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 > 施工组织
搜柄,搜必应! 快速导航 | 使用教程  [会员中心]

6米高支模计算书

文档格式:DOC| 48 页|大小 424KB|积分 10|2022-11-24 发布|文档ID:171156726
第1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页未读,继续阅读>>
1 / 48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 版权提示
  • 文本预览
  • 常见问题
  • 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工程名称:1#物流仓库、消防水池工程 工程地点:珠海市洪湾商贸物流中心1-7地块、A号路南侧、1号路东侧 施工单位: 珠海市世纪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编制单位:1#物流仓库、消防水池工程项目部 编 制 人: 编制日期: 年 月 日审批负责人: 审批日期: 年 月 日目录目录 - 1 -第一章 编制依据 - 1 -第二章 工程概况 - 2 -第三章 计算概述 - 2 -第四章 板高支模计算 - 3 -4.1 参数信息: - 3 -4.2 模板面板计算 - 4 -4.3 模板支撑方木的计算: - 6 -4.4 木方支撑钢管计算: - 7 -4.5 扣件抗滑移的计算 - 9 -4.6 模板支架立杆荷载设计值(轴力) - 9 -4.7 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 9 -第五章 梁模板计算 - 11 -5.1 参数信息 - 13 -5.2 梁侧模板荷载计算 - 14 -5.3 梁侧模板面板的计算 - 14 -5.4 梁侧模板支撑的计算 - 16 -5.5 梁底模板计算 - 20 -5.7 梁跨度方向钢管的计算 - 24 -5.8 扣件抗滑移的计算 - 27 -第六章 梁和楼板模板高支撑架的构造和施工要求 - 30 -第七章 模板工程质量及进度控制 - 31 -7.1轴线偏位的预防措施 - 31 -7.2垂直偏差的预防措施 - 31 -7.3标高不正确的预防措施 - 32 -7.4柱、梁模板胀模的预防措施 - 32 -7.5梁模下垂、失稳倒塌的预防措施 - 32 -7.6漏浆的预防措施 - 32 -7.7拆模时出现缺陷的预防措施 - 33 -7.8模板支撑系统质量保证措施与控制程序 - 33 -7.9.模板及高支模施工管理架构 - 35 -第八章 混凝土浇捣方法 - 36 -第九章 高支模满堂红顶架搭拆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 36 -第十章 高支模文明施工措施与管理 - 38 -第十一章 高支模监测 - 39 -第十二章 安全应急救援预案 - 39 -12.1 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架构 - 39 -12.2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应急救援 - 39 -12.3发生支模坍塌应急救援 - 41 -12.4触电事故应急救援措施 - 41 -12.5建立应急指挥体系和应急物资 - 43 -第一章 编制依据高支撑架的计算依据:1.物流仓储及消防工程施工图及相应标准图集。

    2.参照国家、地方现行相关规范、规程、标准,主要包括:《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130-200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0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 50009-2001《钢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7-2003《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GB 50068-2001《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GB 50223-2008《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 50009-2001(2006年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0-200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 50011-2001(2008年版)《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 50007-2002《冷轧带肋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 95-2003《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 (2009年版)《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 GB 50119-2003《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 50352-200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16-2006《商店建筑设计规范》 JGJ 48-88《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 (2009年版)第二章 工程概况1#物流仓库、消防水池工程位于珠海市洪湾商贸物流中心1-7地块、A号路南侧、1号路东侧,建筑总面积为5330.335m2,主要由物流仓库和消防水池两个建筑物构成,其中物流仓库为砼框架结构,地上六层,建筑面积5234.26㎡,建筑高度为23.6m;消防水池为砼结构,地下一层,建筑面积96.075㎡,建筑深度为2.7m~3.7m;总工期:200天。

