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文阅读课题立项申报书

一、基本情况二、 课题设计论证1一、问题的提出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 具有听说读写的能力”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内化的吸收;作文是运用,是外化的 表达教师要理顺读写的关系,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读写的训练,将训练真正落实 到实处,提高学生读写能力课改中,把语文的人文性演绎到了极致,却又忽略了语 文的工具性和实践性,重感悟,轻表达在新课程标准理念下怎样进行读写的结合,怎么全面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的能 力,这是摆在我们教师面前的新课题,很有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反观我们的 语文教学,最令老师头疼的仍然是阅读和习作教学,高耗低效的现象仍普遍存在学 生厌读怕写,缺乏良好的读写习惯,这其中的原因很大程度归结于我们的语文教学内 容杂、乱、华、死,读与写、讲与练、知识与能力脱节教学时空仍较封闭,读写量 没达到课标要求,学生的读写兴趣得不到有效的培养另外,在二期课改的试行过程 中,在新教材的使用过程中,读写结合已渐渐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旋律每一节语文课 上,总有或多或少结合课文内容进行的“小练笔”,以引导学生模仿课文局部,读中 学写,迁移创新然而在课堂上,作为老师,在创设读写训练的环节时经常会感到茫 然:训练目标(学会什么、发展什么)不明确,训练方法(怎样指导、怎样训练)不 明确,训练结果(学生能否完成、完成的质与量如何)不明确。
很多老师把课堂中的 写话训练定位于教学中的高潮和亮点,片面追求,拔高要求,不顾学生的知识基础, 忽视语文教学的规律,从而使读写训练表面化、层次化,形式化,读与写不能真正地有机融合,读写训练的价值也就无法彰显和体现[1]学生课外阅读量少是学不好语文的首要原因传统的单一的阅读教学模式,存在 阅读量少、以教师为主、重精读轻略读、忽视学生自读默读思考等问题,所以,唯有 创新阅读教学模式,突破陈旧教学思想的束缚,倡导大量阅读,教会阅读方法,养成 阅读习惯,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语文素养[2] 群文阅读教学是一种新型 的阅读教学模式,它既能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的数量和质量,又能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 素质,处理好读写的关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问题,读写结合是推进语文教育素质 化的有效手段基于上述原因在,我们提出了“群文阅读中指导小学生读写结合的策 略”这个课题的实验1.理论意义(1)应试教育根深蒂固为了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取得一个好成绩,我们老师已经 习惯了教语文就仅仅教语文教材,一学期下来就让学生学了二三十篇课文,考虑得更 多的是如何将这些课文嚼得烂、嚼得透这样一来,学生的所得肯定十分有限,也难 怪乎语文教学一直被一些专家指责为“少、费、差、慢”。
2)学生课外阅读缺少指导在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时,我们老师更多的只是 布置,而缺乏具体的指导孩子们,读书可以丰富知识,在课外多读书吧!”为师 者仅仅停留于这样的说教式的宣传、鼓动,而没有系统、科学、理性的思考 又没有尝 试有效、多元、丰富的阅读推广办法,那么真正能养成自觉阅读习惯的儿童是不多的3)课堂内外阅读脱节课堂教学与孩子们课外阅读经常是两张皮,没有做到有 效的衔接,学生课内所习得的阅读方法,未能在课外得到有效的运用而且课内所阅 读的课文也是零散的,缺乏整合2.实践意义国内外的实践也证明:阅读能力、写作能力是语文能力中最重要的能力,也是现 代人的基本素养,阅读力就是学习力但目前的现状是我们普遍对儿童阅读能力的内2涵不够清晰,突出表现在阅读教学中目标不明,阅读内容远离儿童生活,阅读方法不 够系统,儿童阅读能力普遍不高在教育部组织的质量检测中,儿童失分最多的就是 阅读写作这一部分内容总之,儿童阅读力写作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某 个部门、某个家庭的事,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全社会的一件大事,是一项长期的工程[3]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是以主题组单元的,一个单元围绕一个主题往往选编了四篇课文。
其课程编排的特点是注意内容的整合和训练的循序渐进,每组课文之前,都设 立了单元“导读”,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简要说明本组教材的训练重 点,提示学生学习的方法以及学习重点,使师生在教、学之前对整组教材有一个总体 了解,这为开展群文阅读带来极大的便利但很多老师仍然将教学思维禁锢于老一套, 一篇课文一篇课文教,逐字逐句地分析讲解,学生乏味,效率低下二、核心概念的界定群文阅读教学:也称为多文本阅读教学2007 年由我国台湾地区课程改革时率先 提出并实施群文阅读教学是相对于传统单文本阅读教学而提出的新概念,即在单位 时间内进行的多篇文本的同时阅读,围绕一个主题,既教课内教材,又指导阅读课外 读物群文阅读教学,是教师在一个单位时间内指导学生阅读相关联的多篇文章群 文阅读教学是拓展阅读教学的一种新形式,更关注学生的阅读数量和速度,更关注学 生在多种多样文章阅读过程中的意义建构,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4]习作能力:习作能力是对自己的积累进行选择、提取、加工、改造的能力积累 是写作的基础,积累越厚实,习作就越有基础,文章就能根深叶茂开奇葩群文阅读打破了一篇文章一篇文章、一本书一本书顺次阅读的习惯,突破了这种 孤立阅读的行为;从“一篇”到“一群”,群文阅读的教学价值绝不止课堂阅读形式 的革新,它的内涵也不限于阅读文本进入“课堂”后的简单叠加,它的背后,是教师 对语文阅读教学理念的更新。
