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 > 施工组织
搜柄,搜必应! 快速导航 | 使用教程  [会员中心]

zq完井 四大题 三栏缩印22

文档格式:DOC| 1 页|大小 51KB|积分 10|2023-01-09 发布|文档ID:180995451
第1页
最后一页预览完了!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 / 1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 版权提示
  • 文本预览
  • 常见问题
  • 填空】  1.完井方式基上分为两大类:即裸眼完井和套管射孔完井  1)裸眼完井又有个同的方法,如裸眼、割缝衬管、绕丝筛管砾石充填;  2)射孔完井也有不同的方法,如套管射孔、尾管射孔、套管内绕丝筛管砾石充填等方法  3)完井方式:裸眼完井、割缝衬管完井、带管外封隔器的割缝衬管完井、射孔完井、裸眼预充填砾石筛管完井、套管预充填砾石筛管完井  2.1、油气藏的类型  按 油气储集空间 和 流体流动主要通道 的不同划分: 孔隙型油藏,裂缝性油气藏,裂缝孔隙性油气藏,孔隙裂缝性油气藏,洞隙性油气藏  2.2、按 几何形态 不同划分 :块状油气藏、层状油气藏、断块油气藏、透镜体油气藏  2.3 储层物性是评价储集能力基本参数,包括:孔隙度、渗透率、孔隙结构、润湿性  3、 井身结构包括: 套管层次和各层套管的下入深度; 井眼尺寸(钻头尺寸)与套管尺寸的配合  4、确定套管尺寸的原则:一般的是由内向外、由下向上(生产套管→井眼尺寸→中间套管尺寸→井眼尺寸→…→表层套管尺寸→表套井眼尺寸→…→导管尺寸)  5、表征套管的主要特性参数有套管尺寸、钢级和壁厚  6、影响套管柱的基本载荷主要有以下几种:①轴向载荷;②外挤压力;③内压力。

      7、在外挤压力作用下,套管断面可能发生三种挤压或弯曲形式:弹性挤压、塑性挤压和临界强度挤压  8、水泥浆性能:水泥浆的密度 、水泥浆的稠化时间 、水泥浆的失水 、水泥浆的凝结时间 、水泥石的强度 、水泥石的抗蚀性  9、水泥的外加剂:加重剂:重晶石、赤铁粉等可使水泥浆密度达到 2.3 g/cm3  (2)减轻剂:硅藻土、粘土粉、沥青粉、玻璃微珠、火山灰等可使水泥浆的密度降到l.45 g /m3  (3)缓凝剂:丹宁酸钠、酒石酸、硼酸、铁铬木质素磺酸盐、羧甲基羟乙基纤维素等,保证有足够的注水泥作业时间  (4)促凝剂:氯化钙、硅酸钠、氯化钾等  (5)减阻剂:?—奈磺酸甲醛的缩合物、铁铬木质素磺酸盐、木质素磺化钠等,改善水泥浆的流动性能  (6)降失水剂:羧甲基羟乙基纤维素、丙烯酸胺、粘土等  (7)防漏失剂:沥青粒、纤维材料等  10、特种水泥  1)、触变性水泥:当水泥浆静止时,形成胶凝状态,但在流动时,胶凝 状态被破坏,它的流动性是良好的  2)、膨胀水泥:水泥浆凝固时,体积略有膨胀一般用于高压气井  3)、防冻水泥:用于地表温度较低地区的表层套管固井  4)、抗盐水泥:大段含盐层的固井;大段泥、页岩和膨胀性地层的固井。

      5)、抗高温水泥:在水泥中加入石英砂或铝酸盐,用于高温条件固井  6)、轻质水泥:主要应用于低压井固井等场合  11、常规压井方法:  适用于钻头在井底或接近井底,能正常关井和循环,能通过控制立管压力保持井底压力略大于地层压力的情况  (1)司钻法(二次循环压井法)  (2)工程师法(一次循环压井法,等待加重法)  (3)边循环边加重法  12、射孔输送方式:电缆输送射孔、油管输送射孔、过油管电缆输送  (1)电缆输送套管枪射孔按采用的射孔压差可分为套管枪正压射孔和套管枪负压射孔  (2)射孔器:有枪身射孔器—射孔弹装配在密封的钢管内;  无枪身射孔器—单个密封的射孔弹用钢丝、金属杆或薄金属带连起来,直接下井射孔  13、射孔参数:(1)主要包括孔眼深度、密度、直径和相位、格式、压实厚度、压实程度等  (2)参数设计不仅取决于射孔弹型号、地层性质,也取决于射孔工艺方式、完井管柱类型等各个方面  (3)对油井产能影响主要原因:炮眼堵塞、非均质地层影响、射孔参数变化  (4)射孔格式指孔眼排列方式(交错、螺旋、平面)  14、射孔完井:(1)套管射孔完井  (2)尾管射孔完井  (3)单管和多管射孔完井法(单管:一口井内下一根油管,一次开采一层或性能和压力相近的多层油气层。

