有不同的疾病. 写出本节课知识网络: 7.举例说明细菌在环境保护的应用 本节课学完后你还有哪些疑问请一定去问老师或同学: (三)课堂小结: (略)你认为本节课老师还需要做哪些改进:(四)巩固练习 1. 酸奶中的酸味是由于下列哪种细菌方解有机物产生的( )A.枯草杆菌 B.乳酸菌 C.棒状杆菌 D.甲烷细菌2.我国民间常采用盐渍法来保护食品,其中的生物学道理是( )请家长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并签字(有何建议): 警示语:············································ 装 订 线 ·············································导 学 稿科 目生物第册第课撰写人:龙绍升审核人:教 学 过 程教师检查学生学习情况评语第1课时课 题第六单元 第二章 认识生物的多样性课型新授(二)学习新课,发现第90页上的资料回答下:教学重点认识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理解基因的多样性教学提示:思想教育、资料来源、图例、批注、反思、 “一二三”方略落实1.在动物和植物中,除上表所列出的类群外,还有哪些类群?教学难点认识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理解基因的多样性除动物和植物外,你还知道哪些生物类群?课时目标1. 领会生物多样性的含义,能列举出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并概述它们之间的关系。
2.要求学生对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丰富性和独特性有初步认识3.指导学生分析资料,培养学生分析资料的能力2.在表格中,我国哪一类生物在世界上占有的百分比最高?哪一教 学 过 程类相对较少?试计算我国上述几种生物类群总种数占世界在百一、预习导学分比 1.生物的多样性是指 ( ) ①生物数量的多样性 ②种类的多样性 ③基因的多样性 ④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2.下列有关基因的多样性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3.通过对以上资料的分析,你认为我国是生物多样性具有怎样的A. 每种生物所有个体的全部基因构成基因库特点? B. 基因库越丰富,生物物种的特征九越多 C. 每种生物都是一个基因库D. 一只狗的全部基因是一个基因库 3.关于我国生物多样性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4.是什么原因造成不同生物间的同种生物不同个体的差异?举例 A. 我国是动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说明基因多样性的意义及基因多样性减少的危害性B. 我国是世界上裸子植物最丰富的国家,享有“裸子植物故乡”的美誉 C. 我国是世界上生物数量最多的国家 D. 我国的鱼类、鸟类、哺乳类的种数搜位于世界是前列 二、课堂教学: (一)导入 警示语: 第页5教 学 过 程 作 业 题教师检查学生学习情况评语5.举例说明我国有哪些类型的生态系统?4.关于生物多样性三个层次之间的关系叙述不正确的是( ) 生物圈中的每种生物都可构成一个基因库B. 每个生态系统中包含多种基因库 C. 生物种类多样性的变化不会影响生态系统的平衡 6.分析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三个层次之间的关系。
D. 生态系统的剧烈变化会影响生物的种类多样性和基因的多样性 5.一个物种一旦灭绝,人类将永远失去( ) A. 一个营养级 B. 一个基因库 C. 一个生态系统 D. 一种有益动物 (三)课堂小结: 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 1. 2.写出本节课知识网络: 3.(四)巩固练习 1.生物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 )A.基因的多样性 B. 染色体的多样性 本节课学完后你还有哪些疑问请一定去问老师或同学: C. DNA的多样性 D. 细胞核的多样性 2.下列我国哪类动物的种数在世界已知动物种数中占有的百分比最大( ) A. 哺乳动物 B. 鸟类 C. 爬行类 D. 鱼类 你认为本节课老师还需要做哪些改进:3.下列关于我国生物多样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生物资源丰富 B. 珍稀动物种类繁多 C. 