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搜柄,搜必应! 快速导航 | 使用教程  [会员中心]

《唐之韵》选修课程说明

文档格式:DOC| 60 页|大小 131.51KB|积分 22|2022-08-03 发布|文档ID:129404475
第1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页未读,继续阅读>>
1 / 60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 版权提示
  • 文本预览
  • 常见问题
  • 《唐之韵》选修课程说明本课程基于契合老师爱好、满足学生感兴趣、服从学校理念三原则设计,致力于满足学生古代诗文方面的特长需求,促进学生均衡发展的同时突出人文素养本课程以唐诗为素材,撷取、整合为四大板块,有光耀古今的唐诗、大气的边塞诗、清澈的山水田园诗、悲悯的新乐府诗,目前设计为5季24课时课程包含诗歌品评、视频体验、思考与探讨、创作体验等环节我们希望:1. 探寻唐诗人多彩的生活方式,拓展自己的精神世界,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质每一首唐诗都是一扇魔幻窗口,打开它看到的是一千多年前的生活和心灵追古抚今,边塞的大气,山水的清澈,新乐府的悲天悯人,“韩愈们”的另辟蹊径,众诗人们的博文笃学,无不让今人见贤而思齐2.丰富古代文学修养,增加传统文化底蕴,使自己成为一个较有古代文学修养的人唐代诗歌作品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人文价值,本课程帮助对唐诗有兴趣的同学,全面有条理地了解唐诗,体悟唐诗,和才子佳人对话,增加自己的传统文化底蕴,使自己成为一个较有古代文学修养的人,助力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3.品评唐诗,接触赏析技巧,提升赏析能力通过对唐诗的品评,积累赏析的常识,了解赏析的一些技巧,拓展自身的思维空间,增加自己的情感体验,以提升自己的品评能力,并希望阅读能成为学生的一种生活习惯。

    通过品评唐诗,追慕唐诗中折射出来的唐人多彩的生活方式,力图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提升学生的生活品质本课程以古诗为载体,力图创出契合今人生活、审美的新意课程目录第1季 破冰课时1:《唐之韵》破冰之旅………………………………… 1第2季 前承古人,光耀来者课时2:中国诗歌发端于先秦……………………………… 5课时3、4:两汉魏晋南北朝诗歌生生不息……………………9课时5、6:前承古人光耀来者的唐诗…………………………13第3季 烽火琵琶,大漠歌飞课时7、8:盛唐气象,边塞诗派………………………………19课时9、10:誓破楼兰,大气进取…………………………… 25课时11、12:无定河边,功成骨枯……………………………30第4季 清澈淡远,山水田园课时13、14:徜徉山水,清澈为人……………………………33课时15、16:野渡无人,潭影空心……………………………37课时17、18:吴中四士,亦狂亦隐……………………………41第5季 拳拳新乐府,哀哀吾生民课时19、20:乐府魂脉,元白附体……………………………44课时21、22:指摘时弊,伸张正义……………………………50课时23、24:薪火相传,晚唐余响……………………………56第1季 破冰课时1:《唐之韵》破冰之旅一、 开宗明义,这是永远新的古代诗 1.我们的主要目标: 透过唐诗,探寻唐诗人多彩的生活方式,拓展自己的精神世界,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质。

