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运动地描述_知识点归纳_专题总结材料_典型例题分析资料报告(整理)
WORD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基础知识点归纳1.质点(A)(1)没有形状、大小,而具有质量的点2)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实际并不存在3)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并不取决于这个物体的大小,而是看在所研究的问题中物体的形状、大小和物体上各部分运动情况的差异是否为可以忽略的次要因素,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2.参考系(A)(1)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的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2)在描述一个物体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即假定为不动的)另外的物体,叫做参考系对参考系应明确以下几点:①对同一运动物体,选取不同的物体作参考系时,对物体的观察结果往往不同的②在研究实际问题时,选取参考系的基本原则是能对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的描述得到尽量的简化,能够使解题显得简捷③因为今后我们主要讨论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所以通常取地面作为参照系3.路程和位移(A)(1)位移是表示质点位置变化的物理量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2)位移是矢量,可以用以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一条有向线段来表示因此,位移的大小等于物体的初位置到末位置的直线距离路程是标量,它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因此其大小与运动路径有关3)一般情况下,运动物体的路程与位移大小是不同的。
只有当质点做单一方向的直线运动时,路程与位移的大小才相等图1-1中质点轨迹ACB的长度是路程,AB是位移SABCABC图1-1(4)在研究机械运动时,位移才是能用来描述位置变化的物理量路程不能用来表达物体的确切位置比如说某人从O点起走了50m路,我们就说不出终了位置在何处4、速度、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A)(1)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位移s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t的比值即v=s/t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也有方向,其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m/s)米/秒2)平均速度是描述作变速运动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一个作变速运动的物体,如果在一段时间t的位移为s, 则我们定义v=s/t为物体在这段时间(或这段位移)上的平均速度平均速度也是矢量,其方向就是物体在这段时间的位移的方向3)瞬时速度是指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从物理含义上看,瞬时速度指某一时刻附近极短时间的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的大小叫瞬时速率,简称速率5、匀速直线运动(A)(1) 定义: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在相等的时间位移相等,这种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质点在相等时间通过的位移相等,质点在相等时间通过的路程相等,质点的运动方向相同,质点在相等时间的位移大小和路程相等。
2) 匀速直线运动的x—t图象和v-t图象(A)V/m.s-1t/sO-101020 V1 V2 15 10 5(1)位移图象(x-t图象)就是以纵轴表示位移,以横轴表示时间而作出的反映物体运动规律的数学图象,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图线是通过坐标原点的一条直线2)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横轴(时间轴)的直线,如图2-4-1所示由图可以得到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如v1=20m/s,v2=-10m/s,表明一个质点沿正方向以20m/s的速度运动,另一个反方向以10m/s速度运动6、加速度(A)(1)加速度的定义:加速度是表示速度改变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速度的改变量跟发生这一改变量所用时间的比值,定义式:(2)加速度是矢量,它的方向是速度变化的方向(3)在变速直线运动中,若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则质点做加速运动; 若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则则质点做减速运动.7、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A)1、实验步骤:(1)把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平放在实验桌上,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平板上,并接好电路(2)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定滑轮,下面吊着重量适当的钩码.