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 > 施工组织
搜柄,搜必应! 快速导航 | 使用教程  [会员中心]

人教版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优秀教师教学设计

文档格式:DOC| 15 页|大小 8.11MB|积分 10|2022-09-24 发布|文档ID:155682183
第1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页未读,继续阅读>>
1 / 15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 版权提示
  • 文本预览
  • 常见问题
  • 努力!!加油!!!11 军神一、课前解析课文是一篇小说,作者是毕必成该文主要讲述了刘伯承右眼受伤后,到德国人开设的诊所就医的故事,表现了他钢铁般的意志,体现出能全身心地投入革命,不惜自己承受巨大痛苦的精神旨在让学生体会刘伯承意志如钢的英雄气概教学时,要抓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来体会人物的内心变化,再以沃克医生的口吻讲述这个故事课后的“阅读连接”安排了《丰碑》一文,供学生拓展阅读使用文章讲述了红军在行军途中,军需处长把棉衣让给了战友,自己却冻死在严寒之中,赞扬了他舍己救人的崇高精神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概括主要内容,然后运用本课所学的方法体会人物的内心二、教学目标1.认识“沃、匪”等5个生字,会写“庆、诊”等15个字,会写“诊所、年龄”等15个词语2.朗读课文,能读出人物说话的语气3.能说出沃克医生是怎样发现刘伯承是军人的,以及称他为“军神”的原因4.能从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中体会人物的内心5.能用沃克医生的口吻讲述这个故事三、教学重点1.能说出沃克医生是怎样发现刘伯承是军人的,以及称他为“军神”的原因2.能从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中体会人物的内心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五、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沃、匪”等5个生字,会写“庆、诊”等15个字,会写“诊所、年龄”等15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出人物说话的语气3.能说出沃克医生是怎样发现刘伯承是军人的,以及称他为“军神”的原因教学过程】一、开门见山,导入新课教师导入: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走进这样一位革命者出示课件1:他就是——刘伯承元帅然而,在他的传奇经历中,最为人称奇的是:他曾经手术72刀却不用麻药,德国医生称赞他为“军神”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儿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1课《军神》,重温刘伯承元帅的传奇故事,感受他的风采吧!出示课件2:二、朗读课文,扫除障碍教师引导:现在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并圈点勾画出本课的生字新词和你觉得难读的字时间3分钟,好,开始吧!出示课件3:教师提问:读完了吗?请同学们认读本课的生字新词出示课件4:指名读,教师正音教师提问:怎么能快速地认识这些字?谁来说一说预设1:可以结合形声字的特点进行分类记忆,左右结构,如“沃”“绷”“堪”;半包围结构,如“匪”;上中下结构,如“衷”预设2:还可以结合词语的意思记忆,如“由衷”指发自内心,那“衷”就是内心的意思;还有“堪称”的意思是可以称得上,那“堪”就是可以的意思教师引导:好!生字新词,我们都能认读了。

    现在请你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流利,读出人物说话的语气开始读吧!出示课件5:三、默读课文,整体感知1.抓住顺序,理清脉络教师引导:同学们,老师相信你们已经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了现在请你默读课文,思考: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记叙的?根据课文内容,可以将全文分为哪几部分?时间2分钟出示课件6:教师提问:请同学们说一说学生交流,教师出示交流结果预设:本文是按照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课文内容可以划分为“问诊时”“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这四部分具体来说,是这样的:问诊时(1-11):刘伯承来到诊所,沃克医生询问刘伯承的情况并检查伤势,发现这个“邮局职员”是个军人手术前(12-15):刘伯承为了避免麻醉对脑神经产生的影响,不顾沃克医生的劝说,坚决拒绝使用麻醉剂手术中(16-17):刘伯承承受着巨大的疼痛却一声不吭地做完手术手术后(18-26):沃克医生由衷地称赞刘伯承为军神,在知晓刘伯承的真实身份后,更是对他充满了钦佩和敬意教师板书:(问诊时 手术前 手术中 手术后)2.串联段意,概括内容教师引导:好!课文脉络已理清,再将各部分意思串联起来,就可以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谁来试着说一说,填一填。