    本工程由珠海市菱马汽车贸易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陕西工程勘察研究院提供地质勘察报告,珠海艺蓁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所设计,珠海市世纪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承包施工第三章 计算概述本工程±0.000标高相当于绝对标高5.100米,房屋高度为23.6米地下室层高2.7m~3.7米,首层层高6米,第二、三、四、五层层高皆为3.5米,第6层层高3.6米,楼梯间4.3米本工程高支模(高度≥5.0m)部位为第一层层高为6米梁板砼强度等级为C25高支模楼层中梁最大截面尺寸:350×900,位于一层②、④、⑥轴线上B-D跨;③、⑤轴线上A-D跨梁高支模楼层见下表:楼层截面跨度(m)板厚(mm)层高(m)第一层局部最大350×900,一般梁350×800、250×800、250×750、250×600、200×5009.51206在如下第五章的梁模板计算中为选择最大截面尺寸梁350mm×900mm进行计算示例第四章 板高支模计算因本工程模板支架高度大于5米,根据有关文献建议,如果仅按规范计算,架体安全性仍不能得到完全保证为此计算中还参考了《施工技术》2002(3):《扣件式钢管模板高支撑架设计和使用安全》中的部分内容4.1 参数信息:1.模板支架参数横向间距或排距(m):1.00;纵距(m):1.00;步距(m):1.80;立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长度(m):0.10;模板支架搭设高度(m):5.88;采用的钢管(mm):Φ48×3.0 ;板底支撑连接方式:方木支撑;立杆承重连接方式:双扣件,考虑扣件的保养情况,扣件抗滑承载力系数:0.80;2.荷载参数模板与木板自重(kN/m2):0.300;混凝土与钢筋自重(kN/m3):25.000;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kN/m2):2.500;3.材料参数面板采用胶合面板,厚度为15mm;板底支撑采用方木;面板弹性模量E(N/mm2):9500;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13;木方抗剪强度设计值(N/mm2):1.400;木方的间隔距离(mm):250.000;木方弹性模量E(N/mm2):9000.000;木方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13.000;木方的截面宽度(mm):60.00;木方的截面高度(mm):80.00;4.楼板参数楼板的计算厚度(mm):120.00; 图2 楼板支撑架荷载计算单元4.2 模板面板计算模板面板为受弯构件,按三跨连续梁对面板进行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模板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W = 100×1.52/6 = 37.5 cm3;I = 100×1.53/12 = 28.125 cm4;模板面板的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

    面板计算简图1、荷载计算(1)静荷载为钢筋混凝土楼板和模板面板的自重(kN/m):q1 = 25×0.12×1+0.3×1 = 3.3 kN/m;(2)活荷载为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kN/m):q2 = 2.5×1= 2.5 kN/m;2、强度计算计算公式如下:M=0.1ql2其中:q=1.2×3.3+1.4×2.5= 7.46kN/m最大弯矩 M=0.1×7.46×2502= 46625 kN·m;面板最大应力计算值 σ =M/W= 46625/37500 = 1.243 N/mm2;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13 N/mm2;面板的最大应力计算值为 1.243 N/mm2 小于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13 N/mm2,满足要求!3、挠度计算挠度计算公式为ν=0.677ql4/(100EI)≤[ν]=l/250其中q =q1=3.3kN/m面板最大挠度计算值 ν = 0.677×3.3×2504/(100×9500×28.125×104)=0.033 mm; 面板最大允许挠度 [ν]=250/ 250=1 mm;面板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0.033 mm 小于 面板的最大允许挠度 1 mm,满足要求!4.3 模板支撑方木的计算:方木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W=b×h2/6=6×8×8/6 = 64 cm3;I=b×h3/12=6×8×8×8/12 = 256 cm4; 方木楞计算简图1.荷载的计算:(1)静荷载为钢筋混凝土楼板和模板面板的自重(kN/m):q1= 25×0.25×0.12+0.3×0.25 = 0.825 kN/m ;(2)活荷载为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kN/m):q2 = 2.5×0.25 = 0.625 kN/m;2.强度验算:计算公式如下:M=0.1ql2均布荷载 q = 1.2 × q1 + 1.4 ×q2 = 1.2×0.825+1.4×0.625 = 1.865 kN/m;最大弯矩 M = 0.1ql2 = 0.1×1.865×12 = 0.186 kN·m;方木最大应力计算值 σ= M /W = 0.186×106/64000 = 2.914 N/mm2;方木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13.000 N/mm2;方木的最大应力计算值为 2.914 N/mm2 小于方木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13 N/mm2,满足要求!3.抗剪验算: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τ = 3V/2bhn < [τ]其中最大剪力: V = 0.6×1.865×1 = 1.119 kN;方木受剪应力计算值 τ = 3 ×1.119×103/(2 ×60×80) = 0.35 N/mm2;方木抗剪强度设计值 [τ] = 1.4 N/mm2;方木的受剪应力计算值 0.35 N/mm2 小于 方木的抗剪强度设计值 1.4 N/mm2,满足要求!4.挠度验算:计算公式如下:ν=0.677ql4/(100EI)≤[ν]=l/250均布荷载 q = q1 = 0.825 kN/m;最大挠度计算值 ν= 0.677×0.825×10004 /(100×9000×)= 0.242 mm;最大允许挠度 [ν]=1000/ 250=4 mm;方木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0.242 mm 小于 方木的最大允许挠度 4 mm,满足要求!4.4 木方支撑钢管计算:支撑钢管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集中荷载P取纵向板底支撑传递力,P=1.865kN; 支撑钢管计算简图 支撑钢管计算弯矩图(kN·m) 支撑钢管计算变形图(mm) 支撑钢管计算剪力图(kN) 最大弯矩 Mmax = 0.699 kN·m ;最大变形 Vmax = 2.22 mm ;最大支座力 Qmax = 8.159 kN ;最大应力 σ= .889/4490 = 155.788 N/mm2;支撑钢管的抗压强度设计值 [f]=205 N/mm2;支撑钢管的最大应力计算值 155.788 N/mm2 小于 支撑钢管的抗压强度设计值 205 N/mm2,满足要求!支撑钢管的最大挠度为 2.22mm 小于 1000/150与10 mm,满足要求!4.5 扣件抗滑移的计算按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培训讲座》,双扣件承载力设计值取16.00kN,扣件抗滑承载力系数0.80,该工程实际的双扣件承载力取值为12.80kN 。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 R= 8.159 kN;R < 12.80 kN,所以双扣件抗滑承载力的设计计算满足要求! 4.6 模板支架立杆荷载设计值(轴力)作用于模板支架的荷载包括静荷载和活荷载1.静荷载标准值包括以下内容:(1)脚手架的自重(kN):NG1 = 0.125×5.88 = 0.737 kN;钢管的自重计算参照《扣件式规范》附录A2)模板的自重(kN):NG2 = 0.3×1×1 = 0.3 kN;(3)钢筋混凝土楼板自重(kN):NG3 = 25×0.12×1×1 = 3 kN;经计算得到,静荷载标准值 NG = NG1+NG2+NG3 = 4.037 kN;2.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 NQ = (2.5+2 ) ×1×1 = 4.5 kN;3.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计算N = 1.2NG + 1.4NQ = 11.144 kN; 4.7 立杆的稳定性计算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σ =N/(φA)≤[f]其中 N ---- 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kN) :N = 11.144 kN; φ----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 lo/i 查表得到; i ---- 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cm) :i = 1.59 cm; A ---- 立杆净截面面积(cm2):A = 4.24 cm2; W ---- 立杆净截面模量(抵抗矩)(cm3):W=4.49 cm3; σ-------- 钢管立杆最大应力计算值 (N/mm2); [f]----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 :[f] =205 N/mm2; L0---- 计算长度 (m);按下式计算: l0 = h+2a = 1.8+0.1×2 = 2 m; a ---- 立杆上端伸出顶层横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a = 0.1 m;l0/i = 2000 / 15.9 = 126 ;由长细比 Lo/i 的结果查表得到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φ= 0.417 ;钢管立杆的最大应力计算值 ;σ=11144.117/(0.417×424) = 63.029 N/mm2;钢管立杆的最大应力计算值 σ= 63.029 N/mm2 小于 钢管立杆的抗压强度设计值 [f] = 205 N/mm2,满足要求!如果考虑到高支撑架的安全因素,建议按下式计算l0 = k1k2(h+2a)= 1.163×1.007×(1.8+0.1×2) = 2.342 m;k1 --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按照表1取值1.163;k2 --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h+2a = 2 按照表2取值1.007 ;Lo/i = 2342.282 / 15.9 = 147 ;由长细比 Lo/i 的结果查表得到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φ= 0.32 ;钢管立杆的最大应力计算值 ;σ=11144.117/(0.32×424) = 82.135 N/mm2;钢管立杆的最大应力计算值 σ= 82.135 N/mm2 小于 钢管立杆的抗压强度设计值 [f] = 205 N/mm2,满足要求! 模板承重架应尽量利用剪力墙或柱作为连接连墙件,否则存在安全隐患。

