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搜柄,搜必应! 快速导航 | 使用教程  [会员中心]

2019高考化学考前30天备战冲刺系列ⅴ专项11电化学基础

文档格式:DOC| 5 页|大小 140KB|积分 15|2022-03-01 发布|文档ID:59084629
第1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页未读,继续阅读>>
1 / 5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 版权提示
  • 文本预览
  • 常见问题
  • 2019 高考化学考前 30 天备战冲刺系列v专项 11 电化学基础【一】单项选择题(此题包括 6 小题,每题 4 分,共 24 分)1、茫茫黑夜中,航标灯为航海员指明了方向、航标灯的电源必须长效、稳定、我国科技工作者研制出以铝合金、Pt Fe 合金网为电极材料的海水电池、在这种电池中()1铝合金是阳极铝合金是负极海水是电解液铝合金电极发生还原反应A、B C、D、解析:电池电极只称为正、负极,故错、其中活泼的一极为负极,即为铝合金,2对、电极在海水中,故海水为电解质溶液,对、铝合金为负极,那么发生氧化 反应,故错、答案:A2、 以下关于铜电极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铜锌原电池中铜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B、电解饱和食盐水制烧碱时,用铜作阳极C、电解法精炼铜时,粗铜连接电源的正极D 电镀铜和精炼铜时,均用纯铜作阴极解析:铜锌原电池中铜电极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解饱和食盐水制烧碱时,阳 极为石墨;电解法精炼铜时,粗铜作阳极被氧化,纯铜作阴极,故C 正确;电镀铜时,铜作阳极被氧化、答案:C4、如下图,X、Y 分别是直流电源的两极,通电后发生a 极板质量增加,b 极板处有无色无臭气体放出、符合这一情况的是()解析:a 极板质量增加,必定是金属在a 极析出、a 极一定是阴极,那么 X 一定为电源的负极,所以 C 选项电源电极名称错,B 选项 Z 溶液为 NaOH 溶液,电解时无金属析出,被排除、又因为 b 极有无色无臭气体放出,该气体只能是Q,而 D 选项电解CuCb 溶液,阳极产生的气体是黄绿色的有刺激性气味的CI2, D 选项被排除.答案:A5、 金属镍有广泛应用、粗镍中含有少量Fe、Zn、Cu Pt 等杂质,可用电解法制备高纯度的镍,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氧化性 Fe2*vNi2+ CLJ+)()A、 阳极发生还原反应,其主要电极反应式:Ni2+ 2e=NiB、电解过程中,阳极质量的减少与阴极质量的增加相等C、 电解后,溶液中存在的金属阳离子只有Fe2+和 Zn2+D 电解后,电解槽底部的阳极泥中含有Cu 和 Pt解析:电解精炼镍的化学原理与电解精炼铜相同,电解时将粗镍作阳极、由的氧化性Fe2+Ni2+FeNiCuPt,电解时阳极上 Ni 和杂质 Zn、 Fe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金属溶解进入溶液,Cu 和 Pt 不能失电子而形成阳极泥在 阳极附近沉积、在阴极上只有 Ni2+得电子析出金属镍, 在通过相同电量时,阴阳两极反应的元素不完全相同, 所以两极质量的变化值不等、电解时的电解液为含 Ni2+的盐溶液,电解过程中 Ni2+浓度略有减少,所以溶液中仍含有大量的Ni2+.