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 > 施工组织
搜柄,搜必应! 快速导航 | 使用教程  [会员中心]

老虎SATWE后处理使用说明618

文档格式:DOC| 133 页|大小 5.46MB|积分 10|2022-08-31 发布|文档ID:146407061
第1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页未读,继续阅读>>
1 / 133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 版权提示
  • 文本预览
  • 常见问题
  • 老虎SATWE后处理(V2.5.0)软件说明书梁/柱/板/独立基础平法梁/柱/墙/板用钢量估算梁/柱/板截面优化矩形(钢骨)柱/圆柱/墙/连梁设计梁截面/组合楼板设计双向板/独立基础设计深圳市水木建筑结构研发事务所2011.6.18版 权 计算机程序及全部相关文档所有权属于软件作者;未经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对文档进行复制,任何人不得对本软件进行逆向工程、逆向编译、逆向汇编以及任何破解行为对任何针对软件的逆向及破解行为我们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免 责 声 明对于本软件生成的结果,应该由结构工程师判断其准确性及有效性,并决定是否适用于实际工程软件作者对该软件不保证无错误、无故障产生,对任何用户使用此软件所遭遇到的任何理论上的或实际上的损失不承担任何责任本软件使用所引起的全部风险完全由使用者承担经测试目前版本程序支持SATWE2005.9~2011.3版本,对后续SATWE升级将竭力跟进,但不对后续SATWE版本支持做任何保证!前 言历经7年的开发和3年的市场化,“老虎SATWE后处理”软件终于有了400多位个人用户本程序是专为熟悉SATWE和有经验的建筑结构设计人员开发的SATWE后处理辅助绘图设计软件。

    程序可检查SATWE模型的错误,优化梁、柱、板截面,验算SATWE的柱/墙/连梁设计结果,将SATWE基础力转成SAFE模型,初估桩数,上下层墙端竖筋, 墙水平筋面积包络,可自动绘制层平面布置图,楼板施工图, 梁、柱配筋施工图及独立基础施工图,统计梁、墙、柱、板用钢量;还可找出模型局部调整梁、柱、墙计算面积增加的杆件;减少了工程师的绘图时间,提高了准确度和效率,是结构工程师的必备工具本程序还可读取SATWE2ETABS软件生成的ETABS模型,显示平面图,比较直观的检查转换模型的正确性本程序加密锁及安装包制作由陈国祥完成,郭法成参加了软件说明书和梁柱演示文件的编写,用户江韩、李海涛、陈刚等提出了宝贵意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本说明书新修正的内容用波浪线表示老虎SATWE后处理----使用说明书目 录第一章 软件安装、运行及功能简介 31.1 软件安装 31.2软件运行 41.3软件特色功能简介 9第二章 软件的基本参数及总体信息设置 112.1设置SATWE基本参数 112.2项目信息中参数设置 182.3层信息参数设置 232.4显示SATWE/ETABS层平面 252.5地震剪力调整系数、层侧向刚度比 272.6 SATWE模型检查与预对称 272.7总体信息其它参数 29第三章 墙/柱设计 303.1墙筋设置 303.2 SATWE墙筋包络 313.3 SATWE柱筋包络/平法 323.4柱设计信息、配筋交互及技术条件 363.5柱施工图绘制 46第四章 连梁设计 504.1 连梁施工图生成 504.2 连梁详细计算书查询 53第五章 框架梁设计 565.1梁平法配筋图绘制参数设置 565.2梁平法配筋图绘制 775.3梁平法图配筋简图说明 80第六章 楼板设计 826.1 PM2011楼板信息读取 826.2楼板基本参数 836.3楼板板厚、荷载等信息补充录入与修改 856.4楼板施工的绘制 87第七章 基础辅助设计 88第八章 常用设计工具 93第九章 梁、墙、柱、楼板用钢量统计 989.1柱用钢量统计 989.2墙用钢量统计 1009.3梁用钢量统计 1019.4楼板用钢量统计 102第十章 梁、柱、楼板截面优化 10410.1楼板截面优化 10410.2梁截面优化 10510.3柱截面优化 10710.4优化技术条件 108第十一章 施工图后模型变化梁、柱及墙自动校验 11011.1柱配筋校验操作过程 11011.2梁配筋校验操作过程 116第十二章 常见问题疑问解答 119附录一:剪力墙用钢量手算及STAT比较 125附录二:梁用钢量比较 127附录三:柱用钢量比较 128附录四:AUTOCAD图层重命名等常用命令使用方法 129第一章 软件安装、运行及功能简介1.1 软件安装运行程序目录下的老虎SATWE后处理setup文件,然后顺序点击下一步,即可弹出许可协议窗口,选择“接受协议条款”即可激活界面“下一步”按钮;接下来我们继续点击“下一步”来输入用户姓名及单位、选择程序安装目录后,继续点击“下一步”,出现图1.1-2则程序安装完成,程序将自动在桌面及开始菜单下产生程序及后处理模板的快捷方式。

    图1.1-1图1.1-2提示:软件使用过程中请用户不要拔除加密锁,如用加密锁启动后处理后,拔掉加密锁程序将变成试用版本;即使再插上加密锁,程序仍为试用版本;需先退出,或再启动另一后处理程序进程方可恢复程序为正式版本;另外:在程序读加密锁时拔出也易造成加密锁的损坏,在此提请用户注意!1.2软件运行 软件安装结束,下面我们可以开始工作了,在这里需要提醒用户的是,本软件运行前应先完整的运行PKPM系列软件的SATWE程序,然后进入程序的文件菜单点击“导入SATWE模型及计算结果”(图1.2-1),弹出目录选择菜单(图1.2-2)(程序运行默认进入此选择菜单),选择SATWE工作目录中的WPJ.SAT,程序将自动读取SATWE相关的结果文件,如果用户指定的读取目录非SATWE计算目录,而是“后处理目录” 下的“SATWE结果备份”目录,为防止用户错误使用SATWE结果文件,程序会给出(图1.2-3)提示图1.2-1图1.2-2图1.2-3Ø 保存默认设置:为方便用户保存“老虎SATWE后处理”工作设置,增加菜单”保存设置到后处理安装目录”,点取该菜单程序自动将GBCJOB.IN(包含所有可以改动的设置)文件保存至后处理安装目录,以后开启程序,自动加载此设置。

