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搜柄,搜必应! 快速导航 | 使用教程  [会员中心]

2021年云南省昆明市中考化学试卷

文档格式:DOCX| 12 页|大小 450.60KB|积分 6|2022-09-23 发布|文档ID:155496056
第1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页未读,继续阅读>>
1 / 12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 版权提示
  • 文本预览
  • 常见问题
  • 2021年云南省昆明市中考化学试卷1. 氢气的下列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无色、无气味 B.密度比空气小 C.难溶于水 D.可以燃烧2. 空气中的某种成分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该成分是 A.氧气 B.氮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3. 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得到溶液的是 A.牛奶 B.面粉 C.花生油 D.葡萄糖4. 某《食物成分表》显示一些食物的能量值如下,其中能量最低的食物富含的营养素是 食物菠菜稻类牛奶豆油能量(单位: kJ/100 g)10014352263761 A.蛋白质 B.糖类 C.油脂 D.维生素5. 打开香水瓶盖闻到浓郁的香水气味,说明 A.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分子间有间隔 C.分子的体积很小 D.分子的质量很小6. 幼儿及青少年缺钙会患 A.佝偻病 B.贫血 C.甲状腺肿大 D.龋齿7. 在 pH=10 的肥皂水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 A.无色 B.红色 C.蓝色 D.紫色8. 化学实验操作考查中,发现如下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A.滴加液体B.取用固体C.量取液体D.加热液体9. 嫦娥五号完成我国首次月球采样任务,带回 1731 g 月壤,月壤中含有丰富的氦 3。

    已知氦 3 的质子数为 2,中子数为 1氦 3 的核外电子数为 A. 1 B. 2 C. 3 D. 4 10. 草木灰能促进作物生长、增强抗病虫害和抗倒伏能力,其主要成分是 K2CO3K2CO3 属于 A.钾肥 B.磷肥 C.氮肥 D.复合肥11. 如图为氟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氟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7 B.氟原子核外有 2 个电子层 C.氟原子易失电子 D.氟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9 12. 纳米医学上可用四氯金酸(HAuCl4)制备包裹药物的外壳,四氯金酸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1 价,则金元素的化合价为 A. +2 B. +3 C. +4 D. +5 13. “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某种稀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铒属于金属元素 B.铒的元素符号是 Er C.铒的原子序数为 68 D.铒原子的质量为 167.3 g 14. 加热是最常见的反应条件,这一基本实验操作常要使用酒精灯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为了使酒精灯燃烧更旺,将灯内酒精添满,以增加可燃物 B.酒精灯里的酒精洒到桌面上燃烧起来,可用湿抹布盖灭 C.用完酒精灯后用灯帽盖灭,其灭火原理是隔绝氧气 D.用燃着的木条点燃酒精灯,燃着的木条的作用是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15. 白屈菜酸(C7H4O6)具有止痛、止咳的功效。

    下列关于白屈菜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白屈菜酸属于氧化物 B.白屈菜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84 g C.白屈菜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白屈菜酸中碳、氢、氧原子总数为 17 16. 下列实验方案错误的是 A.探究 NH4NO3 溶解时的温度变化B.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 NaCl 溶液C.验证木炭的还原性D.探究铁生锈的条件17. 甲醛是一种防腐剂,下图是甲醛燃烧的微观示意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B.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 15:16 C.生成物均由两种元素组成 D.反应物前后分子总数不变18.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鉴别羊毛纤维和蚕丝灼烧后闻气味B除去木炭粉中混有的少量Fe2O3加入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过滤,洗涤,干燥C鉴别NH4Cl和(NH4)2SO4固体加入熟石灰,研磨,闻气味D除去氢气中混有的少量氯化氢气体将混合气体通过装有饱和Na2CO3溶液的洗气瓶后,再通过浓硫酸干燥 A. A B. B C. C D. D 19. A 、 B 、 C 、 D 、 E 、 F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

