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法规/法学 > 各国法律
搜柄,搜必应! 快速导航 | 使用教程  [会员中心]

2023年四川大学法律基础考核作业41

文档格式:DOC| 8 页|大小 21.50KB|积分 12|2022-10-02 发布|文档ID:158008333
第1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页未读,继续阅读>>
1 / 8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 版权提示
  • 文本预览
  • 常见问题
  • 奥鹏】[四川大学]《法律基本》考核作业4-1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第1题,甲系A国公民,1999年7月在中国旅游后,乘坐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班机回国,在飞临B国上空甲因琐事与邻坐的中国公民乙发生争执,甲将乙打成重伤,对甲应合用( )A、A国刑法B、B国刑法C、中国刑法D、飞机最初降落国刑法第2题,国内的留学生K,在她国校园寻衅重伤国内大学生C国内刑法对K( )A、有管辖权B、实行豁免C、无管辖权D、通过外交途径解决第3题,犯罪的主线特性是( )A、严重的社会危害性B、刑事违法性C、应受刑罚惩罚性D、主观罪过性第4题,国内刑法规定,醉酒的人犯罪( )A、不负刑事责任B、应当负刑事责任C、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惩罚D、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可以减轻惩罚第5题,赵某1987年12月16日出生,12月16日凌晨实行抢劫,共劫得人民币二百余元,对赵某应当( )A、不追究刑事责任B、追究刑事责任C、追究刑事责任,但应减轻或免除惩罚D、追究刑事责任,但应从轻或减轻惩罚第6题,某甲是间歇性精神病人某日,某甲喝醉了酒,把某酒店老板打成重伤,在群众抓捕她时,某甲因惊恐而精神病发作。

    则某甲( )A、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可以减轻惩罚B、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惩罚C、不负刑事责任,因其是精神病人D、应当负刑事责任第7题,工人孙某休假回村一日积极携带邻居6岁小孩进入村旁林深路险、豺狼出没的山林中狩猎玩走入森林约5公里的时候,两人失散孙某继续独自狩猎,之后既不寻找小孩,也没返村告知小孩家人,便径自回县城工作单位,4后来,林中发现被野兽咬伤致死的小孩尸体,孙某的行为属于( )A、故意杀人B、意外事件C、过错杀人D、不构成犯罪第8题,刘某意图杀死范某一天,持刀潜伏在范某院落的大门外,等待范某的浮现,后因久等未果,又惧怕法律,遂打消杀人恶念,持刀返家对刘某的行为应定为( )A、犯罪预备B、预备阶段上的犯罪中断C、犯罪未遂D、实行阶段上的犯罪中断第9题,宋某持三角刮刀抢劫王某财物,王某夺下宋某的三角刮刀,并将宋某推倒在水泥地上,宋某头部着地,当即昏迷王某随后持三角刮刀将宋某杀死有关王某行为的性质,下列哪一选项是对的的?( )A、王某将抢劫犯杀死,属于合法防卫B、王某的行为属于防卫过当C、王某前面的行为是合法防卫,背面的行为是防卫过当D、王某前面的行为是合法防卫,背面的行为是故意杀人第10题,李某与王某发生口角后,王某声称要把李某杀死,并去商店买了一把匕首,李怕王杀死自己,就在王从商店回来的路上,用猎枪打死了王,李某的行为属于 ( )。

    A、合法防卫B、防卫过当C、故意犯罪D、假想防卫第11题,甲某晚跳墙进入一女村民家,企图实行强奸行为,入屋后,即站在窗前,用螺丝刀撬窗子,在其中一扇窗刚打开之际,正在睡觉的妇女惊醒,遂打开电灯,呼喊"抓坏人",甲一看灯下的妇女,竟是自己小学同窗,感到"难为情",于是扭头便跑甲的行为属于( )A、犯罪预备B、犯罪中断C、犯罪未遂D、不构成犯罪第12题,某甲向某乙传授盗窃措施,某乙没有按某甲传授的措施去盗窃,甲的行为是( )A、犯罪既遂B、犯罪未遂C、犯罪中断D、犯罪预备第13题,甲欲杀乙,将毒药投入乙的饭食中乙服食后,甲懊悔,赶紧阐明状况,并将乙送往医院急救医院在急救过程中检查发现,甲所投放的"毒药"主线没有毒性,乙安然无恙甲的行为属于( )A、不构成犯罪B、犯罪中断C、犯罪未遂D、犯罪既遂第14题,赵某持刀闯入女友钱某家中,声称要挖出她的双眼以教训她"与人通奸"的不忠行为,面对钱某的苦苦恳求,赵某将刀扔在钱某面前转身拜别根据刑法规定,对赵某应如何解决( )A、应当不惩罚B、应当从轻惩罚C、应当减轻惩罚D、应当免除惩罚第15题,甲正在一居民家盗窃,忽听到门外有响声,觉得来了人,匆匆跳窗逃跑,未能偷走财物。