答案:D6、如图中能验证氯化钠溶液(含酚酞)电解产物的装置是()A 极板B 极板X 电极Z 溶液A 锌石墨负极CuSQB 石墨石墨负极NaOHC 银铁正极AgNQD 铜石墨负极CuCl2乙溶液解析:电子流出的一极是电源的负极,电解饱和的氯化钠溶液时,阳极产生CI2,能使碘化钾淀粉溶液变蓝;阴极产生H2,阴极区显碱性,能使酚酞变红、答案:D【二】双项选择题(此题包括 2 小题,每题 6 分,共 12 分)7、如下图,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只允许穫*通过)A、Y 为阴极,发生还原反应B、X 为正极,发生氧化反应C、Y 与滤纸接触处有氢气生成D X 与滤纸接触处变红解析:考查原电池、电解池的反应原理、根据图示的装置可以得出左侧的装置为原 电池,右侧的装置为电解池、根据原电池的构成规律:Zn 为负极,Cu 为正极;由图示连接情况可知 X 为阳极发生氧化反应,Y 为阴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分别为 Cu2+- 2e=Cu+ 2H+ 2e=Hf .因为在 Y 电极附近的浓度减小,将 使“勺H+ OH平衡向右移动,移动的结果是c(OH)c(H+),溶液显碱性,所以溶液附近电极变红色、A、C 选项正确、答案:AC8、有人设计将两根 Pt 丝作电极插入 KOH 溶液中,然后向两极上分别通入甲烷和氧气而Zu筑轉化馆溶.戕地和Cr挂水魏VIVI化饷洛液倒和碘化钾处粉济戒构成燃料电池、该电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H4+ 2Q+ 2KOH=2CO+ 3H2O,那么关于此燃料电池的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一个电子所带电量为 1.6X10-19C)()A、通入甲烷的电极为电池的正极,通入氧气的电极为负极B、 在标准状况下,每消耗 5.6LO2,可向外提供 9.6X104 5C 的电量C、 通入甲烷电极的电极反应为:CH+ 10OH-8e=C& + 7HOD 放电一段时间后,溶液pH 升高解析:在燃料电池中,可燃物是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在电池中作负极,所以A错、从原电池的总反应式看在反应中由于生成的CQ 消耗了溶液中的 OH,使得溶液pH 值降低, 所以 D 错、 消耗 5.6LO2 即 0.25molO2,转移 1mol 电子, 可向外提供 6.02X1023X1.6X10-19C= 9.6X104C 的电量,所以 B 正确、答案:BC【三】非选择题(此题包括 4 小题,共 64 分)9、(15 分)将铝件与另一种材料作电极,以某种溶液作电解液进行电解,通电后在铝件 与电解液的接触面上逐渐形成一层Al(OH) 3 薄膜,薄膜的某些部分存在着小孔,电流从小孔通过并产生热量使 Al(OH) 3 分解,从而在铝件表面形成一层较厚的氧化膜、 某校课外兴趣小组根据上述原理,以铝件和铁棒为电极,一定浓度的NaHCO 溶液为电解液进行实验、(1)_铝件表面形成 Al(OH) 3 的电极反应式是: _(2)电解过程中,必须使电解液 pH 保持相对稳定(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的原因是答案:(1)AI 3e+ 3HCO=AI(OH)3J+ 3COf(或 Al - 3e=Al3+; Al3+3HCO=Al(OH)3J +3COf)(2)Al(OH) 3、AI2Q 具有两性,电解液的酸性或碱性过强,都会使所形成的AI2Q薄膜溶解10、(17 分)由于 Fe(OH)2 极易被氧化,所以实验室难用亚铁盐溶 液与烧碱反应制得白色纯净的Fe(OH)2 沉淀、假设用如下图实验装置可制得纯净的Fe(OH)2 沉淀、两极材料分别为石墨和铁、(1)a 电极材料为 _,其电极反应式为(2)_电解液 d 可以是,那么白色沉淀在电极上生成;也可以是_,那么白色沉淀在两极之间的溶液中生成、A、纯水 B、NaCl 溶液C NaOH 溶液 D CuCl2 溶液4为了在短时间内看到白色沉淀,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_ 、A、改用稀硫酸作电解液 B 适当增大电源电压C 适当缩小两电极间距离D 适当降低电解液温度5假设 d 改为 N&SQ 溶液,当电解一段时间,看到白色沉淀后,再反接电源,继 续电解,除了电极上看到气泡外,另一明显现象为 _解析:制备 Fe(OH)2 的关键是防止 O2 对实验的干扰,加液体覆盖层,对电解液加 热处理的目的都是为了排除Q 的干扰、答案:(1)FeFe 2e=F(T(3)_ 液体 c 为苯,其作用是,在加入苯之前,对 d 溶液进行加热处理的目的是_(2) CB(3) 隔绝空气,防止 Fe(0H)2 被氧气氧化加热一段时间除去溶液中溶解的氧气(4) BC(5) 白色沉淀立即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11、(15 分)Li S0C2 电池可用于心脏起搏器、 该电池的电极材料分别为锂和碳, 电解 液是 LiAICI4 S0C2.