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形式严峻请家长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并签字(有何建议): D. 我国地大物博,生物多样性丰富,可任意采用警示语:············································ 装 订 线 ·············································导 学 稿科 目生物第册第课撰写人:肖泽农审核人:教 学 过 程教师检查学生学习情况评语第1课时课 题第二章 第一节 动物的运动课型 (一)导入教学重点 理解肌肉、关节、与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教学提示:思想教育、资料来源、图例、批注、反思、 “一二三”方略落实(二)学习新课:教学难点 运动是动物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是动物行为的具体表现 (三)师生共同讨论下列问题课时目标 1.通过自主性学习和科学探究活动,说明动物依赖于一*的结构 1.大吊车的哪些部位相当与动物体的关节? 2.说出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2.除哺乳动物外,其他脊椎动物的关节也有关节吗?教 学 过 程一、预习导学 1. 哺乳动物的关节既简单又灵活,关节的下列结构特点中,与具牢固性相适应3.蚯蚓体内有肌肉但是没有骨骼,这是它不能快速运动的一个 的是( ) 原因吗?①关节面由关节头和关节窝组成 ②关节面上覆盖着一层光滑的关节软骨 ③关节腔内有滑液 ④关节囊为坚韧的结缔组织,关节囊外有坚韧的韧带 A.①②④ B。
①④ C.①②③ D②③ 4.举例说明人体都有哪些部位有关节?进行体育运动时,哪些 2.当你直臂提起一桶水时,你的*二头肌肌和*三头肌的状态是( )关节容易受伤?应当怎样保护? A.同时收缩 B二头肌收缩 ,*三头肌舒张 C.同时舒张 D二头肌舒张,*三头肌收缩 3.在下列运动过程中,*二头肌处于舒张状态的是 ( ) A.上肢垂直提起重物 B.完成一个屈膝动作 C.抓住远处一物体放到胸前 D手臂侧平举 5.关节的结构有哪些部位组成? 4.运动不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它还需要其他系统的调剂和配合,在身体的所有系统中,与运动系统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 A.神经系统 B.生殖系统 C.循环系统 D.呼吸系统 二、课堂学习: 警示语: 第4页7教 学 过 程作 业 题教师检查学生学习情况评语6.骨的运动是如何完成的? B.肌肉中的血管中断 C.控制肌肉的神经受伤D.肌肉细胞缺乏足够营养7.骨骼肌的组成及特征是什么?3.下列是几种常见的动物,请你将它们各自的名称和相对应的运 动器官、运动方式用线连接起来 ①鲫鱼 A四肢 a快速振动飞行 ②蝉 B鳍 b自由的在空中飞行8.屈肘和伸肘运动是如何完成的?体现了骨骼肌之间在运动中存在说明关系? ③壁虎 C翅 c游泳 ④家燕 D纤毛 d爬行 ⑤草覆虫 E翼 e在水中摆动 9.运动是由哪些系统来完成的? 写出本节课知识网络: 10.运动对动物生存有什么意义? 本节课学完后你还有哪些疑问请一定去问老师或同学: (四)小结你认为本节课老师还需要做哪些改进: (五)作业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骨骼的是( ) A.股骨 B.椎骨 C.肋骨 D.手骨2.某人的骨骼肌瘫痪,并出现萎缩现象,原因可能是( )请家长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并签字(有何建议): A.长期缺乏体育锻炼警示语:············································ 装 订 线 ·············································导 学 稿科 目生物第册第课撰写人:肖泽农审核人:教 学 过 程教师检查学生学习情况评语第1课时课 题第二章 第二节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课型 (三)师生共同讨论下列问题教学重点 区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以及对一些动物行为的判断 教学提示:思想教育、资料来源、图例、批注、反思、 “一二三”方略落实1.什么是先天性行为?什么是学习行为?教学难点 探究实验材料准备及操作过程课时目标 1.