    每一首唐诗都是一扇魔幻窗口,打开它看到的是一千多年前的生活和心灵追古抚今,边塞的大气,山水的清澈,新乐府的悲天悯人,“韩愈们”的另辟蹊径,众诗人们的博文笃学,无不让今人追慕阳光不锈,古诗不旧!2.我们的教学理念: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把更多的课堂时间交给你们各个团队,相信在团队合作、探究、体验中你们会获得更多的知识、能力和快乐3.我们的课程评价: 选修课十分关注你的过程表现,我们珍视你的每一次来到,你的每一次讨论,你的每一次发言,你的每一次创作,甚至是你的每一个眼神!过程评价,半壁江山!二、组建团队,人始终需要伙伴的 1.自由组队,包容接纳 这里诚然有很多你不认识的同学,但今天起他们都是你的新伙伴,4到5人一队,请快速组合成团队,集中坐定2.认识伙伴,优胜有奖 (1)设置小游戏:比一比哪个团队的成员能最快记住本团队所有成员的姓名、班级和生日,完成举手! (2)从快到慢,每个团队都抽查,都来互相认识一下!3. 选新首领,取响亮名 (1)每个团队自己推选一名队长 (2)每个团队为自己取一个响亮的名称 (3)请每个团队的队长来宣传宣传为什么取这个名三、老师结语 老师希望通过这种团队合作,体验和探究的方式,不仅要把古诗上出新意来,更要把生存、生活引入选修课堂,使同学能学会倾听、沟通、分析、组织、合作等,这些能力和品质,社会称之为“核心能力”。

    第2季 前承古人,光耀来者【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诗歌起源和其表情达意的作用2.理清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基本脉络3. 感性认识唐朝诗歌的繁荣,并能分析唐诗昌盛的因素课时2:中国诗歌发端于先秦一、诗歌起源的学说1.马克思、恩格斯、鲁迅为代表 他们提出“劳动说”:劳动时有节奏地喊起“杭育杭育”声,由此发展成为诗歌了鲁迅称之为“杭育杭育派”2. 德谟克利特、康德为代表 他们提出“游戏说”:劳动结束后,嬉戏欢乐,唱歌又跳舞那和着节奏的歌就是诗歌的前身 3.中国《诗·大序》 《诗经》提出“诗言志”:有感而发,如“劳者歌其事,饥者歌其食.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也就是拣最有感触、最顺口的溜出来二、诗经前的古歌谣(《诗经》所收集的诗歌产生于大约公元前470---1100年间西周至春秋时期)1.举例(1)断竹,削竹;飞土(弹丸),逐肉 ——《弹歌》 (2)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尧何等力! ——《击壤歌》(3)畏首畏尾,其身余几? 2.思考与探讨结合古歌谣思考探讨,你们认为诗歌是怎么起源的? 三、《诗经》《楚辞》两大源头1.探源(1)《诗经·国风》——民歌——百姓生活——赋比兴——风——现实主义源头 (2)《楚辞·离骚》——文人诗——文人忧思——象征比喻幻想——骚——浪漫主义源头2.《诗经》赏析邶风 •静女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自主赏析区】3.《离骚》(节选)赏析……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自主赏析区】四、小结 中国古代诗歌起源于生活,以美的形式流传 中国古代诗歌起源于先秦,源远流长,璀璨流芳!课时3、4:两汉魏晋南北朝诗歌生生不息一、 汉乐府为代表的汉代民歌1.《上邪》 上邪! 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 ,天地合, 乃敢与君绝!【自主赏析区】2.《十五从军征》十五从军征, 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自主赏析区】二、以《木兰辞》《西洲曲》为代表的南北朝民歌《西洲曲》(节选)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自主赏析区】 三、以“古诗十九首”陶渊明谢灵运沈约等为代表的文人诗1.归园田居——陶渊明(开创田园诗)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户庭无杂尘,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自主赏析区】2.谢登池上楼(节选)——谢灵运(开创山水诗) 倾耳聆波澜,举目眺岖嶔qū qīn)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祁祁伤豳歌,萋萋感楚吟索居易永久,离群难处心自主赏析区】3. 悼亡诗——沈约(开创格律诗) 去秋三五月今秋还照梁今春兰蕙草来春复吐芳悲哉人道异一谢永销亡帘屏既毁撤帷席更施张游尘掩虚座孤帐覆空床万事无不尽徒令存者伤 【自主赏析区】四、思考与探讨 比兴手法从《诗经》《楚辞》时期就有了,赋予虫草鸟语、风云雷电以意蕴、生命或人类意志,这些自然现象在古代诗文中称之为“意象” 选择一样自己喜欢的意象,说说他的意蕴,想想有无在名篇中出现然后在团队中交流一下五、视频体验《唐之韵•千古唐诗》课时5、6:前承古人光耀来者的唐诗一、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颠覆南朝情爱诗,开创了诗歌创作新意境 1. 《王孙游》——(南朝)谢眺绿草蔓如丝,杂树红英发无论君不归,君归芳已歇。