在语文教育领域,她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思想,改变了单 篇教学的传统,冲破了单元教学的框架;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她是一种具体的有生 命力的教学形态本研究所提到的群文阅读是围绕着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文章, 而后教师和学生围绕议题展开阅读和集体建构,最终达成共识的过程所以群文阅读 的方向:多个文本、同一个议题、教学群文阅读既是对教学内容观念的突破,也是 对传统教学思想的突破[5]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状况群书阅读的提法源于日本,特别是佐藤学先生在倡导教育变革,学习共同体建设 时多次提到这种观点群文阅读是近年兴起的小学语文教学新形态之一 ,在我国还没有得到普遍开展 ,研 究也没有形成体系群文阅读有别于单篇课文的教学,有自己的独特价值、基本课型 教学中 ,教师要确定议题、选择群文搭配、考虑教学推进方式和话题设置等 ,使群文阅 读教学从实践到研究不断向纵深推进,以全面提高群文阅读教学的实效世界各国非常重视儿童的阅读量,美国纽约州就规定,小学生每年必须读 25 本书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多读书、多积累是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的宝贵经验《语文课程 标准(2011 年版)》在“课程目标”中规定,第一、二、三学段的学生课外阅读总量分 别不少于 5 万、40 万、100 万字。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果当 前我们的语文教学,教师仍然比较重视语文教材中课文阅读的教教学以小学语文 123册教材、每册教材平均 30 篇课文、每篇课文平均 500 字计算,阅读总量只有 15 万字 左右,这样的阅读量是远远不够的群文阅读教学,学生在一节课中读五篇左右的文 章,有效地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面,为学生阅读素养的发展提供 了必要准备群文阅读教学这种先进的教学理念得到国内外理论家和教学者的关注,他们对此 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台湾的赵镜中、吴敏等研究者走在前列,提出了独特的见解:赵 镜中先生在《从课文教学走向真正的阅读教学》一文中道出阅读教学的转变:由“教 教材”转向“用教材教”、由重视识字教学转向理解教学、由精熟学习转向策略学习、 由单文教学转向群文阅读、由讲授教学转向合作学习对其中的“单文教学转向群文 阅读”,赵镜中指出随着图书出版及学生阅读量的增加,教师开始尝试群文的阅读教 学活动,结合教材及课外读物,针对相同的议题,进行多文本的阅读教学从原先的 “一篇”到现在的“一群”,群文阅读的教学价值决不止阅读数量的增加,阅读形式 的革新,更是教师对语文阅读教学理念的更新。
在一批如吴敏而、赖玉莲的教育工作 者协力推进中,群文阅读日渐发展,并改称为“多文本阅读”山东、北京等地涌现 出的单元整组教学、主题阅读、一篇带多篇、海量阅读等,特别是西南地区兴起的群 文阅读,西南师大于泽元、重庆树人教育研究院王雁玲教授等的相关研究活动,是群 书阅读、多文本阅读在大陆地区的新的探索与思考目前多个省份在进行“群文阅读” 的实践研究[6] 四、研究目标通过群文阅读的研究实施,把学生培养成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丰富的人文素 养和科学素养的劳动者,并由此激发教师,带动家长,辐射社会,促进全民阅读,提 高学生写作能力,从而达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1.改变语文教学观念,回归语文教学的本性,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2.在“群文阅读”教育形态中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提升学生的阅读效率,并能够 在群文阅读中延伸出学生对于阅读的思考,提升学生对于阅读中思想的认识度,进而 能够实现学生读写能力水平的进一步提高3.要求教师在教学实施中,既要让学生把握文本内容,使他们收到人文熏陶,又 要引导学生通过自读自悟、自悟自得等方案领会课文遣词造句(语言、布局谋篇、结构)以及表情达意(技巧)上的特点、作用和效果[7]。
4.经过群文阅读实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阅读理想,阅读目的,培养健康的阅 读兴趣,阅读习惯,掌握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果使学生人人好读书、读好书、会 读书,乐读书五、研究内容1.引导学生走进群文阅读的方法2.学生掌握快速阅读方法和技巧3.提高师生阅读水平,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写作能力[8] 4.群文阅读促进学生全面技能的发展六、研究的重点、难点重点:引导学生喜爱群文阅读,让学生掌握快速阅读的技巧[9]难点:学生实现由读到写,提高学生布局谋篇,表情达意的能力4七、研究的创新点本研究将在以下几方面凸现其创新点:1.让社会闲置的阅读资源成为师生可支配的财富,改善对阅读资源的管理,提高 其使用效率2.让学生通过大量的群文阅读,掌握快速阅读的方法,在“群文阅读”教育形态 中增加学生的阅读量,研究内容能结合学生实际,研究方法注重实证,讲群文阅读引 入语文课堂教学,让学生不仅学到知识,更能将所学知识加以运用[10]3.小学生群文阅读兴趣的提高策略包括:丰富课外形式——唤起阅读热情;减 轻学业负担——留出阅读的时间;将阅读活动纳入学习评价范围,使阅读成为学习活 动的组成部分;改进阅读方法的指导,使之成为体验成功的阅读。