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说明这些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2运用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探究动物行为的成因 3.通过学习使学生更亲近大自然,亲近动物,增强热爱动物的情感2.对此分析资料1和资料2,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对动物维 持生存的意义有什么不同 ?教 学 过 程一、预习导学 1.下列动物行为中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 )3. 对此分析资料3和资料4,先天性行为有哪些局限性? A.蚯蚓熟练的走迷宫 B。
大山雀偷饮奶瓶中的牛奶 C.小鸟在池塘边喂养小金鱼 D成年黑猩猩堆叠木箱取高处的香蕉 2.下列关于动物“尝试与错误”是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体形小的动物“尝试与错误”的次数多于体形大的动物4.不同动物的学习能力有差别吗?学习行为有遗传因素的作用 B动物越高等“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吗? C.“尝试与错误”是常见的先天性行为 D尝试与错误”的次数多少之与刺激强度有关 3.下列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 ) A.蚂蚁搬家、蜘蛛结网、孔雀开屏 5.为什么要从菜青虫的卵开始进行隔离饲养呢? B.狗辨主人、尺*拟态、鹦鹉学话 C.大雁南飞、公鸡报晓、惊弓之鸟 D.猫捉老鼠、黄牛犁地、老马识途 二、课堂学习: 6.怎样对菜青虫的卵进行隔离饲养呢?(一)导入 (二)检查预习情况: 警示语: 第5页9教 学 过 程作 业 题教师检查学生学习情况评语7.用什么方式让菜青虫对不同的叶子或滤纸局限选择? (2)探究菜青虫总是取食+采花科植物的行为是否属于先天性 行为。
①你的假设是 8.你在饲养菜青虫的过程中有什么体会?②寻找有菜青虫卵的叶片 ③找到菜青虫卵后,将菜青虫的卵隔离孵化,发育幼虫隔离饲养 ,从卵开始隔离的目的是检验菜青虫的某些行为究竟是 ,后天学习的行为 8.不同动物“尝试与错误”的次数一样吗?如果不一样说明了什么? ④准备几种+采花科植物的叶片为甲组,几种其他植物的叶片为乙 组,看菜青虫更趋向哪儿取食这一步骤中,实验组叶是 组,对照组叶是 组 ⑤最可能的结论是 (四)小结 写出本节课知识网络: 类别 先天性行为 学习行为 形成 适应特征意义本节课学完后你还有哪些疑问请一定去问老师或同学: (五)作业1.下列几种动物的行为中,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你认为本节课老师还需要做哪些改进: A.大雁的迁徙 B.蜘蛛结网 C.蜜蜂采蜜 D.山雀偷饮牛奶2.动物的行为根据功能不同,可划分为多种类型,如 行为 行为 行为 行为等。
3.下面是菜青虫的取食行为的他不就实验,请回答问题:请家长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并签字(有何建议): (1)菜粉蝶是菜青虫的 警示语:············································ 装 订 线 ·············································导 学 稿科 目生物第三册第二章撰写人:肖泽农审核人:教 学 过 程教师检查学生学习情况评语第1课时课 题 第三节 社会行为课型 (三)师生共同讨论下列问题教学重点 通过资料分析,认识动物社会行为的基本特征教学提示:思想教育、资料来源、图例、批注、反思、 “一二三”方略落实1. 动物的社会行为有何特征?教学难点 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活动,交流讨论探究活动的结果课时目标 1.举例说出动物的社会行为,阐明社会行为的特征 2.说出分工合作对于动物生存的意义 3.举例说出动物群体中信息交流的意义2.一个白蚁群中由哪种白蚁组成?它们的职能分别是什么? 4.培养学生观察、思维、合作、创新等能力 教 学 过 程一、预习导学 1.下列各项不是动物社会行为的是 ( )3. 在狒狒群体中首领有哪些特权?它的职责又是什么? A.一群狒狒组成严格的等级社会 B。
