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搜柄,搜必应! 快速导航 | 使用教程  [会员中心]

36个词牌名的由来

文档格式:DOCX| 10 页|大小 19.88KB|积分 20|2022-10-12 发布|文档ID:161148110
第1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页未读,继续阅读>>
1 / 10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 版权提示
  • 文本预览
  • 常见问题
  • 诉衷情 原唐玄宗时教坊曲,后来温庭筠依曲填词、并取名为《诉衷情》,用以抒发感情 意取《离骚》:“众不可户兮,执云察余之中情”而名《诉衷情》中”通“衷”)诉衷情•眉意宋•欧阳修 清晨帘幕卷轻霜,呵手试梅妆都缘自有离恨,故画作远山长 思往事,惜流芳拟歌先敛,欲笑还颦,最断人肠如梦令 相传为后唐庄宗李存勖自度曲初叫《忆仙姿》,苏轼嫌其调名不雅,取词中“如 梦、如梦”之叠句,改名《如梦令》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宋•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 绿肥红瘦点绛唇 点绛唇,词牌名,又名“点樱桃”、“十八香”、“南浦月”、“沙头雨”、“寻瑶草” 等以冯延巳词《点绛唇•荫绿围红》为正体,双调四十一字,前段四句三仄韵,后 段五句四仄韵点绛唇•蹴罢秋千宋•李清照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忆江南 此调本是隋乐《望江南》,又名《谢秋娘》据传隋炀帝杨广喜欢在东湖泛舟,作 八阙《湖上曲》,配上乐曲《望江南》,令歌妓演唱忆江南•江南好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沁园春 由东汉的沁水公主园得名。

    东汉明帝刘庄第五个女儿刘致为沁水公主,在封地沁 水县兴建一座园林,史称沁水公主园,简称沁园大将军窦宪依仗其妹窦皇后的权势,以低价夺取沁园,公主害怕,不敢计较后 来章帝知道此事,要治窦宪罪,窦宪退出沁园,从此不得重用后世泛称公主的 园林为“沁园”后人作诗以咏其事,此调因而得名“沁园春”沁园春•孤馆灯青宋.苏轼孤馆灯青,野店鸡号,旅枕梦残渐月华收练,晨霜耿耿,云山摛锦,朝露漙漙 世路无穷,劳生有限,似此区区长鲜欢微吟罢,凭征鞍无语,往事千端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 难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尊前生查子 原为唐代教坊曲,后转作词调据传《生查子》的“查”字本是“楂”字,通“槎” 《白香词谱》认为“生”本可读“星”,“生查”即“星槎”,系往来于天河的木 筏据南朝梁代宗懔《荆楚岁时记》记载,生査子词调名取义是张骞乘槎到天河的传 说生查子•元夕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何满子 又名《河满子》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调名 唐张祜那首传唱千古的宫词《河满子》,写尽了宫女的哀怨,诉尽凄楚,赢得了 无数人同情忧伤的泪,使该词牌名广泛流传。

