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最后一头战象》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最后一头战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这个故事2、学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边读边展开合理的想象与说写能提出不明白的问题与同学们探究解决3、揣摩、学习作者具体、细致的表达方法,通过战象嘎羧的动作、神态感受它高尚情怀,体会人与战象之间的感情,受到人文的薰陶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感悟对嘎羧的细致刻画,并从中读到它的内心世界,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表达内心的震憾,得到人文的启迪与薰陶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这个故事难点:从嘎羧的动作、神态体会嘎羧的内心世界教学准备:课前建议学生搜集关于战象的历史资料读一读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谈话交流1、我首先给学生出示一些关于战象的图片,之后让学生交流展示课前搜集的有关战象的历史资料简单的了解后再播放战象作战的视频如此设计,意图是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初步感知战象的英勇今天咱们一起认识一头经历过战斗洗礼的幸存的最后一头战象(板书课题:最后一头战象)2、、齐读课题,简要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沈石溪被称为中国动物小说大王,这篇文章写的是他在1969年到云南插队时亲身经历的事情3、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如:为什么只有最后一头战象?最后一头战象怎么来的?最后一头战象怎么样了?写了最后一头战象的哪些事情?)孩子们刚才很会思考,提出了一些很有价值的问题,现在自己就去找答案吧! 这样设计,不仅引导学生弄清了“战象”的意思,还针对课题质疑,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二、速读课文,了解大意1、学生快速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字音强调:“排山倒海”的“倒”读“dǎo”,“浴血”的“血”读“xuè”,“扑喇喇”的“喇”读“lā”2、边读边思考边圈画刚才的问题的答案 、3、说一说课文写了战象的哪些事情?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为:英雄垂老——重披战甲——重临战场——自掘坟墓三、再读课文,理解字词,扫除障碍1.默读课文,边读边勾画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或者你喜欢的语句,也可以在旁边写出自己的体会2.学生提出自己不懂的字词或问题(如:浴血搏杀、泣不成声……嘎羧离开寨子为什么披挂战鞍?嘎羧为什么要去打洛江畔?嘎羧离开村子前为什么要绕着寨子走三圈?)3.交流自己喜欢的句子4.自己阅读感悟后,小组再合作研读:交流感受特别深的地方,把不懂的问题先小组讨论解决,再全班集体交流这样设计,给学生自主思考的时间与空间,也便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四、品读课文,感悟朗读1、读了这个感人至深的故事,简单概括战象嘎羧给你留下的最深的印象这是一头忠诚、善良的战象找出描写嘎羧忠诚善良的重点语句,深情朗读2、集体交流,感情朗读,加深感悟。
重点抓住以下几处关于嘎羧行为、神态的描写进行朗读感悟: A、重见战鞍的描写:“没想到,嘎羧见了,一下子安静下来,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着,眼睛里泪光闪闪,像是见到久别重逢的老朋友①、 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出嘎羧忠诚善良?(从呼呼吹去、久久地、摩挲、泪光闪闪体会到②、 当嘎羧再次见到久别重逢的战鞍,他的内心非常激动,想象一下他会说些什么?出示课件:没想到,嘎羧见了,一下子安静下来,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着,这战鞍记录着( ),眼睛里泪光闪闪,他仿佛看到了( ),他仿佛想到了( )学生自由交流)③、 这真是一只忠诚的战象!是啊!再次见到阔别26年的战鞍,的确心潮澎湃,试着有感情的朗读一下战鞍记录着辉煌的过去,赫赫战功,要读的深沉、读出感动,读出留恋与回味的感觉B、重披战甲的描写:“26个春秋过去,象鞍已经破旧了,仍显出凝重华贵;嘎羧披上象鞍,平添了一股英武豪迈的气概这句话通过对 战鞍与嘎羧的简练描绘,深情地赞颂了嘎羧的英雄形象与气概抓住重要词语(凝重华贵、英武豪迈),指导学生读出对战象的敬佩与赞扬之情。