    以上表参照 杜荣军: 《扣件式钢管模板高支撑架设计和使用安全》第五章 梁模板计算因本工程梁支架高度大于4米,根据有关文献建议,如果仅按规范计算,架体安全性仍不能得到完全保证为此计算中还参考了《施工技术》2002(3):《扣件式钢管模板高支撑架设计和使用安全》中的部分内容,并且选取梁段KL20做计算示例5.1 参数信息1.模板支撑及构造参数梁截面宽度 B(m):0.35;梁截面高度 D(m):0.90;混凝土板厚度(mm):120.00;立杆沿梁跨度方向间距La(m):0.50;立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长度a(m):0.10;立杆步距h(m):1.50;板底承重立杆横向间距或排距Lb(m):0.90;梁支撑架搭设高度H(m):6.00;梁两侧立杆间距(m):0.90;承重架支撑形式:梁底支撑小楞平行梁截面方向;梁底增加承重立杆根数:1;采用的钢管类型为Φ48×3;立杆承重连接方式:双扣件,考虑扣件质量及保养情况,取扣件抗滑承载力折减系数:1.00;2.荷载参数新浇混凝土重力密度(kN/m3):24.00;模板自重(kN/m2):0.30;钢筋自重(kN/m3):1.50;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kN/m2):2.5;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kN/m2):5.8;振捣混凝土对梁底模板荷载(kN/m2):2.0;振捣混凝土对梁侧模板荷载(kN/m2):2.0;3.材料参数木材品种:柏木;木材弹性模量E(N/mm2):10000.0;木材抗压强度设计值fc(N/mm):16.0;木材抗弯强度设计值fm(N/mm2):17.0;木材抗剪强度设计值fv(N/mm2):1.7;面板材质:胶合面板;面板厚度(mm):15.00;面板弹性模量E(N/mm2):6000.0;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m(N/mm2):13.0;4.梁底模板参数梁底方木截面宽度b(mm):60.0;梁底方木截面高度h(mm):80.0;梁底模板支撑的间距(mm):170.0;5.梁侧模板参数主楞间距(mm):450;次楞根数:4;主楞竖向支撑点数量:4;固定支撑水平间距(mm):400;竖向支撑点到梁底距离依次是:250mm,500mm,750mm,1050mm;主楞材料:木方;宽度(mm):60.00;高度(mm):80.00;主楞合并根数:2;次楞材料:木方;宽度(mm):60.00;高度(mm):80.00;次楞合并根数:2;5.2 梁侧模板荷载计算按《施工手册》,新浇混凝土作用于模板的最大侧压力,按下列公式计算,并取其中的较小值: F=0.22γtβ1β2V1/2 F=γH其中 γ --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4.000kN/m3; t -- 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取0.750h; T -- 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取20.000℃; V -- 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取1.500m/h; H -- 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总高度,取1.500m; β1-- 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取1.200; β2-- 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取1.000。

