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分突破化学课件第二部分第十节.ppt

第十节 溶 液 考 纲 要 求 1.溶解现象 (认识 ) 2.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知道) 3.水是重要的溶剂,酒精、汽油也是常见的溶剂 (知道 ) 4.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含义 (认识 ) 5.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操作 ) 6.结晶现象 (知道 ) 7.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 (知道 ) 8.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认识 ) 广 东 近 几 年 考 查 情 况 2010 2014年广东省中考题型及分值统计 年份 试题类型 知识点 分值 2010 选择题 溶液的形成与溶解度、质量分 数、溶解度曲线 2+2=4分 2011 选择、流程图题 气体的溶解度、 NaOH和 Ca(OH)2的溶解度(表格) 1+4=5分 2012 选择 溶解度曲线 2分 2013 选择、填空 溶液的形成、溶解度曲线 2+4=6分 2014 选择、填空 溶解度、溶解度曲线 4分 命 题 趋 势 从近五年的广东省考试内容来看,本节内容占的比例较大,一般命题难度中等,题型主要为选择 题、填空题考查方式以曲线或表格的形式出现本节内容的主要考点有: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 判断及相互转化的方法、溶解度及其曲线、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偶尔会涉及气体的溶解度。
预计 2015年中考将继续考查有关溶液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特别是对饱和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 物质的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的利用 1. ( 2014昆明)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 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 ) A面粉 B泥沙 C蔗糖 D植物油 C 2. ( 2014成都) Ca( OH) 2在不同温度时 的溶解度如下表: 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Ca( OH) 2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 20 时, Ca( OH) 2的溶解度为 0.16g C 40 时,降低 Ca( OH) 2饱和溶液温度会 析出溶质 D 60 时,向 100g水中加入 0.20g Ca( OH) 2 充分搅拌,固体完全溶解 B 温度 / 0 20 40 60 80 溶解度 /g 0.18 0.16 0.14 0.11 0.09 3.( 2014广安)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 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t1 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 B甲和乙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 t1 时,甲和乙各 30g分别加入 90g水中, 均能完全溶解 D t2 时,在 100g水中放入 60g甲,形成饱 和溶液 C 4. ( 2014盘锦)用浓盐酸配制一定溶质质 量分数的稀盐酸,实验时必不可少的一组仪 器是( ) A玻璃棒 量筒 烧杯 胶头滴管 B托盘天平 量筒 烧杯 玻璃棒 C托盘天平 玻璃棒 烧杯 胶头滴管 D量筒 烧杯 漏斗 玻璃棒 A 5.( 2014汕尾)下表是固体 A和固体 B在不 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 1)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固体 A和固体 B的 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 (填“增大” 或“减小”) ( 2) 20 时,把 50g固体 A放入 100g水中, 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质量为 g 增大 136.0 温度 / 0 20 40 60 80 溶解度 /g 固体 A 35.7 36.0 36.6 37.3 38.4 固体 B 13.3 31.6 63.9 110 169 ( 3) 40 时, A、 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 溶质的质量分数较大的是 ( 4)若 B饱和溶液中有少量的 A,可用下列 法提纯 B(填序号) 趁热过滤 蒸发结晶 冷却热饱和溶液 B 一、溶液的形成 1.溶液的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 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2.溶液的特征: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3.溶液的组成:溶液由溶质和 组成一种 ,可以有多种溶质 【 注意 】 两种液体互相溶解时,一般把量少的叫 做溶质 ;但如果其中一种是水,不论水有多少 ,水 都是溶剂 ;固体与液体互相溶解时 ,固体是溶质, 液体是溶剂 溶剂 溶剂 二、油污的去除 1.乳化功能:洗涤剂把油污分散成无数细小 的液滴 ,而不聚集成大的油珠注意 :乳化后 的混合物不是溶液而是乳浊液且不分层 2.去除油污的方法有 :使用 溶解或用 洗洁精、 等乳化剂乳化 三、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1.溶液可分为两类: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2.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转化 : 汽油 肥皂 加溶剂 升高温度 加溶质 降低温度 蒸发溶剂 四、溶解度 1.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1)概念:表示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 100 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溶解度 的单位是克 (2)固体溶解度的“四要素”: ; ; ; (3)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外界因素主要是 多数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填“增大”或“减小” ),少数固体的溶 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不大,如 ;极少数 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 ,如 。