    自主赏析区】 2. 《从军行》——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自主赏析区】 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自主赏析区】二、陈子昂张若虚:在内容情感和音律上,为唐诗的狂飙突进做好了准备1.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自主赏析区】 2. 《春江花月夜》(节选)——张若虚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长江送流水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自主赏析区】 三、流派层现巨匠辈出蔚为大观1.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自主赏析区】 2. 无题 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自主赏析区】 四、登顶唐诗,李杜光焰万丈长1.侠客行(节选) 李白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 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三杯吐然诺, 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救赵挥金锤, 邯郸先震惊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 纵死侠骨香, 不惭世上英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自主赏析区】 2.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因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自主赏析区】五、思考与探讨 诗歌进入唐代,文质彬彬,蔚为大观达到前所未有,后人也难以攀越的高度诗在唐代,是一个鼎盛的时代!一个黄金的时代! 请思考与探讨唐诗繁荣的原因六、视频体验《唐之韵·独振新风》第3季 烽火琵琶,大漠歌飞【教学目标】1.了解唐诗创作的边塞诗群体,概括边塞诗群体的创作特点2.体悟边塞诗的大气,学习边塞诗人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方式课时7、8:盛唐气象,边塞诗派一、盛唐奇葩,边塞诗派 汉魏六朝时已有一些边塞诗,到盛唐则全面成熟该派诗人以高适、岑参、李颀、王昌龄最为知名,而高、岑成就最高,所以也叫高岑诗派。

    他们的诗歌主要是描写边塞战争和边塞风土人情,以及战争带来的各种矛盾如离别、思乡、闺怨等,诗风悲壮,格调雄浑,最足以表现盛唐气象 其诗人还有王之涣、王翰、陈陶等二、大气朗然,高适岑参1.高适 边塞诗多作于蓟北之行和入河西幕府期间,系据亲临边塞的实际生活体验写成《燕歌行》不仅是高适的“第一大篇”(近人赵熙评语),而且是整个唐代边塞诗中的杰作,千古传诵,良非偶然1)燕歌行 汉家烟尘在东北, 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 天子非常赐颜色搥金伐鼓下榆关, 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 单于猎火照狼山山川萧条极边土, 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 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 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恒轻敌, 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 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 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 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 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 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自主赏析区】(2)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自主赏析区】 (3)请概括高适边塞诗特点 2.岑参 两次出塞,深入西北边陲,是岑参一生中最有意义的壮举。

    第二次出塞,给他提供了成为边塞诗大师的机会代表作有《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等 在立功边塞的慷慨豪情支配下,诗人印象中的军旅生活、边塞风物、绝域风情,顿显神奇瑰丽1)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自主赏析区】(2)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自主赏析区】 (3)请概括岑参边塞诗特点 三、思考与探讨 盛唐气象在宋元明清时代是一个文学批评的专门术语,指盛唐时期诗歌的总体风貌特征 宋代严羽的《沧浪诗话》等著作最推崇盛唐诗,指出盛唐诗的特征是“既笔力雄壮,又气象浑厚”(《答出继叔临安吴景仙书》),并对此在其诗话中多有阐述以后明清诗论家承严羽之说,常把雄壮、浑厚二者(有时合称雄浑)作为盛唐诗歌的风貌特征,并称之为盛唐气象 请思考探讨盛唐气象形成的原因 四、视频体验《唐之韵•边塞诗人下》课时9、10:誓破楼兰,大气进取一、誓破楼兰王昌龄 后人考证王到过西北边塞,到过青海,玉门关甚至更远,(27、28岁时)这应该是生活基础,也是创作基础,能用传神从军描画出边塞奇景,代表作是《从军行》七首。

