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 > 施工组织
搜柄,搜必应! 快速导航 | 使用教程  [会员中心]

毕业新县板栗栽培现状及分析

文档格式:DOC| 11 页|大小 117KB|积分 10|2022-09-26 发布|文档ID:156114830
第1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页未读,继续阅读>>
1 / 11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 版权提示
  • 文本预览
  • 常见问题
  • 河 南 科 技 大 学林业职业学院毕业论文(设计)论文题目: 新县板栗栽培现状及分析 学生姓名: 系别班级: 指导教师: 2011年 6月2日河南科技大学林业职业学院园林系毕业论文(设计)成绩卡学生姓名 专业园艺技术班级 指导教师 职称 科室 论文题目新县板栗栽培现状及分析论文完成时间导师评语:导师签字: 年 月 日答辩时间答辩地点答辩组成员答辩评语:答辩主审签字: 年 月 日论文成绩答辩组长年 月 日新县板栗栽培现状及分析摘要本文通过对新县几个板栗的主要乡板栗生产现状的调查,从品种、产地条件、栽培管理、病虫害等方面分析了板栗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低产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提高板栗产量的技术措施,对进一步改善当地板栗生产现状的基础上,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村民自觉参与问题、成活率问题、技术服务问题等方面经验及教训,并对今后发展板栗生产提出了对策。

    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以期促进当地板栗产业的发展关键词:新县;板栗裁培;发展对策目录1、新县板栗基本概况……………………………………………………………………4 1.1新县板栗基本概况…………………………………………………………………41.2板栗简介……………………………………………………………………………42、新县板栗栽培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42.1栽培现状……………………………………………………………………………42.2板栗生产中存在的问题……………………………………………………………52.2.1种性混杂………………………………………………………………………52.2.2管理粗放………………………………………………………………………52.2.3修剪不合理,病虫危害严重…………………………………………………62.2.4采收期过早……………………………………………………………………62.2.5空苞率严重……………………………………………………………………62.2.6其他问题………………………………………………………………………63、发展对策………………………………………………………………………………63.1提高领导认识,加强宏观指导………………………………………………63.2建立良种采穗圃基地…………………………………………………………83.3加强板栗林管理………………………………………………………………83.4开展板栗深加工的研发………………………………………………………83.5加强综合防治病虫害…………………………………………………………8 3.5.1加强冬季果园管理,降低虫口基数……………………………………9 3.5.2冬季创树盘………………………………………………………………9 3.5.3采用种养相结合…………………………………………………………9 3.5.4充分利用天敌因素………………………………………………………93.6适时采收………………………………………………………………………94、小结………………………………………………………………………………………9参考文献…………………………………………….……………..…………………………………10致谢…………………………………………………………………………………10 1、新县板栗基本概况1.1新县基本概况 新县地处大别山腹地,鄂豫皖三省结合部,东连合肥,南视武汉,北达郑州,京九铁路、106国道、大广高速公路纵贯全境,素有“三省通衢”和“中原南门”之称。

    全县总面积1612平方公里,辖15个乡镇、1个管理区,205个行政村(居委会),人口32.17万是一个以林为主的山区县新县为大别山区,群山环抱,主峰黄毛尖海拔1011米山间有谷地、盆地年平均气温15.1℃,年平均降水量127.4毫米,全年无霜期225天全县境内以山地为主,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常年雨量充沛,微酸性土壤,富含腐殖质1.2板栗基本概况板栗是栗属的一个种,原产我国它是重要的干果,富含糖、淀粉、蛋白质和多种矿物元素,鲜食、炒食、作菜肴、加工罐头、栗粉、栗面等均可板栗是中国栽培最早的果树之一,已约有2000~3000年的栽培历史叶披针形或长圆形,叶缘有锯齿花单性,雌雄同株;雄花为葇荑花序,成熟后总苞裂开,栗果脱落坚果紫褐色,被黄褐色茸毛,或近光滑,果肉淡黄果实含糖、淀粉、蛋白质、脂肪及多种维生素、矿物质[1]我国板栗的产量和品质,在世界食用栗中居首位世界主要四种食用栗中,欧洲栗、美洲栗、日本栗和我国板栗相比,其产量欧洲栗最多,约占世界总产量的50%,我国板栗的产量仅为欧洲栗产量的1/5然而,我国板栗坚果的品质却居世界食用栗首位栗果形状玲珑秀美风味香甜可口,为世界各国一致称道尤其板栗坚果涩皮易剥离,适宜加工的独特性状,更为世人珍视,在国际市场上被誉为“东方珍珠”。

