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高考真题模拟新题分类汇编-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

课标文综39.(3)P6 (4)D3 (5)E1[2011·四川卷] 科学地开发和利用能源才能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三 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产生的废气,影响气候、危及人体健康的问题日益严峻因而,太阳能、核能、风能、潮汐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受到广泛重视据测算,全球可开发风能总量比水能总量大十倍我国沿海地区也蕴藏着丰富的风能资源3)请回答图12相应数码框中的内容,显示燃烧化石能源对人体健康危害的过程,以反映开发新能源的必要性图12材料四 亚马孙河河口位置(图13)图13(4)许多大河河口地区有丰富的潮汐能资源据材料四,分析亚马孙河河口潮汐潮位高的原因5)简述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风能资源丰富的自然条件课标文综39.(3)P6 (4)D3 (5)E1[2011·四川卷] 【答案】 (3)①二氧化硫、氮氧化物;②酸化;③呼吸【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燃烧化石能源对人体的危害大量燃烧煤、石油等化石能源会产生大量废气,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这些酸性气体会产生酸雨,使河湖水酸化,危害人体健康通过分析题干中数码框之间的关系即可得出答案4)【答案】 河口为三角形(或喇叭形),潮水涌入由宽变窄,潮位被推高;河口受东北信风(或信风)影响,信风顺潮流方向推高潮位(或风助潮势);该河流年径流量大,入海口河水逆潮流顶托抬高潮位。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海水运动形式——潮汐潮汐潮位的高低与河口形状、风向及河水顶托作用有关亚马孙河河口口大内小,涌入河口的海水较多,河口变窄使潮位抬高;亚马孙河河口位于赤道附近,受来自海洋的信风影响,加剧了潮势亚马孙河流经热带雨林气候区,降水丰富,径流量大,注入海洋的河水较多,与自东向西流的海水形成顶托之势,从而抬高潮势5)【答案】 亚欧大陆与太平洋之间的热力差异显著,冬夏季风交替影响;纬度低,热带气旋活动频繁;滨海地区昼夜海陆热力差异形成昼夜更替的风(或海陆风);下垫面平坦(海面平滑),阻力(摩擦力)小,对风力削弱作用小因此,风能资源丰富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风能资源风能资源丰富说明风力强,主要考虑大气运动情况及地形的影响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由于受冬夏季风、热带气旋影响风力较大;另外,滨海地区海陆风作用明显;东南沿海地区地形较平坦,对风的阻挡作用较小[2011·安徽卷] 在地理研究中,可用重心移动反映地理事物和现象空间分布的变化,图12表示我国1978-2005年能源生产总量、能源消费总量与GDP重心变化轨迹完成31~32题图12课标文综31.E1[2011·安徽卷] 能源生产总量、能源消费总量与GDP重心变化轨迹分别对应图中的( )A.a、b、c B.c、b、aC.c、a、b D.b、c、a课标文综31.E1[2011·安徽卷] B 【解析】 1978-2005年我国能源生产总量、能源消费总量与GDP重心均向西向南移动。
能源生产总量重心位置最为偏北且移动幅度最大,能源消费总量重心次之,GDP重心位置最为偏南且移动幅度最小课标文综32.E1[2011·安徽卷] 当前能缩小能源生产重心与能源消费重心东西间距的是( )A.西电东送B.西气东输C.陕西煤炭资源开发D.东海油气资源开发课标文综32.E1[2011·安徽卷] D 【解析】 读图可知,从1978至2005年我国能源地区供需严重不平衡且都有向西移动的趋势能源生产重心向西移动幅度大,能源消费重心向西移动幅度小开发东海油气资源能减缓能源生产重心西移的趋势,从而缩小了能源生产重心与能源消费重心东西间距[2011·江苏卷] 图4为日本及其附近海域震源深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9~10题图4课标文综9.A2[2011·江苏卷] 日本以及附近海域震源深度的分布特点是( )A.由北向南深度增大B.由南向北深度增大C.由西向东深度增大D.由东向西深度增大课标文综9.E2[2011·江苏卷] D 【解析】 根据图中不同震源深度的分布,可以确定日本及其附近海域震源深度的分布特点是由东向西逐渐增大课标文综10.E2[2011·江苏卷] 2011年3月11日,日本以东海域发生了9级地震,福岛核电站遭受破坏,其泄露的污染物随洋流扩散的主要方向是( )A.西南 B.东北 C.西北 D.东南 课标文综10.D3[2011·江苏卷] B 【解析】 日本群岛位于北太平洋的西岸,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在此交汇后流向东北方向,形成北太平洋暖流。