4.通过群文阅读训练,让学生养成读书的好习惯,让电视迷变成书迷,让孩子写 作文时,不在下笔无文,言之无物5.利用群文阅读滋养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的人格;健全学生的心灵,提升学生 的人格;陶冶学生的人性和情操,唤醒心智和心灵5三、课题研究程序一、研究方法、途径本课题研究的方法是调查法、诱导法、引导法、开展活动法、反思研究法、观察法、个案研 究法、比较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研究的关键在于师生共同参与二、课题具体实施步骤第一阶段:2016.8-2016.9 课题申报立项阶段(准备阶段)确定课题,搜集相关研究信息,结合本校实际情况认真制定研究计划,填写申报 表,确立分工第二阶段:2016.9-2017.9 研究阶段实施研究计划做好资料的搜集工作,每周固定时间学习相关文献和资料,边实 践边总结分析,撰写阶段性总结和论文第三阶段:2017.9 结题阶段撰写结题论文,整理课题组资料,进行结题鉴定三、研究工作的已有成果本课题组成员朝气蓬勃、乐教好学不仅有经验丰富的语文老师,更有不少年轻 的新老师,我们教科研意识强烈,有敬业精神,不少成员有着较高的业务能力,有多 篇论文获省、市级奖,我们渴望通过课题研究来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1.课题主持人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十六年,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教学经验 曾多次参与有关语文教学方面的经验交流,在省市级的论文评选中多次获奖2.课题参加人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多年,热爱本职工作,多次代表学校参加语 文教学技能大赛均取得优异的成绩 课题组成员的结构比较合理,高年段语文教师 与低年段语文教师相结合,本课题研究已经积累了较为充分的文献资料和研究数据 课题组成员在进行课题研究前就收集和整理了相关的资料,也深入地了解了国内外对 于此类课题研究情况及成果研究的积极性很高,充分利用业务学习、集体活动、每 周一次的集体学习活动和教研组的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动给予时间上的保障四、课题组人员分工组长:6五、预期成果1.通过读写训练,达到以读促写、以写促读、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和表达能 力2.在老师的引领下,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阅读能力及语文素养及学生自改作 文能力,有助于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引导学生从阅读中悟到一定的习作方法3.在群文阅读教学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 力、写作能力,使学生爱上阅读,亲近阅读4.群文阅读能将课文中积累的好词句用在自己的习作中,能将生活中积累的语言 和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运用于写作。
5.群文阅读使孩子们会利用整合各种渠道得来的知识,能够坚持与好书为伴,多 背诵,多阅读,多积累,多感悟,运用课堂和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来分析一些自己观 察到的现象6.培养孩子喜欢阅读与写作,实现爱读写,会读写,且能读写得好的境界7.通过循序渐进地对学生进行阅读与作文训练,提高了学生作文水平,增强了学 生作文能力参考文献:[1]丁有宽.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法 [M].广东:广东教育出版社 1985.[2]窦桂梅.窦桂梅的阅读课堂 [M].吉林:长春出版社 2009.[3]王崧舟.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 [J].浙江:浙江少儿出版社 2012.[4]蒋军晶.语文课上更重要的事——关于单篇到“群文”的新思考 [J].人民教7育 2012 年 12 期.[5]于泽元、王雁玲、黄利梅. 群文阅读:从形式变化到理念变革 [J].中国教育 学刊 2013 年 06 期 .[6]宋春晓.群文阅读教学策略面面观 [J].语文学刊 2014 年 24 期.[7] 董珊珊 .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读写结合策略运用探讨 [J]. 新课程(小学版) 2013.[8] 谢丹.群文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中的有效性探究 [J].读书文摘 2014 年 10 期.[9]蒋军晶.群文阅读:阅读教学的跨越式变革 [J].语文教学通讯 2014 年 09 期. [10] 蒋军晶 . 让学生学会阅读:群文阅读这样做 [M]. 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实施设施:图书室、多媒体、摄像机、活动室经费保障:学校支持四、课题立项评审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