(3)将纸带固定在小车尾部,并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4)拉住纸带,将小车移动至靠近打点计时器处,先接通电源,后放开纸带.•••••• O A B C D E1图2-5(5)断开电源,取下纸带(6)换上新的纸带,再重复做三次2、常见计算:(1),(2)考点解剖:考点一:时刻与时间间隔的关系时间间隔能展示运动的一个过程,时刻只能显示运动的一个瞬间。
对一些关于时间间隔和时刻的表述,能够正确理解如:第4s末、4s时、第5s初……均为时刻;4s、第4s、第2s至第4s……均为时间间隔区别:时刻在时间轴上表示一点,时间间隔在时间轴上表示一段考点二:路程与位移的关系位移表示位置变化,用由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是矢量路程是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只有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一般情况下,路程≥位移的大小考点三:速度与速率的关系速度速率物理意义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是标量分类平均速度、瞬时速度速率、平均速率(=路程/时间)决定因素平均速度由位移和时间决定由瞬时速度的大小决定方向平均速度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瞬时速度方向为该质点的运动方向无方向联系它们的单位相同(m/s),瞬时速度的大小等于速率考点四:速度、加速度与速度变化量的关系速度加速度速度变化量意义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大小程度的物理量,是一过程量定义式单位m/sm/s2m/s决定因素v的大小由v0、a、t决定a不是由v、△v、△t决定的,而是由F和m决定由v与v0决定,而且,也由a与△t决定方向与位移x或△x同向,即物体运动的方向与△v方向一致由或 决定方向大小① 位移与时间的比值② 位移对时间的变化率③ x-t图象中图线上点的切线斜率的大小值① 速度对时间的变化率② 速度改变量与所用时间的比值③ v—t图象中图线上点的切线斜率的大小值考点五:运动图象的理解及应用由于图象能直观地表示出物理过程和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所以在解题的过程中被广泛应用。
在运动学中,经常用到的有x-t图象和v—t图象1. 理解图象的含义(1) x-t图象是描述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2) v—t图象是描述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2. 明确图象斜率的含义(1) x-t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速度(2) v—t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专题一:描述物体运动的几个基本本概念◎ 知识梳理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它包括平动、转动和振动等形式 2.参考系:被假定为不动的物体系 对同一物体的运动,若所选的参考系不同,对其运动的描述就会不同,通常以地球为参考系研究物体的运动 3.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它是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为使问题简化,而引入的理想模型仅凭物体的大小不能视为质点的依据,如:公转的地球可视为质点,而比赛中旋转的乒乓球则不能视为质点 ’ 物体可视为质点主要是以下三种情形: (1)物体平动时; (2)物体的位移远远大于物体本身的限度时; (3)只研究物体的平动,而不考虑其转动效果时 4.时刻和时间 (1)时刻指的是某一瞬时,是时间轴上的一点,对应于位置、瞬时速度、动量、动能等状态量,通常说的“2秒末”,“速度达2m/s时”都是指时刻。
(2)时间是两时刻的间隔,是时间轴上的一段对应位移、路程、冲量、功等过程量.通常说的“几秒”“第几秒”均是指时间 5.位移和路程 (1)位移表示质点在空间的位置的变化,是矢量位移用有向线段表示,位移的大小等于有向线段的长度,位移的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当物体作直线运动时,可用带有正负号的数值表示位移,取正值时表示其方向与规定正方向一致,反之则相反 (2)路程是质点在空间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在确定的两位置间,物体的路程不是唯一的,它与质点的具体运动过程有关 (3)位移与路程是在一定时间发生的,是过程量,二者都与参考系的选取有关一般情况下,位移的大小并不等于路程,只有当质点做单方向直线运动时,二者才相等6.速度(1).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方向和快慢的物理量2).瞬时速度:运动物体经过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其大小叫速率3).平均速度:物体在某段时间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是粗略描述运动快慢的①平均速度是矢量,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②平均速度的大小与物体不同的运动阶段有关③v=是平均速度的定义式,适用于所有的运动, (4).平均速率:物体在某段时间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是粗略描述运动快慢的。