所以福岛核电站泄漏的污染物会随北太平洋暖流向东北方向扩散[2011·江苏卷] 图11为同一降水过程形成的自然状态的洪水过程线、自然状态的地下径流过程线、城市化后的洪水过程线和修建水库后的洪水过程线示意图读图回答21~22题图11课标文综21.D4[2011·江苏卷] 人类活动影响下形成的洪水过程线是( )A.① B.② C.③ D.④课标文综21.D4[2011·江苏卷] AC 【解析】 城市化使地表径流增加,所以①表示城市化后的洪水过程线修建水库起到削峰补枯的作用,故③表示修建水库后的洪水过程线城市化和修建水库都属于人类活动的影响,所以人类活动影响形成的洪水过程线为①③课标文综22.E2[2011·江苏卷] 防治城市内涝的措施有( )A.兴建污水处理厂 B.疏浚河道C.加强道路建设 D.完善排水系统课标文综22.E2[2011·江苏卷] BD 【解析】 疏浚河道、完善排水系统都可以防治城市内涝;而兴建污水处理厂是防治水污染的措施;加强道路建设不能防治城市内涝[2011·天津卷] 图4为两种地质现象示意图,图5为华北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结合图文材料,回答8~9题图4 图5 课标文综8.E2[2011·天津卷] 发生图4所示两种地质现象共同的必要条件是( )A.突发地震B.坡度较大的山地C.连降暴雨D.地表堆积物较多课标文综8.E2[2011·天津卷] B 【解析】 本题考查地质灾害的有关知识。
从图中可知,这两种地质灾害一个为滑坡,一个为泥石流,它们发生的共同必要条件是都有坡度较大的山地,B项正确课标文综9.A2[2011·天津卷] 图5所示的四处房屋,阳光射入时间最长,且受图4所示地质灾害威胁最小的是( )A.a B.bC.c D.d课标文综9.A2[2011·天津卷] B 【解析】 本题考查等高线判断a位于山谷地区,易发生地质灾害;b位于台地,东西方没有山地阻挡,光照时间长;c、d西侧都为山地,影响光照因此答案B正确[2011·太原一调]图X14-5表示澳大利亚不同地区最容易发生火灾的季节,图X14-6是达尔文市的气候统计图读图回答1~2题图X14-5 图X14-61.澳大利亚火灾的分布特点是( )A.秋季火灾的分布范围最广B.夏季火灾主要分布在北部地区C.30°S大陆东西沿岸火灾易发季节相同D.夏秋季火灾主要分布在印度洋沿岸1.D 【解析】 由图可以看出春夏季火灾分布范围最广,夏季火灾主要分布在南部地区,30°S大陆东岸火灾主要发生在春季,西岸主要发生在春夏季,夏秋季火灾主要分布在南部沿海,属于印度洋沿岸2.达尔文市在冬春季容易发生火灾,原因是该季节( )A.降水较多,气温较高B.降水较少,气温在20℃以上C.降水较少,气温较低D.风力较大,气温在28℃左右2.B 【解析】 达尔文市属于热带草原气候,由右图气候统计图看出此地冬春季节降水少,气温又在20℃以上,故冬春季节易发生火灾。
3.[2011·惠州三调]在我国东南沿海登陆的台风不会( )A.带来沿海风暴潮B.诱发地质灾害C.缓解高温酷暑D.引发沙尘暴3.D 【解析】 台风是发生在夏秋季节的天气系统,主要影响我国东南沿海,发生时会伴随大风、暴雨(诱发滑坡、泥石流等)及风暴潮,同时可缓解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高温酷暑沙尘暴是发生在冬春季节的天气现象台风不能引发沙尘暴[2011·北京朝阳期末]图为我国某山区四个聚落的航空照片,框线内为居民密集区读图回答4~5题图X14-74.图中不容易发生泥石流和洪灾的聚落是( )A.甲 B.乙 C.丙 D.丁4.C 【解析】 泥石流发生的地形条件必须是山谷从聚落存在的位置可以看出,若发生泥石流或洪灾,甲和丁都正处在其必经之处,乙中有一部分要受到影响,丙相对离沟谷较远,在沟谷旁边,因此四地中丙地不易发生5.应对泥石流灾害的措施正确的是( )A.在较陡山体凹坡处建临时躲避棚B.逃生时向河谷两侧山坡跑C.顺沟谷方向上游或下游逃生D.加强泥石流沟谷下游灾害的预报工作5.B 【解析】 应对泥石流灾害的措施应是在地势较高、坡度较缓的地方建躲避棚,逃生时应向沟谷两侧的山坡上跑,应加强泥石流沟谷上游的检测工作,从而及时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