    分别计算得 5.820 kN/m2、36.000 kN/m2,取较小值5.820 kN/m2作为本工程计算荷载5.3 梁侧模板面板的计算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强度验算要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和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挠度验算只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次楞的根数为4根面板按照均布荷载作用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 面板计算简图(单位:mm)1.强度计算材料抗弯强度验算公式如下:σ = M/W < [f]其中,W -- 面板的净截面抵抗矩,W = 45×0.9×0.9/6=6.075cm3; M -- 面板的最大弯矩(N·mm); σ -- 面板的弯曲应力计算值(N/mm2) [f] -- 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按照均布活荷载最不利布置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M = 0.1q1l2+0.117q2l2其中 ,q -- 作用在模板上的侧压力,包括: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 q1= 1.2×0.45×5.82=3.143kN/m;振捣混凝土荷载设计值: q2= 1.4×0.45×2=1.26kN/m;计算跨度: l = (900-120)/(4-1)= 260mm;面板的最大弯矩 M= 0.1×3.143×[(900-120)/(4-1)]2 + 0.117×1.26×[(900-120)/(4-1)]2=3.12×104N·mm;面板的最大支座反力为: N=1.1q1l+1.2q2l=1.1×3.143×[(900-120)/(4-1)]/1000+1.2×1.260×[(900-120)/(4-1)]/1000=1.292 kN;经计算得到,面板的受弯应力计算值: σ = 3.12×104/ 0.675×104=5.1N/mm2;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 = 13N/mm2;面板的受弯应力计算值 σ =5.1N/mm2 小于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13N/mm2,满足要求! 2.挠度验算ν =0.677ql4/(100EI)≤[ν]=l/250 q--作用在模板上的新浇筑混凝土侧压力线荷载设计值: q = q1= 3.143N/mm; l--计算跨度: l = [(900-120)/(4-1)]=260mm; E--面板材质的弹性模量: E = 6000N/mm2; I--面板的截面惯性矩: I = 45×0.9×0.9×0.9/12=2.734cm4;面板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ν= 0.677×3.143×[(900-120)/(4-1)]4/(100×6000×0.273×105) = 0.594mm;面板的最大容许挠度值:[ν] = l/250 =[(900-120)/(4-1)]/250 = 1.04mm;面板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ν=0.594mm 小于 面板的最大容许挠度值 [ν]=1.04mm,满足要求!5.4 梁侧模板支撑的计算1.次楞计算次楞直接承受模板传递的荷载,按照均布荷载作用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

    次楞均布荷载按照面板最大支座力除以面板计算宽度得到:q = 2.286/0.450= 5.080kN/m本工程中,次楞采用木方,宽度60mm,高度80mm,截面惯性矩I,截面抵抗矩W和弹性模量E分别为:W = 2×6×8×8/6 = 128cm3;I = 2×6×8×8×8/12 = 512cm4;E = 10000.00 N/mm2; 计算简图 剪力图(kN) 弯矩图(kN·m) 变形图(mm)经过计算得到最大弯矩 M = 0.103 kN·m,最大支座反力 R= 2.515 kN,最大变形 ν= 0.028 mm(1)次楞强度验算强度验算计算公式如下:σ = M/W<[f]经计算得到,次楞的最大受弯应力计算值 σ = 1.03×105/1.28×105 = 0.8 N/mm2;次楞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 = 17N/mm2;次楞最大受弯应力计算值 σ = 0.8 N/mm2 小于 次楞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17N/mm2,满足要求!(2)次楞的挠度验算次楞的最大容许挠度值: [ν] = 450/400=1.125mm;次楞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ν=0.028mm 小于 次楞的最大容许挠度值 [ν]=1.125mm,满足要求!2.主楞计算主楞承受次楞传递的集中力,取次楞的最大支座力2.515kN,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