①平均速率是标量②v=是平均速率的定义式,适用于所有的运动③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往往是不等的,只有物体做无往复的直线运动时二者才相等◎ 例题评析 【例1】物体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通过两个连续相等的位移的平均速度分别为v1=10m/s和v2=15m/s,则物体在这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分析与解答】设每段位移为s,由平均速度的定义有 ==12m/s[点评]一个过程的平均速度与它在这个过程中各阶段的平均速度没有直接的关系,因此要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计算,不能用公式=(v0+vt)/2,因它仅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例2】.一质点沿直线ox方向作加速运动,它离开o点的距离x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x=5+2t3(m),它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v=6t2(m/s),求该质点在t=0到t=2s间的平均速度大小和t=2s到t=3s间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分析与解答】当t=0时,对应x0=5m,当t=2s时,对应x2=21m,当t=3s时,对应x3=59m,则:t=0到t=2s间的平均速度大小为=8m/st=2s到t=3s间的平均速度大小为=38m/s[点评]只有区分了求的是平均速度还是瞬时速度,才能正确地选择公式。
例3】一架飞机水平匀速地在某同学头顶飞过,当他听到飞机的发动机声音从头顶正上方传来时,发现飞机在他前上方与地面成600角的方向上,据此可估算出此飞机的速度约为声速的多少倍?【分析与解答】设飞机在头顶上方时距人h,则人听到声音时飞机走的距离为:h/3对声音:h=v声t对飞机:h/3=v飞t解得:v飞=v声/3≈声[点评]此类题和实际相联系,要画图才能清晰地展示物体的运动过程,挖掘出题中的隐含条件,如本题中声音从正上方传到人处的这段时间飞机前进的距离,就能很容易地列出方程求解例4】如图所示,声源S和观察者A都沿x轴正方向运动,相对于地面的速率分别为vS和vA.空气中声音传播的速率为vp.设vS 由此可得,观察者接受到的声波频率与声源发出声波频率间的关系为⑤[点评]有关匀速运动近几年高考考查较多,如宇宙膨胀速度、超声波测速等,物理知识极其简单,但对理解题意、建立模型的能力要求较高解本题时,通过作图理解和表述运动过程最为关键◎能力训练1确的是①速率是速度的大小②平均速率是平均速度的大小③对运动物体,某段时间的平均速度不可能为零④对运动物体,某段时间的平均速率不可能为零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A.子弹出枪口的速度800 m/sB.小球第3 s末的速度6 m/sC.汽车从甲站行驶到乙站的速度40 km/hD.汽车通过站牌时的速度72 km/h3.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过程中,前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是30 km/h,后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是这辆汽车的平均速度是A.35 km/h B.40 km/hC.45 km/h D.50 km/h4.一个学生在百米赛跑中,测得他在7 s末的速度为9 m/s,10 s末到达终点的速度为 10.2 m/s,则他在全程的平均速度是A.9 m/s B.9.6 m/sC.10 m/s D.10.2 m/sv1=10 m/s,v2=15 m/s,则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A.13.75 m/s B.12.5 m/sC.12 m/s D.11.75 m/s6.两列火车相向而行,第一列的速度大小为36km/h,第二列为54km/h。 第一列火车上的乘客测出第二列火车从他旁边通过所用的时间为5s以下结论正确的是A.两列火车的长度之和为125mB.第二列火车的长度是125mC.第二列火车的长度是75mD.由于第一列火车的长也未知,故无法求出第二列火车的长7.在百米比赛中,计时裁判员应在看到发令员放枪的“白烟”,立即启动秒表计时开始若计时裁判员是听到枪响才启动秒表,则他因此而晚计时多少?(设声波速度340m/s,且远小于光速) 8.如图所示,左图是在高速公路上用超声波测速仪测量车速的示意图,测速仪发出并接收超声波脉冲信号,根据发出和接收到的信号间的时间差,测出被测物体的速度,右图中p1 、p2是测速仪发出的超声波信号,n1、n2分别是p1、p2由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设测速仪匀速扫描,p1、p2之间的时间间隔为Δt=1.0s,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v=340m/s,若汽车是匀速行驶的,则根据右图可知,汽车在接收到p1、p2两个信号之间的时间前进的距离是____m,汽车的速度是____m/s9.