    多管: 也称多层完井法或平行管多层完井法系在油层套管内下入两根以上油管柱,以便 同时分别开采压力、性质不同的几个油层或气层  (4)封隔器射孔完井  15、裸眼完井 :先期裸眼完井、后期裸眼完井16、复合型完井:裸眼完井与射孔完井相结合的一种完井方式主要针对有气顶或顶部有夹层水的适合裸眼完井的厚油层名词解释】  1.完井工程:是衔接钻井工程和采油工程而又相对独立的工程是从钻开油层开始,到下套管 、注水泥固井、射孔、下生产管柱、排液,直至投产的一项系统工程  2.速敏:流体在油气层中流动,引起油气层中微粒运移并堵塞喉道造成油气层渗透率下降的现象  水敏:油气层在遇到与地层不配伍的外来流体后渗透率下降的现象为水敏,通常它是由粘土矿物遇淡水后膨胀、分散、运移所造成的  盐敏:不同矿化度等级的地层水在油气层中流动时造成油气层渗透率下降的现象  酸敏:酸液进入油气层,与油气层中的酸敏性矿物反应引起油气层渗透率下降的现象  碱敏: 碱性流体在油气层中流动与碱敏感性矿物反应造成油气层渗透率下降的现象  3、套管的钢级:API标准规定套管本体的钢材应达到规定的强度,用钢级表示  4、水灰比:水与干水泥重量之比。

      5、水泥浆稠化时间:水泥浆从配制开始到其稠度达到其规定值所用的时间;API标准:从开始混拌到水泥浆稠度达到100BC(水泥调度单位)所用的时间;  6、水泥浆的失水 :水泥浆中自由水通过井壁向地层渗入的现象 一般用30分钟的失水量表 示  7、水泥浆的凝结时间 :  初凝时间:自水泥与水混合时开始至水泥浆部分失去塑性的时间间隔;  终凝时间:自水泥与水混合时开始至能承受一定压力的硬化程度所经历的时间  8、顶替效率:水泥浆在环形空间顶替钻井液的程度,用η表示  9、窜槽:在注水泥过程中,由于水泥浆不能将环空中的钻井液完全替走,使环形空间局部出现未被水泥浆封固住的现象  10、射孔液:是指射孔施工过程中采用的工作液,它也可以用于完井时的作业  11、溢流(又称为井涌、静侵): 地层流体(油、气、水)侵入井内,井口返出的钻井液量大于泵入量,或停泵后钻井液从井口自动外溢的现象  12、井喷:地层流体失去控制地喷出地面  13、关井:利用井口防喷器将井口关闭,井口防喷器产生的回压与环空泥浆液柱压力之和平衡地层压力,阻止地层流体的继续侵入  14、激动压力系数:下放钻柱时,由于钻柱向下运动产生的激动压力使井内液柱压力的增加值,用当量密度表示  15、裸眼完井: 不下套管柱支撑井壁,油气直接从地层经过井壁流入井内。