    本工程中,主楞采用木方,宽度60mm,高度80mm,截面惯性矩I,截面抵抗矩W和弹性模量E分别为:W = 2×6×8×8/6 = 128cm3;I = 2×6×8×8×8/12 = 512cm4;E = 10000.00 N/mm2; 主楞计算简图 主楞弯矩图(kN·m) 主楞变形图(mm)经过计算得到最大弯矩 M= 0.415 kN·m,最大支座反力 R= 4.177 kN,最大变形 ν= 0.457 mm(1)主楞抗弯强度验算σ = M/W<[f]经计算得到,主楞的受弯应力计算值: σ = 4.15×105/1.28×105 = 3.2 N/mm2;主楞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 = 17N/mm2;主楞的受弯应力计算值 σ =3.2N/mm2 小于 主楞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17N/mm2,满足要求!(2)主楞的挠度验算根据连续梁计算得到主楞的最大挠度为 0.457 mm主楞的最大容许挠度值: [ν] = 330/400=0.825mm;主楞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ν=0.457mm 小于 主楞的最大容许挠度值 [ν]=0.825mm,满足要求!5.5 梁底模板计算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挠度。

    强度验算要考虑模板结构自重荷载、新浇混凝土自重荷载、钢筋自重荷载和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挠度验算只考虑模板结构自重、新浇混凝土自重、钢筋自重荷载本算例中,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 = 350×15×15/6 = 1.313×104mm3; I = 350×15×15×15/12 =0.656×105mm4; 1.抗弯强度验算按以下公式进行面板抗弯强度验算:σ = M/W<[f]新浇混凝土及钢筋荷载设计值:q1: 1.2×(24.00+0.9)×0.35×0.9=7.844kN/m;模板结构自重荷载设计值:q2:1.2×0.30×0.35=0.126kN/m;施工荷载与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设计值:q3: 1.4×(2.00+2.50)×0.35=2.205kN/m;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Mmax=0.1(q1+ q2)l2+0.117q3l2= 0.1×(7.844+0.126)×1702+0.117×2.205×1702=0.304×105N·mm;σ =Mmax/W=0.656×105/1.313×104=5 N/mm2;梁底模面板计算应力 σ =5 N/mm2 小于 梁底模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13N/mm2,满足要求!2.挠度验算根据《建筑施工计算手册》刚度验算采用标准荷载,同时不考虑振动荷载作用。

    最大挠度计算公式如下:ν= 0.677ql4/(100EI)≤[ν]=l/250其中,q--作用在模板上的压力线荷载:q =q1+q2=32.130+0.252=32.382kN/m; l--计算跨度(梁底支撑间距): l =170.00mm; E--面板的弹性模量: E = 6000.0N/mm2;面板的最大允许挠度值:[ν] =170.00/250 = 0.680mm;面板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ν= 0.677×32.382×1704/(100×6000×1.97×105)=0.155mm;面板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ν=0.155mm 小于 面板的最大允许挠度值:[ν] =0.68mm,满足要求!5.6 梁底支撑木方的计算1.荷载的计算:(1)钢筋混凝土梁和模板自重设计值(kN/m): q1 = 1.2×[(24+0.9)×0.9×0.17+0.3×0.17×(2×1.38+0.35)/ 0.35]=5.115 kN/m;(2)施工荷载与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设计值(kN/m): q2 = 1.4×(2.5+2)×0.17=1.071 kN/m;均布荷载设计值 q = 5.115+1.071 = 6.186kN/m;梁两侧楼板荷载以集中荷载的形式传递,其设计值: p=0.17×[1.2×0.12×24.00+1.4×(2.50+2.00)]×(0.55-0.35)/4=0.083kN2.支撑方木验算:本工程梁底支撑采用方木,方木的截面惯性矩I,截面抵抗矩W和弹性模量E分别为:W=6×8×8/6 = 6.40×101 cm3;I=6×8×8×8/12 = 2.56×102 cm4;E= 10000 N/mm2;计算简图及内力、变形图如下: 简图(kN·m) 剪力图(kN) 弯矩图(kN·m) 变形图(mm)方木的支座力:N1=N3=0.838 kN;N2=4.913 kN;最大弯矩:M= 0.214kN·m最大剪力:V= 2.457 kN方木最大正应力计算值 : σ =M/W=0.214×106 /6.40×104=3.3 N/mm2;方木最大剪应力计算值 : τ =3V/(2bh0)=3×2.457×1000/(2×60×80)=0.768N/mm2;方木的最大挠度:ν =0.043 mm;方木的允许挠度:[ν]= 0.9×103/2/250=1.8mm;方木最大应力计算值 3.342 N/mm2 小于 方木抗弯强度设计值 [f]=17.000 N/mm2,满足要求!方木受剪应力计算值 0.768 N/mm2 小于 方木抗剪强度设计值 [fv]=1.700 N/mm2,满足要求!方木的最大挠度 ν=0.043 mm 小于 方木的最大允许挠度 [ν]=1.800 mm,满足要求!5.7 梁跨度方向钢管的计算作用于梁跨度方向钢管的集中荷载为梁底支撑方木的支座反力。