    由于板栗在国际市场畅销,售价较高近年来我国板栗发展迅速,总量跃居世界各产栗国之首2、新县板栗栽培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2.1栽培现状新县地处大别山腹地,长江淮河分水岭,山场面积广阔,为板栗适生 区,其面积和产量居河南省第一位现有栗园面积32.4万亩,由于管理不当在逐年减少. 2000年4月新县被评为全国名、优、特经济林“板栗之乡”新县雨量充沛,土地肥沃,光照充足特别是环境保护为全国生态示范建设县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使新县板栗具有良好的品质上市早、个大、皮薄、肉多、口感好为新县板栗赢得了市场的青睐据有关资料报道,在20世纪80年代信阳外贸出口商品中,茶叶达到150t,板栗达到3 298.26t,曾经和信阳毛尖茶享有同等声誉然而近几年来,由于经营管理滞后、品种老化等原因,板栗产业发展出现了停滞不前,甚至萎缩的现象,新县板栗生产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和危机并非板栗本身产量低,而是栽培管理技术、土地条件等原因所致只要品种选择得当,土地条件适宜,栽培管理技术跟上,板栗获得丰产是可能的[2] 板栗是该县主要的经济作物目前,全县板栗已经发展到2.29万公顷,其中,有1.87万公顷已进入挂果期,年产板栗2400万公斤以上,可产生经济价值7000余万元。

    2.2板栗生产中存在问题2.2.1板栗种性混杂 从2006年对卡房、苏河、千斤三个年产板栗100万kg以上的乡镇多个板栗园的实地综合调查及农户走访情况来看,现有栗园80% 以上都是依据当地自然生长的野生栗苗,利用当地原有板栗采集接穗,就地嫁接后自然成林卡房乡0.67hm 果园中类型最多果园有32个品种类型,成熟期相差23d(以栗蓬变黄,15% 栗蓬开裂)苏河乡0.67hm果园中类型最多的有28个品种类型,成熟期相差21d,千斤乡0.67hm 果园中类型最多的有43个品种类型,成熟期相差18d,所有栗园均未采取基本的施肥和修剪及病虫害防治等措施这种建园方式,由于接穗来源母树品种不一,使得同一片栗园品种繁杂,致使品质差异大,成熟期不一致,从而给授粉、施肥、病虫害防治、采收等管理带来不便,板栗商品一致性较差,使适龄果树难以高产优质栗树多年来采用实生繁殖,实生单株间千差万别,产量高低相差悬殊,如有的株产超过50kg,有的仅产几千克,还有的几十年不结果或结的果实过小(1kg有200多粒)有的果农盲目从外地引进大粒板栗品种进行嫁接,虽然板栗果实增大,但是品质明显下降,导致板栗滞销过去发展的板栗树多为实生苗栽植.品种混杂.良莠不分、结果晚、少则7-8年,多则10-20年不结果或少结果[3][3]。

    2.2.2管理粗放 大部分果农重栽植、轻管理,每年除了进行剪枝和刨树场子外,树下多年来未进行施肥、浇水及水土保持工程修筑,基本上是靠天收栗树多栽植于荒山陡坡上,栽植坑浅而小,不利于栗树根系生长特别是在没有水土保持工程的情况下,每年刨树场子破坏了植被,导致水土流失,由此造成根系裸露或分布较浅据调查,栗树根系分布在0~40cm的占根总量的83.1%,40cm以下仅占16.9%,而100cm以下极少分布,由于根系分布浅、抗性差,造成产量低且不稳缺乏科学管理较多的园3-5年没有地下工程水土流失严重、基本处于“靠天收 现象,铆上枝条高大细弱,缺少合理的修剪整形产量低、质次,经济效益比较低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所有栗园无正常的培土、施肥、及病虫害防治等管理措施,基本上对果树不进行修剪管理,常年处于自然生长状态,杂木丛生,密度不合理,光照条件差树体生长势差,衰老快,座果率低,大小年现象严重,单产低,品质差,整体效益低,农民积极性不高2.2.3修剪不合理,病虫危害严重 栗树多表现为树体高大、骨干枝多而乱,外围枝密挤、光照不良,还有的留枝量大,结果枝细弱,有的仍实行清膛修剪、追鞭杆,影响产量和质量。