      16、先期裸眼完井:先期裸眼完井是指在钻到预定的产层之前先下入油层套管固井,然后换用直径较小的钻头以及符合打开油气层条件的优质钻井液钻开油气层裸眼完成的完井方法  17、后期裸眼完井:钻头直接钻穿油层至设计井深,然后下套管至油层顶界限近,注水泥固井  18、复合型完井:裸眼完井与射孔完井相结合的一种完井方式主要针对有气顶或顶部有夹层水的适合裸眼完井的厚油层  19,固井:是油气井建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包括下套管和注水泥两个过程  20,抽吸压力系数:上提钻柱,由于抽吸作用产生井内液柱压力下降的值,用当量密度表示  21,注水泥:从井口经过套管柱将水泥注入到套管与井壁的环形空间,将套管柱与底层岩石固结起来的过程  22,井身结构的定义:套管层次,套管下入深度以及井眼尺寸与套管尺寸的配合  23,水泥石:水泥与水混合成为水泥浆后,生成各种水化产物,水泥浆也逐渐由液态变为固态使水泥硬化和凝结,形成有一定强度的固体状物质  24,油井水泥的性能试验:包括水泥的稠化时间试验,水泥浆的失水试验,水泥浆的流变性测定,水泥石的抗压及抗折强度试验,水泥浆与前置液和钻井液的配伍性试验  25,裸眼完井:指完井时井底的储集层是裸露的,只在储集层以上用套管封固的完井方法26,射孔完井:指下入油层套管封固产层后再用孔谈套管,水泥环,部分产层射穿,形成油气流通道的完井方法【判断】  1,敏感性评价包括:速敏,水敏,酸敏,碱敏,盐敏(T)  2,钻井液密度越大,侧向应力弥补能力越强,因此在钻井过程中使用钻井液密度越大越好(F)  3,套管柱所受的外挤压力主要来自管外液柱压力和塑性的层的侧向挤压力(T)  4,射孔完井包括套管射孔和尾管射孔(T)  5,在双向应力椭圆图中,第一象限表明在轴向应力作用下套管抗内强度减小(F)  6,裸眼完井方法适用于多层系,分层开发的复杂地质条件(F)  7,在进行下部套管强度设计时,用重点考虑抗内压强度,故按照抗内压强度设计再进行抗挤校 核(F)  8,屏蔽暂堵技术是利用正压差,是粒子能快速地在井壁周围形成一个屏蔽环的技术(T)  9,负压射孔是储集层压力低于井筒的液压时进行的射孔(F)  10,隔离液的作用:使水泥浆形成平面推进,加强顶替效果(T)  11,裸眼完井方法是使用最广泛的完井方法(F)  12,油层套管的主要作用之一是承受井口装置的重量(F)  13,套管柱所受的轴向拉力自下而上逐渐变小(F)  14,冲洗液的作用:是水泥浆形成平面推进,加强顶替作用(F)  15,影响水泥浆性能及水泥石强度的关键因素是井底压力(F)  16,前置液在环空中的高度一般不超过150M(T)  17,冲洗液应当具有很低的塑性粘度(T)  18,管内砾石填充完井时钻开成产层以后下套管完井(F)  19,井身结构设计的主要依据是地层压力(F)20,正常地层压力和异常地层压力同处一个裸眼段,拉钻易发生在正常压力段(F)【简答】  一、完井工程系统设计  1.岩心分析及敏感性评价2.钻开油气层的钻井液3.完井方式及方法4.生产套管尺寸的选择5.套管柱设计6.注水泥设计7.射孔及完井液选择8.完井的试井评价9.完井生产管柱10.投产措施  二、套管类型及作用  1、表层套管:① 在其顶部安装有套管头、防喷器、采油树;② 隔离地层表浅水层和浅部的复杂地层,使淡水不受钻井液的污染 (水泥返到地表) 。

      2、中间套管(技术套管):用来隔离不同地层空隙压力的层系或坍塌易漏等复杂地层,可以是一层、两层或更多层  3、生产套管(油层套管):钻达目的层后下入的最后一层套管,用以保护生产层,提高油气生产通道  4、尾管(钻井衬管) :只在裸眼井段下套管注水泥,套管柱不延伸至井口采用衬管可以减轻下套管时的负荷和固井后套管头的负荷,也可以节约成本  三、井身结构设计的原则  进行井身结构设计所要遵循的原则:  1、 有利于发现、认识和保护油气层;  2、 有效地控制异常地层压力,保证井控作业顺利进行;  3、 避免漏、喷、塌、卡等复杂情况的产生,缩短建井周期,实现安全快速完井,使全井钻井费用最低;  4、 对于探井设计要考虑加深和增加下中间套管的需要  四、油气井注水泥的基本要求(固井质量的基本要求):  (l)水泥浆返高和套管内水泥塞高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注水泥井段环形空间内的钻井液全部被水泥浆替走,不存在残留现象;  (3)水泥石与套管及井壁岩石有足够的胶结强度,能经受住酸化压裂及下井管柱的冲击;  (4)水泥凝固后管外不冒油、气、水,环空内各种压力体系不能互窜;  (5)水泥石能经受油、气、水长期的侵蚀。