    Ø SATWE结果备份:通常计算模型文件较大,为方便用户携带,程序增加SATWE结果备份功能,点击此菜单,程序自动将“老虎SATWE后处理”需要读取模型的相关文件保存到“后处理目录\SATWE结果备份”下在此提醒用户:运行后处理程序前,建议检查程序读取文件的路径,避免由于用户操作不当、疏忽而导致后处理程序读取文件路径有误(如:程序路径选择有误致使程序每次读取SATWE结果备份文件,而没有读取工作目录更新后的SATWE结果) SATWE的主筋强度改成在PMCAD里定义,每个标准层的主筋强度可不一样,后处理要求每个标准层的柱主筋强度必须一样,梁可以不一样,每个标准层出图前,用此对话框修改成该标准层的梁主筋强度Ø 输出: 生成STRU.SAT、LOAD.SAT文件:SATWE 2008年8月以后版本,结果文件中已经没有了STRU.SAT和LOAD.SAT这两个文本文件,一些读取SATWE结果文件并接力SATWE的一些程序也不能继续使用,如:SATWE2ETABS及MIDAS的PKPM-Building,为此本程序增加输出STRU.SAT和LOAD.SAT文本文件功能,方便用户多程序计算校核结果。

    此功能已经关闭,转模型需收1000元技术费SATWE->SAFE6.x:用于将SATWE竖向力自动转换到SAFE6.0的模型中,如下图所示:点击确定程序弹出墙柱内力转换一览,程序将自动在工作目录下的后处理目录下生成******.F2K,下面我们就可以直接用SAFE6.0的import将SATWE柱底内力导入到SAFE中,导入结果如图所示,在需要查询柱点击,然后右键可以查看柱底导出内力情况SATWE柱底内力转SAFE外力时,Vx,Vy,Mx,My全部反号下图为SATWE的WWNL.OUT文件柱底面内力及内力为正的方向,也是SAFE从上往下看外力为正的方向Vx=315.6kN,Vy=96.2kN,N=-592.3kN(压为负),Mxx=-124.7kNm,Myy=397.3kNm - 130 -1.3软件特色功能简介(一) SATWE输入模型检查, 程序可检查下列错误1. 同一跨梁高度不一致2. 同一跨梁宽度不一致3. 高规10.2.9, 框支梁跨高比检查4. 高规10.2.12, 框支柱截面要求5. 柱截面,砼等级上层大于下层检查。

    6. 墙厚度,砼等级上层大于下层检查7. 梁底筋配筋率大于2.5%检查8. 墙体稳定性检查9. 短肢剪力墙轴压比检查10. 墙长大于8米检查11. 梁配筋多于两排提示.(二) SATWE梁/连梁配筋程序能根据现行国家规范自动生成混凝土梁平法施工图, 梁类型包括框梁、次梁、悬挑梁、框支梁、转换次梁和连梁配筋方法有三种, 第一种为”跨中顶筋不省贯通筋”; 第二种为”跨中顶筋省贯通筋”, 小直径贯通筋在梁两侧边, 而大直径钢筋不放置在梁侧边; 第三种为”跨中顶筋省贯通筋, 端部顶筋多于一排” 对塔楼标准层, 程序可任意包络层与层的配筋面积程序可对不同模型坐标,截面,楼层相同的梁/柱/墙配筋进行包络,基础梁可按04G101-3生成施工图,程序还可统计每层梁混凝土体积和钢筋用量三)SATWE柱配筋程序能根据现行国家规范自动生成混凝土柱/异形柱平法施工图, 柱类型包括框柱 、框支柱、端柱、梁上柱和墙上柱程序还可统计柱混凝土体积和钢筋用量四)SATWE墙端配筋包络程序只显示多于规范要求的竖筋和水平筋, 可节省校对时间程序还可统计每层墙混凝土体积和钢筋用量五) SATWE板配筋 程序能用菜单读取PMCAD 2011年3月以后版本用户输入的板厚及荷载等信息,自动计算形成计算书、绘制楼板施工图 (异形板钢筋面积需用户补充计算及绘制),估算楼板用钢量。

    六)桩数统计/基础反力 用户定义”荷载统计区域”后, 程序能显示”恒载+活载”的合力中心, 还能显示各种组合工况的轴力和对此合力中心的弯矩七)独立基础设计 程序能根据地基承载力和归并系数自动设计框架柱、异形柱及T/L/Z墙独立基础, 台阶数最多为三阶八)楼板、梁、柱截面优化程序根据用户的模型,可以自动给出对楼板及梁、柱经济截面尺寸的建议并给出节省混凝土用量及节省造价的估算结果九)梁、柱程序形成配筋后,模型修改程序自动核对当用户用程序绘制完梁、柱配筋,后期往往由于甲方、建筑等原因需要修改模型,但是局部的修改又会带来其他部位的配筋变化,一一核对工作量非常大,为此本程序增加了,出图后配筋核对功能!只需简单操作即可了解原设计哪些部位配筋不足,局部进行处理即可!第二章 软件的基本参数及总体信息设置2.1设置SATWE基本参数图 2.1-1Z 结构体系及模型中地下室层数:程序自动读取SATWE参数进行设置;Z 程序自动判断跃(越)层柱: 程序根据柱不和梁连接判断为跃层柱,由于100x100的刚性梁SATWE无配筋,程序没有读取信息,会按跃层柱处理,当地下室底板按刚性梁输入时,程序会将底板下的柱配筋和底板上的柱配筋自动包络,这时不能勾选此项。

    用户也可将底板下的柱截面改成大于底板上的柱截面,程序就不会按跃层柱包络Z 抗扭箍筋面积 = Ast1 + (Astv - 2Ast1)/总肢数:Ast1为受扭箍筋单肢截面面积,Astv箍筋各肢的全截面面积Z 自动增加梁底筋,满足受压区高度和有效高度之比:抗震规范有计入受压钢筋的梁端混凝土受压区高度和有效高度之比,一级不应大于0.25,二、三级不应大于0.35的要求,顶筋由于裂缝要求的增加,底筋也应增加,满足受压区高度和有效高度之比Z 修正SATWE跨中顶筋,无最小配筋率要求:框架梁跨中顶筋是否需满足最小配筋率,从地震考虑,中震时跨中顶筋会出现受拉,需满足受拉钢筋的跨中最小配筋率要求Z X形弯矩判断连梁的底/顶比值(1不考虑): 当和连梁连的墙体刚度比较大时,虽然跨高比不小于5,但包络弯矩为典型的X形,按LL配筋比较合理此数填0.75, 表示底部支座处的弯矩/顶弯矩 > 0.75, 底部中间弯矩/顶弯矩 < 1 - 0.75, 满足两条件为LLZ 墙上梁设置为楼梯梁,不输出配筋: 如果不是边框梁或转换梁,很少在墙上布置梁,有时地下室模型在墙上布置有梁,而不需要配筋,可选择此项Z 墙长模数:用以修正PKPM建模不精确导致的墙体长度的零碎数字;默认为10,亦可输入1,不进行修正;Z 模型在ACAD中转角(逆时针正):用于用户在SATWE计算中输入“水平力与整体坐标夹角”情况,以调整由于SATWE转角输入导致的平面图旋转。