    在诗歌内容方面写边塞诗、送别诗、闺怨诗、宫怨诗等,有人认为他诗超过高、参,在七绝方面这一点也不过分,被标为“七绝圣手”“诗家天子”,唐代七绝数王昌龄写得最好 1.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自主赏析区】 2.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自主赏析区】 3. 从军行烽火城西百尺楼, 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 无那金闺万里愁 【自主赏析区】4.从军行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弹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自主赏析区】 5.请概括王昌龄边塞诗特点二、醉卧沙场王翰王翰《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自主赏析区】 三、雪夜擒敌卢纶《塞下曲》之三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自主赏析区】 四、主战拒和戎昱咏史汉家青史上,计拙是和亲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岂能将玉貌,便拟静胡尘地下千年骨,谁为辅佐臣自主赏析区】五、思考与探讨探讨唐朝边塞诗的特点六、视频体验《唐之韵·边塞诗人上》七、活动体验边塞诗人大气进取,充满英雄主义情怀请做一件你认为很勇敢的事,下周来交流。

    课时11、12:无定河边,功成骨枯一、无定河边陈陶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自主赏析区】二、羌笛杨柳王之涣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自主赏析区】 三、征人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回乐烽前沙似雪, 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 自主赏析区】四、功成骨枯曹松亥岁感事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自主赏析区】五、思考与探讨一请说说这些边塞诗的特点及原因六、思考与探讨二探讨唐朝边塞诗繁荣的原因第3季 清澈淡远,山水田园【教学目标】1.了解唐诗创作的山水田园诗群体,概括山水田园诗群体的创作特点2.体悟山水田园诗的清澈,学习山水田园诗人清新淡远的生活态度、方式课时13、14:徜徉山水,清澈为人一、清新淡远,山水田园 广义地说,中国古典山水田园诗的源头可以上溯至先秦时期 《 诗经·豳风·七月》 “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采柔桑”,诗中描绘了春天灿烂的太阳,充满生活气息的鸟儿鸣唱,姑娘们拿着竹筐,走在乡间的小道上,采桑养蚕的情景 作为一个文学的流派——山水田园诗派的出现,则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

    在陶渊明是田园诗,在谢灵运是山水诗自此,山水田园诗脱离了依附于其他诗歌的附庸地位,独立于诗歌园地了 唐代形成了山水田园诗派,到了盛唐时代,我国山水田园诗进入了繁荣时期 主要有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韦应物、柳宗元等 诗人们以自然山水或农村自然景物、田园生活为吟咏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 二、诗佛王维 王维是唐代诗人中仅次于李白、杜甫的大家,在唐代诗歌史乃至整个中国诗歌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出生时,他的母亲梦见维摩诘进入室中,故取字号“摩诘”,出于《维摩诘经》中的维摩诘居士 王维多才多艺,擅长各种诗歌题材,工诗善画,兼通音乐,书法也有很深的造诣 王维较长时期内,在郊外的终南山和辋川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并且王维受到禅宗思想的影响,反映到他的山水诗中往往包含深远的禅意他的诗“由禅意入诗入境”确有出神入化的感觉1.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自主赏析区】2.渭川田家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 怅然吟《式微》自主赏析区】三、隐逸浩然 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

    前半生主要居家侍亲读书,以诗自适曾隐居鹿门山40岁游京师,应进士不第,返襄阳在长安时,与张九龄、王维交谊甚笃 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1.夜归鹿门歌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自主赏析区】2.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自主赏析区】四、思考与探讨唐朝山水田园诗派成因及特点五、视频体验《唐之韵﹒山水诗人》课时15、16:野渡无人,潭影空心一、不羁应物 韦应物是京兆万年人韦应物15岁起以三卫郎为玄宗近侍,出入宫闱,扈从游幸早年豪纵不羁,横行乡里,乡人苦之安史之乱起,玄宗奔蜀,流落失职,始立志读书 先后为滁州和江州刺史、苏州刺史等职世称韦江州、或韦苏州韦应物是山水田园派诗人,后人每以王孟韦柳并称其山水诗景致优美,感受深细,清新自然而饶有生意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自主赏析区】二、独钓宗元 柳宗元(773年—819年),唐朝,字子厚,河东解(现在山西运城)人,世称“柳河东” ,“河东先生”。

