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区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含答案)

2022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九年级化学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O-16 Cl-35.5 N-14 H-1 Zn-65一、选择题(共15分)(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 纸张燃烧 B. 饭菜变馊 C. 钢铁生锈 D. 玻璃破碎【答案】D【解析】【详解】A、纸张燃烧有二氧化碳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B、饭菜变馊有微生物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C、钢铁生锈,有铁锈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D、玻璃破碎,只是形状发生了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符合题意2.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错误的是 A. 取用粉末状药品 B. 点燃酒精灯 C. 向试管中倾倒液体 D. 称取氢氧化钠固体【答案】D【解析】【详解】A、取用粉末状药品用到的是药匙或纸槽,操作要领是:一斜二送三直立,正确;B、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这几个方面:一是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中添加酒精、二是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盏酒精灯,熄灭酒精灯要用灯帽盖灭,正确;C、倾倒液体时,瓶塞应倒放,标签要向着手心,正确;D、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要放在玻璃器皿中进行称量,另外托盘天平的使用是“左物右码”,错误。
故选D点睛:易潮解或具有腐蚀性的物质要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3.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氧气能支持燃烧,可做燃料 B. 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氮气C. 空气中各成分的含量恒定不变 D. 空气污染指数越大,空气质量状况越好【答案】B【解析】【详解】A、氧气能支持燃烧,但不能燃烧,不可用作发射火箭时的燃料,错误;B、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氮气,约占78%,正确;C、空气中各成分的含量并不一定是恒定不变,错误;D、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污染指数越大,空气质量越差,不是空气质量状况越好,错误4. 下列物质都属于混合物的一组是①冰水混合物 ②纯净的河水 ③液氧 ④糖水 ⑤雨水A. ①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④⑤【答案】D【解析】【详解】①冰水混合物是由同种物质水组成的,属于纯净物;②洁净的空气河水除了水还含有其他可溶性物质和不溶性物质等,属于混合物;③液氧是液态氧气,是由同种物质氧气组成的,属于纯净物;④糖水是由白糖和水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⑤雨水中除了水,还含有其他可溶性物质等,属于混合物故属于混合物的是②④⑤故选D5. 下列净化水操作,单一操作相对净化程度较高的是( )A. 沉淀 B. 过滤 C. 消毒 D. 蒸馏【答案】D【解析】【详解】沉淀可使水中悬浮的大颗粒固体沉降,过滤能除去水中不溶性固体杂质,消毒只能除去水中的病原微生物,蒸馏除去了水中所有的杂质,所得到的水为纯净物,净化程度最高。
故选D点睛】净化水通常所采取的沉降、吸附、过滤、消毒杀菌、煮沸、蒸馏等操作中,由于蒸馏后所得到的水为纯净物,因此净化程度最高6. 硒元素有防癌抗癌作用硒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及硒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x的数值为4B. 硒元素属于金属元素C. 硒原子的质子数为34D. 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g【答案】C【解析】【详解】A、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34=2+8+18=x,x=6,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B、硒带“石”字旁,属于固态非金属元素,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C、由硒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可以看出:圆圈内的数字是34,则硒原子的质子数为34,说法正确故符合题意;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7. 锂离子电池材料之一是LiCoO2,其中Li为+1价,则Co的化合价为A. -1 B. +2 C. +3 D. +4【答案】C【解析】【详解】在LiCoO2中Li为+1价,氧为-2价,设Co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则有:(+1)+x+(-2)×2=0,x=+3。
故选C8.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B. 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C. 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D.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答案】A【解析】【详解】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热量,故A正确B、细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故B错误C、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故C错误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属于结论,不是现象,故D错误点睛】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描述实验现象时,不能出现物质的名称,若出现物质的名称描述的是结论不是现象9. 明矾净水的作用是A. 