对称并列的句式增强了语势,朗读时应该深沉而高昂C、重临战场的描写:“它站在江滩的卵石上,久久地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然后,它踩着哗哗流淌的江水,走到一块龟形礁石上亲了又亲,许久,又昂起头来,向着天边那轮火红的朝阳,欧──欧──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1、(引导学生抓住久久地凝望、亲了又亲体会嘎羧队战友的怀念)引导学生想象嘎羧此时此刻仿佛看到了什么?(学生自主交流仿佛看到“自己与战友奋勇杀敌、日寇丢盔弃甲、英勇的战象与战友纷纷倒于血泊中……”)2、他那震耳欲聋的吼叫,仿佛在呼喊对战友的思念、呼喊战友的灵魂、在战场殊死拼搏……3、读到这,我们感到嘎羧仅仅一头战象吗?他是( ),他是( ),他是( )……(让我们读出深深地敬佩与赞扬D、庄严死去的描写:“土坑约有三米深,嘎羧卧在坑底,侧着脸,鼻子盘在腿弯,一只眼睛睁得老大,凝望着天空 引导学生想象:这头战象那么费劲地挖坟墓,是为了什么?它的眼睛睁得老大,凝望着天空,是在告诉人们什么?这段话也体现出战象的忠诚E、我们通过朗读感受到了嘎羧对战友、战鞍、战场的眷恋,同时也悟出他与村民的恋恋不舍引导学生找出“绕着寨子走三圈、优哉游哉、闲逛、送行、泣不成声、捧着、送到嘴边”重点词句体会。
F、“它死了它没有到祖宗留下的象冢它和曾经并肩战斗的同伴们躺在了一起嘎羧走了从垂老时的焦躁不安到重披战甲的英武,从重临战场到安葬自己,我们渐渐读懂了嘎羧的心 他虽然只是一头象,却具有善良、忠诚的高尚的情怀,这值得人们细细品味、深深思索五、总结全文,拓展延伸嘎羧是一头战象,我们却从这些感人的事例当中,从这些生动细致的行为、神态描写当中,体会到它像人一样丰富的情感,感受到它英雄的形象动物小说大王──本文作者沈石溪说过:动物小说写的是动物,折射的却是人类丰富的情感,想引发人类更多的思考试着写几句赞美嘎羧的话语六、作业设计: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附、 板书设计: 3、最后一头战象 英雄垂老 重披战甲 }忠诚、善良的情怀 重临战场自掘坟墓《最后一头战象》教学反思: 《最后一头战象》记叙了在抗日战争中幸存的最后一头战象嘎羧,自知生命大限已至,便再次佩上象鞍,来到打洛江畔缅怀往事,重临战场,最后在埋葬着战友的百象冢旁边挖了一个坑,将自己庄严掩埋的故事。
文章语言优美,描写生动,以充满深情的笔触歌颂了战象嘎羧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 课文篇幅较长,但对于学生而言,边读边思的习惯已经养成因此在教学中我设计先从整体入手,帮助学生理清课文脉络在整体感知课文后,让学生谈谈对嘎羧的印象,然后抓住重点语句研读,避免逐段讲解的繁琐,以实现长文短教的目的学生在充分批注感悟下,体会到了战象的善良、忠诚的高尚品质,受到了教育 《最后一头战象》教学设计脚本 教学流程素材说明导入课题,谈话交流给学生出示一些关于战象的图片让学生交流展示有关战象的历史资料播放战象作战的视频简要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对课题质疑需要战象的图片需要战象的历史资料需要战象作战的视频速读课文,了解大意 1、快速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2、思考圈画刚才质疑的问题的答案3、说说课文写了战象的哪些事情需要课件出示字音:“排山倒海”的“倒”读“dǎo”,“浴血”的“血”读“xuè”,“扑喇喇”的“喇”读“lā”再读课文,理解字词,扫除障碍1、默读课文,勾画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或者喜欢的语句2、出自己不懂的字词或问题 3、交流自己喜欢的句子4、把不懂的问题先小组讨论解决,再全班集体交流 需要课件出示词语解释:浴血搏杀:形容战斗非常激烈。
泣不成声:哭不出声,形容十分悲痛震耳欲聋:耳朵都快炸聋了,形容声音很大排山倒海:比喻力量强,声势大炯炯有神:形容(眼睛)明亮,有神采品读课文,感悟朗读1、读了故事,简单概括战象嘎羧给你留下的最深的印象 2、集体交流,感情朗读,加深感悟:重点抓住以下几处关于嘎羧行为、神态的描写,进行朗读感悟: A、重见战鞍的描写 B、重披战甲的描写C、重临战场的描写D、庄严死去的描写E、我们通过朗读感受到了嘎羧对战友、战鞍、战场的眷恋,同时也悟出他与村民的恋恋不舍F、嘎羧走了从垂老时的焦躁不安到重披战甲的英武,从重临战场到安葬自己,我们渐渐读懂了嘎羧的心,他具有善良、忠诚的高尚品质需要课件出示重点语句:“没想到,嘎羧见了,一下子安静下来,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着,眼睛里泪光闪闪,像是见到久别重逢的老朋友26个春秋过去,象鞍已经破旧了,仍显出凝重华贵;嘎羧披上象鞍,平添了一股英武豪迈的气概它站在江滩的卵石上,久久地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然后,它踩着哗哗流淌的江水,走到一块龟形礁石上亲了又亲,许久,又昂起头来,向着天边那轮火红的朝阳,欧──欧──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土坑约有三米深,嘎羧卧在坑底,侧着脸,鼻子盘在腿弯,一只眼睛睁得老大,凝望着天空。
“它死了它没有到祖宗留下的象冢它和曾经并肩战斗的同伴们躺在了一起总结全文,拓展延伸试着写几句赞美嘎羧的话语作业设计: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