    病虫害防治是山地板栗生产的关键,病虫害对板栗生产造成的危害和损失最大 据调查,危害栗树的虫害有:危害果实的有桃蛀螟、栗雪片象、栗实象等;危害叶片的有栗红蜘蛛、刺蛾类、栗大蚜等;危害枝干的有栗瘿蜂、天牛类、透翅蛾等;危害栗树的主要病害有:果实类病害栗炭疽病、栗种仁斑点病;芽、叶类病害有锈病、叶斑病;枝干类病害有栗干枯病、栗树腐烂病等其中栗实橡甲危害率高达60% 以上,造成的板栗损失最大这些病虫害除了为害栗树以外,许多林木都是它的主要寄主由于这些害虫寄主范围广,适应性强,很容易造成危害根据这一特点,在板栗病虫害防治上,不能只考虑单一寄主的病虫害防治,还要考虑到某些多寄主病虫害防治,才能获得较好的防治效果另一方面,山地面积广,采收后很难彻底清园,病虫就地残存量大,加大来年病虫害的初侵染来源和虫口基数,连年积果,病虫害有逐年增强的趋势,以致难以控制2.2.4采收期过早采收期过早,导致产量低,品质差根据板栗果实发育的特点,栗果重量增加和品质改善主要在采收前10~15d内形成采收期应严格控制在15%栗蓬变黄开裂时采收最为适宜但新县地形复杂,东部与西部山区气候差异较大,正常年份成熟期就相差近半个月由于销售市场和销售渠道单一,果农们为争抢中秋节市场普遍提前采收,使得板粟果实品质差,整体产量低。

    2.2.5空苞率严重,导致产量低山地果园,土层薄,水土流失严重,地形差异明显,很多栗园缺乏硼、锌等微量元素,授粉条件差,板栗座果率降低,空苞严重 ……在调查中,代咀乡有一片近0.67hm 的坡地栗园,全园因空苞而荒废其 岜的正常生产栗园,空苞率也达20% 以上,因此,座果率本来就不高的板栗园产量更低2.2.6其他问题由于山地条件的特殊性及生产管理技术的滞后,导致板栗单产低,品质差,病虫害严重等,致使近年来栗果价格降低,销路不畅,市场占有率低,经济效益不高,从而严重影响广大农民的种植积极性 由于板栗资源少、产量小、产品流通渠道是自产自销没有中介组织,更没有加工企业,还不能形成产加销一条龙产业:资金投入不足,造成近些年因长期干旱,没有水电设施保证,栽植保存率底使板栗快速发展受阻肥力偏低,对发展干果板栗有一定的制约因素针对目前现况,笔者经过一些实地探查,分析出影响当地板栗品质的原因并提出如下改良措施:3、发展对策3.1提高领导认识,加强宏观指导为促进板栗生产向丰产、优质、高效方向发展,县政府必须充分认识板栗生产在农村产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其板栗生产已成为当地主要经济来源各级政府应该加强宏观指导,做好总体规划,落实荒山拍卖和依法流转政策,明晰产权,增加投入,组织技术培训和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把板栗生产纳入巩固提高发展的轨道。

    针对现状,面对666.71hm² (1万亩)板栗的建设目标,作为主管和服务部门应该做些什么呢?在广泛走访调查的基础上,应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3.1.1解决家庭分散经营与林业规模经营,规模效益的矛盾基于林业生产的特点,已证明不适合农户分散经营,而更适合规模经营尤其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家庭分散经营更显得势单力薄,缺乏竞争力分散经营和小规模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制约,限制了经济效益的提高,这需要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户通过各种形式的联营,联合走贸工林一体化的路子, 以化解分散经营与规模效益之间的矛盾在全县应是“统一规划,统一管理,集中联片,分户经营”3.1.2解决劳动者科技文化水平和劳动技能低,经营粗放与集约经营的矛盾这需要加速发展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方式,加强林业技术培训,普及先进实用的管理技术在全县可以采取以下方式:(1) 参观学习外地的先进栽培管理技术;(2) 以办事处为单位对农户进行集中培训,放映板栗栽培管理的教学录相;(3) 发给参考书自学,结合生产边学边用3.1.3加强技术跟踪服务在所发展的果园中应定期回访,及时了解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针对果农在生产实践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给予帮助解决。