使硬水软化 B. 除去水中的悬浮物 C. 消毒杀菌和净化水 D. 除去水中臭味【答案】B【解析】【详解】A、明矾净水不能除去水中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不能使硬水软化,不符合题意;B、明矾溶于水形成的胶状物,具有吸附性,能吸附水中悬浮的杂质,使其沉降,符合题意;C、明矾不能杀菌、消毒,不符合题意;D、明矾不能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不能除去水中臭味,不符合题意10. 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不正确的是A. 墙内开花,墙外可以嗅到花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B. 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升高和降低而改变C. 湿衣服在阳光下容易晾干,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D. 水由液态变为气态,说明分子间的间隔增大【答案】B【解析】【详解】A、墙内开花,墙外可以嗅到花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引起花香的分子四处扩散,不符合题意;B、热胀冷缩是分子之间的间隔随温度的升高和降低而改变,分子的大小不变,符合题意;C、湿衣服在阳光下容易晾干,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不符合题意;D、水由液态变为气态,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不符合题意。
故选B11. 打赢蓝天保卫战,是党的十九大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以下做法不合理的是( )A. 关停重污染企业 B. 限制燃放烟花爆竹C. 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 D. 露天焚烧作物秸秆【答案】D【解析】【详解】A、关停重污染企业,能减少环境污染,做法合理,故A错误;B、限制燃放烟花爆竹,能减少环境污染,做法合理,故B错误;C、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能减少化石能源的消耗,减少环境污染,做法合理,故C错误;D、露天焚烧作物秸秆,生成有害气体和烟尘,做法不合理,故D正确12. 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的是A. Al+3—1个铝离子带3个单位正电荷B. 2H2O—2个水分子C. 2H—1个氢分子由2个氢原子构成D. Na+—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答案】B【解析】【详解】试题分析:A、1个铝离子带3个单位正电荷,其化学用语表示为Al3+,故A错误; B、2H2O----2个水分子,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故B正确; C、1个氢分子由2个氢原子构成,其化学用语表示为H2,故C错误; D、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其化学用语表示为,故D错误.故选B考点:化学符号的书写13. 某气体与氧气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7:8,该单质气体可能为( )A. CO B. CO2 C. Cl2 D. N2【答案】D【解析】【详解】氧气的相对分子质量=16×2=32,则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7÷8=28;A、CO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6=28;但它为化合物,不是单质,故不符合题意;B、C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6×2=44,不符合题意;C、Cl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5.5×2=71;不符合题意;D、N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2=28;它为单质气体,符合题意;故选:D。
14. 如图是高温下某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B. 该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变化C. 图中的两种化合物都属于氧化物D. 该反应所得生成物的质量比为1:1【答案】C【解析】【详解】由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可知,该反应为水在高温条件下与单质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2OCO+H2;A、该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了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不属于分解反应,选项错误;B、在碳单质中碳元素的化合价是0,在CO中碳元素的化合价是+2,氢元素在水中是+1价,在氢气中是0,该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选项错误;C、由上图可知,CO和H2O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有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选项正确;D、生成物的质量比为:(12+16):(1×2)=14:1,选项错误,故选C点睛】分解反应是一种物质反应生成多种物质,其特点是“一变多”15. β-胡萝卜素是一种天然的色素,它广泛存在于黄绿色蔬菜和水果中,在一定条件下,能够转化为维生素A(C20H30O)下列关于维生素A的说法,正确的是A. 维生素A的一个分子中含有51个原子B. 维生素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6gC. 维生素A由三个元素组成D. 维生素A含有20个碳原子,30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答案】A【解析】【详解】A、由化学式可知,维生素A的一个分子含20个碳原子、30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共51个原子,符合题意;B、维生素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20+30+16=286,相对分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为“1”,常省略不写,不符合题意;C、维生素A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元素只能论种类,不能论个数,不符合题意;D、维生素A由维生素A分子构成,每个维生素A分子含有20个碳原子,30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不符合题意。