一支300m长的队伍,以1m/s的速度行军,通讯员从队尾以3m/s的速度赶到队首,并立即以原速率返回队尾,求通讯员的位移和路程各是多少?10.火车从甲站到乙站正常行驶速度是60km/h,有一次火车从甲站开出,由于迟开了5分钟,司机把速度提高到72km/h,才刚好正点到达乙站。 求:(1)甲、乙两站间的距离(2)火车从甲站到乙站正常行驶的时间◎知识梳理1.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2.速度的变化量与所需时间的比值叫加速度3.公式:a=,单位:m/s2是速度的变化率4.加速度是矢量,其方向与的方向相同5.注意v,的区别和联系大,而不一定大,反之亦然◎例题评析【例5】.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大小为v1=4m/s,1S后速度大小为v2=10m/s,在这1S该物体的加速度的大小为多少?【分析与解答】根据加速度的定义, 题中v0=4m/s,t=1s当v2与v1同向时,得=6m/s2 当v2与v1反向时,得=-14m/s2[点评]必须注意速度与加速度的矢量性,要考虑v1、v2的方向例6】某著名品牌的新款跑车拥有极好的驾驶性能,其最高时速可达330km/h,0~100km/h的加速时间只需要3.6s,0~200km/h的加速时间仅需9.9s,试计算该跑车在0~100km/h的加速过程和0~200km/h的加速过程的平均加速度分析与解答】:根据且 故跑车在0~100km/h的加速过程故跑车在0~200km/h的加速过程◎能力训练21.关于速度与加速度的说法,错误的是A.速度增大时,加速度不一定增大 B.速度减小时,加速度一定减小2.某物体以2 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该物体A.任意1s的末速度都是该1s初速度的2倍B.任意1s的末速度都比该1s初速度大2m/sC.任意1s的平均速度都比前1s的平均速度大2m/sD.任意1s的初速度都比前1s的末速度大2m/s3.两物体都作匀变速直线运动,在给定的时间间隔,位移的大小决定于:A.谁的加速度越大,谁的位移一定越大; B.谁的初速度越大,谁的位移一定越大;C.谁的末速度越大,谁的位移一定越大; D.谁的平均速度越大,谁的位移一定越大4.我们知道,要拍打蚊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当我们看准蚊子停留的位置,拍打下去时,蚊子早就不知飞向何方了,这是因为蚊子在感受到突然袭击而飞走时,具有很大的A.速度 B.加速度 C.速度的改变量 D.位移5. 某物体以2m/s2的加速度从5m/s均匀加速到25m/s需要多长时间?经过总时间的一半时,物体的速度是多少? 6. 航空母舰上的飞机弹射系统可以减短战机起跑的位移,假设弹射系统对战机作用了0.1s时间后,可以使战机达到一定的初速度,然后战机在甲板上起跑,加速度为2m/s2,经过10s,达到起飞的速度50m/s的要求,则战机离开弹射系统瞬间的速度是多少?弹射系统所提供的加速度是多少? 2,如果其初速度为72km/h,则经过10s的时间,小汽车的速度为多大? 8.一个物体做匀变速运动,某时刻速度大小为4m/s,1s后速度大小为10m/s,则在这1s该物体的加速度可能为多少? 9.滑雪运动员不借助雪杖,从静止由山坡以加速度a1为匀加速滑下,测得20s时的速度为20m/s,50s到达坡底,又沿水平面以加速度a2匀减速滑行20s停止,求,(1)a1和a2(2)到达坡底后6s末的速度专题三.运动的图线◎知识梳理1.表示函数关系可以用公式,也可以用图像。 图像也是描述物理规律的重要方法,不仅在力学中,在电磁学中、热学中也是经常用到的图像的优点是能够形象、直观地反映出函数关系 2.位移和速度都是时间的函数,因此描述物体运动的规律常用位移一时间图像(s—t图)和速度一时间图像(v一t图)3. 对于图像要注意理解它的物理意义,即对图像的纵、横轴表示的是什么物理量,图线的斜率、截距代表什么意义都要搞清楚形状完全相同的图线,在不同的图像(坐标轴的物理量不同)中意义会完全不同4.下表是对形状一样的S一t图和v一t图意义上的比较 S一t图 v一t图①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斜率表示速度v)②表示物体静止③表示物体向反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④交点的纵坐标表示三个运动质点相遇时的位移⑤tl时刻物体位移为s1①表示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斜率表示加速度a)②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③表示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④交点的纵坐标表示三个运动质点的共同速度⑤t1时刻物体速度为v1(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①质点在O~t1时间的位移)◎例题评析【例7】右图为某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求:(1)该物体3s末的速度2)该物体的加速度3)该物体前6s的位移分析与解答】: (1)由图可直接读出3s末的速度为6m/s。 2)a-t图中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故加速度为3)a-t图中图线与t轴所围面积表示位移,故位移为[点评]这部分容关键要掌握速度-时间图象及位移时间图象的意义,包括载距,斜率,相交等.◎能力训练31. 