    Z 和梁垂直相交墙端修正:由于PKPM建模及计算均以节点控制,所以当梁、墙与轴线居中布置、墙端与梁相交时墙长较实际相当于短了b/2(b为梁宽),该参数修正与否将影响后续模板绘制及墙体相关计算结果(如:墙体混凝土用量及钢筋用量……),参数默认为修正Z 裂缝计算考虑风荷载:对此参数进行选择,则程序在梁裂缝计算中考虑风荷载组合(恒+活+风),新混凝土规范已明确梁裂缝计算不需考虑风荷载组合Z 程序自动判断角柱:勾选此项程序将自动判断角柱,并依此判断在后续配筋图中采用相关构造(内力未依据规范进行调整)建议用户准确在SATWE特殊构件定义中进行角柱定义,以便SATWE在配筋及内力计算中进行考虑;SATWE已经定义角柱的用户此处无需再进行勾选程序默认不进行角柱自动判断Z 程序自动判断框支梁:勾选此项程序将自动判断不落地剪力墙下梁为框支梁,并依此判断在后续梁配筋图中采用相关构造(内力未依据规范进行调整)建议用户准确在SATWE特殊构件定义中进行框支梁的定义,以便SATWE在配筋及内力计算中进行考虑;SATWE已经定义框支梁的用户此处无需再进行勾选程序默认不进行框支梁自动判断Z 梁平法显示超筋梁,钢筋面积设为3%Ac:不勾选此项,在后续梁平法施工图绘制中将不对超筋梁进行梁平法施工图绘制,以便用户核对,调整后再行处理。

    程序默认:梁平法不显示超筋梁Z 梁平法显示小于125x200的梁:此参数针对某些为划分板块等设置的虚梁而设置(如:100x100),程序默认:不进行显示Z 用%%130~%%133作为钢筋符号:此参数由用户根据个人习惯选择,程序默认为采用一级钢筋符号为“%%130”, 二级钢筋符号为“%%131”, 三级钢筋符号为“%%132”;否则一级钢筋符号为“!”, 二级钢筋符号为“#”, 三级钢筋符号为“$”, 小字体名为GJ.SHX如果CAD命令行提示:“是否垂直?……”,请将把TSSD的两个字体放入GBDETAIL.DWG目录或AUTOCAD\FONTS目录下.并且检查不要勾取GBXWXTR.SHX字体选项Z 同一柱有框支柱及框架柱组成时,编号分开:勾选此选项则在后续柱施工图绘制中同一柱(平面投影坐标相同)的上下层编号不同,框支柱的编号为KZZ,框架柱柱的编号为KZ,否则编号为全为KZZZ 轴压比考虑风荷载/非抗震墙轴压比计算:SATWE的柱轴压比计算只考虑地震组合,不考虑“1.2恒载+0.98活+1.4风载”等非地震组合,非抗震时,无剪力墙轴压比本程序在此增加选项方便用户进行比较控制Z 用国标字体:根据用户需求增加,如果没有该字体请不要勾选此项,否则不能产生CAD图。

    当用户选用国标字体时,用户需更改模板文件GBDETAIL.DWG的字体25,40,50;选用国标小字体GBXWXTR.SHX时,AUTOCAD的'-STYLE'命令只需要输入两个'n';其它的小字体,则需要输入三个'n'Z 柱前后错位归为同一编号:对于同一柱,两侧梁错位,梁主筋在柱内互锚,此时程序默认编号为2根框架梁,编号不同;如果个别用户习惯采用相同编号,可勾选此参数Z 刚性梁最小宽度及高度:此参数可控制刚性梁截面的宽度、高度;刚性梁程序标注时,会将截面按相邻"SATWE模型梁段"截面取用,不按刚性梁本身截面标注Z 主读模型1/F为基础抗浮模型(正值输入):用于建模时将抗浮荷载在模型底层输入,选择此项,框架梁平法主筋将采用B,T表示顶底面顶底面主筋,并将计算结果配筋反向在图纸中表示(即:计算结果的跨中钢筋为实际底层抗浮梁的顶面跨中钢筋;支座钢筋为抗浮梁的底面支座钢筋);(基础如为人防参数取值意义类同)选“正值输入”后,一般不勾选“1/F包络模型和主读模型弯矩为同一面”基础梁配筋方法见“框梁 0.25/0.20 通长”,顶底钢筋净距均按1.5d考虑,梁侧面保护层厚度在菜单“层信息”里修改。

    1/F包络模型和主读模型弯矩为同一面:如果主模型和包络模型1/F层的梁顶面弯矩,都对应顶面或底面,需勾选此项;如果主模型1/F层的梁顶面弯矩对应包络模型的底面弯矩,不能勾选此项考虑向上最大水浮力的模型作为主读模型,考虑向下活荷载的模型作为包络模型(正值输入,最小水浮力=0),最大水浮力按正值输入PMCAD时,则不能选此项,表示非同面;如果最大水浮力可以按负数输入PMCAD时,需勾选此项,表示同面;主读模型为考虑最大水浮力的模型考虑向上最大水浮力的模型作为主读模型(正值输入),考虑向上最小水浮力的模型作为包络模型(正值输入),勾选此项;主读模型为考虑最大水浮力的模型考虑向上最大水浮力的模型作为主读模型(负值输入),考虑向上最小水浮力的模型作为包络模型(负值输入),勾选此项;主读模型为考虑最大水浮力的模型有包络模型时,不能点菜单“定义SATWE/ETABS/SAP2000结果文件”(否则弯矩变为主读模型,影响裂缝计算,不影响包络面积),墙开洞连梁没按不同面包络(地下基础层不可能有墙开洞连梁)Z 包络模型SATWE工作目录: 此处填写欲与当前工作目录进行包络的模型的工作目录的路径,程序可对不同模型,坐标,截面,楼层相同的梁/柱/墙配筋进行包络, 配筋面积取不同模型的大值。