温度 100克溶剂 饱和状态 溶质质量 温度 增大 氯化钠 减小 熟石灰 2.气体的溶解度 (1)概念:气体的溶解度是指压强为 101kPa 和一定温度下,溶解在 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 状态时的气体体积 (2)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外界因素主要有 ; ;气体溶解度随着压强 的增大而增大,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大 五、溶解度曲线 1.定义:表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改变而 变化的曲线 ;横坐标表示温度,纵坐标表示 溶解度 压强 温度 2.意义 : 点 :曲线上的点表示物质 ,交 点表示两物质 ; 线 :曲线表示物质的溶解度 的情况; 面 :曲线下面表示溶液为 溶液 :曲线及曲 线上面表示溶液为 溶液 六、混合物的分离 1.过滤 除去液体中固体杂质或分离难溶和可溶固体混合 物,可用过滤的方法,如水和二氧化锰、泥沙和 食盐水、悬浊液等过滤的要领“一贴、二低、 三靠” 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 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相等 随温度变化 不饱和 饱和 2.结晶 物质从溶液中以晶体的形式析出的过程,析 出晶体后的溶液是饱和溶液。
结晶的方法有 , 归纳:对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的固 体溶液,一般用蒸发溶剂的方法得到晶体 (即蒸发结晶 ),达到分离目的对溶解度 受温度变化影响相当大的固体溶质,一般采 用冷却其热饱和溶液的方法得到晶体 (即降 温结晶 ),达到分离目的 降温结晶 蒸发结晶 七、溶质质量分数 1.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1)实验步骤: ; ; ; (2)需要的仪器: 2.关于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溶质质量分数是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 有关公式: 溶质质量分数 = 100%(既适用于饱和溶 液的计算,也适用于不饱和溶液的计算 ) 溶液质量 =溶质质量 +溶剂质量 溶质质量 =溶液质量 溶质的质量分数;溶液质 量 =溶液的体积 溶液的密度 计算 称量 溶解 装瓶 托盘天平、量筒、烧杯、玻璃棒、容量瓶、胶头滴管 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 100% (S表示对应温度下,该溶质的溶解度 ),由此公式 可知,只要温度确定,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 数为定值 【 注意 】 溶质的质量分数一般用百分数来表示, 不能用分数表示。
质量分数是一个比值,它的大小既与溶质质量 有关,也与溶液质量有关,并不是溶质多者,溶 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大 未溶解的物质不能计入溶质质量 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达到该条件下的 最大值 3.溶液的稀释计算 (1)依据 :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2)浓溶液质量 浓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稀溶液质量 稀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所加水的质量稀释后溶液的质量 -稀释 前溶液的质量 考点 1溶液的形成、油污的去除 十年母题集训 1.(2007广东, 10, 2分 )下表中对部分化学 知识的归纳,有错误的一组是 ( ) A.A B.B C.C D.D D A化学与生产 B化学与能源 工业除油污 用汽油或烧碱溶液等擦洗 农作物需要的三大化肥 氮肥、磷肥、钾肥 煤、石油、天然气 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 风能、水能、太阳能 未充分利用的绿色能源 C环境污染与保护 D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三” 化肥、农药 使农业增产,滥施污染环境 生活废水 也污染环境,最好处理后排放 三种可燃性气体 CO 、 H2、 O2 三种基本粒子 原子、分子、离子 2.( 2013广东, 12, 2分)右下表是同学们 做溶液形成的实验记录。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 是( ) A衣服上不慎沾上碘酒,可用汽油擦洗 B同一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 C水、汽油、酒精都可以作溶剂 D溶液都是均一、稳定、无色的混合物 溶质 碘 高锰酸钾 溶剂 水 汽油 酒精 水 汽油 溶解性 不溶 易溶 可溶 易溶 不溶 D 3.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具有均一性、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升高温度可将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变为 饱和溶液 C粗盐溶解于水后过滤,滤液中的溶质只 有氯化钠 D融雪剂的原理是利用某些物质水溶液的 凝固点低于 0 4.下列洗涤方法中,利用乳化原理的是 ( ) A.用食醋除水垢 B.用稀盐酸除铁锈 C.用汽油清洗油渍 D.用洗洁精清洗油污 D D 5.下列饮品属于溶液的是 ( ) A.蓝莓酸奶 B.蜂蜜豆浆 C.蔬菜汁 D.碳酸水 考 点分析: 本考点的考查的重点是溶液的概 念、特征、组成,油污的去除等,备考时要 注意不要掌握好溶液的定义、组成的知识, 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 D 考点 2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溶解度、溶 解度曲线 (高频考点 ) 十年母题集训 1.(2009广东, 17, 4分 )下表是氯化钠和硝 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此表回答。
