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活动1__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教学设计

实验活动1《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实验活动是学生接触化学、理解化学、学习化学后的第一个学生自己动手完成的实验探究课题,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水平和探究精神,也是对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氧气的实验制取和氧气性质等实验的综合应用它是在学生对氧气的制取、性质和用途的学习后,对氧气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对氧气产生了浓厚的探究欲望,很想自己动手操作制取氧气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氧气的制取是初中必须掌握的八个基本实验操作的第一个本实验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本节课既是对前面的基本操作、氧气的相关知识的一个小结性的实践活动,也为以后实验活动的学习奠定了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二、 学情分析 实验室制取氧气对学生来讲是进入实验室的开始,学生通过课题2的学习与探究对氧气的性质及用途有了较深刻的理解,对氧气产生了浓厚的探究欲望,加之知识和实验技能的储备学生早已渴望制取一瓶纯净的氧气,并对氧气性质验证的实验现象充满了好奇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方法,初步理解制取气体的方法2)练习连接仪器等基本操作,动手制取氧气2.过程与方法(1)学习反应原理决定实验装置,气体的性质决定气体的收集方法和验满方法。
2)学会边实验、边讨论的方法,在活动中激发学习兴趣,在兴趣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装置的美对学生实行美育教育2)逐步认知用实验去验证化学理论,从而知道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课程,学化学离不开做实验四、教学重点氧气的制法及实验操作五、教学难点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操作六、教学方法预习提问→实验探究→得出结论→拓展视野→提升兴趣七、仪器准备实验仪器:大试管、塞子(带导管)、集气瓶(3个)、玻璃片、水槽、铁架台、坩埚钳、燃烧匙、酒精灯、药匙实验药品:高锰酸钾、木炭、硫、细铁丝、澄清石灰水实验材料:火柴、棉花、小木条;八、课时安排1课时九、教学过程【预习提问】1.实验室如何制取氧气?2.写出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3. 如何证明一瓶气体是氧气?【学生回答】1.实验室能够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或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2.高锰酸钾 △ -锰酸钾 + 二氧化锰+ 氧气3. 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该瓶气体中,若木条能够复燃,证明此瓶气体是氧气教师提问】实验室采用什么样的装置制取氧气呢?【学生思考】【挂图展示】展示P36图2—17【学生讨论】1.在图2—17,使用了哪些仪器?2.哪部分是气体发生装置,哪部分是气体收集装置?3.如何检查气体发生装置的气密性?4.为什么能够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学生讨论】……【学生交流】【教师点拨】通过这个实验,我们能够总结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
大家现在就来总结,看一下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步骤有哪些?【学生总结】首先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再把药品加入试管中并固定好试管;把盛满水的集气瓶准备好,再实行加热;然后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实验完毕后,先把导管移出水槽,最后再熄灭酒精灯教师点拨】这样的操作顺序很难掌握,我们是不是能够把这个操作顺序编成顺口溜或者歌谣,协助我们记忆?【学生讨论】……【板书设计】查、装、定、点、收、离、熄【本卷须知】教师引导学生,一起探讨制取氧气时的本卷须知,并强调重点1.首先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气密性良好,实验方可实行除了用手紧握的方法外,还能够用什么方法?2.用高锰酸钾制氧气,试管口要塞一团棉花,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3.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固体受热时放出的水蒸气冷凝成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4.先对试管实行预热,然后对准有药品的部位集中加热5.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放出时,不宜立即收集(思考:为什么?),等产生的气泡均匀、连续时再实行收集6.实验结束时,先把导管移出水面,然后再熄灭酒精灯思考:假设先熄灭酒精灯,可能会造成什么后果?)7.木炭在氧气中燃烧这个实验,应用坩埚钳夹住木炭由上向下缓慢伸入集气瓶中。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木炭由上向下缓慢伸入集气瓶中,是为了使集气瓶中氧气都用于木炭的燃烧,防止部分氧气因膨胀而逸散)8、假设某同学制得的氧气不纯,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什么?【教师指导】下面大家开始动手做实验,一定要注意到我刚刚强调的几个事项,同时对实验报告中的[问题讨论]实行思考,并注意观察木炭、硫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学生实验,教师巡视,发现学生操作中的一些错误即时指出并纠正](学生活动)(实验完毕,选择学生代表陈述实验的现象)【学生交流】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的行灰水变浑浊学生回答】说明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学生交流】2.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3.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教师提问】接下来把这三个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写出来学生板演】1.木炭+氧气二氧化碳2.铁+氧气四氧化三铁3. 硫+氧气二氧化硫【引导过渡】实验前,我让大家思考实验报告中的[问题讨论],接下来大家对这些问题实行思考、讨论,并实行交流思考讨论】 实验报告中的[问题讨论]【学生回答】1、用酒精灯加热的方法2.导管口刚开始产生的气泡,是试管中和导管中排出来的空气,假设这时候就实行收集,收集到的氧气不纯,应等均匀、连续气泡产生时再实行收集。
3.实验完毕后,假设先熄灭酒精灯,水槽里的水会倒流回试管,热的试管遇到冷水,试管会炸裂,所以实验完毕后,应先把导管从水槽中移出来,再熄灭酒精灯4、氧气不纯的原因,刚有气泡冒出就开始收集,集气瓶装水时有气泡,玻璃片没有盖好等十、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通过“氧气的制取和性质”这个实验的具体操作,知道了实验室制取一种气体的操作步骤和本卷须知,为我们以后学习其他气体的制取和性质奠定了基础十一、布置作业完成附件一:《镇原县城关中学九年级化学分组实验报告单》十二、板书设计实验活动一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目的:1.学习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 2.加深对氧气性质的理解实验用品:大试管、集气瓶、水槽、铁架台、酒精灯、坩埚钳、药匙、燃烧匙、玻璃片、高锰酸钾、铁丝、硫、木炭、澄清石灰水、木条、棉花、火柴等一、氧气的制取:实验原理:高锰酸钾 △ -锰酸钾 + 二氧化锰 + 氧气 实验步骤:查、装、定、点、收、离、熄本卷须知:二、氧气的性质: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木炭+氧气二氧化碳 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3、硫在氧气中燃烧 硫+氧气二氧化硫十三、总结反思教完这节课,反思了整个教学过程,觉得就本节课来说,主要是学生的动手实践水平的培养,并且对主要的问题加以讨论,学生兴致高昂,完成了教学目标,学生都独立完成实验,但因为是第一次动手做,还是有个别问题出现:忘塞棉花、开始收集时间没把握好等。
整体来说,本节课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