    包络模型的要求是:基本内力数目相等(见WWNL1.OUT);一个塔楼的模型和两个塔楼的模型,如果有一个塔楼的坐标相同,也可进行包络如包络成功将如下图所示,显示梁、墙、柱、墙梁包络数量及包络目录;如显示梁、墙、柱、墙梁包络数量为0,表示包络不成功或没有需要包络的该构件! 模型二SATWE该梁配筋输出文本:Top Ast:929.8;Btm Ast:775.3;Asv:382.0 模型一该梁SATWE配筋输出文本: Top Ast:1028.0;Btm Ast:989.7;Asv:173.5Z 包络模型按层标高一致,否则按层号同包络: 如果底层层高为6米,业主以后要加一夹层,审图的模型为6米一层的,但工程师还得做另一多一层的模型,这时就要勾选此项才可实现两SATWE模型的配筋面积包络有时报建的层高比实际施工的层高低,但两模型层数是一样的,就不能勾选此项2.2项目信息中参数设置图2.2-1图2.2-2在总体信息菜单下拉菜单下点击项目名称(图2.2-1),即可弹出项目名称及项目相关参数(图2.2-2),进行项目相关信息录入及选筋控制等参数的指定下面我们详细介绍一下该菜单参数设计的具体功能:Z 设计单位、项目名称、设计内容、项目号、设计者、日期:具体由用户自己填写,此参数不影响具体图纸绘制及相关计算。

    Z 柱、墙、梁砼等级:此处混凝土强度等级仅为初始默认值,无需修改Z 环境类别:用户可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表8.2.1“保护层的最小厚度c + 箍筋直径”填写,该参数仅对“层信息”的构件的主筋保护层厚度产生影响, 注意本程序的保护层厚度指主筋最外边到混凝土边的最短距离Z 抗震设防烈度及结构型式:为程序自动读取SATWE总信息用户输入的参数,此处仅用于用户进行核对,无需修改Z 生成打印文件*.LP1:点此选项直接打印成文件,不打印到打印机Z 浏览所有文件:默认值,无需修改Z 恒、活载组合系数: 为程序自动读取SATWE总信息用户输入的参数,此处仅用于用户进行核对,无需修改Z 加密区箍筋间距:用以控制梁、柱箍筋加密区满足计算要求前提下的箍筋最大间距,用户可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 50011-2010第六章框架结构抗震构造措施,表6.3.7-1、6.3.7-2及相关规定采用抗震等级为特一级, 一级及二级时, 程序取用户输入值和100的小值; 三级及四级时程序取用户输入值和150的小值; 非抗震时取用户输入值(默认为100,需改为200)Z 基底标高: 层标高=基底标高+模型层高 (基底标高填小于-1000.0的值, 柱/墙标高为“楼层名”),基底标高只和柱标高输出有关。

    Z 最小箍筋直径:本参数用以控制满足计算面积要求前提下,KL梁、柱施工图绘制的箍筋最小直径注意梁箍筋直径为10,12时, 箍筋强度默认值为 210N/mm2, 对于非广东省东莞的项目, 如砌体结构和规则的小高层结构, 可定义“最小箍筋直径”为6, 每平米可节省钢筋0.3公斤左右,只控制梁和柱次梁可在梁配筋里定义Z 最大箍筋直径:用户可根据以往设计经验及施工的可操性、供货情况进行选择Z 最小主筋直径:由用户根据以往经验及项目当地钢筋供货情况确定,只控制梁和柱Z 最大主筋直径:由用户根据以往经验及项目当地钢筋供货情况确定,只控制梁和柱Z 柱角筋直径级差:由用户根据以往经验确定默认为:2.Z 柱箍筋级差:由用户根据以往经验确定填1, 柱外箍箍筋和内箍箍筋直径可不同, 但所有内箍箍筋直径只有一种Z 柱箍筋间距模数:此参数用于控制柱箍筋间距状态,小于5时, 箍筋间距为80,90,100,120,140,150,180,200,250,300;等于10时, 箍筋间距为80,90,100,110,120,130,140,150,160,170,180,190,200……;等于50时, 箍筋间距为80,90,100,150,200,250,300。

    Z 一、二、三、四级钢筋符号:根据用户采用不同的字体,在此选择输入钢筋符号的表示方式,以省去用户生成图纸后再行修改的麻烦Z 重要性系数、柱主、箍筋、梁主、箍筋、连梁主、箍筋、墙体水平及竖向钢筋、墙端箍筋;地下室层数、裙房顶层号、转换层层号:为程序自动读取SATWE总信息用户输入的参数,此处仅供用户进行核对之用,不允许用户进行修改Z 0.15g/0.30g三四类场地提高一级:本条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 50011-2010中3.3.3条制定,勾选此项,程序在后续生成的梁、连梁、墙、柱施工图中将全按提高一级采用抗震构造措施如果SATWE计算已经提高一级,不要勾选Z 构造边缘构件按高规7.2.17.4配筋:抗震设计时,对于复杂高层建筑结构、混合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以及B级高度的剪力墙结构中的剪力墙(筒体),其构造边缘构件的最小配筋应符合高规该条的规定,在程序勾选此项Z 钢筋直径6实际直径:设计采用φ6钢筋时,往往现场买进钢筋基本为6.5mm直径,此处开放此开关;但是6.5mm调直后,钢筋直径可能略有缩小,所以此处建议仍采用6.Z 框梁主筋最小直径:用于控制施工图框架梁输出主筋最小直径,用户根据个人习惯选用。