      五、油井水泥的基本要求:  (1)水泥能配成流动性良好的水泥浆,且在规定的时间内,能始终保持这种流动性  (2)水泥浆在井下的温度及压力条件下保持性能稳定;  (3)水泥浆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凝固并达到一定的强度;  (4)水泥浆应能和外加剂相配合,可调节各种性能;  (5)形成的水泥石应有很低的渗透性能等  六、油井水泥的主要成分:  (1)、硅酸三钙3CaO·SiO2(简称C3S)  水泥的主要成份,一般的含量为40%~65%  对水泥的强度,尤其是早期强度有较大的影响  (2)、硅酸二钙2CaO·SiO2(简称C2S)  含量一般在24%~30%之间;  水化反应缓慢,强度增长慢;对水泥的最终强度有影响  (3)、铝酸三钙3CaO·Al2O3(简称C3A)  促进水泥快速水化;  其含量是决定水泥初凝和稠化时间的主要因素;对水泥浆的流变性及早期强度有较大影响;对硫酸盐极为敏感;对于有较高早期强度的水泥,其含量可达15%  (4)、铁铝酸四钙4CaO2·Al2O3·Fe2O3(简称C4AF),  对强度影响较小,水化速度仅次于C3A,  早期强度增长较快,含量为 8%~12%  除了以上四种主要成份之外,还有石膏、碱金属的氧化物等。

      七、水泥的凝结和硬化:  1)、溶胶期:水泥与水混合成胶体液,此时水与水泥成分开始产生水化反应,水化产物的浓度开始增加,达到饱和状态时部分水化物以胶态或微晶体析出,形成胶溶体系此时水泥浆仍有流动性  2)、凝结期:水泥反应由水泥颗粒表面向内部深入,溶胶粒子及微晶体大量增加,晶体开始互相连接,逐渐絮凝成凝胶体系水泥浆变稠,直到失去流动性  3)、硬化期:水泥的水化物形成晶体状态,互相紧密连接成一个整体,强度增加,已经硬化成为水泥石  八、前置液体系:将水泥浆与钻井液隔开,起到隔离、缓冲、清洗的作用,可提高固井质量  (一)、冲洗液  冲洗液:低粘度、低剪切速率、低密度用于有效冲洗井壁及套管壁,清洗残存的钻井液及泥饼  作用:  ①、稀释和分散钻井液,防止钻井液的胶凝和絮凝,有效冲洗井壁及套管壁,清洗残存的钻井液及泥饼;  ②、在水泥浆及钻井液之间起缓冲作用,有利于提高固井质量  (二)、隔离液  有效隔开钻井液与水泥浆,以便形成平面推进型的顶替效果通常为粘稠液体  作用:  ①、能有效地隔开钻井液与水泥浆;能形成平面推进型的顶替效果;  ②、对低压、漏失层可起到缓冲作用;  ③、具有较高的浮力及拖曳力,以加强顶替效果。

      九、提高注水泥质量的措施  (1)、提高顶替效率,防止窜槽  ①、加扶正器降低套管在井眼中的偏心程度;  ②、注水泥时活动套管;  ③、采用紊流或塞流流态注水泥;  ④、采用前置液;  ⑤、注水泥前调整钻井液性能;  ⑥、增加紊流接触时间等  (2)、防止油气水上窜  ①、注完水泥后及时使套管内卸压,并在环空内加压;  ②、使用膨胀性水泥,防止水泥石收缩;  ③、采用多级注水泥技术或采用两种凝速的水泥;  ④、使用刮泥器,清除井壁泥饼  十、形成窜槽的原因:  ①、套管的居中不好  ②、井眼不规则  ③、水泥浆性能及顶替措施不当  十一、引起油气水上窜的原因:  ①、水泥浆失重:水泥浆柱在凝结过程中对其下部地层所作用的压力逐渐减小的现象;  ②、桥堵引起失重:  ③、水泥浆凝结后体积收缩:收缩率小于0.2%;  ④、套管内原来有压力,放压后使套管收缩;  ⑤、泥饼的存在,影响地层—水泥间(第二界面)的胶结  十二、注水泥质量低的原因:1、顶替效率低,产生窜槽;2、水泥浆凝结过程中油气水上窜  十三、完井液的基本要求  1、控制地层压力,保证正常钻井;  2、具有满足钻井工程必须的流变性;  3、稳定井壁;  4、改善造壁性能,提高泥饼质量,防止压差卡钻;  5、防止对所钻油气层的伤害。

