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宜宾县2022-2023学年化学九上期中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2022-2023学年九上化学期中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下列关于氮气用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食品防腐 B.制成各种电光源C.医疗冷冻麻醉 D.制化肥的重要原料2.下列实验合理的是( )A.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B.验证蜡烛含有碳元素C.比较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效果 D.硫在氧气中燃烧3.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丙可能是单质B.若消耗 3 g 的乙,则生成 17 g 的丙C.丁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D.甲、乙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丙的质量4.加碘食盐、葡萄糖酸锌口服液中的“碘”、“锌”指的是( )A.原子 B.分子 C.单质 D.元素5.下列过程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A.呼吸作用 B.钢铁生锈 C.木炭燃烧 D.食物腐烂6.在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B.生成的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8:1C.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D.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等于生成的甲和丙的质量之和7.决定元素种类的是A.中子数 B.电子数 C.中子数和质子数 D.质子数8.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两个氧原子——O2B.2个铝元素——2AlC.硫离子——S2-D.钠离子——Na1+9.下列仪器对应的名称正确的是A.长颈漏斗 B.试管夹 C.滴瓶 D.椎形瓶10.2014年3月6日下午,七里河区一木材厂内,6名工人午饭后相继出现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
事件初步怀疑系亚硝酸盐中毒距硝酸钠(NaNO2)是一种常见亚硝酸盐下列物质中氮元素化合价与亚硝酸钠中氮元素化合价在数值上相同的是A.N60 B.NH3 C.N2O3 D.Cu(NO3)21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约为B.地球上的淡水约占全球水储量的C.地壳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接近D.组成我们周围物质世界的元素为100多种12.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D.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生成刺激性气味气体13.下列符号书写正确的是( )A.两个氢分子:2H B.两个硫酸根离子2SO42-C.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 D.四个氮原子4N214.下列关于“不一定”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含氧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B.由分子构成的纯净物不一定只含一种分子C.质子数相等的粒子不一定是同种元素D.在原子中,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15.下列物质中属于钾肥的是( )A.NH4Cl B.K2SO4 C.NaOH D.NH4H2PO4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李明同学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了探究。
按要求填写下列实验现象及其结论探究步骤:对实验的观察和描述点燃前:石蜡放 入水中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燃着时:①点燃蜡烛,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图中字母)处最先炭化,说明此处温度最高②用干冷的烧杯罩于火焰上方,干冷的烧杯内壁出现__________________现象,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熄灭后:吹灭蜡烛, 观察到一缕白烟结论:蜡烛燃烧生成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提出问题:燃着的蜡烛在刚熄灭时,总会有一缕白烟冒出,白烟的成分是什么呢?李明同学对此很感兴趣,提出了如下猜想,:并设计实验进行探究[猜想与假设]①白烟是蜡烛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②白烟是蜡烛燃烧时生成的水蒸气;③白烟是石蜡蒸气凝结成的石蜡固体小颗粒[实验验证](1)熄灭蜡烛,并立即用一个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其目的是为了验证假设是_____________; (填序号, 下同), 此实验 能否得出正确结论? 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2)熄灭蜡烛:并立即用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发现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雾,说明_____________。