母鸡带着一群小鸡在觅食 C.蜂群中的蜂王有工蜂喂养 D白蚁会成群结队的将食物搬回蚁巢 2.通过探究蚂蚁的通讯行为,你认为蚂蚁进行信息交流主要是通过 ( ) 4.什么是动物的通讯?动物群体中信息交流的方式和意义是什 A.声音 B.气味 C.动作 D.颜色么? 3. 下列选项不属于狒狒首领特点的是( ) A.在群体中是长胜冠军 B.优先享有食物和配偶 C.在群体中只享有权利没有任何义务 D.优先选择筑巢场所 4.下列不属于传递信息行为的是( ) A.孔雀开屏 B.生殖季节雄*鱼的腹部变成红色5.通过蚂蚁通讯的探究活动,有哪些体会?C.蚯蚓在雨后爬出洞穴 D.工蜂跳8字舞 二、课堂学习: (一)导入 (二)检查预习情况: 警示语: 第6页11教 学 过 程作 业 题教师检查学生学习情况评语7.人类连接动物通讯有什么作用?(2)蚂蚁之间靠 传递信息,当侦察蚁发现食物后 ,会在返巢的路上留下 ,回巢后向其他蚂蚁作出 动作,其它工蚁受到这种信息后会沿 路寻着 去搬运食物。
8.你能说出人类的社会行为和动物的有什么相似和区别吗? (3)蚂蚁是靠头部的触角嗅到气味的,若把一只工蚁的触角剪去 它还能去搬运食物吗? ,原因是 (4)一窝蚂蚁由不同的成员组成,蚂蚁是具有明显的 行为特征的动物 (四)小结 :略 写出本节课知识网络: (五)作业 1.可用于动物群体中信息交流的的是( ) ①动物的动作 ②动物的声音 ③动物的气味④动物的体温 ⑤动物的分泌物本节课学完后你还有哪些疑问请一定去问老师或同学: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⑤ D. ①②③④⑤ 2.传说当年西楚霸王项羽行军至吴江,天色已晚,只见岸边沙滩上有几个蚂蚁你认为本节课老师还需要做哪些改进: 大字“霸王死于此”,项羽心想:这是天意,遂大喊一声“天绝我也”即把剑 自刎原来这是刘邦手下的军师用蜜糖写的几个大字,项羽不知是计,而中计 身亡。
(1)蚂蚁能够按照人的设计围成几个大字,这与蚂蚁的食性有关,蚂蚁喜请家长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并签字(有何建议): 欢 警示语:············································ 装 订 线 ·············································导 学 稿科 目生物第三册第四章撰写人:肖泽农审核人:教 学 过 程教师检查学生学习情况评语第1课时课 题 第一节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课型 1.培养细菌和真菌的一般方法和步骤如何?教学重点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特点和一般培养方法教学提示:思想教育、资料来源、图例、批注、反思、 “一二三”方略落实 教学难点 探究活动中,探究实验方案的制定,实验现象记录课时目标 1.说出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特点 2.尝试采用细菌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2什么叫接种?.3.学会与他人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教 学 过 程3.配制培养基时为什么必须加入营养物质?一、预习导学 1.下列关于真菌的菌*特点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一般比较大 B.表面光滑粘稠 4.配制好的培养基为什么一定要进行高温处理? C 表面比较粗糙 D.一般比较小 2.夏季在潮湿的衣物、橘子皮、旧皮鞋上我们常常会看到长出一些“毛毛”,这 些“毛毛”属于( ) A.植物 B。
动物 C.细菌 D真菌5.P57探究中:(1)提示4相当于细菌、真菌一般培养方法中的 3. 腊肉能较长时间存放的原因是( )哪一个步骤?A.腊肉内水分较少 B.腊肉内的盐分对细菌有杀害作用C.腊肉内的有机物较少 D腊肉内缺少氧气 4.下列环境利于细菌和真菌生存的是( )(2)你认为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情况怎样? A.低温 B.干燥 C温暖湿润 D.盐水二、课堂学习: (一)导入(3)什么环境和条件下不可能有真菌和细菌?在这个探究中不 (二)检查预习情况 可能有细菌和真菌的情况存在吗?是什么**为什么?(三)师生共同讨论下列问题 警示语: 第9页13教 学 过 程 作 业 题教师检查学生学习情况评语(4)根据你的探究活动进行总结:细菌和真菌的生活必须具有哪些基本条件? ⑥生物的体内或体表 A . ①②③④⑤ B. ①②④⑤C . ①②③④⑥ D. ①②③④⑤⑥ 3. 阅读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在家自制酸奶的过程如下:在鲜牛奶中加入适量的蔗糖,加热 至沸腾八分钟,冷却后,加入酸奶,将盛奶的容器密封,放在温 暖的地方培养一段时间。