      十四、油气层伤害的一般规律:  1、钻井液中的固相含量及固相粒子的级配在钻开油气层时,使用钻井液必然对油气层造成一定程度的固相粒子堵塞,钻井液中固相含量愈高,对油气层伤害愈大  2、钻井液对粘土水化作用的抑制能力油层中粘土的水化膨胀、分散、运移是油层水敏伤害的根本原因,钻井液对粘土水化的抑制性愈强,则地层水敏伤害愈小  3、钻井液液相与地层流体的配伍性钻井液液相与地层流体经化学反应产生沉淀或形成乳状液,产生结垢  4、各种钻井液处理剂对油层的伤害  十五、防止对所钻油气层的伤害  1)、保持钻井液完井液的液相与地层相容性  ①、与油气层中液相的配伍性  ②、与油气层敏感性的配伍性  ③、对油气层润湿性的影响  2)、严格按照储层孔喉结构特点,控制钻井完井液中固相的含量  3)、注意防止完井液对钻具、套管的腐蚀作用  4)、对环境无污染或污染可以消除  5)、成本低,应用工艺简单  十六、完井液体系种类并举例:  1、气基类 :空气、雾、泡沫、充气钻井液等;  2、水基类:无固相清洁盐水钻井液、无粘土有固相完井液和改性钻井液等;  3、油基类:油基钻井液、油包水乳化钻井液等  十七、屏蔽式暂堵技术技术要点:  利用钻井液中已有固相粒子对油层的堵塞规律,人为地在钻井液中加入一些与油层孔喉的堵塞机理相匹配的架桥粒子、填充粒子和可变形的封堵粒子,使这些粒子能快速在井壁周围10cm以内形成有效地、渗透率几乎为零的屏蔽环,阻止钻井液中的固相和液相进一步侵入油层。

      十八、井控的基本要求:  1、有效地控制地层压力,防止井喷;  2、防止井漏、井塌或缩径等复杂情况;  3、有效地保护油气层  十九、井底有效压力与井眼压力体系的关系:  答:1)压力体系主要包括:地层空隙压力、地层破裂压力、钻井液柱压力、井内波动压力(抽吸压力和激动压力)、环空循环压降、岩屑压力增值  2)井底有效压力:正常钻进时: ( pe= ph+ ?pa)  起钻时: ( pe= ph - psb)  下钻时: ( pe= ph+ psg)  最大井底压力: (pemax = ph + ?pa+ psg)  最小井底压力: (pemin= ph - psb)  3)安全钻井的压力平衡条件:Pp<=Pe<=Pf  关系:PePf 压裂地层,发生井漏  Pp<

      二十一、地层流体侵入的征兆  (1)钻速(钻时)加快、蹩跳钻、钻进放空;  (2)泥浆池液面升高;  (3)钻井液返出量多于泵排量;  (4)钻井液性能发生变化:密度降低;粘度上升或下降;气泡、氯根离子、气测烃类含量增加; 油花增多,油味、天然气味、硫化氢味增浓; 温度升高; 泥浆电导率增大或减小  (5)泵压上升或下降,悬重减小或增大: 钻遇高压层时,井底压力突然升高,导致悬重减小,泵压升高;地层流体侵入钻井液后,钻井液密度降低,浮力减小,悬重增大,泵压减小  (6)起钻时灌不进泥浆或泥浆灌入量少于正常值;  (7)停止循环后,井口仍有泥浆外溢  二十二、地层流体侵入井眼的检测方法  (1)泥浆池液面检测 利用泥浆池液面传感器  (2)钻井液返出流量检测 利用泥浆出入口流量计  (3)声波检测 声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 340m/s,在气液两相流中的传播速度可以低于每秒几十米  二十三、控制溢流主要包括两个步骤:  1、阻止地层流体继续侵入井眼——关井;  2、用具有合适密度的钻井液将受污染的钻井液循环出井眼,重新建立地层与井眼系统的压力平衡——压井。