    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永州,后至柳州,死于柳州 与韩愈发起古文运动,世称“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王维、孟浩然、韦应物与之并称“王孟韦柳” 柳宗元诗文最为人称道的是情深意远的山水之作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自主赏析区】三、质朴光羲 储光羲(约706—763)唐代官员,田园山水诗派代表诗人之一因仕途失意,遂隐居终南山后复出,安史乱起,叛军攻陷长安,他被俘,迫受伪职,后脱身归朝,贬死岭南储光羲因晚年失节,《旧唐书》、《新唐书》皆无传其事迹散见于顾况《监察御史储公集序》、《唐诗纪事》、《唐才子传》 储光羲的诗以描写田园山水著名如《牧童词》、《钓鱼湾》、《田家即事》等,风格朴实, 在表现闲适情趣的同时,多少接触到一些农村的现实,生活气息比较浓厚,给人以真切之感杂咏五首·钓鱼湾 垂钓绿湾春,春深杏花乱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日暮待情人,维舟绿杨岸自主赏析区】四、幽邃常建 唐代诗人字号不详长安人,开元十五年(727)进士天宝中年为盱眙尉后隐居鄂渚的西山一生沉沦失意,耿介自守,交游无显贵  他的诗以田园、山水为主要题材,风格接近王、孟一派他善于运用凝练简洁的笔触,表达出清寂幽邃的意境。

    这类诗中往往流露出“淡泊”襟怀其实他对现实并未完全忘情题破山寺后禅院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自主赏析区】五、思考与探讨 一个文学流派的形成和兴起,不是一个人的偶然所为,它具有广泛的社会及自然因素,也是一些人共同的追求、“碰撞”的结果边塞诗派的大气豪迈,山水田园诗派的清澈淡远,不仅影响着当时人审美和生活,也深深地影响着后人的审美和生活 二者选其一,说说它对我们审美、生活的积极影响六、视频体验《柳宗元在永州》课时17、18:吴中四士,亦狂亦隐一、狂客知章 贺知章(公元659年-744年),字季真,越州永兴(今浙江省萧山)人,少时就以诗文知名又是著名书法家 为人旷达不羁,有“清谈风流”之誉,晚年尤纵,自号“四明狂客”八十六岁告老还乡,旋逝 他常与张旭、李白饮酒赋诗,时称“醉中八仙”,与包融、张旭、张若虚等结为“吴中四士 贺知章生性旷达豪放,当看到李白的诗文,即赞为“谪仙人也”,后成为忘年之交,并把李白引荐给唐玄宗为官题袁氏别业 主人不相识,偶坐为林泉莫漫愁沽酒,囊中自有钱 【自主赏析区】二、不羁张颠 张旭(675-750?),唐朝吴(今江苏苏州)人。

    曾官常熟县尉,金吾长史善草书,性好酒,世称张颠,传世书迹有《肚痛帖》、《古诗四帖》等也是“饮中八仙”之一其草书当时与李白诗歌、裴文剑舞并称“三绝” 诗亦别具一格,以七绝见长与贺知章、张若虚、包融号称“吴中四士”桃花溪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自主赏析区】三、 桃源包融包融(公元695-764),润州延陵(今江苏省丹阳市)人与于休烈、贺朝、万齐融为"文词之友"开元初,与贺知章、张旭、张若虚皆有名,号吴中四士张九龄引为怀州司马,迁集贤直学士、大理司直子何、佶,世称二包,各有集融诗今存八首武陵桃源送人武陵川径入幽遐,中有鸡犬秦人家先时见者为谁耶?源水今流桃复花自主赏析】四、视频体验《唐之韵﹒吴中四士》五、创作体验请同学结合自身亲近山水田园的经历,创作一首具有山水田园诗风格的绝句,寄托自己的心怀题目自拟,要求押韵完成后进行课内交流第4季 拳拳新乐府,哀哀吾生民【教学目标】1.了解唐朝新乐府诗创作的魂与脉2.概括新乐府诗群体的创作特点,从中学习乐府诗人一心为民,“清澈”为人的情怀3.通过探讨与创作体验,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服务社会,促进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养成。