故选A二、非选择题(共65分,每空1分,符号表达式2分)16. 请使用正确的化学符号填空:(1)2个氮气分子_________;(2)含8个电子的原子_________;(3)钾原子_________;(4)标出氮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5)镁离子________答案】 (1). 2N2 (2). O (3). K (4). (5). Mg2+【解析】【详解】(1)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2个氮气分子可表示为:;(2)含8个电子的原子,也就是核外电子=质子数=核电荷数,故为氧原子,可表示为O;(3)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钾原子表示为:K;(4)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所以氮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可表示为:(5)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镁离子表示为;17. 如图是氧元素、铝元素在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以及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氧原子的原子核内质子数是______,其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_;(2)写出甲和乙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3)在A、B、C、D四种粒子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填字母序号)______;(4)C、D粒子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填字母序号)______,D粒子中X=______。
答案】 (1). 8 (2). 16.00 (3). Al2O3 (4). AB (5). D (6). 12【解析】【详解】(1)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原子序数,由周期表信息图可知氧原子的原子序数是8,则其核内质子数也为8;元素周期表信息图中元素名称正下方的数字就是相对原子质量,故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00;(2)根据图示,甲是O,乙是Al,O的化合价为-2,Al的化合价为+3,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得甲乙形成的化合物化学式为:Al2O3;(3)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一类原子的总称,则质子数相同的粒子(只有一个原子核,不包括原子团)属于同种元素在A、B、C、D四种粒子中,A和B核内质子数都是13,故属于同种元素的是:AB;(4)C是17号元素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7,大于4,在化学变化中易得电子,属于非金属元素因为D的结构示意图中第三层是2个电子,没有得失电子,所以该粒子是原子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根据D的结构示意图,质子数=2+8+2=12,是镁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2,小于4,在化学变化中易失电子,属于金属元素故属于金属元素的是D,D粒子中X=12。
18. 下图是用来表示某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元素的原子,仔细观察该图,回答下列问题:(1)A物质属于_____(填“混合物”、“单质”或“化合物”)2)写出一个符合该反应类型的符号表达式_____3)根据上述示意图你还能获得哪些信息?(请写出一条)_____答案】 (1). 单质 (2). (3).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合理即可)【解析】【详解】(1)A物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2)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属于化合反应,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3)由图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19. 用“化学的视角”认识身边的物质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2)饼干在空气中放置逐渐变软,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__(填名称);(3)自然界中二氧化碳、氧气的循环如图1所示, A、B两物质的化学式为:A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4)水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物质。
下列“水”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______;A.部分结冰的蒸馏水 B.矿泉水 C.自来水 D. 河水(5)保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_________;A.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 B.生活污水直接排放C.使用含磷洗衣粉 D.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6)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防治水体污染,另一方面要节约用水请你提出一条节水的合理化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某同学利用自制简易净水器(如图2)对污浊的河水进行净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A.该净化过程可降低河水的硬度 B.石英砂的主要作用是吸附杂质C.活性炭可除去河水中的异味 D.该净化过程可除去河水中所有杂质(8)水曾被误认为是一种“元素”下列实验能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是______ A.水的电解 B.水的蒸发 C.