      二十四、关井程序  (一)关井方式及选择  1、硬关井 发生溢流后,在节流阀关闭的情况下关闭防喷器  2、软关井 发生溢流后,先打开节流阀,然后关闭防喷器,再关闭节流阀  3、半软关井 发现井涌后,先适当打开节流阀,再关防喷器或边开节流阀边关防喷器  (二)、关井方式的选择:  在溢流速度不高或者井口装置成压能力较高的情况下,可使用“硬关井”,否则,应选择“软关井”或“半软关井”推荐采用“半软关井”  (三)关井步骤  1、钻进时发生井涌  (1)立即停止钻进,发出报警信号,停转盘、停泵;  (2)上提方钻杆到钻杆接头露出转盘面;  (3)适当打开节流阀;  (4)关防喷器— 先关环型、再关闸板;  (5)关节流阀,试关井,注意套压不能超过极限套压;  (6)及时向队长和钻井技术人员报告;  (7)认真记录关井立压、关井套压和泥浆池增量  2、起下钻杆中发生井涌  (1)发出报警信号并立即停止起下钻作业;  (2)抢接回压阀(或投钻具止回阀);  (3)适当打开节流阀;  (4)关防喷器 — 先关环型、再关闸板;  (5)关节流阀,试关井,注意套压不能超过极限套压;  (6)及时向队长和技术人员报告;  (7)认真观察、准确记录关井立压、关井套压和泥浆池增减量。

      3、起下钻铤时发生井涌  (1)发出报警信号,抢接回压阀(或投钻具止回阀);,  (2)抢接钻杆;  (3)适当打开节流阀;  (4)关防喷器 — 先关环型、再关闸板;  (5)关节流阀,试关井,注意套压不能超过极限套压;  (6)及时向队长和技术人员报告;  (7)认真记录关井立压、关井套压和泥浆池增量  4、空井时发生井涌  (1)发出报警信号;  (2)适当打开节流阀;  (3)关防喷器 — 先关环型防喷器、再关全封闸板防喷器;  (4)关节流阀,试关井,注意套压不能超过极限套压;  (5)打开环型防喷器;  (6)及时向队长和技术人员报告;  (7)认真记录关井立压、关井套压和泥浆池增量  二十五、压井  压井目的:  恢复井眼与地层之间的压力平衡,使井内泥浆液柱压力不低于地层孔隙压力  压井的基本工艺过程:  将配制好的具有一定密度的钻井液,采用合适的泵速和泵压注入井内,替换出井内被污染的泥浆  二十六、套管柱强度设计  目的: 确定合理套管钢级、壁厚以及每种套管井深区间  1、设计原则  满足强度要求,在任何危险截面上都应满足下式:  套管强度 > 外载×安全系数  ①应满足钻井作业、油气开发和产层改造需要;  ②承受外载时应有一定储备能力  ③经济性要好  2、安全系数 —抗外挤安全系数 Sc = 1.0  —抗内压安全系数 Si = 1.1  —套管抗拉强度(抗滑扣)安全系数St = 1.8  二十七、完井井底结构的类型  根据储层条件,完井的井底结构可分为四类:  1)封闭式井底—钻开后下油套或尾管固井,射孔;  2)敞开式井底—钻开后产层裸露,或下筛管不固井;  3)混合式井底—产层下部裸露,上部套管固井射孔;  4)防砂完井——砾石充填,筛管。

      二十八、完井方法的选择原则  油气井是连通油气藏的唯一通道,每口油气井的完井设计必须以获得最大的综合利润为前提选择完井方法所要考虑的问题相当广泛,但可找出其中的主要因素 这些因素有:  (1)储集层的类型:例如孔隙性、裂缝性或复合型、孔隙裂缝或裂缝孔隙  (2)储集层的均质程度  (3)产层岩石的稳定性  (4)产层附近有无底水或气顶  (5)产层的渗透性等  二十九、射孔完井的优缺点  优点:(1)能够比较有效地封隔和支撑疏松易塌产层;(2)能够分隔不同压力和不同性质的油气层;(3) 可进行无油管完井和多管完井; (4)除裸眼完井法外,它是最经济的  缺点:(1) 钻井和固井时对油气层的损害较为严重;(2) 油气层与井底连通面积小、油气层流入井阻力较大  三十、裸眼完井的优缺点:  优点:①井底直接与储集层相连通,流动阻力最小②避免了上部地层干扰,可在受伤害程度最小的情况下打开储集层③缩短了洗井液水泥浆在油气层的浸泡时间,减少了对油气层的损害④防止井内高压油气层对产层的影响,无固井阶段的伤害⑤若在钻进过程中遇到复杂情况可及时将钻具提起、处理  缺点:①适用面窄,不适应于有裂缝,有气顶,有底水,有夹层的碳酸盐岩层②不能避免层间干扰③油井投产后不能实施压裂等增产措施④先期裸眼完井是在钻开产层间固井,对产层情况尚不了解,具有一定的盲目性⑤后期裸眼完井 并没有避免洗井液和水泥浆对油气层的污染和不利影响。