    课时19、20:乐府魂脉,元白附体一、新乐府的魂与脉1.新乐府的脉:《汉书·艺文志》在叙述西汉乐府歌诗时写道:“自孝武立乐府而采歌谣,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乐府精神薪火相传,唐诗人开始写“新题乐府”,即一种用新题写时事的乐府诗新乐府诗始创于杜甫,为元结、顾况等继承,又得到白居易、元稹大力提倡白居易、元稹阐述了新乐府运动的理论主张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奠定了新乐府的历史地位2.新乐府的魂:从西汉到唐朝,从乐府到新乐府,他们都高举着关注民生、针砭现实、指斥时弊的现实主义的大旗二、元稹白居易,扛鼎新乐府新乐府诗始创于杜甫,为元结、顾况等继承,中唐时得到白居易、元稹大力提倡,张籍、王建等积极响应,奠定新乐府的文学地位新乐府运动的精神,后又为晚唐诗人李绅、皮日休、聂夷中、杜荀鹤所继承整个新乐府的发展,元白二人从积极创作到理论指引,可谓功不可没 (一)米价虽贵,居亦易矣1.白居易简介白居易(公元772年~846年),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祖籍山西太原白居易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与元稹合称“元白”一生以44岁被贬江州司马为界,可分为前后两期前期是兼济天下时期,写了大量讽喻诗,代表作是《秦中吟》十首,和《新乐府》五十首,这些诗使权贵切齿、扼腕、变色。

    2.《卖炭翁》赏析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官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自主赏析区】(二)才高八斗,微之有之1.元稹简介元稹(779—831)唐代诗人字微之,河南(今河南洛阳)人8岁丧父,母郑贤能文,亲授书传15岁以明两经擢第21岁初仕河中府,25岁与白居易同科及第,并结为终生诗友28岁列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第一名, 元和初,应制策第一 大和三年(829年)为尚书左丞,五年,逝于武昌军节度使任上元稹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和中坚力量,与白居易齐名,世称“元白”,诗作号为“元和体”2.《连昌宫词》赏析连昌宫词(节选)连昌宫中满宫竹,岁久无人森似束又有墙头千叶桃,风动落花红蔌蔌 宫边老翁为余泣,小年进食曾因入上皇正在望仙楼,太真同凭阑干立 楼上楼前尽珠翠,炫转荧煌照天地归来如梦复如痴,何暇备言宫里事……平明大驾发行宫,万人歌舞涂路中百官队仗避岐薛,杨氏诸姨车斗风。

    明年十月东都破,御路犹存禄山过……两京定后六七年,却寻家舍行宫前庄园烧尽有枯井,行宫门闭树宛然 尔后相传六皇帝,不到离宫门久闭……荆榛栉比塞池塘,狐兔骄痴缘树木舞榭欹倾基尚在,文窗窈窕纱犹绿……蛇出燕巢盘斗栱,菌生香案正当衙…… 我闻此语心骨悲,太平谁致乱者谁翁言野父何分别,耳闻眼见为君说……姚崇宋璟作相公,劝谏上皇言语切燮理阴阳禾黍丰,调和中外无兵戎……开元之末姚宋死,朝廷渐渐由妃子禄山宫里养作儿,虢国门前闹如市 弄权宰相不记名,依稀忆得杨与李……年年耕种宫前道,今年不遣子孙耕老翁此意深望幸,努力庙谋休用兵自主赏析区】三、视频体验,乐府为“民”非为“府”《唐之韵·江州司马》四、思考与探讨,乐府是“古”也是“新”概括新乐府诗创作的特点,探讨新乐府诗对今人生活方式的影响 课时21、22:指摘时弊,伸张正义一、开新乐府风气之先的元结、顾况1.元结 元结(719--772) 唐文学家字次山,号漫郎 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天宝十二载中进士安史之乱时避难江南曾参与抗击史思明叛军,立有战功后任道州刺史等地方军政职务他为官清廉开明,爱护百姓,为诗注重反映政治现实和人民疾苦,所作《舂陵行》、《贼退示官吏》等,曾受杜甫推崇。

