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诗歌景物形象(新)1

大纲要求大纲要求 把握形象的特点把握形象的特点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人物形象人物形象写景诗或杂诗中的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色景色咏物诗或杂诗中的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物象 意境是诗人要表达的意境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生活图景有机融合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它是它是景、情、境景、情、境的完美融合!的完美融合!幽僻冷寂、幽僻冷寂、闲适恬淡、闲适恬淡、雄浑壮阔、雄浑壮阔、恬静安谧、恬静安谧、清新明丽清新明丽 、景物景物 特征特征 色调色调 情感情感一般而言,作品所描绘的外在一般而言,作品所描绘的外在形象画面,具有形象画面,具有鲜活,明丽和昂扬鲜活,明丽和昂扬向上色调的向上色调的,其内在形象情感则是,其内在形象情感则是高昂乐观高昂乐观的;反之,外在形象画面的;反之,外在形象画面具有具有阴暗、凄冷和低沉色调的,阴暗、凄冷和低沉色调的,其其内在形象情感则是内在形象情感则是低沉伤感的低沉伤感的天净沙天净沙秋思秋思 马致远马致远 藤、树、鸦藤、树、鸦”三个词分别用枯、老、昏三个三个词分别用枯、老、昏三个字修饰字修饰,写尽了秋之萧瑟写尽了秋之萧瑟,荒凉荒凉(特征特征)。
哀景哀景)小桥、流水、人家,显得安详、静谧、温馨小桥、流水、人家,显得安详、静谧、温馨(特征)乐景)(特征)乐景)与上句景象形成反差与上句景象形成反差,以乐景写哀情以乐景写哀情,反衬作反衬作者的悲苦者的悲苦(情感情感)(自己飘零异地他乡自己飘零异地他乡,不能享不能享受安详、静谧、温馨的生活受安详、静谧、温馨的生活)衬托出作者内心的悲凉(情感)衬托出作者内心的悲凉(情感)(景物形象的作用:衬托)(景物形象的作用:衬托)找出形象找出形象分析特征分析特征 体味寓于形象体味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中的思想感情 理解形象的典型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理想、追意义(理想、追求、价值观等)求、价值观等)送友人送友人 (李白)(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此地一为别,孤蓬孤蓬万里征浮云浮云游子意,游子意,落日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班马鸣注:注:“萧萧班马萧萧班马”出自诗经出自诗经班马:离群之马班马:离群之马答:答:孤蓬、浮云:随风飘转不定(孤蓬、浮云:随风飘转不定(特征特征),落日落日:夕阳徐徐而下夕阳徐徐而下,似乎不忍离开大地似乎不忍离开大地特征特征)班马:离群的马(班马:离群的马(特征特征),),()比喻友人行踪不定比喻友人行踪不定,再着一再着一“孤孤”字,表达了字,表达了对朋友飘泊生涯的深切关怀(对朋友飘泊生涯的深切关怀(情感情感)。
隐喻诗人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隐喻诗人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情感情感)喻指诗人与朋友的分别,马儿也不愿脱离同喻指诗人与朋友的分别,马儿也不愿脱离同伴,临别时禁不住萧萧长鸣,似有无限深情伴,临别时禁不住萧萧长鸣,似有无限深情马犹如此,人何以堪(马犹如此,人何以堪(情感情感)!)!景物形象鉴赏题景物形象鉴赏题 如何规范作答如何规范作答命题模式:命题模式:(1 1)某几句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某几句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景物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情怀?(2 2)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画面面?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感情?(3 3)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意境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感情?(4 4)从)从“情情”和和“景景”的角度对的角度对某首诗或词作一赏析某首诗或词作一赏析春春 思思 贾贾 至至草色青青柳色黄,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桃花历乱李花香东风不为吹愁去,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春日偏能惹恨长诗人站在村边,看到碧绿的春草,诗人站在村边,看到碧绿的春草,嫩黄的柳条随风飘拂,粉红的桃花和嫩黄的柳条随风飘拂,粉红的桃花和洁白的李花竞相开放。