    3.1.4加强林业站职工的专业技能培训,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指导人员必须熟悉业务,懂得专业知识及实用技术,才能很好地去指导生产,服务社会,否则就是瞎指挥,给生产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3.1.5政府应加强市场建设和搞好信息服务发展板栗干果经济林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市场为依托,以社会信息服务为手段,实施“山上建基地,基地连农户,农户成规模” 方略,将小规模农户经营与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联结成一个完整的产业体系和一条龙的经营体系,增强市场竞争力3.1.6搞好板栗新品种的开发、研究、引进工作,并建立相应的加工企业再过10年,新县的板栗已超过666.7hm2,而且已经全面挂果,且有相当一部分进入盛果期,届时如果找不到市场,自己又没加工企业及拿得出手的产品,那么又如何创造经济效益呢?如果我们开发出新产品,有自己的加工企业,就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所以从现在开始必须具有忧患意识,应把问题想得复杂些,把眼光看得远些,将来才可能有立足之地3.1.7收集、整理和研究板栗的保鲜技术板栗采收后如处理不当,最多一个月就会腐败变质,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所以必须解决板栗的贮藏保鲜技术,将来农户问上门来,才能给他们一个满意的回答。

    根据目前几年的市场情况看,在采收季节,板栗每公斤5~8元,春节前后,每公斤涨到15~20元解决了这个问题,板栗又可再次增值我所提及的多系经验之谈,也不一定全面实用,在今后的工作中仍需要不断地实践探索,去发现问题,去解决问题,为山区的脱贫致富,经济发展尽一份力[4]3.2建立良种采穗圃基地由于没有正规的采穗圃地,板栗苗来源混乱,或者虽然注重良种种植,但混杂的劣质苗还相当程度地存在这直接影响了产量的提高,同时也造成板栗的质量参差不齐,最终影响经济收入因此,亟需建立良种采穗圃,以保证良种板栗苗的供应3.3加强板栗林管理每年在芽前期、新梢停长期和采收后等施3次肥,实施配方施肥、穴贮肥水的同时配套采取其他管理技术措施,如合理密植、低干矮冠、摘心促枝、疏雄促雌、花前花后及时喷施微肥等初植树以施氮肥为主,施足基肥,配施磷、钾、有机肥,巧施追肥投产树以施复合肥为主,配施有机肥投产树萌芽前施肥能促使枝梢生长;在开花坐果后施肥能促进尾枝生长,为下年丰产留足结果枝壮果肥是关键,坐果后施肥能促使果实膨大期所需的营养得以补充,弥补前期生长、开花的养耗,应及时追施以复合肥为主的肥料在板栗坐果至采摘期,枝体营养大量消耗,树势衰弱,如不及时施肥,翌年会因营养积累不足出现结果大小年现象。

    板栗是强喜光树种,树形应选择主干分层形和开心形修剪时首先要落头,以打开光路;然后疏除多余大枝,每株大树保留5~6个大枝;最后进行精细修剪,疏除过密枝、衰弱枝、枯死枝新植幼树应及早整形,五至十年生树,最好结合高接换头方式完成树形改造一般投产树每年至少防治2次病虫在早春芽开绽后、基部叶变绿前,结合防治金龟子,施用氮、磷、钾、硼等元素混合的叶面微肥,有效增加板栗雌花数,对减轻金龟子、栗瘿蜂等虫害作用极大在板栗谢花、坐果后喷施以硼肥为主的叶面微肥,结合防病治虫,对提高结实率、消灭桃蛀螟为害、控制叶病的发生、提高产量等效果明显[1]3.4开展板栗深加工的研发随着板栗产业的发展和加工出口的需要,在新县成立板栗协会,组织加工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针对云和县生产的栗果适合加工的特点,加工厂家扩大新产品开发力度,以提高产品附加值同时,政府应组建新县板栗的加工,以便把整个板栗产业做大、做强此外,引进或聘请加工业的能人,帮助研发新产品,使全县板栗产品再上一个新台阶在板栗栽培适区的1O个乡镇.每乡镇抓好一个千亩以上的水、电配套的示范园.即抓好4万亩的1/4作为示范点,搞出佯板.以点代面.推动板栗生产的快速发展。