    钢管的截面惯性矩I,截面抵抗矩W和弹性模量E分别为:W=4.49 cm3;I=10.78 cm4;E= N/mm2;1.梁两侧支撑钢管的强度计算:支撑钢管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集中力P= 0.838 kN 支撑钢管计算简图 支撑钢管计算弯矩图(kN·m) 支撑钢管计算变形图(mm) 支撑钢管计算剪力图(kN)最大弯矩 Mmax = 0.119 kN·m ;最大变形 νmax = 0.093 mm ;最大支座力 Rmax = 2.717 kN ;最大应力 σ =M/W= 0.119×106 /(4.49×103 )=26.5 N/mm2;支撑钢管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205 N/mm2;支撑钢管的最大应力计算值 26.5 N/mm2 小于 支撑钢管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205 N/mm2,满足要求!支撑钢管的最大挠度νmax=0.093mm小于500/150与10 mm,满足要求!2.梁底支撑钢管的强度计算:支撑钢管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集中力P= 4.913 kN 支撑钢管计算简图 支撑钢管计算弯矩图(kN·m) 支撑钢管计算变形图(mm) 支撑钢管计算剪力图(kN)最大弯矩 Mmax = 0.699 kN·m ;最大变形 νmax = 0.544 mm ;最大支座力 Rmax = 15.922 kN ;最大应力 σ =M/W= 0.699×106 /(4.49×103 )=155.6 N/mm2;支撑钢管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205 N/mm2;支撑钢管的最大应力计算值 155.6 N/mm2 小于 支撑钢管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205 N/mm2,满足要求!支撑钢管的最大挠度νmax=0.544mm小于500/150与10 mm,满足要求!5.8 扣件抗滑移的计算按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培训讲座》刘群主编,P96页,双扣件承载力设计值取16.00kN,扣件抗滑承载力系数1.00,该工程实际的双扣件承载力取值为16.00kN 。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时,扣件的抗滑承载力按照下式计算(规范5.2.5): R ≤ Rc其中 Rc -- 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取16.00 kN;   R --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计算中R取最大支座反力,根据前面计算结果得到 R=15.922 kN;R < 16.00 kN,所以双扣件抗滑承载力的设计计算满足要求! 5.9 立杆的稳定性计算: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σ = N/(φA)≤[f]1.梁两侧立杆稳定性验算:其中 N -- 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它包括:纵向钢管的最大支座反力: N1 =2.717 kN ;脚手架钢管的自重: N2 = 1.2×0.129×6=0.93 kN;楼板混凝土、模板及钢筋的自重:N3=1.2×[(0.900/2+(0.900-0.700)/4)×0.500×0.300+(0.900/2+(0.900-0.700)/4)×0.500×0.120×(1.500+24.000)]=1.008 kN;施工荷载与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设计值:N4=1.4×(2.500+2.000)×[0.55/2+(0.55-0.35)/4]×0.500= 0.731 kN;N =N1+N2+N3+N4=2.717+0.93+1.008+0.731=4.456 kN; φ--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 lo/i 查表得到; i -- 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 (cm):i = 1.59; A -- 立杆净截面面积 (cm2): A = 4.24; W -- 立杆净截面抵抗矩(cm3):W = 4.49; σ -- 钢管立杆轴心受压应力计算值 ( N/mm2); [f] --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f] =205 N/mm2; lo -- 计算长度 (m); 根据《扣件式规范》,立杆计算长度lo有两个计算公式lo=kμh和lo=h+2a, 为安全计,取二者间的大值,即: lo = Max[1.167×1.7×0.9,0.9+2×0.1]= 1.786 m; k --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取值为:1.167 ; μ -- 计算长度系数,参照《扣件式规范》表5.3.3,μ=1.7; a -- 立杆上端伸出顶层横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a=0.1m; 得到计算结果: 立杆的计算长度 lo/i = 2975.85 / 15.9 = 187 ;由长细比 lo/i 的结果查表得到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φ= 0.205 ;钢管立杆受压应力计算值 ;σ=6229.62/(0.205×424) = 71.7 N/mm2;钢管立杆稳定性计算 σ = 71.7 N/mm2 小于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的设计值 [f] = 205 N/mm2,满足要求!2.梁底受力最大的支撑立杆稳定性验算:其中 N -- 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它包括:纵向钢管的最大支座反力:N1 =15.922 kN ;脚手架钢管的自重: N2 = 1.2×0.129×(6-0.9)=0.789 kN;N =N1+N2 =15.922+0.789=16.71 kN ; φ--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 lo/i 查表得到; i -- 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 (cm):i = 1.59; A -- 立杆净截面面积 (cm2): A = 4.24; W -- 立杆净截面抵抗矩(cm3):W = 4.49; σ -- 钢管立杆轴心受压应力计算值 ( N/mm2); [f] --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f] =205 N/mm2; lo -- 计算长度 (m); 根据《扣件式规范》,立杆计算长度lo有两个计算公式lo=kμh和lo=h+2a, 为安全计,取二者间的大值,即: lo = Max[1.167×1.7×0.9,0.8+2×0.1]= 1.786 m; k --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取值为:1.167 ; μ -- 计算长度系数,参照《扣件式规范》表5.3.3,μ=1.7; a -- 立杆上端伸出顶层横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a=0.1m; 得到计算结果: 立杆的计算长度 lo/i = 2975.85 / 15.9 = 187 ;由长细比 lo/i 的结果查表得到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φ= 0.205 ;钢管立杆受压应力计算值 ;σ=16619.625/(0.205×424) = 191.2 N/mm2;钢管立杆稳定性计算 σ = 191.2 N/mm2 小于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的设计值 [f] = 205 N/mm2,满足要求! 考虑到高支撑架的安全因素,建议按下式计算 lo= k1k2(h+2a) = 1.167×1.007×(0.9+0.1×2) = 1.293 m; k1 --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按照表1取值1.167; k2 --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h+2a =1.7按照表2取值1.007 ;lo/i = 1292.686/ 15.9 = 82 ;由长细比 lo/i 的结果查表得到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φ= 0.417 ;钢管立杆的最大应力计算值 ;σ= 16619.625/(0.417×424) = 94 N/mm2;钢管立杆稳定性计算 σ = 94 N/mm2 小于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的设计值 [f] = 205 N/mm2,满足要求!模板承重架应尽量利用剪力墙或柱作为连接连墙件,否则存在安全隐患。