( 1) 6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 g 37.3 温度 /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 /g NaCl 36.0 36.3 36.6 37.0 37.3 KNO3 31.6 45.8 63.9 85.5 110 ( 2)在 30 时, 100g水中加入 50g硝酸钾, 充分搅拌后得到的溶液质量为 g ( 3)欲从海水中获得氯化钠晶体,应采取 方法 ( 4)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硝酸钾和氯化 钠在某一温度时具有相同的溶解度 x,则 x的 取值范围是 g 145.8 蒸发结晶(或蒸发溶剂) 36.0 x 36.3 2.( 2010广东, 14, 2分)下图是 NaCl、 MgSO4的 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在 t1 时, NaCl和 MgSO4的溶解度才相等 B t1 t3 , MgSO4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在 t2 时, MgSO4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 大 D把 MgSO4饱和溶液的温度从 t3 降至 t2 时,有 晶体析出 C 3. ( 2011广东, 21, 3分)下表是 NaOH和 Ca( OH) 2 的溶解度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表中数 据可以获得的信息是 (写一条) ( 2)把 80 时 NaOH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20 ,可以 看到的现象是 ;现有 20 时 Ca( OH) 2的饱和溶液(甲溶液),向其中加入一 定量 CaO后得到的溶液(乙溶液),此时溶液的溶 质质量分数乙 甲(填、、 =) 氢氧化钠的溶解度远远大于氢氧化钙的溶解度 溶液会变浑浊 4. ( 2012广东, 9, 2分)氯化铵和硝酸钾溶解度 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50 时,氯化铵的溶解度大于硝酸钾 B a 时,氯化铵与硝酸钾溶液的质量分数相等 C将 60 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降温会变为不饱和溶 液 D 40 时, 50g水中加入 50g硝酸钾,充分搅拌, 得到质量分数约为 39%的硝酸钾溶液 D 5.( 2013广东, 19, 4分)如图是 A、 B两种物质的 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 1) t1 C时, A、 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是 A B(填“”、“”或“ =” ,下同) ( 2)将 t3 C的 A、 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 200g, 降温至 t1 C,析出晶体的质量关系是 A B。
( 3) t2 C时, 100g水中溶解 50gA刚好饱和,那 么 50g水中溶解 gB也刚好达饱和,此时溶 液的质量分数是 (精确到 0.1%) 25 33.3% 6. ( 2014广东, 12, 2分) KCl与 KNO3在不同温度 的溶解度数据如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KNO3比 KCl的溶解度大 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的温度在 20 30 之间 C在 20 时, 10g水中加入 5g KCl可得到 33.3% 的 KCl溶液 D在 50 时,两物质各 5g分别加入 10g水中,充 分溶解,均有固体剩余 B 7.现有 A物质和 B物质在所测试温度下的溶解度如 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0 时, B的溶解度大于 A的溶解度, 40 时, A 的溶解度大于 B的溶解度 B 80 时, A的溶解度 38 g C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 A和 B在某一温度时具有 相同的溶解度 x,则 x的取值范围是 36.0 g x 36.6g D 20 时,向 50gA固体中加入 100g水,充分搅拌 后能得到 150g溶液 C 8.a、 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 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15 时, a、 b 的溶解度均为 20g B加水或升温均可使 b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 和溶液 C将 30 时 a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15 ,溶质 的质量分数不变 D分别向 100g水中加入 20g a和 b,升温至 30 ,所得溶液均为饱和溶液 D 9. 如表是 KNO3、 NaCl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单 位:克) ( 1)以上两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 大的是 ( 2) KNO3中含有少量 NaCl时,可通过 的方法进行提纯 ( 3) 20 时,向 100g水中加入 50gNaCl,充分溶 解后,仍有固体剩余若要使固体完全溶解,溶 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措施是 。