    A 、 B 、 D 、 E 、 F 均由三种元素组成;A 、 B 属于同类别的物质:C 物质在固态时俗称干冰;A 、 E 均含有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F 可用于玻璃、造纸、纺织、洗涤剂的生产部分反应物和产物已经略去,其中“一”表示两种物质间会反应,“→”表示一种物质会一步转化成另一种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与 C 的反应是复分解反应 B. B 一定是 NaOH C. D 一定属于酸 D. E→C 只能通过 E 与 D 反应实现20. 下列说法合理的有 ①高炉炼铁炼得的是纯铁②打开汽水瓶盖,看到气泡逸出,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减小而减小③向充满 CO2 气体的软塑料瓶中倒入半瓶水,拧紧瓶盖,振荡,塑料瓶变瘪,说明 CO2 能与水发生反应④某同学将一定量的 Na2CO3 和 Ba(OH)2 溶液混合,要想检验反应后 Ba(OH)2 是否过量,选用 Na2CO3 溶液、 Na2SO4 溶液或 FeCl3 溶液均可⑤向一定量的 NaCl 、 MgSO4 和 HCl 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 NaOH 溶液,如图表示加入 NaOH 溶液的质量与某些物质的质量变化关系则 m 点对应的溶液中有三种溶质,a 可表示 NaCl 或 H2O 的质量变化情况 A. 1 个 B. 2 个 C. 3 个 D. 4 个21. 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语言,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1) 用化学用语填空:i 3 个氢原子 ii 2 个二氧化氮分子 iii 钾离子 iv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2) 写出符号“P2+5O5”中数字的含义:i “+5”表示 ii “2”表示 22. 化学与我们的生产、生活、能源、环境息息相关1) 将下列物质和对应的用途连线 物质   用途碳酸钙   用于超导领域C60   补钙剂食盐   调味剂 (2) 2021 年 4 月 22 日,习近平同志出席“领导人气候峰会”时,再次指出我国在 2030 年前“碳达峰”,在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下图是我国近 15 年来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示意图(图甲)和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图乙)i 依据图甲数据可知,2005 年 ∼2020 年底,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了 ii 化石燃料包括煤、 、天然气,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能源,其燃烧产物是造成碳排放量增加的主要因素2015 年 ∼2020 年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上升了 5.8%,这与可再生能源的大力发展密切相关列举一种可再生能源 。

    iii 实现“碳中和”,从我做起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填标号)A.积极参与植树造林B.出行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C.少用或不用一次性餐具D.为增加节日气氛大量燃放烟花爆竹23. 回答下列问题:(1) 在 1800 年,某科学家利用“伏打电池”在常温下对水进行通电分解,当正极产生了 10 mL 的 ,负极产生的气体约为 mL,再次确认了水的组成2) 《茶疏》中对泡茶过程有如下记载:“治壶、投茶、出浴、淋壶、烫杯、翻茶、品茶 ⋯⋯”,以上过程涉及的操作有溶解、过滤等;在实验室进行过滤操作时玻璃棒的作用是 ,过滤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会造成的后果是 过滤 (填“能”或“不能”)将硬水软化3) 如图为 A 、 B 、 C 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i 10∘C 时,A 、 B 、 C 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得是 ii 若 A 中含有少量 B 时,可用 的方法提纯 Aiii 将等质量的 A 、 B 、 C 饱和溶液由 50∘C 降温到 20∘C 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24. 回答下列问题:(1) 金属材料的使用作为一个时代的标志,见证了人类文明发展的过程。

    历史上人类冶炼不同金属的大致年代如下:i 铜和金是人类使用较早的金属2021 年 3 月,三星堆遗址又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器和金器,其中部分青铜器和金器上,还有被人为敲击的痕迹通过敲打可将青铜等金属材料打制成不同的形状,是利用了金属的 性ii 我国的青铜文化历史悠久西汉时期的湿法炼铜工艺就是利用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制取铜,有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iii 铁器时代大约在公元前 年,至今铁仍是年产量最高的金属,但每年因腐蚀造成了巨大损失,写出一条防止铁生锈的措施 iv 铝的利用距今 100 多年,现在铝的年产量得到大幅度的提高铝虽然较活泼,但抗腐蚀性能好,原因是 2) 回答下列问题:i 将一定量的锌和金属 R 的混合粉末加入一定量的氯化铜溶液中,溶液质量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填标号)A.金属活动性 Zn>R B.反应结束后过滤,滤渣中一定有 Cu,可能有 Zn 和 R C.反应结束后过滤,若向滤渣中加入稀硫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一定无色ii 某金属粉末含有 Mg 、 Al 、 Cu 、 Ag 中的一种或几种,取 24 g 该金属粉末与足量稀盐酸反应产生 2 g 氢气,则该金属粉末的组成有 种情况。