甲、乙两物体朝同一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t=0时,乙在甲之前一定距离处,则两个物体运动的位移图像应是:2. A、B、C三个物体从同一点出发,沿着一条直线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 说法中正确的是:A. C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B. A物体做曲线运动;C. 三个物体在0~t0时间的平均速度vA>vC>vB;D. 三个物体在0~t0时间的平均速度vA=vB=vC3. 如图所示是某质点运动的S-t图象,根据图象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质点在OA段做匀加速直线运动,AB段做匀速直线运动,BC段做匀减速直线运动;B. 质点在OA段做匀速直线运动,AB段静止不动,BC段匀速返回;C. 质点在OA段通过的距离大于在BC段通过的距离;D. 质点在OA段的速度大于在BC段的速度4. 如图所示为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图象,关于这个物体在4s运动的情况,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物体始终向同一方向运动;B. 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C. 4s末物体离出发点最远;D. 4s通过的路程为4m,位移为零。 A5. 如图所示,A、B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开始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下列关于两物体运动的描述,正确的是:BA. 运动过程中,在1s末和4s末,A、B两物体两次相遇;B. 运动过程中,在2s末和6s末,A、B两物体两次相遇;C. 运动过程中,在1s末和4s末,A、B两物体相距最远;D. 2s前A在B前,2s后B在A前6. 如图所示是某物体运动过程的v-t图象,以下说确的是:A. 物体运动的速度越来越小;B. 物体运动的速度越来越大,加速度不变;C. 物体运动的速度越来越大,加速度越来越小;D. 物体运动的速度越来越大,加速度也越来● 模拟测试一、选择题1. 某校高一的新同学分别乘两辆汽车去市公园游玩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运动,甲车一同学看见乙车没有运动,而乙车一同学看见路旁的树木向西移动如果以地面为参考系,那么,上述观察说明 ( )A. 甲车不动,乙车向东运动 B.乙车不动,甲车向东运动C. 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 D. 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都向东运动2. 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所以,引入这个概念没有多大意义C.凡轻小的物体,皆可看作质点D.如果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属于无关或次要因素时,即可把物体看作质点3. 某人沿着半径为 R的水平圆周跑道跑了1.75圈时,他的 ( )πR 均为RπR、位移的大小为R πR、位移的大小为R4. 甲、乙两小分队进行军事演习,指挥部通过现代通信设备,在屏幕上观察到两小分队的具体行军路线如图所示,两小分队同时同地由O点出发,最后同时到达A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s甲>s乙甲>乙C.y-x图象表示的是速率v-t图象D.y-x图象表示的是位移s-t图象5. 某中学正在举行班级对抗赛,明明同学是短跑运动员,在百米竞赛中,测得他在5 s末的速度为10.4 m/s,10 s末到达终点的速度为10.2 m/s,则他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 )A. 10.4 m/s B 10.3 m/s C 10.2 m/s D 10m/s6. 下面的几个速度中表示平均速度的是 ( )A.子弹射出枪口的速度是800 m/s,以 790 m/s的速度击中目标B.汽车从甲站行驶到乙站的速度是40 km/hC.汽车通过站牌时的速度是72 km/hD.小球第3 s末的速度是6 m/s.7. 如图所示为甲、乙两质点的v-t图象。 对于甲、乙两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点甲向所选定的正方向运动,质点乙与甲的运动方向相反B.质点甲、乙的速度相同,质点甲、乙的位移相同D.不管质点甲、乙是否从同一地点开始运动,它们之间的距离一定越来越大8. 下列关于加速度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B.当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且又减小时,物体做减速运动C.速度方向为正,加速度方向为负D.速度变化越来越快,加速度越来越小9. 下列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速度越大,加速度也越大B.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也为零C.物体的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越大D.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10. 