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市城区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考试试卷
大同市城区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 选择题 (共19题;共40分)1. (2分) (2016河南模拟) 分类是化学学习过程中常用的方法,下列分类中正确的是( )A . 合成材料:涤纶、塑料、玻璃B . 氧化物:生石灰、铁锈、二氧化锰C . 合金:生铁、锰钢、青铜D . 复合肥料:磷酸二氢钙、尿素、硝酸钾2. (2分) (2019九上东海期中)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液态水沸腾后冷凝重新变为液态水B . 块状胆矾研磨后变为粉末状C . 蜡烛受热后熔化D . 以粮食为原料酿酒3. (2分) (2019九上武进月考) 空气中氧气和氮气的体积比约为( ) A . 1:4B . 1:5C . 4:1D . 5:14. (2分) (2018九上丹东月考) 下列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 A . 二氧化碳 高锰酸钾B . 食盐水 澄清石灰水C . 过氧化氢 洁净的空气D . 冰水混合物 水5. (2分) (2017九上秦淮期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软水一定不含可溶性钙、镁化合物B . 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纯度C . 氧化反应都较剧烈,并发光、放热D . 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不会改变6. (2分) (2017大庆模拟) 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 镁条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B . 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并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 . 向稀硫酸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成红色D . 向氯化钙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出现大量白色沉淀7. (2分) 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A .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 . 读取水的体积C . 点燃酒精灯D . 称量氯化钠的质量8. (2分) 对比实验是运用比较的方法来揭示事物的性质或变化规律的一种实验方法.设计的下列实验不属于对比实验的是( )实验1实验2目的A压缩空气压缩水比较空气和水的分子间空隙大小BH2O2分解制氧气H2O2和MnO2混合制氧气比较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C硫在空气中燃烧硫在氧气中燃烧比较氧气浓度对反应的影响D加热高锰酸钾加热碳酸氢铵比较温度对反应的影响A . AB . BC . CD . D9. (2分) 以下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B . 氧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C . aL水和b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a+b)LD . 混合物中一定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10. (2分) (2016福州) 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并用其除铁锈,部分操作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A . 量取浓硫酸B . 稀释浓硫酸C . 装生锈铁钉D . 倾倒稀硫酸11. (2分) (2017泉州模拟) 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描述错误的是( ) A . 生石灰吸水﹣﹣用作干燥剂B . 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用作粮食保护气C . 氧气能支持燃烧﹣﹣用作燃料D . 干冰易升华﹣﹣用于人工降雨12. (2分) 下列实验操作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 . 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二氧化碳时,先检查装置气密性,然后再装药品B . 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应先用双手握住容器外壁,再把导管放入水中C . 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实验结束前先熄灭酒精灯,后把导管从水槽中取出D . 排水法收集满氧气后,先将集气瓶小心地移出水面正放在桌面上,再迅速用玻璃片磨砂的一面盖好集气瓶口13. (2分) 某同学做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的实验,操作示意图如下,其中有错误的是 ( )A . 加入氧化铜B . 倾倒稀硫酸C . 加热反应物D . 洗涤试管14. (2分) 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 . 滴管使用后,及时用水清洗B . 用滴管滴加液体后,把它放在桌面上C . 在实验室中用尝味道的方法区别食盐和蔗糖D . 实验完毕把剩余的药品倒回原试剂瓶中15. (3分) (2017长安模拟)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通入CO2后石蕊试液变红,所以CO2是酸B . 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某反应的速率发生改变,一定使用了催化剂C . 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所以,只要振动就能产生声音D . 运动员用力蹬地起跑,原理是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16. (2分) 下列测量的数据合理的是( ) A . 用托盘天平称量5.04g食盐B . 用烧杯量取24.1mL稀盐酸C . 用100mL量筒量取9mL蒸馏水D . 用10mL量筒量取硫酸铜溶液6.1mL17. (2分) (2017成都模拟) 物质X在4.8g氧气中恰好完全燃烧,反应方程式为X+3O2 RO2+2SO2 , 测得RO2和SO2的质量分别为2.2g和6.4g,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 . 参加反应的X的质量为4.3gB . 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6C . X中含有R元素、S元素和O元素D . 产物为气态时都是空气污染物18. (3分) 过滤时会导致滤液浑浊的操作是.( ) A . 滤纸未紧贴漏斗内壁B . 待过滤的液体超过了滤纸边沿C . 漏斗尖端未靠在烧杯内壁D . 玻璃棒紧靠在单层滤纸处并将其戳破19. (2分)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 加热液体B . 测定溶液pHC . 稀释浓硫酸D . 过滤二、 选择填充题 (共1题;共2分)20. (2分) (2017南充模拟) 小亮同学设计如图装置来制取并收集气体,你认为他能制得的气体是( )A . 用KMnO4粉末制取O2B . 用KClO3和MnO2制取O2C . 用Zn和稀硫酸制取H2D . 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CO2三、 填空题 (共6题;共29分)21. (6分) 了解物质的用途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生活。