1.将加入蔗糖的鲜奶加热至沸腾八分钟的目的是 6.什么较菌*?细菌菌*和真菌菌*大小、形态特点和颜色有什么区别? 2.加热后立即加入酸奶可以吗? ,因为 写出本节课知识网络: (四)小结(五)作业布置本节课学完后你还有哪些疑问请一定去问老师或同学: 1.培养细菌、细菌的一般方法是: (1)配制含有营养物质的 ,这一步骤常用的基本原料是 你认为本节课老师还需要做哪些改进:(2)将配制好的 进行高温灭菌, 后即可使用3)接种,即将少量的细菌和真菌放在 上4)培养,可以放在 或 培养2.细菌和真菌可以分布在( )请家长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并签字(有何建议): ①空气中 ②土壤中 ③大海中 ④火山口 ⑤真空中警示语:············································ 装 订 线 ·············································导 学 稿科 目生物第三册第四章撰写人:肖泽农 教 学 过 程教师检查学生学习情况评语第1课时课 题第二节 细菌课型 (一)导入 教学重点 细菌的形态特点、结构特征及营养方式、生殖方式教学提示:思想教育、资料来源、图例、批注、反思、 “一二三”方略落实(二)检查预习情况教学难点 巴斯德实验才理解(三)师生共同讨论下列问题课时目标 1.理解细菌的发现过程 1.17世纪后叶,荷兰人列文虎克是怎样发现细菌的? 2.能够描述细菌的形态特点、结构特征 3.了解细菌的营养方式、生殖方式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比较能力 教 学 过 程 2.法国科学家巴斯德是怎样证明肉汤在的细菌不是自然发生一、预习导学的?而是原来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的? 1.下被称为“微生物学之父”的巴斯德所做的肉汤实验,证实了肉汤中的细菌是 ( ) A. 空气中自然形成的 B. 肉汤中自然形成的 3.恶魔为什么称巴斯德为“微生物学之父”? C.全部生产与空气 D。
矿区中的细菌进入肉汤中产生的 2. 下列结构可以在同一真菌中具有的是( ) A.美膜和鞭毛 B细胞质和细胞核 C.液泡和叶绿体 D细胞壁和叶绿体 3. 细菌的生殖方式和营养方式分别是( ) 4.读了以上故事,你对科学的发现有什么新的认识?A.孢子生殖、自养 B.用性水中、异养 C.分裂生殖、异养 D.出芽水中、异养 4. 资料关于芽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芽孢是细菌的一种生殖细胞 干燥温暖湿润 盐水B.芽孢是一个没有生命的结构5.细菌的结构有什么特点?C.芽孢在环境适宜时能繁殖产生新细菌 D.芽孢在细菌在不良环境下形成的休眠体 二、课堂学习: 警示语: 第10页15教 学 过 程 作 业 题教师检查学生学习情况评语6.试根据细菌的结构推测细菌的营养仿生是怎样的? (1)在实验中,巴斯德为什么要将瓶中的液体煮沸? (2)试指出本实验的变量和对照组 7.细菌的生殖方式是什么?你是如何理解这种生殖方式的?(3)本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 2.动、植物细胞与细菌结构比较表 比较项目细菌细胞动物细胞植物细胞 基本结构细胞壁 细胞膜 8.芽孢是怎样形成的?芽孢的形成对细菌有什么意义?细胞核 细胞质 特有结构 写出本节课知识网络: 9.细菌有哪些特点和它们分布广泛有关? 本节课学完后你还有哪些疑问请一定去问老师或同学: (四)小结(略)(五)作业你认为本节课老师还需要做哪些改进: 1.P59页课文中,法国科学家巴斯德曾做过一个著名的“鹅颈瓶”实验,将营养液装入带有弯曲细管的瓶中,弯管是开口的,空气可无阻的进入瓶中,而矿区中的微生物被阻沉积于弯管底部,不能进入瓶中,将瓶中液体煮沸,使液体中的微生物全部被杀死,然后冷却,瓶中不出现微生物,若将曲颈管打断,不请家长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并签字(有何建议): 久营养液中就出现了微生物。
警示语:············································ 装 订 线 ·············································导 学 稿科 目生物第三册第四章撰写人:肖泽农 教 学 过 程教师检查学生学习情况评语第1课时课 题第二节 真菌课型 (三)师生共同讨论下列问题教学重点 真菌的细胞结构以及生殖方式教学提示:思想教育、资料来源、图例、批注、反思、 “一二三”方略落实1.P62页“观察与思考”后回答:教学难点的组织教学及真菌生殖方式的特点(1)青霉和曲霉在形态和颜色上有是不同?又有什么共同点?课时目标 1.知道真菌的细胞结构并描述真菌的主要特征 2.说出霉菌和蘑菇的营养方式 3.知道真菌的繁殖方式 4.理解一些食用菌养殖的过程和方法 教 学 过 程(2)在什么地方什么时间容易采到蘑菇?这说明了什么?一、预习导学 1. 在一个装片盒内,有一张细菌和一张酵母均永久装片的标签脱落了,你把它 们区分开来,重新贴上标签的依据是( ) A. 细胞质的有无 B. 细胞壁的有无 C.遗传物质的有无 D。