    实际当时并将来人,是大风吹动了门框甲的行为属于( )A、意外事件B、犯罪中断C、犯罪预备D、犯罪未遂第16题,某甲将她人的一台彩电偷回家中,经其父、兄奉劝,某甲悔过在被盗者未发现的状况下,又偷偷地把这台彩电送回原处甲的行为是( )A、犯罪中断B、犯罪既遂C、不当作犯罪解决D、犯罪未遂第17题,甲爱好游泳,且技术高超,一日,甲声称愿协助乙学会游泳,乙欣然答应甲遂将乙带到河流深水处去游,在乙刚学会游时,甲即弃之不顾,独自游回河岸,乙无力游回,面临被淹死的危险状态,甲可以援救却不援救,致使乙被 淹死此时,站在河岸上旁观的丙,游泳技术较好,完全可以及时援救乙,但丙不结识甲乙两人,不肯跳入河中救人本案中,甲 和丙的行为( )A、构成共同犯罪B、甲的行为构成犯罪,丙的行为不构成犯罪C、均不构成犯罪D、应分别以故意杀人罪论处第18题,在共同犯罪中的实行犯( )A、都是主犯B、都是从犯C、起重要作用的是主犯,起次要作用的是从犯D、有的也许是胁从犯第19题,李某盗窃1万元的财物后逃到外地,因胆怯从重惩罚,就向原居住地的公安机关写了一封信,如实地交代了自己的罪行和赃物隐藏地点,李某在返回本地公安机关投案途中被警察逮捕。

    李某的行为属于( )A、立功体现B、自首C、坦白D、不能视为自首第20题,在国内,有期徒刑的的最低期限是( )A、2个月B、6个月C、1年D、2年第21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下列有关犯罪主体的说法中,对的的有( )A、醉酒的人犯罪,应负刑事责任B、已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负刑事责任C、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负刑事责任D、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罪,不负刑事责任E、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犯罪,应负刑事责任,B,C,E第22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下列选项中,对的表述了刑法对人的效力的有( )A、国内公民在国内领域内犯罪的,一律合用国内刑法B、所有外国人在国内领域内犯罪的,一律合用国内刑法C、国内的军人在国内领域外犯罪的,都要追究其刑事责任D、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的刑事责任通过外交途径解决E、国内的国家工作人员在国内领域外犯罪的,都要追究其刑事责任,C,E第23题,刑罚是对犯罪分子合用的一种法律制裁措施下列选项中,对刑罚特性的表述对的的有 ( )A、刑罚只能合用于犯罪分子B、刑罚必须由刑法明确规定C、刑罚只能由公安机关根据法定程序决定D、刑罚是一种最严肃的强制性法律制裁措施E、刑罚只能由国家审判机关根据法定程序决定,B,D,E第24题,犯罪构成是刑法规定的犯罪行为所应当具有的要件的总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犯罪构成的要素涉及( )A、犯罪客体B、犯罪主体C、犯罪对象D、犯罪的客观方面E、犯罪的主观方面,B,D,E第25题,国内刑法规定的基本原则重要有 ( )A、罪刑法定原则B、无罪推定原则C、罪刑相适应原则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E、自由心证原则,C,D第26题,犯罪的特性有( )A、社会危害性B、刑事违法性C、因果有关性D、应受刑罚惩罚性E、有天生犯罪倾向者,B,D第27题,下列选项中属于附加刑的是( )A、罚金B、拘役C、没收财产D、剥夺政治权利E、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C,D第28题,构成任何犯罪都必须具有的条件涉及( )A、行为触犯刑律B、行为导致了危害社会的实际后果C、行为侵害了法律所保护的社会关系D、行为人达到 法定责任年龄并具有责任能力E、行为人对犯罪行为及危害成果所持的故意或过错的心理态度,C,D第29题,余某犯罪后自动到公安机关投案,并如实供述了自己的罪行对余某依法应如何量刑?( )A、应当从轻或者减轻惩罚B、可以从轻或者减轻惩罚C、如果犯罪较轻,应当免除惩罚D、如果犯罪较轻,可以免除惩罚,D第30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下列选项中属于刑罚的具体运用的有( )。

    A、减刑B、拘役C、假释D、没收财产E、驱逐出境,C第31题,采用逮捕措施,须经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决定,由公安机关执行T、对F、错对的答案:T第32题,外国人在国内领域内犯罪,除了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以外,一律合用国内刑法T、对F、错对的答案:T第33题,共同犯罪是两人以上共同实行的犯罪行为T、对F、错对的答案:F第34题,犯罪后自动投案的行为是自首T、对F、错对的答案:F第35题,卢某带领长子(已满15岁)和次子(已满12岁),抢劫她人财物折合人民币120元,已构成共同犯罪T、对F、错对的答案:F。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卖家[上传人]:时间煮心1991
    资质:实名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