3)熄灭蜡烛,并立即用燃着的木条伸到白烟处(不接触烛芯),发现蜡烛重新点燃,这说明白烟可燃,为假设_____________;提供了证据同时可排除假设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为测定某铁合金样品(除铁外,其余成分不溶于水,且不参与任何反应)中单质铁的含量,小冰同学进行实验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实验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2)样品中单质铁的质量分数为_____;(3)根据已知条件列出求解加入的稀硫酸中溶质质量(x)的比例式为_____;(4)最终所得到的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5)若用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炼出上述实验中所需要的铁合金160t,则理论上需要赤铁矿的质量为_____.18.(8分)适量补充钙元素可以预防幼儿及青少年出现佝偻病或发育不良,某补钙剂的说明书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碳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2)按照说明书用量服用,每天补充的钙元素的质量是_____3)每片补钙剂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______?(写出计算过程)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2019年连云港市创建国家文明城市工作取得突破性成果,其主要目的是“天蓝、水清、地绿、宁静、和谐”。
1)我市的空气质量非常好,洁净的空气属于_________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2)下列措施中,不利于提高空气质量的是___________A开发新能源代替化石燃料 B改进汽车尾气的净化技术C节假日燃放烟花爆竹 D控制PM2.5的排放以减少雾霾天气(3)为了使老百姓能喝上放心的自来水,市政府也做出了极大的努力如图是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示意图 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①自来水厂生产自来水时,没有使用的净水方法有___________;A沉淀 B过滤 C吸附 D蒸馏 E消毒②实验室进行过滤操作时,除了烧杯、漏斗外还需要用到玻璃棒,其作用是___________操作中需要将圆形滤纸折叠处理,如图示中不该出现的情形是___________(填序号);③生活中我们可以发现水壶中有大量水垢,说明水中含有可溶性的钙镁化合物,为了检验居民生活用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以向其中加入_____检验4)如图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回答下列各问题:指出电源的正、负极:A为_____极事先往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或者硫酸等物质,其目的是_____;由以上实验事实可得出结论,说明水是由_____组成。
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5)高铁酸钾(K2FeO4)能作消毒剂与絮凝剂高铁酸钾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6)写出一条日常生活中节约用水的措施:_____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B【解析】氮气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可用于食品防腐,液态氮能够获得超低温,可用于医疗麻醉,同时氮气是工业生产氮肥的重要原料,而制成电光源是稀有气体的用途2、B【解析】A、红磷和氧气反应会生成五氧化二磷,当左边集气瓶中燃烧停止,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虽然左边集气瓶中氧气被消耗尽,压强变小,右边广口瓶中水会倒流至左边集气瓶中,但右端盛水的广口瓶上有瓶塞,当左右两边压强相等,就不能倒流,但此时压强小于瓶外的压强,倒流进来的水体积不等于原来空气中氧气的体积,选项A不正确;B、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烧杯壁上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生成,因此可以证明蜡烛中含有碳元素,选项B正确;C、比较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效果,应该使用相同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选项C不正确;D、硫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会反应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会污染空气,需要用水吸收二氧化硫,选项D不正确。
故选B3、B【解析】由四种物质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可知,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分数减少了70%-42%=28%,故甲是反应物;同理可以确定乙的质量分数减少了14%-(1-42%-40%-10%)=6%,故乙是反应物;丙的质量分数增加了40%-(1-70%-14%-10%)=34%,丙是生成物;丁的质量分数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详解】A、该反应的反应物为甲和乙,生成物是丙,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丙一定是化合物,故选项说法错误;B、参加反应的乙和生成的丙的质量比为6%:34%=3:17,则若消耗3g的乙,则生成17g的丙,故选项说法正确;C、丁的质量分数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D、该反应的反应物为甲和乙,生成物是丙,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甲、乙的质量之和(而不是甲、乙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丙的质量,故选项说法错误4、D【解析】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故“碘、锌”应理解为元素,与物质的具体形态无关5、C【解析】缓慢氧化是指有些氧化反应进行得很慢,甚至不容易被察觉详解】A、呼吸作用属于缓慢氧化,不符合题意;B、钢铁生锈属于缓慢氧化,不符合题意;C、木炭燃烧反应速度较快,属于剧烈的氧化反应,符合题意;D、食物腐败属于缓慢氧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C6、B【解析】由四种物质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可知,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分数增加了19%-17%=2%,故甲是生成物;乙的质量分数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反应后丙的质量分数增加了41%-25%=16%,故丙是生成物;丁的质量分数减少了48%-30%=18%,故丁是反应物 