水的沸腾【答案】 (1). N2 (2). 水蒸气 (3). O2 (4). CO2 (5). A (6). D (7). 洗菜的水用来浇花(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8). C (9). A【解析】【详解】(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化学式为:;(2)酥脆的饼干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会变软,因为空气中有水蒸气;(3)自然界中二氧化碳、氧气的循环如图1所示,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维持大气中的碳−氧平衡,A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化学式为,B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需原料,故B为二氧化碳,化学式为:;(4)A、部分结冰的蒸馏水是由水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正确;B、矿泉水中含有水和多种矿物质,属于混合物,错误;C、自来水中含有水和钙镁化合物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错误;D、河水含有泥沙、树叶等,属于混合物,错误。
故选A;(5) A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会污染水源,不符合题意;B 生活污水直接排放会污染水源,不符合题意;C 使用含磷洗衣粉会污染水源,不符合题意;D生活污水处理达标后排放有利于保护水资源 (6)家庭生活中淘米水用于浇花、洗衣服水用于冲厕所等;(7)A、该净化过程不能除去可溶性钙镁矿物质,不可降低河水的硬度,错误;B、石英砂的主要作用过滤大颗粒不溶性杂质,错误;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除去河水中的异味,正确;D、该净化过程不能除去河水中所有杂质,错误8) A 水的电解过程中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化学变化中元素的种类不变,能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B 水的蒸发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改变,不能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C 水的沸腾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改变,不能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20. 金属钠与氯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化学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Cl22NaCl根据所给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当钠与氯气反应时,每个氯原子_____成氯离子;(2)当氯气变为氯化钠时氯元素化合价的具体变化为______;(3)氯化钠的构成粒子是______和______。
答案】 (1). 得到一个电子 (2). 0→-1 (3). Na+ (4). Cl-【解析】【详解】(1)由图可知,当钠与氯气反应时,每个钠原子失去1个电子,变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的钠离子,而每个氯原子得到钠原子失去的1个电子,变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的氯离子故填:得到1个电子;(2)氯气变化氯化钠,氯元素由单质变成化合物,化合价由单质中的0价变成氯化钠中的-1价故填:0→-1;(3)由图可知,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填:钠离子 氯离子21. 一下八种物质是初中常见的物质,其中B能做催化剂,A和D的组成元素相同,X和E的组成元素也相同且常温下都是无色液体,C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1)反应②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填“化合反应”或“分解反应”)(2)反应②观察到的主要现象为_____3)若反应③的现象是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则反应③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若F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F是_____答案】 (1). (2). 分解反应 (3). 有大量气泡产生 (4). Fe+O2 Fe3O4 (5). 二氧化碳【解析】【分析】C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C为氧气;B能做催化剂,A和D的组成元素相同,A分解生成三种物质,A为高锰酸钾、B为二氧化锰、D为锰酸钾;X和E的组成元素也相同且常温下都是无色液体,X为过氧化氢、E为水;代入图中,验证推断正确;【详解】由以上分析得:(1)反应②为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 ;该反应为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2)反应②生成氧气,有大量气泡产生;(3)铁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若反应③的现象是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则反应③为铁和氧气点燃生成四氧化三铁,Fe+O2 Fe3O4;若F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F是二氧化碳气体。
