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2020年中考化学试卷C卷.doc

湘教版2020年中考化学试卷C卷一、 单选题 (共6题;共12分)1. (2分)下列有关铁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生铁中碳的质量分数低于20%B . 铁质地较软,能传热导电C . 在铁制品表面镀锌能防止铁被锈蚀D . 冶炼铁的主要原料是铁矿石、焦炭、石灰石、热空气2. (2分)下列实验的预想合理的是 A . 除去铁粉中的铜粉 加入足量的稀硫酸、过滤B . 除去一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二氧化碳 将混合气体通入足量石灰水中C . 比较镁、铁、铜的金属活动性 将铁丝和铜丝分别浸入硝酸镁溶液中D . 检验甲烷中是否含有氢气--将气体点然后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烧杯即可3. (2分)关于分子和原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物质只能由分子、原子构成B . 分子质量一定大于原子质量C . 化学变化中分子数目一定发生变化D . 同种原子可能构成不同的分子4. (2分)葡萄糖(C6H12O6)是一种重要营养物质,下列关于葡萄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葡萄糖由6种碳元素、12种氢元素和6种氧元素组成B . 葡萄糖由6个碳原子、12个氧原子和6个氧原子构成C . 每个葡葡糖分子中所含原子个数为24D . 每个葡萄糖分子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6:12:65. (2分)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 ) 选项物质杂质试剂操作方法ACaOCaCO3稀盐酸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蒸发BMnO2KClO3无把混合物放在试管中加热,使之充分反应CFeCuSO4蒸馏水加入足量的蒸馏水充分溶解后,过滤,将滤渣晾干DCuCuO稀盐酸向混合物中加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A . AB . BC . CD . D6. (2分)25℃时,下列物质在pH>7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 NaCl、Na2SO4、AgNO3B . H2SO4、KNO3、CuCl2C . K2SO4、NH4Cl、Na2CO3D . Na2CO3、KNO3、NaOH二、 填空题 (共4题;共17分)7. (5分)请写出下列元素的元素符号: (1)氢________(2)氮________(3)钠________(4)铝________(5)碳________(6)硫________8. (6分) (1)用化学符号填空:①海水中含量最多的元素________;②铝制品表面的氧化膜________;③温度计中的水银________;④碳酸钙中的碳酸根离子________。
2)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等信息如下,回答下列问题:①在第三周期中,各原子结构的共同之处是________;该周期中,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②在第三周期中,元素类型的变化情况是:从左到右由________元素过渡到________元素,并以稀有气体结尾③写出核外电子排布与氖原子相同的阳离子和阴离子符号各一个:阳离子________,阴离子________④第9号氟元素和氢元素形成化合物的水溶液氢氟酸(HF),可用于玻璃雕刻,其主要原理是氢氟酸与玻璃的主要成分二氧化硅(SiO2)发生反应,生成四氟化硅气体(SiF4)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9. (3分)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请根据图回答: (1)交点P的含义________. (2)t1℃时,将甲、乙、丙三种物质分别加入到100g水中至不能溶解为止,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 (3)t1℃时将15g丙物质加入50g水中,再升温到t2℃时,析出丙固体________g. (4)若将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恰好饱和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 . 溶剂的质量一定减小B . 溶液的质量可能变大C . 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不变D . 溶质的质量可能不变.10. (3分)用“ ”和“ ”代表两种不同的单质分子,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1)该反应有________种反应物和________种生成物。
(2)参加反应的“ ”和“ ”分子的个数比是________; (3)从微观角度分析化学变化的规律(任写一点)________三、 推断题 (共1题;共8分)11. (8分)A~H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A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金属;B溶液呈现蓝色,常用其配制农药波尔多液;B与C反应生成D和E;其中D为蓝色沉淀,F的固态常被称为“干冰”且能与C反应生成G和H,G俗称为纯碱1)A和F的化学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检验气体下的试剂为________ (3)C的俗名为________(只要写一个),A与B反应的类型是________反应 (4)B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G转化为C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5)物质D在加热条件下能分解成两种氧化物,请写出D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四、 实验题 (共1题;共4分)12. (4分)请根据下列实验图1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 (2)上述三个实验中,水对实验仪器起到安全保护作用的是________(填字母) (3)A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4)对于B实验,小李同学进行了改进与创新,实验过程如图2所示:如图2改进实验与B实验相比,明显的优点是________(写一条即可)。
五、 科学探究题 (共1题;共6分)13. (6分)为探究Fe、Cu、Ag的金属活动性强弱,某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甲 乙 丙 (1)实验前需将金属丝打磨,目的是________. (2)甲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乙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 (3)通过甲、乙实验探究,可得出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 (4)若采用丙实验方案也可得出相同结论,则金属C是________. 六、 计算题 (共1题;共3分)14. (3分)小亮提出了“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氧气质量分数值是多少呢?”这个问题后,他对此展开探究,他先把一个集气瓶装满水后,倒出1/3体积的水后,用玻璃片盖上,倒置于水槽之中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当气泡从瓶外冒出时,停止收集,正放于桌上,试计算,他收集的这瓶气体中氧气的体积数精确到0.1%)第 9 页 共 9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6题;共12分)1-1、2-1、3-1、4-1、5-1、6-1、二、 填空题 (共4题;共17分)7-1、7-2、7-3、7-4、7-5、7-6、8-1、8-2、9-1、9-2、9-3、9-4、10-1、10-2、10-3、三、 推断题 (共1题;共8分)11-1、11-2、11-3、11-4、11-5、四、 实验题 (共1题;共4分)12-1、12-2、12-3、12-4、五、 科学探究题 (共1题;共6分)13-1、13-2、13-3、13-4、六、 计算题 (共1题;共3分)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