A、该反应属于化学变化,符合质量守恒定律,A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生成的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例为2%:16%=1:8,B选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C、乙的质量分数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C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由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甲和丙的质量,D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点睛】本题考查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以质量分数直方图的形式出现,要先看懂图形的变化,分析数据,弄清化学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再结合质量分数的数据确定物质变化的质量比;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反应前后质量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是不参加反应的物质7、D【解析】根据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或核电荷数)不同,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8、C【解析】A、 元素符号的前边加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两个氧原子可表示为2O,选项错误;B、 元素只论种类不论个数,2个铝原子表示为2Al,选项错误;C、离子符号书写:元素(或根)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一个离子带电荷的数值,数字在左,正负号在右,电荷数为1时,1不写;离子符号前加数字,表示离子的个数。
一个硫离子表示为S2-,选项正确;D、离子符号书写:元素(或根)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一个离子带电荷的数值,数字在左,正负号在右,电荷数为1时,1不写,钠离子表示为Na+,选项错误9、B【解析】A.是分液漏斗不是长颈漏斗,故A错误;B.是试管夹,故B正确;C.是细口瓶,不是滴瓶,故C错误;D.是锥形瓶,故D错误10、C【解析】试题分析:化合价的一般规律: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氧元素化合价为-2,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故硝酸钠(NaNO2)中N的化合价为+3,A、N60,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错误,B、NH3中H的化合价为+1,所以N的化合价为-3,错误,C、N2O3中,氧元素化合价为-2,所以N的化合价为+3,正确,D、Cu(NO3)2中N03的化合价为-1,氧元素化合价为-2,故N的化合价为+5,错误,故选C考点:化合价的一般规律11、B【解析】A、氮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78%,故A正确;B、地球上的淡水资源约占全球水储量的2.53%,故B错误;C、地壳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48.60%,故C正确;D、组成我们周围物质世界的元素为100多种,故D正确12、D【解析】A、铁丝在空气中只能烧至发红,不会产生火星,故选项说法错误。
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只能烧至红热,不会发出白光,故选项说法错误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故选项说法错误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点睛】易错点:由于空气中的氧气含量相对较少,因此在空气中燃烧不如在氧气中剧烈13、B【解析】写元素符号时,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字母要小写;化学符号周围的数字表示不同的意义: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原子或离子的个数;右上角的数字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右下角的数字表示几个原子构成一个分子;元素正上方的数字表示元素的化合价详解】A、两个氢分子:2H2,2H是表示两个氢原子,故选项错误;B、2个硫酸根离子:2SO42-,故选项正确;C、元素正上方的数字表示元素的化合价,元素的化合价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表示为,故选项错误;D、四个氮原子:4N,4N2是表示四个氮分子,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化学式和离子符号的书写,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化学用语的书写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要加强练习,理解应用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14、B【解析】A、含氧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只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含氧化合物才是氧化物,正确;B、纯净物中只有一种粒子,故由分子构成的纯净物一定只含一种分子,错误;C、当粒子为原子时,质子数相等的粒子是同种元素,当粒子为分子时,质子数相等的粒子不是同种元素,如水分子、氨气分子正确;D、在原子中,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例如氢原子中,质子数为1,中子数为0,正确。