      三十一、裸眼完井适应的条件:  (1)对于垂直井:①岩性坚硬、致密、井壁稳定不坍塌的碳酸盐储集层②无气顶、无底水、无含水夹层及易坍塌夹层的储层③单一储层、压力、岩性基本一致的多层储层④不准备选择实施分隔层段,选择性处理的储层2)对于水平井:①岩性坚硬、致密②不要求层段分割的储层③天然裂缝性碳酸盐或硬质砂岩④短或极短曲率半径的水平井  三十二、裸眼完井适用范围:  孔隙型、裂缝型、裂缝—孔隙型或孔隙—裂缝型坚固的均质储集层使用  井内只有单一储集层,不需分层开采,不含水含气夹层的井  裸眼完井适应的地质条件:1)岩石坚硬致密,井壁稳定不坍塌的储层;2)不要求层段分隔的储层;3)天然裂缝性碳酸盐岩或硬质砂岩;4)短或极短曲率半径的水平井  三十三、射孔完井适应的地质条件:1)要求实施高度层段分隔的注水开发储层;2)要求实施水力压裂作业的储层;3)裂缝性砂岩储层  三十四、人工井壁完井:渗透性可凝固材料注入出砂层,人工井壁阻挡沙砾  1、渗透性固井射孔完井法:  渗透性良好材料注入套管和地层之间,小功率射孔弹射开套管但不破坏注入的渗透层  2、渗透性衬管完井法:在衬管与裸眼之间注入渗透性材料  3、渗透性人工井壁完井法:裸眼井段注入渗透性材料形成人工井壁。

      三十五、钻开储集层时防止污染的方法:  答:钻开储集层使用的钻井液要符合基本要求,有效保护储集层不受伤害,防止uanjingye的固相粒子对油气层的堵塞,适当调节钻井液的密度,控制地层压力  三十六、论述各层套管的设计特点  答:各层套管受力情况不同,所以各具特点:①表层套管:是为了隔离浅部地层而下的一段套管,并且它承受了后续各层套管的重力,主要受轴向拉力作用,要承受井喷,气侵时的作用力,设计时主要考虑抗内压力,防止关井时受管内压力的作用而被压爆裂;②中间套管:中间套管不仅要承受内压力,在生产过程中还要受到钻具的冲击和磨损,所以在设计时应主要考虑内压强度,还有抗钻具磨损、冲击的能力③油层套管:油层套管式最后下入的套管,下入得深度较深,所以在设计时主要考虑抗外挤压力,该层套管在设计时还应考虑实际情况的具体因素  三十七、完井的基本要求:①最大限度地保护储集层,使储集层免受损害②减少油气在井筒中的流动阻力③能有效分割油气水层,防止各层间干扰④管外不冒油气水,保证长期稳产,延长井的使用寿命⑤能采用注水、压裂酸化等增产措施⑥成本低、工艺简单(7)下套管过程中,井内液柱压力与底层压力的压力差不致产生压差卡套管现象。

      三十八,防砂完井  分类  1)裸眼砾石填充完井  在钻开生产层之前下套管封固,再钻开生产层,在产层扩大井眼,下入筛管,在井眼与筛管间环空充填砾石,砾石和筛管对地层的出砂七阻挡作用  2)套管砾石充填完井  在下入套管并射孔的井中如有出砂,可在出砂井段下筛管,在筛管和油套之间环空中充填砾石的防砂工艺,是管内砾石充填完井,属二次完井  3)人工井壁完井  定义:利用渗透性的可凝固材料注入到出砂层,形成阻挡砂粒的人工井壁用以防砂的完井技术  分类:(1)渗透性固井射孔完井法(2)渗透性衬管完井法(3)渗透性人工井壁完井法。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卖家[上传人]:仙人指路
    资质:实名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