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本质读后感
教育的本质读后感教育的本质读后感(一)成人之道不止于教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关于教 育的事实,在人类创造文字之前就已经存在了很久,直至文 字出现以后,我们才能够从史料中得以找寻,比如《学记》 而关于怎么做教育的讨论,前代人大多讨论的是"教什么(whAT)"和"怎么教(how)",把"为什么教(why )"这个问 题忽略了,从而也就忽略了"教育的根本".钦佩贾馥茗先生的《教育的本质》,书中所谈及的正是" 教育的根本".感谢丛滨校长赠予《教育的本质》这本难啃的 教育名著,使我有机会穿越古今,细品慢读,渐渐认识、找 寻、领悟教育的本质,以期获得些许粗浅的认识"成人之道"谓之"师道"或"教人之道".而成人之道,不止于教,作为教者真正能称得上"道"的还需要做很多学——成己之道贾先生认为,"师者"就是已经由"修己"而成为"成人"的 人,具有"成人"之德,秉持着"造物之诚",从事"成人"的工 作德乃立教之本,师德建设极为重视诚乃教者立身之根本,诚者"不自欺"、"不欺人",现实情况是,教者所缺的正是诚——"造物之诚".表现为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被动地位,忽视学生感受而大量灌输,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较远,只考虑 进度不管效果,集体备课中的交流不畅、信息闭塞等等。
可 以理解为缺少真诚、坦诚、虔诚对待学生要真诚,对待同 事要坦诚,对待事业要虔诚,有此三"诚",方可"成人".所以 说,要提高质量还需学习成己之道,起码心诚则灵"致诚"的途径和方法是"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 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 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 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 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 强"——《中庸》说白了,学习成己之道就是教者审视自己,充实自己丰富自己,就是欲"成人"先"成己".、悟——成人之道"成人之道"就是"教人之道",要想达到"道"的高度,还 得借贾先生的讲述参悟其中道理1、恪守师之守则——教学相长起码明确"学学半"的道理就是说"(在教学过程中) 教与学是一个事情的两个方面",而不是把教与学相对立2、了解学生《学记》说: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译文:学生在学习上有四种过失,是施教的人必须要了解的:人们学习失败的原因,或者是因为贪多,或者是知识面偏窄,或者是态度轻率,或者是畏难中止。
这四点,是由于学生的不同心理和才智所引起的教师懂得受教育者的不 同心理特点,才能帮助学生克服缺点教育的作用,就是使 受教育者能发挥其优点并克服其缺点或许我们可以自我安慰,因为现实中学生学习上的过失 已经存在了N多年,但也该扪心自问,为什么没有随着社会 的进步,跟着前人的步伐,加之个人的努力,想方设法帮助 学生克服上述种种,而做到"长善而救其失者"?深入了解学生,取决于教师的学生观,基于认识学生的 愿望,基于对待学生的态度眼里得有学生,心里得想学生 所以本校要求对待学生得有"三心二意","三心"为信心、关 心、耐心,意为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要有信心,对学生学习 和成长的全过程要付诸关心,对学生出现的若干不如意要有 耐心帮助学生修正"二意"是指诚意、情意,诚意如上所述 要有"三诚",情意是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亲其师信 其道,以师生情意经营教与学所以说,悟成人之道,就是心系学生,琢磨学生学生是水,教者是船,不知深浅,船很危险温总理讲过,要让每个中国人有尊严地活着我们为何 不可以让我们的学生有尊严地学习着,如果学生的学习没了 尊严,那么到最后我们的尊严也没了三、研——学习之道研学习之道,就是要研究学法,给学生真实、朴实、务 实的学习过程,把学生请进学习过程里,让他们自然地学习, 习惯自然养成,知识自然生成,思维自然形成。
成人之道,不止于教,而在于学教者可以通过教学方法研究学习之道,此处"道"为途径或方法贾先生论述了教学成功的四个原因,仍具指导意义: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 2),当其可之谓时( 3), 不陵节而施之谓孙(4),相观而善之谓摩(5)此四者,教 之所由兴也意为:大学的教育方法是,在不合正道的事发生之前加 以禁止,叫做预先防备;在适当的时候加以教导,叫做合乎 时宜,不超过学生的接受能力进行教导,叫做顺应;使学生 相互观摩而得到好处,叫做切磋这四点是教育取得成功的 原因跟着贾先生的论述,又去查了一下《学记》,找了教学失败的六个原因,其中颇具现实意义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 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译文:错误出现了再去禁止,就有坚固不易攻破的趋势; 放过了学习时机,事后补救,尽管勤苦努力,也较难成功; 施教者杂乱无章而不按规律办事,打乱了条理,就不可收拾; 自己一个人瞑思苦想,不与友人讨论,就会形成学识浅薄, 见闻不广;与不正派的朋友来往,必然会违逆老师的教导; 从事一些不正经的交谈,必然荒废正课学习。