    出示课件7:生学生交流,教师点评预设:本文讲述了刘伯承右眼受伤后,到德国人开设的诊所就医的故事他为了尽量减少对脑神经的影响,拒绝使用麻醉剂,一声不吭地忍痛做完了手术,表现出钢铁般的意志,体现出他能全身心地投入革命,不惜自己承受巨大痛苦的精神为他做手术的沃克医生称他为“军神”教师小结:好!我们已经读通了课文,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明白了课文主要展现了刘伯承的“军神”形象教师板书:(军神)教师引导:那沃克医生之所以称赞刘伯承堪称“军神”,是因为什么呢?出示课件8:预设1:他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预设2:沃克医生在给他所手术时,他不仅不使用麻醉剂,还能说出割的刀数,太令人吃惊了教师引导:是啊!真是令人佩服那故事一开始,沃克医生就认为刘伯承是“军神”吗?预设:不是四、研读“问诊时”情节,感受刘伯承的军人形象教师提问:既然不是“军神”,那故事一开始,即问诊时,刘伯承在沃克医生的眼中是一个怎么样的人?请说明理由 出示课件9:预设1:刘伯承在沃克医生的眼中是一个普通的病人当刘伯承走进诊所时,沃克医生“头也不抬”,只是“冷冷地问”,且只是简单地问了问他的姓名、年龄和病症不论从神态上,还是语言上,都能看出沃克医生对刘伯承很冷漠,并没有把他特殊对待,甚至连基本的尊重都没有吧。

    预设2:刘伯承在沃克医生的眼中是一个从容镇定的军人当沃克医生“解开病人右眼上的绷带”时,他愣住了,他发现病人实际病情不是像病人所轻谈描写的那样,“土匪打上了眼睛”,而是很重面对如此重的伤势后,病人依然从容镇定,沃克医生根据自己的军医生涯经验,“一针见血地”便断定这位病人是军人预设3:刘伯承在沃克医生的眼中是一个不诚实的人一是隐瞒病情明明很重,却说很轻;二是隐瞒身份明明是军人,却说是邮局职员教师小结:分析很到位,并能结合人物的语言、神态描写来分析人物形象,这非常好!是呀!故事的一开始,刘伯承在沃克医生的眼中是一个病人,是一个隐瞒病情、隐瞒身份而又从容镇定的军人教师板书:(军人)教师追问:同学们,那你能理解刘伯承为什么要这么做吗?请谈谈自己的认识出示课件9教师引导:在交流之前,我们先来看一则资料,以帮助大家理解出示课件10:教师指明读,学生思考教师引导:现在请你结合这段资料,再读1-11自然段,说说你对刘伯承行为的认识预设1:当时形势很危险,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被抓捕刘伯承隐藏身份与隐瞒都是出于对自身安全的考虑,是为了保护自己,是可以理解的预设2:我觉得刘伯承并没有隐瞒病情从他对待病情的态度上,到更能体现他是一位意志坚强、从容镇定的人。

