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课件
搜柄,搜必应! 快速导航 | 使用教程  [会员中心]

(新课标人教)高中地理必修2名师教案: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二节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文档格式:DOCX| 3 页|大小 53.74KB|积分 12|2025-03-16 发布|文档ID:253595179
第1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页未读,继续阅读>>
1 / 3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 版权提示
  • 文本预览
  • 常见问题
  • 精品资源第二节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一、教材分析本节教材是全册书的最后一节,是本书的总结和升华这节主要解决两个问题:( 1)中国为什么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庞大的人口压力、 严重的资源短缺、深刻的环境危机);(2)中国为什么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以《中国 21世纪议程》为指导,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循环经济一清洁生产和生态农业)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结合我国国情,分析、理解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2、过程与方法目标理解循环经济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 循环经济的内涵及其在工农业生产中的具体实践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了解公众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应具备的态度、责任和行为准则三、教学方式通过分析国情,理解为什么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必然选择 通过分析清洁生产、 生态农业案例,说明循环经济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组织学生收集各领域可持续发展的新闻、影音和图片资料,通过讨论身边现象,明确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每个公民的责任, 并明确自身应有的态度、习惯和行动四、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及设计说明导课以一则新闻引入新课:“ 2005年1月16日我国内地人口超13亿”引导学生关心时事,分析时事,理论实际相结合,可持续发展道路,勺必然性列举材料让学生分析,了解国情:我国 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利用率低;生态破 坏和环境污染非常深刻;面临人口和发 展双重压力。

    问:“分析一下,为什么会产生上述问 题?”阅读大量实例,分析并指出实例所反映的问题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我国国情,激发学生责任心;提高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 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指导学生分析教材中的案例 2、案例3,为什么是循环经济的体现?对比“循环经济”和“传统经济”的特点、优势与不足分析图表,深刻理解“清洁生产”、“生态农业”的特点明确一些基本概念从案例到理论,提高学生理解归纳能力分组讨论分四人小组:请每个小组的同学举出一 个事例,评论一种现象、一种行为,或 评价一个措施等,说说我们身边有哪些 可持续发展的行为?说说对人类赖以生 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人类未来的家园 的希望和美好祝愿!代表发言选择日常行为或社会现象进行 评价讨论尝试合作,锻炼合作、表达能 力明确公众参与是实施可持续发 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强学生 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积极性,了解正确的行为小结采用板书形式进行归纳总结指导学生整体把握本节各部分 知识的内在联系,有助于学生 巩固深化所学知识途径循环经济工业:清洁生产农业:生态农业欢下载中国21世纪议程。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卖家[上传人]:文库小子
    资质:实名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