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五年级数学下册体积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五年级数学下册体积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体积单位》教学设计茂名市茂南区公馆镇东风小学张华多学情分析1、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了体积和容积的意义后教学的本节的主要内容是认识体积、容积单位教材的的编写体现出三个方面的意图:一是把体积单位与学过的长度单位、面积单位联系起来,体会统一单位的重要性,同时对这三种单位有一个直观的区别;二是注重实际操作,获得大量的感性经验;三是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感受体积单位的实际意义我的教学设计也围绕着这三方面来进行,为了让学生有充分的活动时间,我把体积单位与容积单位分开教学,第一课时教学体积单位2、学生分析:小学生思维是具象的,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思维正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向形式运算阶段的过渡发展期因此,小学阶段学习的几何是属于经验几何或实验几何,这些内容的学习都是建立在小学生的经验和活动基础上的对于小学生的学习方法而言,他们对几何图形的认识是通过操作、实验而获得的,几何的相关概念与关系的获得也是以操作为基础的,学生从一年级就开始接触几何,到五年级他们对几何教学中的动手操作活动并不陌生,并有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经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
2、过程与方法:能够根据生活中的常识和已有的经验,建立体积单位的实际的能力,具有解决物体体积和容积问题的正确方法和思路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大家想探究问题,愿意和同伴进行合作交流;乐于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相关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帮助学生建立体积是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的大小表象,能正确应用体积单位估算常见物体的体积.教学难点能联系已有知识正确区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清楚各自含义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准备棱长1厘米和1分米的正方体各一个,1立方米演示模型架学生准备棱长1厘米、1分米的正方体各一个,米尺1根教学媒体ppt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复习旧知1)填单位:老师身高175()教室的面积为48()游泳池水深2()占地面积250()师: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单位,它们是什么单位同学们还记得吗?课件出示:长度单位1厘米的长度,面积单位1平方厘米的大小师:我们以前学过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常用的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有哪些?(生回答,师板书)长度单位:厘米、分米、米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2)引入新课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物体的体积,你们还记得什么是体积吗?那么体积的单位又是什么呢?二、操作感知,获取新知1.认识体积单位。
1)认识1厘米3①出示棱长为1厘米的正方体,让学生动手量一量棱长,明确这个正方体的体积就是1厘米3②得出结论:棱长为1厘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厘米,记作1厘米3(cm3)③摸一摸:让学生直观感受一下1厘米3的大小④做一做:用橡皮泥切出一个1厘米3的正方体⑤看一看:小组内拼一拼2厘米3、4厘米3,感受一下有多大⑥找一找:(举例)我们身边哪些物体的体积接近1厘米3?(反馈:一个骰子、一粒花生等物体的体积接近1厘米3)(2)认识1分米3师:刚才我们通过摸一摸、量一量、举例等方法认识了1厘米3,我们能不能用同样的方法来认识1分米3呢?①出示棱长为1分米的正方体,明确这个正方体的体积就是1分米3②用硬纸板做一个1分米3的正方体盒子,摸一摸,感受一下1分米3的大小③拼体积④举例:我们身边哪些物体的体积接近1分米3?(3)认识1米3①提问:想一想,1米3又有多大呢?你能想象出来吗?(生发言后小结:棱长为1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米3)②师生活动:由几个同学用米尺在墙角围成一个体积是1米3的空间,感受1米3的大小三、实际应用,提升理解在( )里填上适当的体积单位数学书的体积是210( )橡皮擦的体积是8( )。
讲台的体积是1.8( )铅笔盒的体积是40( )四、巩固新知,实践运用1、填空1)棱长是( )的正方体,体积是1厘米3;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体积是( );棱长是( )的正方体,体积是1米32)一个碟片盒的体积大约是150( );一节货车车厢的体积大约是28( );一块橡皮擦的体积大约是7( );一本数学课本的体积大约是215( )2、判断1)一台冰箱的体积约是80米3 )(2)一个长方体的体积是12分米2 )(3)一本语文课本的体积约是200厘米3 )3.连一连学校主席台的体积 24立方厘米书包的体积 24立方米碳素墨水盒的体积 24立方分米五、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认为自己的表现如何?六、布置作业课本39页“练一练”1、2题板书设计体积单位棱长为1厘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厘米,记作1厘米3(cm3);棱长为1分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分米,记作1分米3(dm3);棱长为1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米,记作1米3(m3)教学反思在讲授《体积单位》一课之后,我对这节课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我认为这节课具备以下两个特点:1、充分利用直观教学,帮助学生形成空间观念。
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具有很强的直观依赖性,比较容易感知的是图形的外显性属性特征所以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直观教具,调动学生的感官,通过触摸、测量、类比等学习活动,帮助学生认识并建立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实际大小的体积观念学生真正是在亲身经历和体验下认识体积单位,从而在头脑中形成表象,积累经验,有助于以后计算和估算物体的体积另外,在教学中我还引导学生将三个体积单位结合起来,进行对比,并列举生活中的实例,激发学生的欲望,让学生在活动中理解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