22. 化学实验课上,同学们设计了图1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请回答下列问题:(1)为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在装药品之前,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2)实验中,红磷要足量的原因是______;(3)实验中红磷燃烧的现象是______,其燃烧的符号表达式是_______;待红磷熄灭后,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水能倒吸入集气瓶中的原因是_____;(4)此实验还可以说明氮气的性质:_____答案】 (1).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 充分消耗集气瓶内的氧气 (3). 放出热量,产生大量白烟 (4). P+O2 P2O5 (5). 红磷燃烧,消耗集气瓶内的氧气,装置内压强变小 (6). 难溶于水,不燃烧不支持燃烧【解析】【详解】(1)为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在装药品之前,应进行的操作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防止装置漏气;(2)实验中,红磷要足量的原因是充分消耗集气瓶内的氧气,保证实验结果准确;(3)实验中红磷燃烧的现象是发出黄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大量白烟;磷和氧气点燃生成五氧化二磷,符号表达式为:P+O2P2O5;红磷燃烧消耗了氧气,装置内压强减小,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水能倒吸入集气瓶;(4)此实验红磷燃烧后剩余氮气、水进入集气瓶中氮气仍然存在,说明氮气的性质:难溶于水,不燃烧不支持燃烧。
23. 小敏带回一瓶浑浊山泉水,她在实验室模拟自来水厂净水过程,最终制成蒸馏水,流程如图:(1)操作①的名称是_____(填操作名称),实验室进行该操作时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该操作需要的玻璃仪器除玻璃棒外,还需要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若经过操作①后,所得液体C中仍有浑浊,其原因可能是_____(填序号);a.漏斗内的滤纸有破损 b.漏斗下端未靠在烧杯内壁 c.漏斗内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2)操作②主要是除去一些异味和色素,应选用的物质是_____(填名称),这是利用该物质的_____性;(3)取少量液体D于试管中,加入少量肥皂水,振荡,发现有较少泡沫,说明液体D是_____,(填“硬水”或“软水”),操作③其净水效果最佳,是_____(填操作名称);为了健康,生活中还可以用_____方法将硬水软化答案】 (1). 过滤 (2). 引流 (3). 漏斗 (4). 烧杯 (5). ac (6). 活性炭 (7). 吸附 (8). 硬水 (9). 蒸馏 (10). 煮沸【解析】【分析】鉴别硬水和软水的方法是加肥皂水,产生泡沫较多,浮渣较少的为软水,产生泡沫较少,浮渣较多的为硬水,煮沸可以将硬水软化。
详解】(1)操作①将固体和液体分离,名称是过滤,实验室进行该操作时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该操作需要的玻璃仪器除玻璃棒外,还需要漏斗,烧杯若经过操作①后,所得液体C中仍有浑浊,其原因可能是漏斗内的滤纸有破损,漏斗内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故选ac2)活性炭能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操作②主要是除去一些异味和色素,应选用的物质是活性炭,这是利用该物质的吸附性3)取少量液体D于试管中,加入少量肥皂水,振荡,发现有较少泡沫,说明液体D是硬水,操作③其净水效果最佳,是蒸馏;为了健康,生活中还可以用煮沸方法将硬水软化24. 老师为同学们提供了如下实验装置:(1)写出仪器名称:a是________,b是__________2)组装仪器时,将玻璃管插入胶皮管或带孔橡胶塞前,要先把玻璃管口 ______,然后稍稍用力旋转,将其插入3)实验室要用高锰酸钾制取一瓶较纯的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收集装置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实验室也可以选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在装置B中制取氧气,实验前可以在装置B中先注入部分水使长颈漏斗形成液封后,在导管口连接一个注射器来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当注射器往外拉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证明气密性好。
5)已知一氧化氮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难溶于水,易与氧气发生反应,则收集一氧化氮气体时应选用图中装置 _______________ (填字母序号)答案】 (1). 酒精灯 (2). 水槽 (3). 用水润湿 (4). A (5). F (6). 2KMnO4K2MnO4+MnO2+O2↑ (7). 长颈漏斗下端有气泡冒出 (8). F【解析】【详解】(1)仪器a的名称的酒精灯;仪器b的名称是锥形瓶2)将玻璃管插入胶皮管或带孔橡胶塞前,为了减小摩擦,要先把玻璃管口用水润湿3)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物的状态是固态,反应的条件是加热,故选固固加热型装置A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难溶于水,故可以选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氧气较为干燥,排水法收集的氧气较纯,故可以选排水法收集装置F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4)当注射器往外拉时,锥形瓶中的气压降低,故长颈漏斗的下端由气泡冒出,说明气密性良好5)一氧化氮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难溶于水,易与氧气发生反应,故不能选排空气法收集,只能选排水法收集,故选F。
25. 儿童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发育不良,下图为某种补锌口服液,说明书一部分,请回答:(1)该口服液中的锌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葡萄糖酸锌分子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2)C12H22O14Zn中锌的质量分数为 (精确到0.1%)(3)若体重1kg的儿童每日需要0.5mg锌,每天从食物中只能摄入所需锌的一半;则体重为20kg的儿童每天还需服该口服液 支,才能满足身体的需要答案】(1)锌元素的名称是“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葡萄糖酸锌的化学式为C12H22O14Zn,其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12×12):(1×22)=72:11故填:金属 72:11;(2)葡萄糖酸锌的化学式为C12H22O14Zn,其中锌的质量分数为:故填:14.3%;(3)儿童1kg体重每日需要0.5mg锌,因此体重为20kg的儿童每日需要锌的质量为10mg,每天从食物中只能摄入所需锌的一半,故还需补充5mg的锌由说明书可知,一支口服液含锌质量为5mg,故儿童每天还需服该口服液1支故填:1解析】【详解】见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