    预设3:我觉得刘伯承并没有真心想隐瞒自己的身份,只是出于安全的考虑当沃克医生断定他是军人时,刘伯承“微微一笑”从这一词语中,我体会到刘伯承似乎读懂了沃克医生是在关心他当时可能会想:这位医生不简单,居然能看出我军人的身份,看来经验丰富,我就不和他争辩了,先治病要紧教师小结:好!大家说的都有道理同学们,我们通过人物的神态、语言描写,体会到了两个人物的一些外在和内心的表现和特点,十分有趣教师引导:现在我们完整地把他们的对话给演一遍好吗?注意说话人的身份和语气我请两位同学上来只读对话,我来读其余的话学生分角色朗读教师引导:体会地很好!可是,面对眼前的这样病人,沃克医生还是吩咐护士,准备做手术就在手术开始的时候,这位病人却提出了一个非常过分的要求这个要求是——预设:不用麻醉剂教师引导:对接下来,故事就进入手术前的情节在这里,刘伯承在沃克医生的眼中又是一个怎么样的人?精彩内容,请听下回分解 五、自学生字,引导练习1.学生自学 出示课件11:教师引导:请同学们自学本课生字你认为需要特别注意字,或容易写错的字,需要提醒大家的地方请勾画出来,一会儿我们全班一起交流学生同桌互查,找出错误进行改正2.集体交流预设1:“衷”字需要注意中间的“中”,竖要写得短一,以免和下面的部件交叉。

    预设2:“崭”“慈”两个字笔画较多,书写时要格外关注崭”字上面的“山”要写得扁一些,“慈”字的“心”字底要写得扁而宽预设3:注意“匪”字的书写笔顺:最后一笔是“∟”教师引导:我们来看一看本课的生字,按照间架结构分一下类预设1:上下结构的有:审、崭、衷、荣 预设2:左右结构的有:诊、沃、龄、绷、剂、施、吭、祥预设3:半包围结构的有:庆、匪教师引导:请同学们把这几个字再写一写 四、家庭作业出示课件12:五、板书设计11 军神问诊时(1—11)手术前(12—15)刘伯承 军人、军神手术中(16—17)手术后(18—26)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能从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中体会人物的内心2.能用沃克医生的口吻讲述这个故事教学过程】一、回顾复习,导入新课教师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了解了故事的来龙去脉,并重点分析了问诊时的情节,初步感受了刘伯承的“军人”形象今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继续体会刘伯承的内心,进而深入感受刘伯承的“军神”形象出示课件13:二、研读“手术前”情节,感受刘伯承的“军人”形象教师提问:现在请你默读“手术前(12—15)”情节,在这里,刘伯承提出不使用麻醉剂的要求,他为什么要这样做?这会给沃克医生的内心带来什么样的变化呢?请结合相应语句,有理有据地说一说。

    出示课件14:预设1:我觉得沃克医生当时应该很生气,觉得这位病人很任性,不知道手术所带来的痛苦眉毛扬了起来”,这是对沃克医生的神态描写,写出了沃克医生听到病人拒绝使用麻醉剂时惊讶的表情然后生气地对病人说:“年轻人,在这儿要听医生的指挥!”这是语言描写,请注意这里的感叹号,这是在用上祈使的语气命令他要这样做预设2:此时此刻,病人却很平静地说,“沃克医生,眼睛离脑子太近,我担心实行麻醉会影响脑神经而我,今后需要一个非常清醒的大脑!”这句话写出了刘伯承不使用麻醉剂的原因,也可以看出他是经过深思熟虑后的决定,从“平静”一词可以看出教师引导:听到这位病人的回答后,沃克医生为什么又一次愣住了呢?此时,刘伯承在沃克医生的眼中会是一个怎么样的人?你怎么看刘伯承的做法?说明理由出示课件15:预设1:沃克医生被他平静的态度所惊到了听完病人的解释后,沃克医生竟然有些口吃,表明他不敢相信自己刚才所听到的预设2:沃克医生可能觉得这位病人在逞匹夫之勇,不晓得不使用麻醉剂意味着什么当沃克医生给病人说明可能会遭受什么的痛苦时,病人却说“试试看吧”我觉得这个说法很有意思,假如刘伯承直接说,“能”,情况会是什么样呢?一个“试试看”,写出了刘伯承坦然面对自己的决定,是有备而来的,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从容镇定、深思熟虑的军人。