    Z 单跨次梁架立筋最小直径:用户可根据个人习惯选用Z 同一截面钢筋级别相同:程序配筋采用直径控制钢筋级别,所以某些情况为了精确输出梁配筋,个别梁可能出现二、三级等,级别不同的钢筋混用情况,尽管此种情况对于不同钢筋强度程序已经自动换算,但是考虑用户不同习惯,开放此参数供用户选择Z 矩形柱用混凝土规范7.3.14.1双偏压验算:验算SATWE柱双偏压用,此方法计算精确,但计算速度慢程序自动生成GCW模型时,最好不要勾选此项;当用户逐一打开GCW模型,勾选此项,可进行双偏压验算本选项不影响配筋,仅输出双偏压计算M/Mu(M/Mu<=1,设计满足要求),方便用户交互校核配筋是否满足要求Z 抗扭箍筋间距不大于0.75倍梁宽: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在超静定结构中,考虑协调扭转而配置的箍筋,其间距不宜大于0.75bZ 同直径一/三级箍筋替换 :SATWE计算时,箍筋强度要用圆钢强度,一跨框梁三种箍筋间距的替换需用户复核,柱核心区箍筋直径替换也需用户复核此开关可控制梁箍筋出相同直径的钢筋不同级别,如下图设置可在施工图中同时出φ8一级与三级钢;当φ8一级钢不足时,将采用φ8三级;节省用钢;不过,考虑施工的方便性,避免用乱钢筋建议此处不进行一/三级替换。

    Z 柱、墙、梁钢筋强度控制要求:由用户根据以往经验及项目当地钢筋供货情况确定需提醒用户注意:如果SATWE计算中梁箍筋强度采用300 N/mm2计算,则程序施工图绘制只会用二级钢筋,不会采用一级钢(此时项目信息中设置的按直径控制钢筋强度不起作用);如果SATWE计算中梁柱箍筋强度采用210N/mm2计算,如果配筋较大,大于项目名称设置一级钢直径,则会后处理程序会自动采用较大直径并按项目信息中设定的直径控制钢筋强度人防梁,箍筋强度考虑折减系数1.35/1.5(材料强度综合调整系数)如果SATWE计算中柱箍筋强度采用300 N/mm2计算,如果配筋较小,小于项目名称设置二级钢直径,则会后处理程序会自动采用较小直径并按项目信息中设定的直径控制钢筋强度程序上述箍筋强度控制原则主要考虑:柱箍筋强度用210 N/mm2计算,直接乘0.7折算成300 N/mm2可能造成不满足规范配箍率的要求,而如果用300 N/mm2算,乘300/210的放大系数,则一定满足规范配箍率的要求Z 主筋、贯通筋、腰筋直径选择(非箍筋):用于控制后续梁、柱施工图主筋选筋,用户注意该项选择尚须结合本菜单最大、最小主筋直径,如:在此选择了32直径的钢筋,但在最大主筋直径填25,则32直径钢筋不会被使用,但当梁的顶钢筋用25超过3排时,底钢筋超过2.5排时,程序自动用选择了的比最大主筋直径大的钢筋直径,当柱的钢筋一排放不下时,程序自动用选择了的比最大主筋直径大的钢筋直径;如果次梁顶筋采用Φ10钢筋, 可点取“梁顶筋/架立筋直径选择”的Φ10钢筋和定义“最小主筋直径”为10。

    另外,即使“梁顶筋/架立筋直径选择”没选择“最大主筋直径”的输入值, 程序还自动选择“最大主筋直径”, 除非用户改变“最大主筋直径”;框梁、次梁贯通筋可以不进行选择,如果不选贯通筋直径表示和梁主筋一样Z 混凝土、钢筋、模板造价:由用户根据以往经验及项目确定该参数仅影响后续施工图造价估算,如无此要求,此参数可取默认Z 活荷载折减系数为零警告:用于检查误操作等因素造成的活荷载折减系数为零的情况2.3层信息参数设置图2.3-1图2.3-2本节我们介绍一下,层信息的一些参数作用,首先我们通过总信息菜单的层信息菜单(图2.3-1)进入层信息设置(图2.3-2),来开始我们层信息的浏览及参数设置用户需要注意的是层信息菜单内容是程序自动读取SATWE计算程序的结果,通常情况下是不需要调整的,主要用于用户对层信息进行核对,当用户对其中保护层、混凝土标号等存在异议时,请用户在SATWE中进行调整,并重新生成计算结果后再运行本程序其中:层前缀是控制当前GCW模型的上下层包络,若某一层的前缀不为空,就不会和下一层包络定义柱墙分段设计后, 柱上下层归并系数不再起作用如标高5/F层以上到10/F层以下的钢筋一样,在菜单'层信息'的“柱墙分段设计”的6/F层和11/F层填大于零的数(层前缀与分段设计的区别是:层前缀针对的是一个柱子,分段设计针对的是所有柱子),定义柱分段设计,通常应该层前缀=分段设计, 但可能同一分段设计的柱截面(或其它)不一样,所以层前缀可能比分段设计多。

    菜单‘层信息’的“梁层包络”的意思是:如想‘7/F’层,‘11/F’层的配筋一样,在“梁层包络”的‘7/F’层,‘11/F’层填一样的值(如711),最低楼层名选‘7/F’层, 最高楼层名选‘11/F’层(最低、最高楼层名在梁平法参数菜单设置);如想‘8/F’层,‘9/F’层,‘12/F’层的配筋一样,在“梁层包络”的‘8/F’层,‘9/F’层,‘12/F’层填一样的值(如812),最低楼层名选‘8/F’层, 最高楼层名选‘12/F’层在此提醒用户注意,如果在此设置了梁层包络信息,则后续梁平法参数中的包络将不起作用,以本菜单控制!例如:在下图2/F填了任意一个数,别的层没有相同的数,2/F不会和别的层包络,后面梁平法的包络将不起作用 ,此数需为0楼层名,会在梁平法施工图,板平法施工图,模板图的图名中出现程序还提供了表格导出功能,可右键导出下图所示层高表:(层高表导出文件加载方式同梁配筋)2.4显示SATWE/ETABS层平面图2.4-1图2.4-2Z 点取“显示连梁/梁配筋率”和输入“梁配筋率限值”, 可显示连梁/梁配筋率;对于配筋率较高的梁配筋(如:配筋率大于2%)一目了然,方便有针对性进行调整。