    何满子宋•秦观天际江流东注,云中塞雁南翔衰草寒烟无意思,向人只会凄凉吟断炉香袅袅, 望穷海月茫茫莺梦春风锦幄,蛩声夜雨蓬窗谙尽悲欢多少味,酒杯付与疏狂无奈供愁秋色, 时时递入柔肠声声慢原名《胜胜慢》,最早见于北宋晁补之笔下,是为他的家妓荣奴离去所作声声慢•秋声宋•蒋捷黄花深巷,红叶低窗,凄凉一片秋声豆雨声来,中间夹带风声疏疏二十五点, 丽谯门、不锁更声故人远,问谁摇玉佩,檐底铃声彩角声吹月堕,渐连营马动,四起笳声闪烁邻灯,灯前尚有砧声知他诉愁到 晓,碎哝哝、多少蛩声诉未了,把一半分与雁声长相思乐府旧题,南朝萧统、陈后主、徐陵、陆琼、江总等均有诗作,多抒写离别相思 之情此调由三、七、五句式组成,每句用韵,且前后段各有一叠韵,音节响亮, 表情由热烈而渐趋和婉此调自白居易之后皆沿其体长相思•山一程清•纳兰性德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念奴娇 又名“百字令”“酹江月”“大江东去”“湘月”,得名于唐代天宝年间的一个名叫 念奴的歌伎此调以苏轼《念奴娇•中秋》为正体,双调一百字,前片四十九字, 后片五十一字,各十句四仄韵念奴娇•赤壁怀古宋•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 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 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临江仙原是唐教坊曲,后用作词牌,《乐章集》入“仙吕调”,《张子野词》入“高平调”临江仙源起颇多歧说南宋黄昇《花庵词选》注:“唐词多缘题所赋《临江仙》, 则言仙事明董逢元《唐词纪》认为,此调“多赋水媛江妃”,即多为咏水中的 女神调名本意即咏临江凭吊水仙女神临江仙•柳外轻雷池上雨宋•欧阳修柳外轻雷池上雨,雨声滴碎荷声小楼西角断虹明阑干倚处,待得月华生燕子飞来窥画栋,玉钩垂下帘旌凉波不动簟纹平水精双枕,傍有堕钗横采桑子唐代教坊曲有《杨下采桑》,调名本此汉代乐府诗《陌上桑》:“秦氏有好女, 自名为罗敷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此曲应是乐府旧曲《采桑》而入燕乐 者晚唐和凝词为创调之作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 宋•欧阳修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尽日风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青玉案 调名源自东汉末年张衡的《四愁诗》:“美人赠我锦绣缎,何以报之青玉案青玉案•元夕宋•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 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 火阑珊处阮郎归又名“碧桃春”“宴桃源”“濯缨曲”等阮郎,指阮肇相传东汉永平年间,浙江剡县人刘晨和阮肇到天台山采药迷路, 遇到两个仙女,被邀至家中半年后回家,子孙已过七代他们重入天台寻访仙 女,踪迹已杳事见《太平广记》卷六十一此调创调之作为李煜词,但此词或传为冯延巳、晏殊、欧阳修作阮郎归•初夏宋•苏轼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水沉烟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蝶恋花蝶恋花,词牌名,原是唐教坊曲,后用作词牌,本名“鹊踏枝”,又名“黄金缕” “卷珠帘”“凤栖梧”“明月生南浦”“细雨吹池沼”“一箩金”“鱼水同欢”“转调 蝶恋花”等以南唐冯延巳《蝶恋花•六曲阑干偎碧树》为正体,此体为双调六十字,前后段 各五句四仄韵,另有变体二种蝶恋花•春景宋•苏轼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渔家傲又名“渔歌子”“渔父词”等《乐府纪闻》:“张志和自称烟波钓徒,愿为浮家泛 宅,往来苕霅间,作‘渔歌子'。

    按张志和所作“西塞山前白鹭飞”一词,亦名 “渔父词”,其调之曲拍,不传于后世而唐宋词人,又多有“渔家乐”之作, 其为描写渔人生活之词则同以晏殊词《渔家傲•画鼓声中昏又晓》为正体,双调六十二字,前后段各五句, 五仄韵另有六十二字四仄韵一叠韵,六十二字两平韵三叶韵,六十六字五仄韵 的变体渔家傲•秋思宋•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武陵春 相传是北宋词人毛滂所创毛滂根据楚地流传的曲调,作了一曲“武林春”,后 来便作为曲子词形式流传了下来《填词名解》云,调名取自唐人方干《睦州吕郎中郡中环溪亭》诗“为是仙才登 望处,风光便似武陵春”武陵春•春晚宋•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一枝春 曲名,由作者杨缵创作于南宋的一曲支子一枝春指梅花一枝春•除夕宋•杨缵竹爆惊春,竞喧填、夜起千门箫鼓流苏帐暖,翠鼎缓腾香雾停杯未举奈刚 要、送年新句应自有、歌字清圆,未夸上林莺语从他岁穷日暮纵闲愁、怎减刘郎风度屠苏办了,迤逦柳欺梅妒。

    宫壶未晓, 早骄马、绣车盈路还又把、月夜花朝,自今细数水调歌头“水调歌头”词调来来源于《水调》曲《水调》曲,为隋炀帝所制唐刘餗《隋 唐嘉话》说:“炀帝凿汴河,自制《水调歌》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宋•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 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 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相见欢据《白香词语》考证:本调始于唐,原是唐教坊曲名最先把《相见欢》从教坊 曲转为词调的是南唐后主李熠李煜用这个词牌名填词时已在归宋之后,忆起往 昔纸醇金迷的生活,怆然泪下,写下一首凄惋的《相见欢》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 南唐•李煜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踏莎行《踏莎行》作为词调是寇准的自度曲,咏的是暮春时节,莎草离披,践踏寻芳之 事踏莎行•候馆梅残宋•欧阳修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浪淘沙《浪淘沙》原为唐教坊曲,后用作词调唐玄宗开元年间的敦煌曲就有了《浪淘 沙》的曲调名,这个曲调是流传于丽江纳西族民间的洞经古乐词家认为:“浪 淘沙”作为双调之长短句词,始于南唐后主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南唐•李煜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渔歌子唐教坊曲,后用作词调,此曲起源于民间的渔歌初名《渔父歌》,后收入在《花 间集》时更名为《渔歌子》,分单、双调两种单调以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 一首为正体,双调以孙光宪“泛流萤”词为正体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唐•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水龙吟 《水龙吟》最早是南北朝时北齐的一组古琴曲,因唐玄宗最擅长吹笛子,御用音 乐家们迎合皇上的旨意,改编成了笛曲《水龙吟》的词调,首见北宋柳永的咏梅之作(见《历代诗余》卷七十四),次见 章质夫、苏轼的唱和词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宋•苏轼 清晨帘幕卷轻霜,呵手试梅妆都缘自有离恨,故画作远山长 思往事,惜流芳拟歌先敛,欲笑还颦,最断人肠虞美人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调名本意为咏项羽宠姬虞美人事,因以此为调名。