    教师引导:有自己的见解,很好!现在请你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读一读这段对话,注意说话人的身份和语气大家开始吧!学生读完后,教师指名分角色朗读出示课件16:教师引导:好!在这一部分,刘伯承在沃克医生的眼中可能是一个逞匹夫之勇的军人,但内心是还是关心、心疼刘伯承的接下来,故事就进入到做手术当中了,这又会发生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呢?三、研读“手术中”情节,感受刘伯承的“军人”形象教师提问:现在请你默读第三部分(16—17),边读边批注,想一想:手术中,刘伯承和沃克医生外在和内心各有哪些表现?沃克医生对待刘伯承的态度有了什么变化?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请有理有据地说一说出示课件17:预设1:刘伯承在手术中忍受了剧烈的疼痛我从他“紧紧抓住”“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以及抓破床单的动作描写,可以看出他承受了巨大的疼痛令人佩服的是他竟然“一声不吭”,意志力很强大,一般人难以企及预设2:沃克医生在手术中,没有了以前的镇定,双手也有些颤抖额上汗珠滚滚,可以看出他有些紧张,不知道这位病人能熬过去不由在心里对病人的心疼、担心,到语言上嘱咐、关心,“你挺不住可以哼叫”教师引导:这一部分,我们是抓住了人物的表情、动作,来体会人物内心感受的。

    同学们,我们不妨自己根据文字的描写,自己来做一做,更真切地体会人物的外在和内心的表现教师指名学生来做,根据学生表演情况,教师点评出示课件18:教师引导:在这一部分,刘伯承给沃克医生留下了一个坚强的军人形象接下来,故事就进入到最后了,我们来看——四、研读“手术后”情节,感受刘伯承的“军神”形象教师提问:现在请你默读第四部分(18—26),边读边批注,说说这次你从沃克医生和刘伯承的语言、动作、神态当中发现了什么?你又读出了什么?这时,刘伯承在沃克医生的眼中又是一个什么的人呢?请你结合文中相关语句,有理有据地说一说出示课件19:预设1:我说刘伯承病人脸色苍白”,我读出了手术中刘伯承所忍受的痛苦是多么的巨大!“勉力一笑”,我发现刘伯承依然从容镇定,从他身上我看到了作为一个革命者所具有的乐观主义精神预设2:我来说沃克医生手术后,沃克医生还是很关心病人的,他担心病人会晕过去,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好医生不过,当他听到病人说,“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沃克医生竟然“吓了一跳”,之后又是“惊呆了”,可以看出他被这位病人惊人的意志所折服了于是,就有了这样的语言,他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自此,对刘伯承钦佩,由衷地佩服。

    预设3:补充一下经历过这次手术后,沃克医生觉得这位病人不一般,想知道他的真实姓名,更可见沃克医生对刘伯承的敬仰之情教师引导:好!这部分内容已经理解,我们感受到了一个堪称“军神”的刘伯承下面请同学们分角色朗读出示课件20:教师组织课堂,点评教师小结:到这里,我们就把这个故事讲完了我们通过对沃克医生和刘伯承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的细致分析,体会到了他们各自外在和内心的表现在这个故事中,刘伯承始终保持着一种从容镇定的态度,体现了作为一个革命者坚定不移的革命意志而沃克医生对刘伯承的态度则经历了生气、惊讶到心疼、钦佩,最后肃然起敬的内心变化教师板书:(正面描写)五、讲故事,再现刘伯承的“军神”形象教师引导:下面,我们以讲故事的形式,再现刘伯承的“军神”形象要求:以沃克医生的角度来讲述,可以加入表情、动作或内心独白,从而把沃克医生的内心变化展示出来出示课件21:小组合作交流,教师点评六、领悟写法,解读刘伯承的“军神”形象教师引导:同学们,本文是一篇小说那小说是什么呢?出示课件22:教师指名读教师提问:可见,小说的核心就在塑造人物形象那你认为本文主要描写的是谁?沃克医生还是刘伯承?出示课件23:预设:刘伯承。