    Z 点取“显示柱配筋率”, 可显示柱配筋率, 第一个数为配筋率, 第二个数为体积配箍率Z 点取“显示框支梁剪力比V/Vmax”, 可显示框支梁SATWE剪力设计值和(0.15βcfcbh0/γRE)的比值Z 显示柱截面尺寸、梁截面尺寸,可用于结构初步设计及设备专业提条件之用Z 其它参数用户可根据情况自行设置2.5地震剪力调整系数、层侧向刚度比SATWE/ETABS地震剪力调整系数:点取此菜单,程序将自动读取SATWE/ETABS计算需做剪力调整的剪力调整系数,方便用户查验、核对!不同结构型式SATWE计算选择方式不同,为方便用户核对嵌固刚度等信息,本程序还提供了层剪切刚度的信息显示(无论SATWE计算采用何种刚度计算模式,程序此处均显示为剪切刚度)以及墙、柱面积显示需要说明的是:程序显示剪切刚度为上下层剪切刚度比,即在30层显示的剪切刚度比为31层与30层剪切刚度的比值2.6 SATWE模型检查与预对称SATWE梁柱墙预对称/平移旋转定义:图2.6-1图 2.6-2如图2.6-1、2所示进入梁预对称参数输入栏,如果用户希望对称位置处梁配筋施工图相同,而实际计算结果相差又较大,可在此处设置预对称;在“SATWE楼层名”中输入用户希望对称的起始和终止楼层,在“坐标X1,Y1”处输入PKPM系列软件PM中对称轴下端点(1点)坐标的坐标值(图2.6-3),在“坐标X2,Y2”处输入对称轴上端点(2点)坐图 2.6-3标的坐标值。

    然后在“对称平移”输入1,转角输入0度,误差根据项目情况取用可输入0.2,至此我们的预对称轴的设置就设置完了,然后我们可以关闭该参数输入栏,程序将自动保存用户输入的参数,在后续梁施工图绘制中,对称的梁配筋即使计算结果相差较多亦会采用相同的梁配筋(取大)转角输入目前未考虑,平移包络用于同一SATWE模型,两个在不同位置的相同塔楼平面SATWE模型检查与墙柱偏心检查:用户可通过SATWE模型检查菜单再次进行SATWE模型的检查(具体检查功能如前所述);墙柱偏心检查用于核对SATWE上层的墙、柱是否全在其下层的内;不在其内程序将给出相应提示2.7总体信息其它参数以上我们介绍了总体信息常用的参数的一些用法,总体信息其它的一些信息显示功能主要定义SATWE/ETABS/SAP2000结果文件、ETABS位移检查等,为本程序方便用户方便核查荷载读取路径、位移等信息,具体功能请用户自行查看,在此不再赘述第三章 墙/柱设计介绍了基本参数及总体信息的设置,下面我们可以正式开始我们的施工图绘制了,本章我们将来介绍程序墙/柱设计部分的使用3.1墙筋设置图 3.1-1图 3.1-2点取”柱/墙设计”菜单下的墙筋设置进入“墙竖向筋布置定义”,表中将显示不同墙厚范围墙体配筋、配筋率及拉筋配置,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要求进行调整,此处调整将影响后续墙体用钢量的统计结果(计算墙用钢量时,墙身钢筋由计算和该表共同控制)。

    3.2 SATWE墙筋包络 图3.2-1图3.2-2本程序不能生成墙施工图,只可以包络配筋面积(小于构造,不显示),注意SATWE的WPJ.OUT文件小于400长的墙配筋不输出的,要自己查,后处理没结果的如果用户需要做墙身设计,可直接在'柱/墙竖向力'的最低层'柱墙号'填SATWE/ETABS平面简图的墙号,用负数表示3.3 SATWE柱筋包络/平法图3.3-1如图3.3-1进入SATWE柱筋包络/平法(图3.3-2),程序为设计者提供了框柱、框支柱、梁上柱等起始编号方便用户分层,分段进行设计;同时程序开放了显示配筋率、正方形柱角度不同编号不归并、角筋采用SATWE结果等人性化的选项,尽可能使柱施工图一步到位达到用户预期的要求一个柱截面默认最多配两种钢筋直径,在菜单‘项目信息’的‘柱角筋直径级差’填0表示配一种钢筋直径,想配三种钢筋直径,需勾选’矩形柱角筋/边筋允许三种直径’;以下简要介绍部分柱配筋选项功能:Z 柱层归并起始/结束标高楼层名: 最好不要改变”柱层归并起始/结束标高楼层名”,否则柱上下层编号不一致,模型改变后也不能进行配筋检查。

    需要注意的楼层名是标高,如SATWE模型5/F的柱,”柱层归并起始标高楼层名”需填4/F, “柱层归并结束标高楼层名” 需填5/F非全楼归并时,每出一次柱图后,最好点菜单‘强制归并全部取消’柱全楼归并的原理是每个相同编号的柱,有个GCW模型,上下层同一坐标位置的编号是相同的Z 平面图面积包络起始/结束标高楼层名:此参数和配筋无关,只是上下层及平面的归并面积输出到柱编号平面图中,CAD中红色文字是平面图相同柱编号的最大包络面积;白色文字是同一单柱上下层面积的包络,类似同一单墙上下层面积的包络Z 角筋采用SATWE结果:依据SATWE说明书有关角筋的说明“采用双偏压计算时,角筋面积不应小于此值,采用单偏压计算时,角筋面积可不受此限制”,但考虑实际柱均为双向受力,程序默认为选择此项图3.3-2Z 柱竖向筋归并系数(-1:不归并) / 同一平面层柱箍筋归并系数:用于控制层内柱配筋归并,配筋量相差大于该系数要求,(如:配筋相差大于20%)则不进行归并柱竖向筋归并系数小于0时,每个柱有一个编号Z 同一柱上下层钢筋归并系数:用于控制同一柱层间柱配筋归并,配筋量相差大于该系数要求,(如:配筋相差大于20%)则不进行归并;如用户欲将柱层间强制归并,可在此输入较大数值(如:100),实现此要求。

    Z 柱根楼层号:根据抗规表:6.3.7-2附注:柱根指框架底层柱嵌固部位;此参数用于控制柱根箍筋最大间距Z 柱最小配筋率增加(%):根据《福建抗震设计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框架柱纵向钢筋的最小配筋率,应比《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规定的最小配筋率提高0.2%,框架柱纵向钢筋直径宜≥16㎜设置;用户根据项目情况具体设置该参数Z 柱每边竖筋增加(mm2):由用户根据具体工程情况选择填写该参数Z 框柱、框支柱、端柱、梁上柱、墙上柱起始编号:当填-1时,程序将对该系列的柱不配筋;端柱填-2,编号为KZZ 按主筋等间距配箍筋(不选,需移动钢筋/标注间距) :不选,箍筋比较经济,但用户需移动钢筋,使箍筋肢距等间距布置Z 非全楼归并柱最下层层号不要求同:不勾选此项,程序将对全楼柱进行包络归并编号,上下楼层对应的柱编号一致;勾选此项不同楼层相同位置柱编号可不同Z 角筋直径大于最大钢筋,用大一级的直径:当SATWE计算需要的角筋直径大于本程序总体信息中用户输入的最大主筋直径时,勾选此项,程序将按SATWE角筋计算结果配置,采用最大主筋直径大一级的钢筋作为柱角筋不选,角筋直径采用本程序总体信息中用户输入的最大主筋直径。