温度( ) 0 20 40 60 80 100 KNO3 13.3 32 64 110 169 246 NaCl 35.7 36 36.6 37.3 38.4 39.8 KNO3 冷却热饱和溶液 加水 10. 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 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依据溶解度曲线可判断,甲的溶解度比乙的大 B将 t2 时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 取升温的方法 C将甲、乙的饱和溶液从 t2 降到 t1 ,甲的析 出质量比乙的小 D t1 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各 100g,其溶质的 质量一定相等 D 11.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试回答: t3 时,甲、乙、丙三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关系 是 t3 时,若将 50g的甲、乙两种物质分别加入到 100g水 中, 充分溶解后,所得的溶液在溶解度曲线图中可表示为 (“ A” 、“ B” 或“ C” )点,若将甲溶液降温至 t1 ,溶液的变化情况是 溶液变为饱和 溶解度增加 溶质减少 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S甲 =S乙 S丙 B I、 III 12. 根据表中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 1) 40 时, NaCl的溶解度是 ( 2) 20 时,称取 31.6g KNO3固体加入盛 有 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形成的溶液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称取 31.6g KNO3固体时,发现托盘天平指针 偏右,接下来的操作 是 36.6g 饱和 继续加 KNO3固体至天平平衡 温度 / 0 20 40 60 80 100 溶解 度 / NaCl 35.7 36.0 36.6 37.3 38.4 39.8 KNO3 13.3 31.6 63.9 110 169 246 ( 3)当 KNO3中混有少量 NaCl时,提纯 KNO3 所采用的方法 为 ( 4)将等质量 KNO3的饱和溶液和 NaC1的饱 和溶液从 60 降温到 20 ,对所得溶液的叙 述正确的是(填序号) A、都是饱和溶液 B、溶剂质量: KNO3 NaCl C、溶液质量: KNO3 NaCl 降温结晶 A, C 考点 3溶质质量分数 十年母题集训 1.( 2005广东, 7, 2分)配制一定溶质质量 分数的溶液不需用到的仪器是( ) B 2.( 2008广东, 14, 4分)现有以下实验仪 器,请按要求填空: 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需用到的 仪器有 (填序号),还缺少的 仪器是 (填名称)。
胶头滴管、药匙 3.( 2008广东, 9, 2分) 20 时, NaCl溶解 于水的实验数据如图,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中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 B 20 时 10g水最多能溶解 4g NaCl C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20% C 实验序号 水的质量( g) 加入 NaCl的质量 ( g) 溶液的质量 ( g) 10 2 12 10 3 13 10 4 13.6 10 5 13.6 4.( 2010广东, 11, 2分)下列有关溶液的 说法正确的是( ) A将植物油与水混合,得到的是溶液 B配制溶液时,搅拌溶液可以增大溶质的 溶解度 C将 10%的 KNO3,溶液倒出一半,剩余溶液 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20% D将 25gKCl溶液蒸干得到 5gKCl固体,则原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20% D 5. 实验室要配制 50g10%的氯化钠溶液,其 中操作方法不正确的是( ) A计算所需氯化钠的质量为 5g,加水后配 成 50g溶液 B在托盘天平左盘放 5g砝码,然后在右盘 添加氯化钠至天平平衡,再将氯化钠倒入烧 杯中 C用 50mL量筒量取 45mL水,倒入上述烧杯 中 D用玻璃棒搅拌,使氯化钠完全溶解 B 6.实验室需要配制 15%的氯化钠溶液 50g ( 1)计算: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 。
需要量取水的体积为 mL,应选取的 量筒规格是 mL的量筒(选填 “ 10” 、“ 50” 或“ 100” ) ( 2)某同学按下图所示步骤依次操作: 7.5g 42.5 50 其中操作错误的步骤是 (填字母序号); B中仪器的名称为 ; E中玻璃棒的作用 是 ( 3)若上图 A中砝码的质量为 5g,游码为 2.5g, 则小明称得的氯化钠质量实际为 ( 4)使用托盘天平称量腐蚀性药品时,应先在左 右托盘上放大小相同的 ( 5)配制溶液过程中,导致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 分数偏低的原因可能是 (任写一 个) AB 量筒 搅拌加速固体溶解 2.5g 使用托盘天平时将药品和砝码放反位置了 ( 6)配制溶液的步骤为计算 溶解 装贴标签,贮存右图 为正确配制的该溶液的标签,请在标签上填 写好相关信息 称量 7. 下列做法中,能够使 20 氢氧化钙饱和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改变的是( ) A升高温度到 30 B温度不变,蒸发掉少量溶剂 C降低温度到 10 D温度不变,加入少量氢氧化钙固体 A 8. 如果配制 6%的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 数偏小,其原因是( ) A称取的氯化钠固体质量偏大 B转移称量好的氯化钠固体时,有少量洒 落在桌面上 C量取水的体积偏小 D转移配制好的溶液时,有少量液体溅出 B 考点分析: 本考点考查的重点是配制一定 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计 算。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要注意 识记“计算、称量、量取、溶解”时所需 要的仪器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要注意掌 握公式:溶质质量分数 =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