    以上表参照 杜荣军:《扣件式钢管模板高支撑架设计和使用安全》第六章 梁和楼板模板高支撑架的构造和施工要求在施工中我们除了除了要遵守《扣件架规范》的相关要求外,还要考虑以下内容:1、梁板模板高支撑架根据设计荷载采用定尺单立杆;2、立杆之间必须按步距满设双向水平杆,确保两方向足够的设计刚度,加强支架整体性;3、考虑梁和楼板荷载相差较大时,因此梁、板采用不同的立杆间距;4、在我部施工中高支撑架底部步距皆采用1.5~1.8m;5、在本工程中高支撑架的底部设置扫地杆,离地<200mm;6、沿支架四周外立面应满足立面满设剪刀撑;7、严格按照设计尺寸搭设,立杆和水平杆的接头均应错开在不同的框格层中设置;8、确保立杆的垂直偏差和横杆的水平偏差小于《扣件架规范》的要求;9、确保每个扣件和钢管的质量是满足要求的,每个扣件的拧紧力矩都要控制在45-60N·m第七章 模板工程质量及进度控制7.1轴线偏位的预防措施精确弹线:每层都必须从同一基准点出发测出各条轴线,并按测量的要求进行复测,校核其精度是否达到要求,严禁用丈杆逐段引测轴线,且不进行校核的办法建筑物较长、轴线较多时,可在中间选择一二点进行复核。

    成排的柱子宜弹出通线,并将柱子边线兜方梁的轴线,边线宜先用墨斗在楼面上弹线,再引测到柱上,以作复核之用,防止发生梁模板位移下层伸出的竖向钢筋应无严重位移,如有极少数钢筋偏移至边线外时,应先采取校正措施柱脚处可用短钢筋或扁铁撑头焊在柱钢筋上,作为模板的限位柱限位每边不少于两根,注意电焊时不得烧伤柱钢筋7.2垂直偏差的预防措施立柱模板时应用托线板或线锤严格校正其垂直度成排柱宜先立两端柱模,校正复核无误后,顶部拉通麻线,再根据麻线立中间柱模合理设置模板和支撑系统单根柱高度不超过3m时,宜采用木材、钢管或工具式斜撑,斜撑必须固定在牢靠的支点上,其底部水平角不宜大于45°边柱要求3面设置支撑,角柱模板除两边设支撑外,还应在其分角线位置上增设支撑,以防柱模倾斜或扭曲采用柱、梁同时立模的方案此时,梁模板可兼起柱模顶部水平连杆的作用,同时柱箍、梁底支架、柱支撑可以相互连接在一起,增加了模板的整体稳定性梁侧模上口的通长围檩必须用斜撑固定在立柱、顶撑上的横杆上,其底部水平倾角不得大于60°,模板上口用搭头将两侧模板固定,梁的倾斜侧模应采用斜撑或楔形垫木加固,使其稳固7.3标高不正确的预防措施正确进行水准测量,严格控制柱、梁、楼板的标高。