电池的总反应可表示为:4Li + 2SOC2=4LiCI + S+ SQ请回答以下问题:(1) 电池的负极材料为 _ ,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_;(2) 电池正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_ ;(3) S0CI 2 易挥发,实验室中常用NaOH 溶液吸收 SOC2, 有 NQSO 和 NaCI 生成、如果把少量水滴到 SOC2 中,实验现象是 _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4) 组装该电池必须在无水、无氧的条件下进行,原因是_解析:分析反应的化合价变化,可得Li 为还原剂,SOC2 为氧化剂、(1) 负极材料为 Li(还原剂),电极反应为 Li e=Li+.(2) 正极反应式可由总反应式减去负极反应式得到:2SOC2+ 4e=4CI+ S+SO.(3) 题中给出有碱液吸收时的产物,那么没有碱液吸收时的产物应为SQ 和 HCI,所以SOCI2 与水反应的现象应该为出现白雾和有刺激性气体生成、因为构成电池的两个主要成分中Li 能和氧气、水反应,SOCI2 也与水反应、答案:(1)锂 Li e=Li+(2) 2SOCI 2+ 4e=4CI+ S+ SQ(3) 出现白雾,有刺激性气体生成SOC2 + H2O=S0 + 2HCIT(4) 锂是活泼金属,易与 H2O O2 反应;SOC2 也可与水反应12、(17 分)利用太阳光分解水制氢是未来解决能源危机的理想方法之一、某研究小组 设计了如下图的循环系统实现光分解水制氢、反应过程中所需的电能由太阳能光电池提供,反应体系中 12 和 Fe2+等可循环使用、(1) 写出以下反应中的离子方程式:电解池A: _;电解池 B: _ ;光催化反应池:_ .2丰(2) 假设电解池 A 中生成 3.36LH 2(标准状况),电解池 B 中生成 Fe 的物质的量为(3)假设循环系统处于稳定工作状态时,电解池 A 中流入和流出的 HI 浓度分别为amoI/L 和bmoI/L,光催化反应生成 Fe3+的速率为cmol/min,循环系统中溶液的 流量为Q流量为单位时间内流过的溶液体积)、试用所给字母的代数式表示溶液的流量Q=.,通电3+通电12+解析:(1)2H + 2I =b? + I 24Fe + 2fO=Qf+4H + 4Fe2Fe2+ 12 光=Fe3+ 2I3.36 L(2)n(H2) = 22.4Lmol1= 0.150mol ;电子的物质的量为n(e ) = 2n(H2) = 2x0.150mol = 0.300mol.因为电解池AB 是串联电解池,电路中转移的电子数目相等、所以,n(Fe2+)=n(e ) = 0.300mol.根据化学反应 2Fe2+ I2 光照=2Fe3+ 21;光催化反应生成 I的速率 v(l)=v(Fe3+) =cmol/min电解池 A 中消耗 I的速率应等于光催化反应池中生成的速率amol/LxQ- bmol/LxQJ= cmol/min,c故Q=abL/min.答案:(1)2H+ 21-理电f+ l24Fe3+ 2H2O 通电=M + 4H+ 4Fe2+2Fe2+ I 2 光=2Fe3+ 2Ic(2)0.300mol(3)abL/min。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卖家[上传人]:xinguo118
    资质:实名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