    虞姬, 西楚霸王项羽的爱姬《虞美人》原有三种曲调,后来以李煜的“春花秋月何时 了”为韵体正声虞美人•听雨宋•蒋捷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卜算子相传唐代骆宾王作诗喜欢用数字,人称“卜算子”,词家遂用为调名另有一说 法是取自黄庭坚词“似扶着、卖卜算”,大概是取现在卖卜算命之人的意思《词 谱》以苏轼“缺月挂疏桐”一首为正体卜算子•缺月挂疏桐宋•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永遇乐 词牌名来自一个忧伤的故事唐朝书生杜秘书,工于填词他邻居有个小女儿叫酥香,美丽聪慧郎情妾意, 私订终身,这件事被酥香家仆人发现后,报告了主子书生被告官判刑,发配到 河朔临行前,他为酥香写了一首《永遇乐》,酥香拿着这首词,连唱三遍,声竭 而亡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宋•辛弃疾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 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彩云归 最早起源于宋大曲,是宫廷音乐中以大曲形式出现的曲目,而将此曲带到民间 改良成一种单独曲子词形式的,据记载,是大词人柳永彩云归•蘅皋向晚舣轻航宋•柳永蘅皋向晚舣轻航卸云帆、水驿鱼乡当暮天、霁色如晴昼,江练静、皎月飞光 那堪听、远村羌管,引离人断肠此际浪萍风梗,度岁茫茫朝欢暮散,被多情、赋与凄凉别来最苦,襟袖依约,尚有余香算得伊 鸳衾凤枕,夜永争不思量牵情处,惟有临歧,一句难忘苏幕遮 原是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后用作词调名幕,一作“莫”或“摩”源于龟兹乐 据考证是高昌民间以水交泼乞寒之歌舞戏苏幕遮•怀旧宋•范仲淹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 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 思泪扬州慢 又名《朗州慢》此调是宋姜夔过扬州时自度之曲,内容是写扬州在战乱后的破败 景象和自己的感慨扬州慢•淮左名都宋•姜夔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 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 “黍离”之悲也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

    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 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 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望海潮 此调首见于柳永《乐章集》,是柳永所创的新声调名是以钱塘(今杭州)作为观潮 胜地而取其意望海潮•东南形胜宋 柳永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 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雨霖铃 也作《雨淋铃》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调名唐段安节《乐府杂录》云“《雨 霖铃》者,因唐明皇驾回至骆谷闻雨淋銮铃,因令张野狐撰为曲名雨霖铃•寒蝉凄切宋•柳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 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 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定风波 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调名唐代(兼有五代)的燕乐曲子歌辞,为当时民间所做, 有“边客游子之呻吟,忠臣义士之壮语,隐君子之怡情悦志,少年学子之热情与 失望,以及佛子之赞颂,医生之歌诀”,更有外族统治下“敦煌人民之壮烈歌声”。

    定风波•三月七日宋•苏轼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 此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 无晴一剪梅宋代称一枝为一剪古时远地赠人,辄以梅花一枝 表相思词名一剪梅,就是于斯取义的《一剪梅》作为词调最早见于周邦彦,是 周邦彦的自度曲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宋•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满江红词牌源自《冥音录》里一个曲子名原来叫做“上江红”,而“上”亦为“满” 的意思,所以也叫做“满江红”柳永和范仲淹的传世佳作使这个词牌名声大作, 后岳飞的《满江红》让词牌跳出忧凄与愤怨 的阁楼,带来了“满江红日”的悲壮情怀满江红•写怀 宋•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 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帝台春《帝台春》原是琵琶曲,后用做词调名。

    这个词牌宋词仅有一首,宋李甲所作 载于《乐府雅词》卷下帝台春•芳草碧色 宋•李甲 芳草碧色,萋萋遍南陌暖絮乱红,也知人、春愁无力忆得盈盈拾翠侣,共携赏、凤城寒食到今来,海角逢春,天涯为客谩伫立、遍倚危阑,尽黄昏,也只是、暮云凝碧拚则而今已拚了,忘则怎生便忘得又还问鳞鸿,试重寻消息。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卖家[上传人]:dajiefude2
    资质:实名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