出行,是人们工作生活必不可少的环节,出行的工具五花八门,使用的能源也各不相同某品牌电动自行车的铭牌如下:车型:20吋(车轮直径:508 mm)电池规格:36 V 12 Ah(蓄电池)整车质量:40 kg额定转速:210 r/min(转/分)外形尺寸:L 1800 mm×W 650 mm×H 1100 mm充电时间:2~8 h 电机:后轮驱动、直流永磁式电机额定工作电压/电流:36 V/5 A根据此铭牌中的有关数据,可知该车的额定时速约为 ( )A. 15 km/h B. 18 km/h C. 20 km/h D. 25 km/h二、填空题11.有一只小老鼠离开洞穴沿直线前进,它的速度与到洞穴的距离成反比,当它行进到离洞穴距离为d1的甲处时速度为v1,则老鼠行进到离洞穴距离为d2的乙处时速度v2=____________12.某一施工队执行爆破任务,已知导火索的火焰顺着导火索燃烧的速度是0.8 cm/s,为了使点火人在导火索火焰烧到爆炸物以前能够跑到离点火处120 m远的安全地方去,导火索需要m才行。 假设人跑的速率是4 m/s)13.足球守门员在发门球时,将一个静止的质量为0.4 kg的足球,以10 m/s的速度踢出, 若守门员踢球的时间为0.1s,则足球的平均加速度为______________m/s2;足球沿草地作直线运动,速度不断减小,设加速度大小恒为2m/s2,3s后足球运动到距发球点20 m的后卫队员处,则此过程中,足球运动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______m/s,后卫队员接到球时,足球的速度为______m/s14.我国列车第四次提速后,出现了“星级列车”T14次列车从始发,途经、等城市,最后到达T14次列车时刻表如下,由其时刻表可知,列车在至区间段运行过程中的平均速率为____________km/hT14次列车时刻表停靠站到达时刻开车时刻里程(km)┅┅18:00022:2622:3448403:1303:2196608:00┅┅1463三、实验题“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让重锤自由下落,打出的一条纸带如图所示,图中直尺的单位为cm,点O为纸带上记录到的第一点,点A、B、C、D……依次表示点O以后连续的各点已知打点计时器每隔T=0.02 s打一个点1)打点计时器打下点G时重锤的速度可用表达式vG=____________进行计算,式中各量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用上式计算出打下点G时重锤的速度为vG=____________m/s四、计算题16.明明同学讲了一个龟兔赛跑的故事,按照明明讲的故事情节,聪聪画出了兔子和乌龟的位移图象如图所示,请你依照图象中的坐标,并结合物理学的术语来讲述这个故事.在讲故事之前,先回答下列问题.(1)小故事中的兔子和乌龟是否在同一地点同时出发?(2)乌龟做的是什么运动?(3)兔子和乌龟在比赛途中相遇过几次?(4)哪一个先通过预定位移到达终点?17.亮亮星期天跟妈妈去商厦购物,亮亮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 他发现,乘自动扶梯上楼,如果站在扶梯上不动,扶梯可以在3 min把他送到楼上去.若扶梯不动,他可用 1.5 min沿扶梯走到楼上.试计算亮亮在仍以原来的速度沿扶梯向上运动,同时扶梯也开动的情况下,需用多长时间才能到楼上?架飞机水平匀速的在某位同学头顶飞过,当他听到飞机的发动机声从头顶正上方传来时,发现飞机在他前上方约与地面成60°角的方向上,据此可估算出此飞机的速度约为声速的多少倍?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参考答案专题一答案:1C;2C;3C;4C;5C;6B;7,;8,17、17;9.解:设追上队首所用时间为t1,则t1+300=3t1 t1=150s从队首返回队尾所用时间为t2,t2+3t2=300 t2=75s 则队伍前进位移即通讯员的位移为: s1= v1(t1+t2)=225m 通讯员的路程:s2=v2(t1+t2)=675m. 10.解:设正常行驶时所用时间为t,60t=s 72(t-)=s 解得: s=30km、专题二答案:1. BC;2. BC ;3. D;4. B;5. 15m/s2;6. 300m/s2;7. 0;8. 6m/s2 14m/s2;9,(1)a1=1m/s22 (2)35m/s专题三答案:1.C;2.AD; 3.B; 4.D; 5.B; 6.C;● 模拟测试参考答案1. D 2.D 3.C 4.A 5.D 6.B 7.A 8.A 9.D 10.C 提示:1 min,车子前进的距离(即车轮转过的周长)为210××0.508 m=335 m,所以,车的额定时速约为335×3600/(60×1000)=20 km/h。 故C选项正确本题属于图表信息题,考查学生从图表中获取信息的能力11. v2 = d1v1/d21213.100;6.7;4提示:列车运动路程s=996 km-484 km=482 km,运行时间t=4.65 h,则平均速率v=482/4.56 km/h=103.66 km/h本题属于基础知识的直接应用以生活为背景,物理方法简单,但数据处理容易出错15.(1),FH表示F、H两点间的距离(2)vG= 1.30 m/s:(1)故事中的兔子和乌龟是在同一地点,但不是同时出发,兔子出发的时间晚2)乌龟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3)兔子和乌龟在比赛途中相遇过2次4)乌龟17.解析:设沿着扶梯从楼下到楼上的距离为x,扶梯的运动速度为v1,亮亮的速度为v2,站在扶梯上不动,扶梯把他送到楼上去的时间为t1,扶梯不动,他沿扶梯走到楼上去的时间为t2,则有x=v1t1x=v2t2亮亮和扶梯同时运动时,x=(v1+v2)t解以上三式得 t=1 min所以,亮亮以原来的速度沿扶梯向上运动,同时扶梯也开动的情况下,需用1 min时间才能到楼上.18.解析:如图所示,设飞机在人头顶正上方时到地面的高度为h,发动机声传到地面所用时间为t,声速是v0,有h=v0t,在这个时间t,设飞机又飞出x,飞机速度是v,有x = vt,两式相比得v∶v0=x∶h=cot60°15 / 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