细胞核是否形成 2. 真菌与绿色植物的根本区别是( )(3)霉菌和蘑菇都是真菌,它们的营养方式有什么相同的特点?A.营养方式的不同 B有无成形的细胞核 C.呼吸方式的不同 D是否摄取外界物质 3.将成熟的新鲜蘑菇放在白纸上,几天后移开,结果会在白纸上发现许多褐色的 小颗粒,这些小颗粒是蘑菇的( ) A.细胞 B.一般 C.孢子 D. 种子 4. 与做馒头、制酸奶有关的微生物依次是( )2.酵母菌是单细胞水生物还是多细胞生物?它包含哪些结构?A.酵母菌、乳酸菌 B.曲霉、青霉 C.霉菌、醋酸杆菌 D.细菌、真菌 二、课堂学习: (一)导入 (二)检查预习情况 警示语: 第11页17教 学 过 程 作 业 题教师检查学生学习情况评语3.你是如何制作孢子印的?2.下列关于孢子说法正确的是( ) A.真菌的休眠体 B.一种芽孢C.真菌的生殖细胞 D.真菌的受精卵 3.夏季,在下列地方容易找到蘑菇的是( ) A.湿润是裸地土壤中 B.刚砍伐不久的树状C.潮湿的背阴的朽木推旁 D.干燥的朽木上 4.通过制作孢子印,可以孢子长在什么地方?数量有多少? 4.类别 不 同 点 相 同 点 细胞核叶绿体 真菌8.芽孢是怎样形成的?芽孢的形成对细菌有什么意义? 植物 细菌 写出本节课知识网络: 9.夏天受潮的粮食、衣物和皮鞋常常发霉长毛,这些霉菌是从哪里来的? 为什么容易在这些物品上生长?本节课学完后你还有哪些疑问请一定去问老师或同学: (四)小结(略)你认为本节课老师还需要做哪些改进:(五)作业 1. 青霉、曲霉和蘑菇都是由许多细胞连接起来的 构成的,每个细胞都有 、 和 形成的 ,细胞内没有 ,都要利用现成的 ,从中获得生请家长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并签字(有何建议):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能量,它们靠 来繁殖后代。
警示语:············································ 装 订 线 ·············································导 学 稿科 目生物第三册六单元第一章撰写人:肖泽农 教 学 过 程教师检查学生学习情况评语第1课时课 题第一节 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课型 (二)检查预习情况教学重点尝试根据生物的特征对生物进行分类教学提示:思想教育、资料来源、图例、批注、反思、 “一二三”方略落实(三)师生共同讨论下列问题 教学难点 通过观察、思考,总结出生物分类的方法和依据1.什么是生物分类?分类的依据是什么?基本单位是什么?课时目标 1.掌握生物分类的必要性,生物分类的概念和依据 2.尝试对植物和动物根据其结构特征进行分类 3.列举生物的主要类群 4.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比较、分析、判断和逆向思维的能力2.P81页“”阅读观察后回答. 教 学 过 程(1)上述图片中的植物分别属于A、B、C、D、E、F中的那一、预习导学类植物? 1.某学校组织学生进行野外生存训练,在森林中分头寻找食物,请将同学们寻找的食物与其所属的生物类群用短线连起来 ①蘑菇 a被子植物 ②蕨的嫩叶 b裸子植物(2)上述A、B、C、D、E、F 各类植物属于同意类等级吗? ③猕猴桃 c蕨类植物④松子 d藻类植物 ⑤地木耳(念珠藻) e真菌(3)有种子的植物可以分为哪些类群?无种子的植物可以分为 3.香蕉树、苹果树等植物分类的主要依据是花和果实,原因时( ) 哪些类群? A. 花和果实容易采集和制作标本 B. 花和果实的形态结构比较稳定 C. 花和果实的遗传物质完整 D. 花和果实色彩鲜艳、容易分辨 3.蝙蝠和猫头鹰都适于飞翔,且都善于在夜间出来活动,但它们却不属于同类动(4)你能否把上上述植物的所属类群按一定顺序排列? 物,区别它们的主要依据是( ) A..背部有无脊柱 B. 是否用肺呼吸 C. 胎生还是卵生 D. 体温是否恒定 (5)通过上面的资料分析,你认为植物的分类考虑了植物的哪二、课堂学习:些特点?(一)导入 警示语: 第14页19教 学 过 程 作 业 题教师检查学生学习情况评语3.P82页“观察与思考”中的图片,讨论回答:1.动物分类的主要依据是( ) (1)这几种动物若分为两组,它们分别是上面动物,每组里有哪些动物?A.生活习性 B.地理分布 C.细胞结构 D.形态特征2.将下列动物进行分类,填入下表内:海马、鲸、娃娃鱼、蛇、 蝙蝠、墨斗鱼、蜻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