    7.4柱、梁模板胀模的预防措施柱模外应设围檩和柱箍,柱箍间距应加密(间距不得大于40cm),同时柱箍与模板之间应采用对拔榫塞紧,以防凸肚或漏浆柱边中部加拉螺栓柱箍相对两边应大致处于同一水平上,不得翘裂,以免削弱其自身的刚度柱上留设混凝土浇灌孔时,门子板应支撑牢固,必要时另加柱箍或斜撑木模板侧模下口必须有夹木钉紧在支柱的横杆上当梁侧模板上的通长围檩兼作楼板模板的桁架支座时,围檩下应加设短柱或短撑木扣件的拧紧程序,对于钢筋支架的承载能力、稳定和安全有很大的影响拧紧程度适当,可使扣件具有足够的抗滑、抗扭、抗拔能力但不要用力过大,以防滑丝浇捣混凝土时,不得用震动器强震模板,不得任意拆除柱箍、支撑或梁上口的拉杆竖向构件应分层浇捣,并控制施工速度,避免产生过大的侧压力7.5梁模下垂、失稳倒塌的预防措施立柱必须置于地下室顶板上,并有足够的支承面积或铺设垫板钢筋混凝土梁的跨度不小于4m时,安装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7.6漏浆的预防措施木模板拼缝处应平直刨光,拼板紧密;浇混凝土前要隔液浇水,使模板润湿膨胀,将拼缝处挤紧边柱及外侧模板下口应比内模板落低50mm,以便使其夹紧下段混凝土,从而防止可能出现的漏浆现象。

    梁与柱相交,梁模与柱连接处应考虑木模板吸湿后长向膨胀的影响,下料尺寸可稍缩短些,使混凝土浇灌后梁模板顶端外口刚好与柱面贴平,从面避免梁模板嵌入柱、墙混凝土内,但梁模板也不能缩短太多,否则膨胀后未能贴平柱、墙模板,又会发生漏浆现象板底模板与梁接合处,也应用方木镶接或用阴角模板;板底模板也应考虑浇水润湿后膨胀因素,适当缩小模板尺寸,这样既可防止漏浆,又可避免板底模板嵌入墙、梁内,且便于拆模7.7拆模时出现缺陷的预防措施混凝土拆模强度应以不损坏混凝土表面,不出现掉棱缺角为准一般非承重的侧模拆模时,混凝土强度不小于1Mpa;门窗洞口模板拆模时,混凝土强度不小于4Mpa,承重模板应按规范要求决定拆模时间大模板脱模后,应趁板面潮湿,粘在板面的混凝土残浆强度低,立即用长柄铲刀清理模板板面,然后涂刷新的脱模剂以备使用模板的构造要使模板易于拆除,拆模的顺序与安装模板的顺序相反拆模顺利,则不易发生掉棱缺角等破坏构件混凝土的现象7.8模板支撑系统质量保证措施与控制程序1、原材料采购之前要做好市场调查,从中选择生产管理好、质量可靠的厂家作为采购对象,建立供货关系,并做好记录2、工程施工中的每道工序,每个部位、分项、分部工程及单位工程的标识用质量检查证和质量记录来阐明。

    3、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各项标准,并根据本工程的施工合同要求,补充完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保证工程质量合格率达100%,确保工程保质保量完成4、在施工管理中严格执行各项标准,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提高管理人员的质量意识,用全员工作质量来保证工程质量5、细化验收程序,分多层段验收,发现质量问题及时整改,并落实整改责任人,严格执行整改复检制度,真正做到一次验收合格率在90%以上6、建立质量评比和奖罚制度,施工时勤交底、多检验、创优质7.过程控制程序:检查脚手架、脚手板材质证明、取样复验制定与审核模板装配大样中间抽查自检、互检、专检执行验评标准按不同型号挂牌不合格项处理办理模板验收签证手续清理现场、文明施工熟悉图纸和技术资料学习操作规程和质量标准准备工作技术交底书 面 交 底操作人员参加现场模板安装质量评定资料整理模板加工成型钢筋、模板工序交接检查自 检 记 录质量评定记录施 工 记 录材料合格证7.9.模板及高支模施工管理架构 施工管理体系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安全主任栋号生产主管栋号技术主管机械设备组预算组材料组施工组质安组后勤组栋号长财务室资料组采购组长保安组仓管组长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卖家[上传人]:痛苦女王
    资质:实名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