    教师追问:可是,本文描写沃克医生的文字非常多,描写刘伯承的文字很少,这是为什么?出示课件23预设1:文章对沃克医生的描写属于侧面描写,它始终离不开对文章对刘伯承“军神”形象的塑造沃克医生对刘伯承的态度一直在发生变化,就能说明这个问题,他是围绕刘伯承这个中心人物而展开的可以说,描写沃克医生也是为了反衬刘伯承的“军神”形象预设2:假如从正面来写刘伯承的“军神”形象,我觉得会很难做到文章从侧面入手,尤其是通过沃克医生的内心变化来写,更能凸显刘伯承的人格魅力教师板书:(侧面描写)教师追问:非常好,能活学活用那为什么直到最后才告诉我们这位病人就是刘伯承呢?出示课件23预设:直到最后才得知,我觉得是为了给读者留下悬念,增强故事的吸引力还是为了塑造刘伯承的“军神”形象服务的教师追问:既然如此,那你是如何理解刘伯承堪称“军神”的呢?请说说自己的看法出示课件23预设1:我认为“军神”,在这里指的是刘伯承那钢铁般的意志,为了革命事业,不惜承受巨大痛苦的精神预设2:我认为“军神”,是对刘伯承元帅超出常人的军人素质的一种赞美,体现了作者对刘伯承元帅的敬仰之情预设3:我认为“军神”,是一种坚强意志的象征,并不是人真的成了神。

    教师小结:是啊!哪里有什么神,只不过是刘伯承元帅付出了超于常人的努力和代价,达到了常人所不能企及的高度另外,像舍身炸暗堡的董存瑞、宁死不屈的狼牙山五壮士、用胸膛勇堵敌人机枪的黄继光……这些英勇无畏的革命先辈都可以称得上“军神”,都值得我们后人敬仰与尊敬出示课件24:其实,像我们普通的人,如果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地工作,初心不改,心向阳光,也可以与英雄人物比肩这些都是我们心中的“军神”!教师板书:(军神)七、拓展延伸,布置作业教师总结:这节课,我们读懂了《军神》这个故事,理解了“军神”的内涵出示课件25:八、板书设计11 军神 正面描写刘伯承 军神 侧面描写【教学反思】 《军神》是统编本语文教材五年级下第四单元中的第三篇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责任”,语文要素:通过课文中的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内心;尝试运用动作、语言、神态描写,表现人物的内心本课的学习,旨在让学生感受刘伯承意志如钢的英雄气概在本文的教学当中,我一直在思考如何能结合小说这一文体特征进行教学,从而找准教学的切入点。

    经过一番尝试之后,最终选择一个主问题来切入,即刘伯承在沃克医生的眼中是一个什么样人?我们知道,人物性格是随着情节的变化而变化具体到本文,刘伯承在沃克医生的眼中也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对象这从沃克医生的语言、动作,尤其是神态描写当中可以看出于是,我按照故事发展的情节,一一分析了刘伯承在沃克医生眼中所发生的变化来引导学生体会其“军神”形象我的这一思路,使得整个课堂有了抓手,也有了核心,也直至教学目标,从而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在教学中,还有一个问题需要解决,就是对“军神”的理解本章本身不难理解,可是学生理解“军神”这一抽象的概念就不那么容易了为此,我除了利用人物描写的手法,如语言、动作、神态,让学生透过它们体会人物外在和内心的表现,进而理解“军神”就是指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可是,这并不是我想要的答案于是,我又用讲故事的方式,从沃克医生的角度再次理解刘伯承的“军神”形象这是从他者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属于对学生思维的训练吧!我没有止步于此,而是将“军神”所象征钢铁般的意志,进而泛化,那些在革命战争的抛头颅洒热血的人,都可以成为“军神”同样,普通人只要具备了这样的品质,为何就不能成为“军神”呢?从而破除学生对“军神”的神秘感和敬畏感,使得走进大众当中,成为激励人们战胜困难与挫折的动力。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卖家[上传人]:仙人指路
    资质:实名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