    25. “垃圾是放错的资源”碘循环工艺不仅能吸收 SO2,减少环境污染,而且还可以得到仅含一种元素的化工原料 X,流程如下:(1) 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2) 膜反应器中发生的是分解反应,X 的化学式是 3) 反应器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6.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根据如图回答问题1) 仪器 a 的名称是 2) 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若用 F 装置收集氧气,当观察到 的现象时再开始收集3) 甲烷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实验室常用加热碱石灰(氧化钙和氢氧化钠固体的混合物)和醋酸钠固体制取甲烷气体,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标号,下同),若用 G 装置收集时,则气体要从 端通入4) A 、 B 装置都可以制取氧气、二氧化碳和氢气,若要控制液体滴加速率,获得平稳气流,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5) 生活中常用草酸溶液除铁锈和瓷砖上的污渍草酸晶体加热会发生如下反应:H2C2O4⋅2H2O≜CO2↑+CO↑+3H2O为检验分解后的产物,小赵设计了如下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白色的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i 实验中证明有水生成的现象是 ii 乙中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 iii 要证明有 CO 生成,在不连接其他装置的情况下,可进行的操作是 27. 小英设计了探究 SO2 与 AgNO3 溶液反应的实验将通入质量分数为 1.7% 的 AgNO3 溶液中,反应后过滤,得到无色溶液 A 和白色沉淀 B对体系中有关物质性质分析得知沉淀 B 可能为 Ag2SO3 、 Ag2SO4 或二者混合物1) 【查阅资料】 Ag2SO4 为白色固体,微溶于水 Ag2SO3 为白色固体,微溶于水,溶于过量的 Na2SO3 溶液【提出问题】白色沉淀 B 的成分是什么?【猜想与假设】猜想一:仅有 Ag2SO4 猜想二:仅有 Ag2SO3 猜想三: (2)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取少量溶液A于试管中,滴加足量Ba(NO3)2溶液无明显现象猜想  成立 (3) 【实验结论】 SO2 与 AgNO3 溶液反应生成一种酸和沉淀 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 【拓展延伸】i 另取溶液 A,滴加足量 Ba(NO3)2 溶液,无明显现象,再加入 BaCl2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原因是 。

    ii 向盛有少量 AgNO3 溶液的试管里滴入 Na2SO3 溶液至过量,实验现象是 28. 氯可形成多种含氧酸盐,广泛应用于杀菌、消毒及化工领域实验室中制备 KClO3 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3Cl2+6KOH≜5KCl+KClO3+3H2O若用 Cl2 与 200 g 的 KOH 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溶液质量为 221.3 g计算:(1) 参加反应的氯气的质量为 g2) 所用 KOH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答案1. 【答案】D2. 【答案】C3. 【答案】D4. 【答案】D5. 【答案】A6. 【答案】A7. 【答案】B8. 【答案】C9. 【答案】B10. 【答案】A11. 【答案】C12. 【答案】B13. 【答案】D14. 【答案】A15. 【答案】C16. 【答案】B17. 【答案】A18. 【答案】B19. 【答案】C20. 【答案】A21. 【答案】(1) i 3H ii 2NO2 iii K+ iv O (2) i 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 +5 价ii 一个五氧化二磷分子中含有 2 个磷原子22. 【答案】(1) (2) i 48.4% ii 石油、太阳能(合理均可)iii D23. 【答案】(1) 氧气;20 (2) 引流;滤液浑浊;不能(3) i C ii 冷却热饱和溶液或降温结晶iii C>B>A 24. 【答案】(1) i 延展ii Fe+CuSO4=Cu+FeSO4 iii 500;喷漆iv 铝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2) i BCii 7 25. 【答案】(1) I2 (2) H2 (3) SO2+2H2O+I2=====20∼100∘CH2SO4+2HI 26. 【答案】(1) 试管(2) 2H2O2====MnO22H2O+O2↑;导管口有连续均匀气泡冒出(3) C;n (4) B (5) i 甲中无水硫酸铜由白色变蓝色ii 检验二氧化碳气体iii 在装置丁管口处点火27. 【答案】(1) Ag2SO3 和 Ag2SO4 (2) 二(3) 2AgNO3+SO2+H2O=Ag2SO3↓+2HNO3 (4) i AgNO3 过量(合理均可)ii 先产生白色沉淀,然后沉淀溶解28. 【答案】(1) 21.3 (2) 设 KOH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 x。

    3Cl2+6KOH≜5KCl+KClO3+3H2O21333621.3 gx 213336=21.3 gx x=33.6 g KOH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33.6 g200 g×100%=16.8% 答:KOH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6.8%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卖家[上传人]:18953629949
    资质:实名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