东风不能吹散洁白的李花竞相开放东风不能吹散愁情,春天却能生恨,这首诗细致描愁情,春天却能生恨,这首诗细致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初春风景图,而且刻绘了一幅美丽的初春风景图,而且刻画细腻逼真,语言通俗生动,意境清画细腻逼真,语言通俗生动,意境清新隽永能准确描绘一、二两能准确描绘一、二两句所写之景,但形式句所写之景,但形式近于扩写,且未能揭近于扩写,且未能揭示景与情感的关系,示景与情感的关系,记记1分分 这首诗描写了一幅明媚动人,生机这首诗描写了一幅明媚动人,生机盎然的春景图诗歌前两句,诗人选盎然的春景图诗歌前两句,诗人选取春天景物进行描绘,着意渲染春天取春天景物进行描绘,着意渲染春天的绚烂风光;三、四句直抒东风不能的绚烂风光;三、四句直抒东风不能解愁,春日却无端生恨,全诗侧重表解愁,春日却无端生恨,全诗侧重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现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景物形象把握准景物形象把握准确,但明显未能确,但明显未能正确揭示景和情正确揭示景和情感的关系记感的关系记2分分该诗描绘了春草丛生、柳丝飘拂的生机该诗描绘了春草丛生、柳丝飘拂的生机盎然的画面,东风不去吹散人们心中的盎然的画面,东风不去吹散人们心中的愁情,这美好的春天不能使人高兴,反愁情,这美好的春天不能使人高兴,反而惹人生恨,乐景衬哀情。
刻画细腻逼而惹人生恨,乐景衬哀情刻画细腻逼真,语言通俗生动,意境清新隽永真,语言通俗生动,意境清新隽永能准确概括第一句能准确概括第一句景物形象,分析景景物形象,分析景与情的关系,但未与情的关系,但未能剖析蕴含的情感!能剖析蕴含的情感!记记3分分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这首诗描写了一幅这首诗描写了一幅明媚动人,明媚动人,生机盎然生机盎然的春景图诗歌前两句,诗人选的春景图诗歌前两句,诗人选取春天景物进行描绘,着意渲染春天的绚烂取春天景物进行描绘,着意渲染春天的绚烂风光;三、四句抒情,转写愁思,东风不能风光;三、四句抒情,转写愁思,东风不能吹愁,春日却能兴恨,吹愁,春日却能兴恨,前前面咏美好之景,全面咏美好之景,全成了春恨之铺垫成了春恨之铺垫用美好景色反衬内心的用美好景色反衬内心的愁恨(乐景写哀),情感表达婉曲深刻全愁恨(乐景写哀),情感表达婉曲深刻全诗侧重表现诗人内心的愁思诗侧重表现诗人内心的愁思阅读下面这首宋词阅读下面这首宋词(20092009年海南、宁夏卷)年海南、宁夏卷)鹧鸪天鹧鸪天 代人赋代人赋 (辛弃疾)(辛弃疾)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注:注: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请问:词的上阙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请问:词的上阙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叙述简要叙述5 5分)分)答案:答案:词的上阕描绘了初春时乡村一派春词的上阕描绘了初春时乡村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意盎然的景象1分分田间桑树萌发出田间桑树萌发出新芽,东邻家蚕卵已孵出幼蚕;平缓新芽,东邻家蚕卵已孵出幼蚕;平缓的山坡上长着细嫩青草,黄色的牛犊的山坡上长着细嫩青草,黄色的牛犊在那儿鸣叫;夕阳斜照着初春傍晚的在那儿鸣叫;夕阳斜照着初春傍晚的树林,晚归的乌鸦散落在那儿栖息树林,晚归的乌鸦散落在那儿栖息2分分 表达了他解官归居后鄙弃城市官场,表达了他解官归居后鄙弃城市官场,热爱田园生活的感情热爱田园生活的感情2分分1 1、把握和分析景物描写的表现手法、把握和分析景物描写的表现手法(烘(烘托和渲染、白描和工笔、对比和衬托、比托和渲染、白描和工笔、对比和衬托、比兴手法、象征手法等)。
兴手法、象征手法等)2 2、理解和辨析描写景物的修辞手法、理解和辨析描写景物的修辞手法(比(比喻、拟人、对比、夸张、借代、用典、对喻、拟人、对比、夸张、借代、用典、对偶等)3 3、注意作者观察和描写的角度、注意作者观察和描写的角度(正面和(正面和侧面、实写和虚写、动景与静景、远景与侧面、实写和虚写、动景与静景、远景与近景、形色声味等)近景、形色声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