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第20课《口技》同步练习(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掌门1对1

20.口技-掌门1对1第一部分1、《口技》的作者是 朝的 ,这篇文章节选自 朝 编选的笔记小说 2、课文对声音的描述可谓惟妙惟肖:⑴描述一家四口深夜被犬吠惊醒之后,各种声音有 ⑵描述突遭大火时“百千齐作”的声音有 3、课文中有三处描写了听众的神情动作:⑴在口技人摹拟四口之家的生活图景时,听众表现出全神贯注并听得细致入微的样子:⑵在表演者摹拟一家人醒而复睡以后的情形时,听众的神情动作的变化是:⑶在表演者摹拟火灾时,听众“如临其境”,其表现为:4、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⑴京中有善口技者(善: )⑵会宾客大宴(会: )⑶施八尺屏障(施: )⑷众宾团坐(团: )⑸妇拍而呜之(呜: )⑹奋袖出臂(奋: )⑺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几: )5、文中前后两次清楚地交代了极简单的道具,这有何作用?6、文中总领全文,集中表现口技表演者技艺精湛的一个词是 。
7、下列各组词义相同的一组是( )A、指:手有百指 不能指其一端B、善:京中有善口技者 择其善者而从之C、毕:众妙毕备 群响毕绝 D、坐:满坐寂然 口技人坐屏障中8、下面对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描写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表现了京中善口技者的高超技艺B、本文既可以当作场景描写的记叙文来读,也可以作为摹写口技特色的说明文来读C、听众的反应烘托了口技表演之善,属正面描写D、文章结尾处道具的重现,强调其表演工具的简单,突出其技艺在“口”,点明题意9、从文中找出相应的时间词语:表示突然发生:表示同时发生:表示相继发生:表示在特定时间内发生:表示过了很短时间就发生:10、翻译下列句子:⑴一时齐发,众妙毕备⑵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⑶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第二部分: (一)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11、表演者摹拟深夜中一户四口 的情景,读来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全文从三个方面突出表演者技艺高超: 、 、 12、与“宾客意少舒”中“舒”的意思相同的是( )A、心情舒畅 B、动作舒缓 C、舒筋活血13、与“不能名其一处”中“名”意思相同的是( )A、莫可名状 B、至理名言 C、有名无实14、选文第三段对声音的描写的特点是( )A、声音由小到大 B、声音由远到近C、声音由内到外 D、声音由单一到混合15、翻译下列句子:⑴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⑵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 ⑶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16、按要求摘出原句:对声音作概括描写的句子:文中议论的句子:17、将选文第三段划分层次,并简要说明理由。
18、作者在选文第一段中怎样表现口技之“善”的? 19、你认为口技人的表演“妙”在何处? (二)昔有人持匹帛命成衣者裁剪遂询主人之性情、年纪、状貌并何年得科第,而独不言尺寸其人怪之成衣者曰:“少年科第者,其性傲,胸必挺,需前长而后短;老年科第者,其心慵,背必伛,需前短而后长肥者其腰宽,瘦者其身仄性之急者宜衣短,性之缓者宜衣长至于尺寸,成法也,何必问耶!”余谓斯匠可与言成衣矣今之成衣者,辄以旧衣定尺寸,以新样为时尚,不知短长之理,先蓄觊觎之心不论男女衣裳,要如杜少陵诗所谓“稳称身”者,实难其人焉20、解释下列句子中词语:⑴昔有人持匹帛命成衣者裁剪(匹帛: )⑵老年科第者,其心慵,背必伛(慵: )(伛: )⑶肥者其腰宽,瘦者其身仄(仄: )⑷性之缓者宜衣长(缓者: )⑸不知短长之理,先蓄觊觎之心(蓄: )(觊觎: )21、翻译句子:⑴昔有人持匹帛命成衣者裁剪 ⑵余谓斯匠可与言成衣矣。
⑶今之成衣者,辄以旧衣定尺寸,以新样为时尚,不知短长之理,先蓄觊觎之心 22、这是一则寓言,说明了什么道理? 23、文章中采用了什么修辞方法,举例说明参考答案1、略 2、妇手拍儿声……夫叱大儿声;俄而百千人大呼……泼水声 3、满坐宾客……以为妙绝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于是宾客……几欲先走 4、擅长;正赶上;设置,安放;围绕;指轻声哼唱着哄小孩入睡;扬起,举起;几乎,差点儿 5、首尾呼应;同时强调道具的简单,从侧面表现了口技人依靠的是高超的技艺,突出了其技艺之“善” 6、善 7、C 8、C 9、忽、忽然;一时;既而;是时;俄而、少顷、未几 10、在同一时间一齐发出来,各种妙处都具有满座的宾客没有不伸着脖子,侧着头看,微笑着,默默地赞叹着,认为妙极了在这种情况下,宾客没有不吓得变了脸色离开座位的,他们捋起袖子,露出手臂,两腿发抖,几乎要抢先逃跑 11、醒而复睡、深夜救火;听众的反应;道具的简单;对表演的描绘 12、C 13、A 14、D 15、略 16、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有人……一处也 17、言之有理即可 18、既有正面描写各种声音,又有侧面描写宾客为表演所陶醉、折服的神态,这样共同表现其表演之“善”。
19、略 20、一匹绸缎;懒;曲背,驼背;狭窄,窄;温和的人,慢性的人;心里藏着;希望得到不应该得到的东西 21、以前有个人拿着一匹绸缎要裁缝裁剪做衣服我以为这个裁缝师傅可以和他谈论做衣服方面的事情了现在的裁缝,总是用旧衣服定下尺寸,把新样子作为当时的风尚,不知道哪儿该短哪儿该长这些道理,先存着贪污布料的心思 22、说明办事须从具体情况出发,做到胸有成竹,没有不成之理 23、对比、引用,例子略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