    推广普及科技.一是要加大引进推广抗寒抗旱的优新品种.二是要加大常规管理技术和高新技术的普及推广力度, 要坚持每年的冬春科技培训,建立稳定的科技队伍积极构筑板栗产业化生产,实施产加销、农(农民生产)工(企业加工)贸(销售市场)融为一体,实现产业化经营3.5加强综合防治病虫害山地板栗园,由于生长环境的复杂性,单纯依靠化学防治板栗病虫害,特别是虫害,难以达到理想效果必须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才能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减轻病虫危害,目前,我们总结推广的生态防治方法,对于山地栗园取到较好效果3.5.1 加强冬季果园管理,降低虫口基数每年秋季栗果采收后,及时进行果园清理,清除树上干蓬、枯枝,由坡上向坡下逐步清除栗园中的落叶、枯枝、落蓬、病虫果,就地烧毁,消灭病虫源3.5.2 冬季创树盘每年11月份开始,对清理后的栗园,进行刨树盘,深度为15~20era,可有效清除越冬害虫,大大降低来年虫口基数,减轻虫害的发生3.5.3 采用种养相结合山地栗园是进行禽散养的天然禽场在栗园管理中,散养鹅、鸡等,鹅吃杂草,鸡食害虫,粪便作肥,特别是秋季果园耕翻后,鸡的活动更有效地消灭越冬害虫,2005年我们在浒湾乡李寺村建立13.3hm 板栗生态试验区,共投放鸡2 000只,鹅500只,当年板栗果实害虫危害率下降30% ,净收入增加近5万元,实现以短养长,种养结合,生态管理的综合效益。

    3.5.4 充分利用天敌因素在栗园这个稳定的生态环境中,不但生存着大量的害虫,同时也生存着大量天敌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要维持有害生物和有益生物间的生态关系的自然平衡,必须注意到有益生物的保护和利用如捕食性天敌有瓢虫、草蛉、蜘蛛、捕食性螨类等,它们食性较广,除了捕食板上的害虫以外,还可捕食林木杂草上的害虫,如寄生蜂类我们于2001,2002年在千斤板栗产区从3月上旬至5月中旬,用纱罩罩上年枯瘤收寄生蜂(每2h1次)共收蜂6384头,分属于寄生蜂6科,其中中华长尾小蜂占86.74%.每年3月下旬在栗区地挂不相等的枯瘤,增加天敌虫口,形成不同的益害比梯3.6适时采收根据栗果生长发育规律,适时采收是保证栗果品质,提高贮藏质量和商品性的关键板栗最有利于品质的采收方法是振树拾栗,但基于山地的特殊条件和商品化栽培的要求,振树拾栗在生产实际中是不可行的因此,应选择在栗蓬变黄,45%开裂时采收,新县具体采收时间为9月下旬同时加强采收后的管理,控制栗蓬堆积厚度和堆层温度,适时去蓬取粒,及时入库冷贮,保证栗果品质 4、小结 板栗市场在不断拓宽,正在摆脱国际市场过于单一(日本占80%)的尴尬局面。

    目前我国板栗出口已增至到13个国家和地区,尤其台湾、韩国和法国市场正在悄然兴起2003~2004年,台湾、韩国的板栗进口量分别占我国总出口量29.8%和6%,随着我国贸易市场的不断拓宽,板栗的销售渠道将会越来越大 因此发展新县板栗很有必要,顺应市场需求,根据新县特殊的地理位置,科学的栽培管理,发展具有新县特色的新县板栗!参考文献[1] 李国春.板栗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7(I):27—28.[2] 蔡荣,虢佳花,祁春节.板栗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与对策分析[J].中国果菜,[3] 王辉,赵晨霞.板栗贮藏与加工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J].农产品加工,2008(1):70. [4] 柏劲松,谢红梅.板栗丰产栽培技术[J]农村实用技术,2004(2):22—23.[5] 李乐宝,载明辉,王信远.板栗丰产栽培技术[J].现代园艺,2006(9):28—29.[6] 李华彬,张继发,魏传礼,等.板栗密植早期丰产栽培技术[J].中国果树,2001(5):55.致谢在此论文撰写过程中,要特别感谢我的导师王老师的指导与督促,同时感谢她的谅解与包容没有王老师的帮助也就没有今天的这篇论文。

    求学历程是艰苦的,但又是快乐的感谢我的班主任胡老师,谢谢他在这四年中为我们全班所做的一切,他不求回报,无私奉献的精神很让我感动,再次向他表示由衷的感谢在这四年的学期中结识的各位生活和学习上的挚友让我得到了人生最大的一笔财富在此,也对他们表示衷心感谢 谢谢我的父母,没有他们辛勤的付出也就没有我的今天,在这一刻,将最崇高的敬意献给你们! 本文参考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在此,向各学术界的前辈们致敬!- 10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卖家[上传人]:沈阳哈登
    资质:实名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