    元结主张诗歌为政治教化服务 , 要能济世劝俗,补阙拾遗,“上感于上,下化于下”;反对当时诗坛“拘限声病,喜尚形似”(《箧中集序》)的不良风气,开新乐府运动之先声他的诗歌有强烈的现实性,触及天宝中期日益尖锐的社会矛盾舂陵行军国多所需,切责在有司 有司临郡县,刑法竞欲施 供给岂不忧?征敛又可悲 州小经乱亡,遗人实困疲 大乡无十家,大族命单羸 朝餐是草根,暮食仍木皮 出言气欲绝,意速行步迟 追呼尚不忍,况乃鞭扑之!……“去冬山贼来,杀夺几无遗 所愿见王官,抚养以惠慈 奈何重驱逐,不使存活为!”……顾惟孱弱者,正直当不亏 何人采国风,吾欲献此辞自主赏析区】2.顾况 顾况(约727—约815)字逋翁,号华阳真逸(一说华阳真隐),晚年自号悲翁,汉族,苏州海盐横山人(今在浙江海宁境内),唐代诗人、画家、鉴赏家他一生官位不高,曾任著作郎,因作诗嘲讽得罪权贵,贬饶州司户参军晚年隐居茅山 他强调诗歌的思想内容,注重教化他的乐府诗不避俚俗,不乏尖刻,直接反映现实《上古之什补亡训传十三章》是他的代表作,其中以《囝》最著名囝(音同“减”)囝生闽方,闽吏得之,乃绝其阳 为臧为获,致金满屋为髡为钳,如视草木 天道无知,我罹其毒。

    神道无知,彼受其福 郎罢别囝,吾悔生汝及汝既生,人劝不举 不从人言,果获是苦囝别郎罢,心摧血下 隔地绝天,及至黄泉,不得在郎罢前自主赏析区】二、积极响应新乐府的张王李绅1.张籍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世称“张水部”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野老歌》《采莲曲》《江南曲》 张籍北游,经孟郊介绍,在汴州认识韩愈韩愈为汴州进士考官,荐张籍,贞元15年在长安进士及第元和元年(806年)调补太常寺太祝,与白居易相识,互相切磋,对各自的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他是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积极支持者和推动者其乐府诗颇多反映当时社会现实之作,表现了对人民的同情张籍乐府诗艺术成就很高,善于概括事物对立面,在数篇或一篇之中形成强烈对比,又善用素描手法,细致真实地刻画各种人物的形象野老歌(一作山农词)老农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亩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西江贾客珠百斛,船中养犬长食肉自主赏析区】2.王建 王建(约767~约831后),唐代诗人颍川(今河南许昌)人门第衰微,早岁即离家寓居魏州乡间。