故选B15、B【解析】A、NH4Cl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选项错误B、K2SO4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故选项正确C、NaOH中不含钾元素,不属于钾肥,故选项错误D、NH4H2PO4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故选项错误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浮于水面,难溶于水 a 水珠 水 二氧化碳 ① 否 蜡烛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干扰白烟的检验 白烟不是水蒸气 ③ ① 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解析】石蜡放入水中观察到的现象是:石蜡浮在水面上,说明石蜡密度比水小,难溶于水;故填:浮于水面,难溶于水;①点燃蜡烛,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约1s后取可以看到火柴梗的a处最先碳化,说明蜡烛火焰的外焰温度最高;故填:a;②干冷的烧杯内壁出现水雾,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生成物是水和二氧化碳.故填:水雾得出结论: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填:水;二氧化碳;[实验验证]:(1)二氧化碳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其目的是为了验证假设①;但由于刚吹灭的蜡烛周围尚有残余的其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所以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2)熄灭蜡烛,立即用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玻璃片上没有水雾,说明白烟不是水蒸气;故答案为:白烟不是水蒸气;(3)熄灭蜡烛,立即将燃着的木条去点白烟(不要接触烛芯),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这就证明了假设③的正确性;又因为二氧化碳都不能燃烧,所以同时证明了假设①是不正确的[实验验证]答案:(1)①;否;蜡烛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还未完全散去;(2)白烟不是水蒸气;(3)③;①;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Fe+H2SO4═FeSO4+H2↑ 70% = 10.1% 200t 【解析】本题考查了根据化学方程式和化学式的计算。
分析实验过程中数据的含义是解题的关键1)铁能够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方程式为Fe+H2SO4═FeSO4+H2↑;(2)样品中单质铁的质量分数==70%;铁的质量=8g﹣2.4g=5.6g设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是x,生成硫酸亚铁的质量为y. Fe+H2SO4═FeSO4+H2↑;56 98 1525.6g x y=x=9.8g =y=15.2g(3)根据已知条件列出求解加入的稀硫酸中溶质质量(x)的比例式为:=(4)溶液中水的质量为100g﹣9.8g+44.6g=134.8g,故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100%=10.1%;(5)设需要铁矿石的质量是zz×80%×=160t×70%z=200t18、40% 0.56g 70% 【解析】(1)碳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是×100%=40%2)由标签可知,净重1g/片,含钙量为28%,每天2次,每次1片,按照说明书用量服用,每天补充的钙元素的质量是1g×28%×2=0.56g3)每片中含钙元素的质量为1g×28%=0.28g,含碳酸钙的质量为0.28g÷40%=0.7g每片补钙剂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100%=70%。
故答案为:(1)40%;(2)0.56g;(3)每片补钙剂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70%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混合物 C D 引流 D 肥皂水 正 增强水的导电性 氢元素和氧元素 28.3 一水多用(合理即可) 【解析】(1)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叫做混合物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等多种气体,因此洁净的空气属于混合物2)开发新能源代替化石燃料、改进汽车尾气的净化技术、控制PM2.5的排放都有利于提高空气质量,而节假日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二氧化硫、粉尘等污染物,因此不利于提高空气质量的是:C3)①自来水厂生产自来水时,使用的净水方法有:沉淀、过滤、吸附、消毒,没有使用的净水方法是:蒸馏②实验室进行过滤操作时,除了烧杯、漏斗外还需要用到玻璃棒,其作用是:引流操作中需要将圆形滤纸折叠处理,滤纸拉开应该是像C那样,一边一层,一边三层,放在漏斗中形成一个完整的锥形因此图示中不该出现的情形是:D,因为它是将两次折叠后的滤纸直接围成锥形,放在漏斗中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锥形,过滤时液体会直接从不连接处流出。
③因为硬水中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加入适量肥皂水搅拌后,会出现泡沫少,浮渣多的现象,而软水中不含或含有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加入适量肥皂水搅拌后,会出现泡沫多,浮渣少的现象,所以检验居民生活用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以向其中加入肥皂水检验4)该电解水的简易装置中,跟A极连接的试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只有跟B极连接的试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的一半,因此A极得到的是氧气, A为正极纯水的导电性较差,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或者硫酸等物质,其目的是增强水的导电性;因为反应中只生成氢气和氧气,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5)高铁酸钾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是:6)日常生活中节约用水的措施有很多,如:一水多用、使用节水水龙头等点睛】过滤操作中滤纸的折叠方法容易发生错误,需要发挥想象,正确的是将两次对折后的滤纸拉开,一边一层,一边三层形成一个连接完整的锥形,而D图显示的是将两次对折后的滤纸直接围成锥形,放在漏斗中是不完整的,过滤时液体会从断开的缝隙中直接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