    Z 模拟SATWE主、箍筋输出:选择此项程序将模拟SATWE取用cm2单位及尾数上进模式;如:当WPJ文件的结果为510mm2时, 修正为6cm2;用户施工图送审通常打印配筋简图而不打印配筋文本文件,故建议用户选择此项,以避免由于配筋简图进位造成的施工图配筋不足现象产生程序默认:选择此项Z 地下室柱配筋为地上一层的1.1倍:勾选此项程序将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 50011-2010中6.1.14条:地下室柱截面每侧的纵向钢筋面积,除应满足计算要求外,不应少于地上一层对应柱每侧纵筋面积的1.1倍的要求绘制柱配筋但须提醒用户的是本程序暂未考虑《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的禁忌及实例》(李国胜)一书中“地下室多出的纵向钢筋不应向上延伸,应锚固于地下室顶板的框架梁内”的要求Z Ⅳ类场地上较高的高层建筑最小配筋率增加0.1%: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02中6.4.3对Ⅳ类场地上较高的高层建筑,表中数值应增加0.1;条文说明中注明:“较高的高层建筑”是指,高于40m的框架结构或高于60m的其它结构体系的混凝土房屋建筑Z 主筋Asx,Asy归并差值(mm2):柱之间主筋(Asx、Asy)如果相差小于输入值则进行归并。

    Z 角筋Asc归并差值(mm2):柱之间主筋(Asc)如果相差小于输入值则进行归并Z 其它参数:请用户根据工程实际情况、习惯进行选择 Z 定义设计区域:如果施工图只包含部分柱配筋,就要用此功能,用鼠标左键在窗口点坐标围成区域,最后一点的坐标必须和第一点坐标一样(捕捉误差0.3米),封闭区域最多98边,可定义20个柱设计区域定义完设计区域后,得重新生成GCW模型,再运行菜单“柱编号不同,配筋同检查”自动实现强制归并3.4柱设计信息、配筋交互及技术条件本程序另一大领先业内其它类似软件亮点的就是柱的设计,本程序不仅可以读取SATWE的柱计算内力和配筋面积,还可以将读入的结果进行单独交互设计,并输出柱的N-M曲线下面我们简单介绍一下本程序该系列的功能(本软件安装目录下有用户写的柱使用高级技巧):1、进行柱交互设计前,首先要运行“SATWE柱配筋包络/平法”进行柱配筋包络、编号, 并形成交互设计的柱GCW文件;2、然后我们点击“打开柱/墙/连梁模型”程序便弹出窗口并显示归并后的柱GCW模型文件;3、选择需要交互的柱编号,则程序弹出“柱/墙/连梁编号”窗口;其中:“SATWE/ETABS柱,单肢墙包络编号”文本框中的数字表示:归并后与该柱配筋相同的其它SATWE模型的柱计算编号。

    M/Mu表示:在相同的轴力设计值N下,设计内力M和截面抵抗承载力Mu之比地震荷载工况数:SATWE模型的地震荷载工况数,此参数还可用于基础的地震组合,如果基础不考虑地震组合,此参数填为0,关闭“柱/墙/连梁编号”窗口,进入基础设计窗口 4、然后关闭“柱/墙/连梁编号”窗口,点击“柱/墙设计”,程序将如图所示,显示该柱配筋、配筋率、轴压比、剪跨比等信息,对于剪跨比≤2及Hn/h<4(剪跨比及柱净高与柱高比双控)的短柱程序将自动依据“抗规6.3.9.1;高规6.4.4.4”规定:“剪跨比不大于2的柱宜采用复合螺旋箍或井字复合箍,其体积配箍率不应小于1.2%,9度时不应小于1.5%”,及“抗规6.3.7.2;高规6.4.3.2”规定“短柱全高加密,箍筋间距不应大于100mm”执行用户可以根据程序显示的SATWE计算结果信息及程序实配结果进行核对,亦可以在此处根据用户个人配筋习惯在此调整,修改后关闭再运行形成柱配筋图即可形成用户满意的施工图5、运行“柱/墙设计”后程序菜单,原暗显的“荷载总结”“剪力总结”“剪力验算”“柱/墙计算书”变为可点击菜单,我们点击运行“荷载总结”“剪力总结”“剪力验算”“柱/墙计算书”,程序将如图所示,显示不同工况下柱轴力、弯矩、剪力值、柱截面受剪承载力验算以及附加弯矩、柱纵筋、箍筋等计算信息。

    菜 单荷载总结剪力总结剪力验算柱/墙计算书6、截面显示功能及N-M曲线显示:本程序为了让用户可以直观的观察程序配筋结果,程序增加了柱的截面显示功能,另外为了让用户深入了解柱的受力特征程序同时提供了N-M曲线下面我们再来简单介绍一下N-M曲线:对于给定截面、配筋、材料强度的偏心受压构件达到极限承载能力时,截面承受的内力设计值N、M并不是独立的,而是相关的轴力和弯矩对于构件的作用效应存在着叠加和制约的关系;也就是说给定轴力N时,有其唯一对应的弯矩M,或者说构件可以在不同的N-M组合下达到极限承载力所以由程序根据柱截面、配筋、材料强度绘制的N-M曲线我们就可以快速的判断不同组合轴力N与对应的弯矩M,程序给定的柱配筋是否满足要求,柱超载的破坏形式是脆性破坏(小偏压)还是塑性破坏(大偏压);在程序生成的N-M曲线上我们左键点击,还可以显示该柱N-M曲线相关计算信息截面显示N-M曲线程序生成的N-M曲线的计算信息N-M曲线意义7、更换柱模型SATWE编号:只能用于全楼归并,分段归并不可以;当用户修改了柱GCW模型,或已经出图,但由于建筑要求,局部加柱,在SATWE模型修改后,读入新模型,点菜单“更换柱模型SATWE编号”,然后打开每一个柱GCW模型进行柱配筋检查。