    20岁左右,与张籍相识,一道从师求学,并开始写乐府诗在长安时,与张籍、韩愈、白居易、刘禹锡、杨巨源等均有往来大和初,再迁太常寺丞 约在大和三年(829),出为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大和五年,为光州(治所在今河南潢川)刺史,贾岛曾往见赠诗此后行迹不详王建的乐府诗和张籍齐名,世称“张王乐府”望夫石望夫处,江悠悠化为石,不回头上头日日风复雨,行人归来石应语自主赏析区】3.李绅 李绅(772年—846年)生于唐大历七年(772年),亳州(今属安徽)人 李绅幼年丧父,由母教以经义青年时目睹农民终日劳作而不得温饱,以同情和愤慨的心情,写出了千古传诵的《悯农》诗2首,内有“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名句,被誉为悯农诗人绅为人短小精悍,于诗特有名,号短李 他为李(德裕)党重要人物,任御户部侍郎等要职,与李德裕元稹被誉为三俊后入京拜相,任中书情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继又晋升为尚书右仆射门下侍郎,封赵国公 他热衷结党,李绅实为李党骨干李绅一生中最大的污点,是他晚年经手的“吴湘案” 大中元年(847年),“吴湘案”终于得到平反这时李绅虽已去世,但按照唐朝的规定,酷吏即使死掉也要剥夺爵位,子孙不得做官,因此,死去的李绅受到了“削绅三官,子孙不得仕”的处罚。

    悯农之二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自主赏析区】 三、视频体验《唐之韵﹒新乐府派》课时23、24:薪火相传,晚唐余响一、皮日休 皮日休,生于太和八年(834)至开成四年(839)之间,卒于天夏二年(902)以后晚唐文学家,字袭美,一字逸少居鹿门山,自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襄阳之竟陵(今属湖北天门)人后参加黄巢起义军,任翰林学士巢败,不知所终 他和陆龟蒙、罗隐的小品文被鲁迅誉为唐末“一榻胡涂的泥塘里的光彩和锋芒”汴河怀古(其二)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 共禹论功不较多?【自主赏析】二、罗隐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 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

    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传说,地仙罗隐是“真龙天子”玉皇大帝怕他当了皇帝,会捣乱乾坤,就派天兵天将换了罗隐的仙骨当时罗隐咬紧牙关,浑身的仙骨都被换掉了,只有牙床骨没换得去,虽做不成皇帝,却留下了一张“圣贤嘴”说来也怪,罗隐说什么就灵验什么,大家既想讨他说好话,又怕惹他讲坏话关于罗隐的神奇故事,当地民间流传不少 有讽刺小诗《雪》:“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有名句,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自遣》) 蜂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自主赏析区】三、杜荀鹤 杜荀鹤(846~904),唐代诗人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杜荀鹤相传为杜牧出妾之子出身寒微曾数次上长安应考,不第还山当黄巢起义军席卷山东、河南一带时,他又从长安回家 朱温部下敬翔,劝说他“稍削古风,即可进身”,因此上颂德诗三十章取悦于温温为他送名礼部,得中大顺二年(891)第八名进士(《鉴诫录》) 其诗语言通俗、风格清新,后人称“杜荀鹤体”部分作品反映唐末军阀混战局面下的社会矛盾和人民的悲惨遭遇,当时较突出,宫词也很有名。

    山中寡妇 夫因兵死守蓬茅,麻些衣衫鬃发焦桑柘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后尚微苗 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带叶烧任是深山最深处,也应无计避征摇自主赏析区】四、聂夷中 聂夷中(837~?),唐代诗人出身贫寒,备尝艰辛咸通十二年(871)中进士由于时局动乱,他在长安滞留很久,才补得华阴尉到任时,除琴书外,身无余物聂夷中的诗作,风格平易而内容深刻,在晚唐靡丽的诗风中独树一帜 诗人喜欢采用短篇五言古诗和乐府的形式,以质直的语言、白描的手法,寥寥几笔,将触目惊心的社会现象暴露在人们眼前,冷峭有力如《公子行二首》、《公子家》讽刺贵族公子的骄奢淫逸,《田家》、《咏田家》谴责封建赋役对劳动人民的惨重剥削,《杂怨二首》表现连年战乱造成人们家庭离散的痛苦,写来都情真意切,感人肺腑 咏田家 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 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 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 不照绮罗筵,只照逃亡屋 【自主赏析区】五、创作体验体验这种积极的生活方式,孵化心中的责任感请同学们秉承新乐府诗歌“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创作精神,观察思考现实生活,创作一首乐府诗,题目自拟,四句为宜,要求押韵完成后进行课内交流。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卖家[上传人]:Scottzh
    资质:实名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