请按下列要求选择合适的物质,用其编号填空 ①氧气②稀硫酸③氯化钠④碳酸氢铵⑤醋酸⑥二氧化碳(1)能支持燃烧的是________;(2)用来腌制食品的是________;(3)用来除铁锈的是________;(4)在农业上做氮肥的是________5)食醋中的酸________6)光合作用需要的是________22. (5分) 用量筒量液体时,量筒必须________,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________保持水平,如果采用仰视的话,将会使读数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俯视的话将会使读数________.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5.1g(1g以下用游码)药品,称量后发现误将砝码和药品在托盘上的位置颠倒了,该同学实际称得药品质量________. 23. (2分) 乙炔(C2H2)气体和氧气反应能产生高温火焰,工人师傅常用氧炔焰切割或焊接金属.乙炔由碳化钙(块状固体,化学式为CaC2)与水反应生成,同时生成一种白色固体. (1) 已知碳化钙与水反应非常剧烈,乙炔的密度比空气略小.实验室欲制取并收集纯净的乙炔,要求做到节约、安全,你选择的装置是________(选填图中装置序号). (2) 写出乙炔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4. (6分) 海洋是巨大的资源宝库,从化学的视角看:(1) 元素资源:海水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_(填元素符号);从物质在水中溶解的规律和水天然循环的角度看,该元素含量最高的原因是________. (2) 淡水资源:淡化海水可以用________(填字母代号);A.吸附法 B.蒸馏法 C.过滤法 D.电解法该过程是________(填“化学变化”或“物理变化”).(3) 矿产资源:海底蕴藏着大量的“可燃冰”(含甲烷),甲烷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 (4) 你还知道海洋中有哪些资源?________(写一种) 25. (5分) (2016营口) 某兴趣小组以“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否发生反应”为课题进行了科学探究.如图1所示,小组同学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加入稀硫酸.一会儿会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因此,他们停止滴加稀硫酸,并对烧杯内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发生了反应进行探究.(1) 小组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在白瓷板上放一小片pH试纸,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滴在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溶液的pHpH________7(填“>”、“=”或“<”)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且稀硫酸过量了.(2)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 同学们经过讨论一致认为,不用上述方法,用其他试剂也可以证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发生反应.于是分成甲、乙两组继续试验.甲组实验:探究CuSO4溶液是否可以证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实验操作及现象】如图2,向a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硫酸时无明显现象,再滴加CuSO4溶液时没有出现蓝色沉淀.【实验结论】通过以上实验操作及现象,你认为用CuSO4溶液__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证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发生反应.乙组实验:探究BaCl2溶液是否可以证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实验操作及现象】如图3,向b试管中滴加足量NaOH溶液时无明显现象,再滴加BaCl2溶液时出现白色沉淀.【实验结论】通过以上实验操作及现象,你认为用BaCl2溶液__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证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发生反应.理由是________.26. (5分) (2015九上市北期末) 下列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三个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中,为保证实验安全,应预先在集气瓶内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 B利用红磷燃烧进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中,能观察到的主要现象是________和________. (3) C配置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实验中,该操作将导致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四、 探究题 (共1题;共6分)27. (6分) (2018通州模拟) 某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将镁条投入氯化铜溶液中,发现产生红色固体物质同时又看到溶液中出现较多的气泡。
同学们感到很奇怪,金属和盐反应应该生成另一种金属和另一种盐,怎么会出现气泡?于是他们在老师的帮助下展开了探究活动 (1) 【提出猜想】从元素守恒的角度,猜测气体是:①小红认为是O2 ;②小芳认为是Cl2 ;③小林认为是________2) 【查阅资料】Cl2能溶于水,它能与NaOH 溶液反应,生成NaClO和NaCl实验探究】依据上述猜想,实验小组同学开始收集产生的气体进行实验探究实验一:小红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进行的实验操作和对应的现象是________说明生成的气体不是氧气实验二:小芳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将气体通入盛有NaOH 溶液的洗气瓶中,请写出Cl2与NaOH 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再称量通气前后洗气瓶的质量,没有改变说明生成的气体不是氯气实验三:小林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取pH试纸测得氯化铜溶液pH约为4,说明氯化铜溶液中含有较多的________(填离子符号)得出结论】小林的猜想正确3) 【实验反思】实验三中测得的结果,是否因为在配制过程氯化铜溶液时引入了杂质?请设计实验排除干扰,你的实验方案是________ (4) 【思维拓展】①其他金属与盐反应,是否也有此现象呢?同学们又做了以下实验:取大小形状都相同的不同金属与不同浓度硫酸铜溶液反应的现象记录如下:②请根据上表中信息,猜想金属与盐产生气体的影响因素有哪些?________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19题;共4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二、 选择填充题 (共1题;共2分)20-1、三、 填空题 (共6题;共29分)21-1、22-1、23-1、23-2、24-1、24-2、24-3、24-4、25-1、25-2、25-3、26-1、26-2、26-3、四、 探究题 (共1题;共6分)27-1、27-2、27-3、2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