这六点,是教 学失败的原因其中"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可以看做是先哲对学 生间合作学习的前瞻,可以说先哲是现实课堂合作学习的鼻 祖总之,读读《教育的本质》可以给我们的教学找一些参 考,议议《教育的本质》可以寻一些方法读读可以拓宽视 野,议议可以加深认识,正所谓"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 闻".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质量是不能回避的话题,而提质量的关键在于提师能,修师德,致师诚品读经典,面对现实,足见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也是教育的永恒主题撰稿:李庆波教育的本质读后感(二)贾馥茗先生,是台湾地区有名的教育家,这是我第一次 读她的著作,选择这本书的初衷其实是因为它的副标题,什 么是真正的教育,我是来这本书里寻找答案的但是开始阅 读后,才发现,读这本书,对读者的要求很高,文中的旁征 博引让我感觉自身积淀的浅薄,而书中对待教育的探寻,让 我大开眼界,我想,读一遍,怕是不够的了教育的本质是什么?西方教育思想对我们的影响是很 大的,各种各样的教育改革其实都能找到西方教育思想的影 子贾先生在这本书里,却另辟蹊径,抛开了教什么和怎么 教的繁杂表象,深入传统文化中探寻"教"的本质,在我看来, 这是一本教育我们如何"成人"的书。
老先生认为:真正的教育,其责任必须以引导学习者成人为务,以发展人性、培养 人格、改善人生为目的人道上承天道,天道精神:诚——至精唯一;仁——博 济无私在古代文学中,天道精神是被世人所推崇的,天道简单 来说就对通过对自然的观察,提出的解释之道天道精神注 重一个诚字,正所谓诚者,天地之道也而天道之仁,是爱 之理,表现在"至公"、"至正".这一部分,旁征博引,也有 些晦涩难懂,但反复阅读和学习后,慢慢发现,这不就是我 们教育最为本质的地方么,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这可能也 就是读书的快感了吧这本书将贾先生的文学底蕴展示的淋漓尽致,确实是难 读的一本书,比起平时爱读的自传来说,真的难啃但读完 后,慢慢回味,甚至再读,总还是有许多感悟,而能够让人 按耐不住想反复阅读的书,才称得上是一本好书,不是么教育的本质读后感(三)母爱能产生一个奇迹,师爱能产生一片奇迹著名的赏 识教育创始人周虹所创造的周婷婷们,不正是用爱之溪水浇 灌出的灿烂花朵吗?拥有了爱心就会有责任心、进取心、创 造性只有爱的教育,才是人性化的教育因为教育中充满 了爱,才没有"差生";因为心中有了爱,才有了还是自己班 级里的学生好;因为倾注了爱,师生才如朋友。
老师的关爱, 使孩子们觉得世界是那么的美丽;老师的慈爱,使孩子们感 到寒冬如此的温暖;老师的严爱,使学生能够遨游知识的海 洋春雨能温暖冰封的泥土,朝阳能抚慰心灵的湖水,生命 的歌声能唤醒一粒粒沉睡的种子爱学生,就要像春风化雨 般无声,让他成为莘莘学子心目中的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 最为催人奋进的有效情愫,让他成为人的一生中一道最赏心 悦目的亮丽景致爱的阳光,会使一棵棵小树苗茁壮成长; 爱的教育更让一群群孩子健康快乐地生活!一个宽容的老师要会欣赏学生一个人活着,最本质的 意义不是被人承认自己的价值吗?孩子所以是孩子,更因为 他们的心是透明的每个孩子都有好表现被承认被表扬的欲 望孩子的才能就象一个巨大的沉睡着的矿藏,我们做老师 的,要用欣赏的眼光,善于发现并且放大孩子们的闪光点, 让他们及早苏醒过来要为孩子们的哪怕是一点小小的进步 和长处而欣喜,孩子会在不断的鼓励声中快速地幸福地成长 孩子的天性好动调皮,犯的错误必然带有反复性,但我们要 认识到,即使是一个犯人,也必定会有他的闪光点,何况是 一个涉世未深的孩子呢有的老师遇见学生犯错,总是火气 冲天,大发雷霆,训斥甚至体罚,"恨铁不成钢",试想,一 个心胸不开阔情商又不高的老师怎能教出富有爱心知识丰 富能力较强的学生呢?千万不要用死的规矩来硬套鲜活的 学生。
"开心的工作,快乐的生活,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宽 容"面对可塑性还很强的孩子,我们为什么不能多一份宽 容呢?让我们多一份耐心,在下一个路口再等等孩子吧!宽容孩子,可以避免好多悲剧;鼓励孩子,信心百倍;欣赏孩子,事半功倍;表扬孩子,积极进取欣赏学生,使学生获得一种被关注、关爱的情感满足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始终伴随着理解、信任、友爱、尊重、鼓舞的心 理体验,通过老师的赏识教育,也能学会去欣赏别人,这对 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也许世界上最美丽、最动人的花朵, 就是绽放在孩子们脸上的笑容,让我们学会欣赏学生,换来 孩子们越来越多的灿烂笑容一个宽容的老师要有和学生相处的激情,要善于面对领 导同事可能产生的误解,也要善于处理社会家长有时的责难 我们要有与时俱进的精神,我们每天都要思考教学方法;有 了激情,我们每日就要去学习;有了激情,我们每时都会去 关爱学生爱心和激情是一种巨大的动力,催促老师勤奋前 行对生活洋溢激情的老师,一定有爱心有爱心的老师, 对工作一定充满激情老师的爱心和激情使校园处处充满生 机与希望社会在发展,好老师的标准也在不断改变,让我 们紧跟时代步伐,做一个好老师,肩负起教育这神圣使命。
最后,小编希望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有不周到的地方请多谅解,更多相关的文章正在创作中,希望您定期关注谢谢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