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3.3古诗两首北师大版

第三单元 第三课古诗两首 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导入课文 王之涣:公元688742,字季凌,排行七,原籍晋阳(今山西太原),五世祖隆迁居绛州(今山西新绛)曾任冀州衡水主簿,因谤辞官,家居十五年晚年出任文安县(今禹河北)尉,卒于官舍为人慷慨有大略,善作边塞诗,与高适、王昌龄、崔国辅等唱和,名动一时全唐诗存绝句六首,皆历代传诵名篇导入课文1.凉州词:是凉州歌的唱词,不是诗题,是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调名凉州,今甘肃武威2.万仞:形容极高仞,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相当于七尺或八尺3.羌笛:古时西北少数民族所吹的一种管乐器4.何须:何必5.杨柳:指一种叫折杨柳的歌曲唐朝有折柳赠别的风俗柳”与“留”谐音,赠柳表示留念6.度:越过学习课文黄河远上白云间 辽阔的高原上,黄河奔腾而来,远远向西望去,好像是从白云中流出来的一般学习课文一片孤城万仞山 孤零零一座边城屹立在崇山峻岭间学习课文羌笛何须怨杨柳 兵士们何必老是吹奏那哀怨的折杨柳曲调呢?学习课文春风不度玉门关 要知道,春风是难以吹过玉门关外的学习课文 表现了边塞将士生活的凄苦,但悲而不失其壮也表现出盛唐诗人的宽阔胸怀。
思考:这首诗表现出什么?学习课文凉州词凉州词写景写景抒情抒情黄河远上白云间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一片孤城万仞山荒凉荒凉羌笛何须怨杨柳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春风不度玉门关思乡思乡同情同情边塞将士生边塞将士生 活的凄苦活的凄苦诗人宽阔诗人宽阔 的胸怀的胸怀学习课文 凉州词一诗,作者通过对驻守在黄河上游、生活艰苦的孤城将士们听到羌笛吹奏折柳曲,不免产生思念家乡、思念亲人之情的描写,表达了诗人豪迈的气概和柔细之情也寄予诗人对守卫边疆的将士们的深切同情总结课文导入课文导入课文导入课文导入课文导入课文导入课文浪淘沙 (唐)刘禹锡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学习课文 刘禹锡,字梦得,洛阳(河南)人唐代文学家出仕后,其主张革新,被贬后复用,至礼部尚书全唐诗编其诗十二卷其诗与李白齐名,并称“刘白”,白居易称他为“诗豪”所作杨柳词竹枝词浪淘沙等,都思想深刻,语调清晰,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他的哲理散文也颇有新意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胜有情斯是陋室,唯吾德馨”至今广为传唱导入课文 1.浪淘沙:古代的曲子名2.九曲:形容河流转弯很多3.浪淘风簸:黄河卷着泥沙,风浪滚动的样子。
形容风大浪大4.直上:一直到达5.天涯:天边6.牵牛织女:指牵牛星和织女星神话传说中把它们说成牛郎和织女两个人学习课文 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泥沙,九曲黄河万里沙,学习课文 波涛滚滚,奔腾万里,仿佛来自天边波涛滚滚,奔腾万里,仿佛来自天边浪淘风簸自天涯学习课文现在可以沿着黄河直上银河去,我们一起寻访牛郎织女家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学习课文 浪淘沙一诗,作者模仿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们对淘金生涯的厌恶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是在河边生活,牛郎和织女的天河恬静而优美,黄河边的淘金者却整天在风浪泥沙中生活说说诗人是怎样展开想象的:作者面对雄伟浩瀚而又源远流长的黄河之水,联想到了浩瀚遥远的宇宙银河总结课文浪淘沙浪淘沙现实现实神话神话九曲黄河万里沙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浪淘风簸自天涯夸张夸张如今直上银河去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同到牵牛织女家想象想象对美好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活的向往总结课文 浪淘沙一诗,作者通过面对雄伟浩瀚的黄河之水,幻想到银河去寻访牛郎织女家的描写,表达了诗人的奋发有为的精神和豪迈浪漫的气魄,同时表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总结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