    技术条件:1、有关跃层柱程序的考虑:后处理程序跃层柱的SATWE配筋已经进行处理,底层取了上几层的包络值假设2/F,3/F,4/F,5/F梁不连接,6/F和梁连接,程序思路为:先读2/F层,2/F和3/F比较,大值给2,3,2/F和4/F比较,给2/F,4/F,2/F和5/F比较,大值给2,5,和6比较,大值给2,62、柱计算长度系数与附加弯矩关系:柱的长度计算系数Cx产生的附加弯矩,与Mx进行叠加,长度计算系数Cy产生的附加弯矩,与My进行叠加,3、柱的强制归并:考虑有些用户习惯位置基本相同的柱子即使配筋有些差异,也采用相同柱号,按较大值进行配筋,程序增加了柱强制归并功能,具体操作如下:在运行“柱/墙设计”菜单下的“SATWE柱筋包络/平法”后弹出包络后的柱平面图上右键选择“强制归并”,然后点击欲归并的柱,程序将自动将点击柱及与原柱编号相同柱进行归并,强制归并时,程序将提示一共归并了多少根柱子,造价将增加多少钱,让设计人对归并时对造价的影响做到心中有数;强制归并后,用户需重新生成GCW模型(即:重新运行“柱/墙设计”菜单下的“SATWE柱筋包络/平法”菜单),再进行柱截面或者柱表施工图的输出。

    4、柱编号不同配筋同检查:需在GCW模型修改前执行此菜单 如上图所示,如果程序形成柱配筋相同但是编号不同,可通过“柱编号不同,配筋同检查”,如果程序结果中有类似的问题,程序将自动进行强制归并,并给出“柱KZ*.GCW和KZ**.GCW配筋同,已强制归并,KZ*.GCW已经被删除,需重新产生GCW模型”,如果柱编号不同配筋不同,则程序提示“所有柱配筋都不同,检查结束!”3.5柱施工图绘制以上介绍的柱筋包络/平法部分的参数选择,该参数菜单的输入与选择是生成柱配筋的必备步骤,下面我们介绍下如何生成柱配筋:(1) 填写、选择柱筋包络/平法部分的参数:首次运行程序形成SATWE柱配筋, 必须选”产生柱GCW模型”(图3.5-1),提醒用户注意的是,如果不是初次运行程序,选择此项程序将删除之前生成GCW模型;参数选择完毕,关掉所有视窗图3.5-1(2)然后点击”柱表、柱截面、柱字样”肖像(图3.5-2),形成柱配筋;(3)然后双击桌面或开始菜单的“老虎SATWE后处理模板”快捷方式(或者用CAD打开程序目录下的GBdetail.DWG)(该文件已经设为只读,用户可打开后另存至其它目录即可),在CAD命令行输入:SCRIPT,然后选择SATWE工作目录,点取名为“柱大样”或“柱大样表”或“柱表”,即可形成柱施工图。

    不同方式输出柱施工图方式如图3.5-3所示柱表转换CAD图过程同其它施工图方式,只是需要在生成柱表右键并选择“转换标高到AUTOCAD”即可)图3.5-2(菜单默认停靠在窗口右侧)图3.5-3-1(柱截面配筋表)图3.5-3-2(柱截面配筋图)图3.5-3-3(柱表)(4)形成柱施工图的一些常见问题说明:v 如果同一位置要求柱上下层编号相同, “柱层归并起始标高楼层名”必须为“基础”, “柱层归并结束标高楼层名”必须为模型最高层名v 要做柱设计, 直接在'柱/墙竖向力'的最低层'柱墙号'填SATWE/ETABS平面简图的柱号, 用正数表示v 定义柱墙分段设计后, 柱上下层归并系数不再起作用如标高5/F层以上到10/F层以下的钢筋一样,在菜单'层信息'的“柱墙分段设计”的6/F层和11/F层填大于零的数v 柱箍筋间距模数小于5时, 箍筋间距为80,90,100,120,140,150,180,200,250,300v 柱实配体积配箍率为箍筋强度折算后的体积配箍率, 可直接和SATWE体积配箍率比较; 竖筋配筋率没折算v SATWE 2005年版已将框支柱信息写入STRU.SAT, 角柱信息没写入,但在WPJ*.OUT可知角柱信息. 选”柱截面中到边标注”后, 柱输出和03G101-1一致.v 正式出图前, 最好打印GCW柱号和SATWE柱号的对应关系。

    如出图后模型改变,但SATWE柱号和旧模型一致, 可人工打开每个柱GCW文件, 然后点”RC”肖像检查; 如部分SATWE柱号和旧模型不一致, 先打开需要修改的柱GCW文件,再直接修改菜单'柱/墙竖向力'的柱最低起始层'柱墙号'(直接用键盘输入数字, 不要用粘贴, 输完后用回车或上,右移动键结束)和菜单“柱/墙/连梁编号”的SATWE柱包络编号v 纯剪力墙结构一般不布置端柱,端柱和边框柱配筋已改成完全相同,下面的内容可以不调整当端柱为边框柱时,也可人工调整端柱GCW模型的柱类型,用菜单’打开柱/墙/连梁模型’打开端柱模型后,先点菜单‘长细比’,如果端柱抗震等级为三、四级,将柱类型全部改为0,如果端柱抗震等级为一、二级,将底部加强部位上一层以上的柱类型改为0,底部加强部位的柱类型保留为4;再点菜单‘钢筋调整’,删除所有配筋; , 此数需从4改为0;然后点菜单‘柱/墙设计’v 抗震等级为二三级时,异形柱宽度为300时候,需要用户加箍筋和修改主筋,以满足规范箍筋肢距及主筋间距最大为200的要求第四章 连梁设计4.1 连梁施工图生成由于框架梁平法施工图中亦可绘制连梁平法配筋图,故本章我们主要介绍连梁梁表施工图的绘制,以下我们将以截图配合文字说明的方式演示生成连梁表施工图的操作。

    v 首先依然是先运行连梁筋包络菜单(图4.1-1)进入(图4.1-2)界面,填写选择参数后点击确定按钮;。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卖家[上传人]:仙人指路
    资质:实名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