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搜柄,搜必应! 快速导航 | 使用教程  [会员中心]

高考历史史学常识题.ppt

文档格式:PPT| 23 页|大小 265.81KB|积分 15|2020-08-10 发布|文档ID:15447770
第1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页未读,继续阅读>>
1 / 23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 版权提示
  • 文本预览
  • 常见问题
  • 2009年全国文综卷I,12)古人在分析姓氏起源时说:“氏于国,则齐鲁秦吴氏于字,则孟孙叔孙;氏于居,则东门北郭由此推论,司马、司徒等姓氏应源自 A.官名 B.爵位 C.谥号 D.行业,,(2009年全国文综卷II,12)关于中国姓氏起源,唐人柳芳说:“氏于国,则齐鲁秦吴;氏于谥,则文武成宣氏于事,则巫乙匠陶由此类推,王、侯、公孙等姓氏应源自 A.族号 B.邑名 C.爵号 D.官名,,【姓氏起源】,以国名为氏如齐、鲁、晋、郑、卫、陈、蔡、曹、许等 以封地(采邑)为氏如晋国大夫毕万于魏,其后世子孙以 魏为氏展禽(鲁孝公儿子公子展的后裔)被封柳下,其后 便得柳姓 以官名为氏晋国的荀林父为步兵组织三行里中行的军帅, 称中行桓子,其后以中行为氏;宋国执政卿乐喜称司城子 罕,其孙乐祁以司城为氏司徒、司马、司空、司寇也是此 类 以职业(技艺)为氏如巫、卜、祝、史、匠、陶、屠等 以出生地、居住地为氏这类姓氏中,一般都带邱、郭、门、 乡、闾、里、野、官等字,表示不同的居住地点2008年全国文综卷I,12)中国古代地名中的“阴”“阳”往往体现了该地与相邻山、水的关系阴”的方位是 A山之南、水之北 B山之南、水之南 C山之北、水之北 D山之北、水之南,,(2007年全国文综卷I,12)帝王谥号主要依据其生前行为而定。

    下列各项中属于谥号的是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清康熙帝,,清高宗实录、“文景之治”、永乐大典三个专有名词中的“高宗”“文景”“永乐”分别是 A、谥号、年号、年号 B、庙号、谥号、年号 C、年号、尊号、庙号 D、尊号、谥号、庙号,,中国古代以干支纪年,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甲午战争发生于1894年,八国联军侵华的1900年应是 A己亥年 B庚子年 C辛丑年 D壬寅年,,据礼记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注:“夕月”即拜月之意)这反映了古代帝王在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那么,中秋节祭月的典礼可能起源于 A先秦时期 B秦汉时期 C唐宋时期 D辛亥革命时期,,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戏连坐至晓材料描绘的最有可能是哪个时期人们过中秋节的情景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三国时期魏文帝曹丕在九日与钟繇书中写道:“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从材料看,我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主要寓意是人们 A.祈祷姻缘美满 B.祭祀先祖先人 C.祝愿健康长寿 D.期盼合家团圆,,在宗法观念盛行的社会,姓氏也有贵贱之分,据百家姓中的排序“赵钱孙李”,“赵”姓并不是中国最大的姓氏却排第一由此可推断出百家姓最早可能出现在 A.西周 B.唐朝 C.宋朝 D.明朝,,如果要查阅墨子的光学八条等方面的论述,应该查阅 A.经部 B.史部 C.子部 D.集部,,国学特指中国传统文化,它包括经、史、子、集四大部分 经,指儒家经典; 史,指各种体裁的史学著作; 子,指先秦诸子百家的著作及其他政 治、哲学、医学等著作; 集,泛指诗词文赋专集等著作史料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直接的史料;二是间接的史料凡是未经中间人修改或转写的,是直接的史料:凡是已经中间人修改或转写的是间接史料 下列属于直接史料的是 A商朝卜辞 B姜子牙助周灭商神话 C史记 D孟姜女哭长城传说,,史料是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史学研究的基础针对某一特定历史事物,目击者或者当事人留下的实物、文字或者口头的陈述为一手史料,而非目击者或非当事人的文字或口头的陈述为二手史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一手史料都能真实的反映历史 B. 二手史料往往带有陈述人的主观因素 C. 只有一手史料才能真实的反映历史 D. 二手史料的价值不如一手史料,,古人为诗文集命名的方式,主要有:以作者姓名命名;以谥号命名;以书斋命名;以作者字、号命名;以居官地或居住地命名;以出生地命名;以帝王年号命名等。

    下列古人的诗文集命名以官爵命名的是 A、杜工部集(杜甫) B、范文正公集(范仲淹) C、饮冰室合集(梁启超) D、梦溪笔谈(沈括),,节日习俗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规定,一般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分为静态与动态两种方式,其中确认、立档、研究、保存、保护属于前者,宣传、弘扬与振兴属于后者以下选项中属于动态保护方式的有 保存民间节日习俗 传承尚有活力的节日文化 复活失去活力的节日文化 记录失去活力的民间节日 A、 B、 C、 D、,,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五月节、艾节、夏节等端午节这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端午节的由来,有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东汉孝女曹娥说等上述材料,不能说明端午节 A是某一历史事件或人物故事发生的偶然产物 B积淀的是深厚的底蕴和千年不变的民族精神 C背后流传的是悠久的历史、辉煌的文明 D是民族文化素质在民俗心态中的自然流露和反映,,【2007宁夏文综,26】中国古代有避讳制度,要避免使用本王朝帝王的名字,遇有相同的字时,必须改用其他字。

    下列各项属于这种情况的是 A、汉初改“相邦”为“相国” B、唐初改“内史省”为“中书省” C、北宋初改“昌南镇”为“景德镇” D、明初改“大都”为“北平”,,古代的避讳制度,避讳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现象,人们对皇帝或尊长不能直呼、直书其名,否则就有坐牢甚至丢脑袋的危险在说话或者写文章时,人们遇到应该忌讳的人的名字时,必须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这就是避讳秦始皇名政,于是下令全国改正月为端月避讳的对象有四类: 1、国讳:主要是避皇帝本人及其父祖的名讳,有的朝代延伸至避讳皇帝的姓、字、生肖以及陵名等等 2、官讳:是封建官场的下级官员为了巴结讨好上司,主动避长官的名讳即下属要讳长官本人及其父祖的名讳甚至一些骄横的官员严令手下及百姓要避其名讳 3、圣人讳:主要指避至圣先师孔子和亚圣孟子的名讳,有的朝代也避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之名,有的还避周公之名,甚至有避老子之名的 4、家讳:指避父母和祖父母之名,仅限于亲属内部与别人交往时应避对方的长辈之讳,否则极为失礼英国史学家柯林伍德曾说过:“当一个人历史地思想的时候,在他的面前有着某些过去的文件或遗物他的职责就是要发现遗留下来了的这些遗物的那个过去是什么。

    举例说,遗物是某些写下来的文字,在那种情况下,他就必须发现写那些文字的人用它们所要表示的意思是什么这就意味着要去发现他用它们所表达的思想柯林伍德要表述的主要是 A要提倡反思的历史学习方法 B要注意营造探究的学习环境 C历史要体现人文化的色彩 D要注意探究历史人物的思想活动,,传统史学的研究对象侧重于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等,而现行教材把衣食住行等内容纳入了史学研究的范畴,这一视角的转换体现了 A.唯物史观 B.社会史观 C. 全球史观 D. 革命史观,,。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卖家[上传人]:xinghua828
    资质:实名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