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养生大法解读

导读易经是中华第一经,是群经之首,诸子百家之源易经既是一部提醒宇宙奇妙的书,更是开启生命密码的金钥匙易经的阴阳哲理开创了宇宙阴阳气化,奠定了天人合一养生的物质根底尤其易经的太极阴阳启发了“阴阳平衡、安康一生”的养生大道在易经理论指导下的易经养生大法,主要涉及:一、易经是部什么书?二、生命源起之秘三、阴阳平衡安康一生之秘四、天人合一养生之秘易经日养生、易经年养生五、八卦体质养生之秘六、易经揭秘年轻七、易经护阳抗阴长寿之秘八、易经象数与疾病早觉察之秘九、易经全息与疾病猜测之秘十、易经风水养生之秘易经是中华养生的总源头,是黄帝内经的理论渊源,中国人要学会自己的养生方法就应当懂点易经的养生奇妙这奇妙就在我的易经养生法及阴阳平衡、安康一生的书中,让我们一起走进易经这座奇妙的殿堂yyy一、易经是部什么书?易经是中国六经之首,诸子百家之源,是中华第一经易经是一部宏大的哲学巨著,她提出“一阴一阳之谓道”,制造了阴阳哲理易经告知我们,阴阳运动是万事万物的运动规律太极图就是阴阳运动哲理的缩影黄帝内经是部什么书?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经典巨著,她把易经的阴阳理论在生命科学上做了出色的进展二、生命源起之秘一、易经揭开了生命起源的密码“天地氤藴,万物化醇,男女构精,刚柔有体”氤藴之气黄帝内经曰:“天地合气,命之曰人”。
二、人活一口气,养生先养气三、百病从气生三、阴阳平衡安康一生之秘一、什么是阴阳平衡?阴阳平衡是生命活力的根本1、什么是阳?但凡向阳光的、外向的、光明的、上升的、温热的、永恒运动的,都属于阳阳气指人体的各种功能2、什么是阴?但凡背阳光的、內守的、晦暗的、下降的、严寒的、相对静止的,都属于阴阴精指人体的精血津液3、阴阳平衡就是阴阳双方的消长转化保持协调,既不过分也不偏衰,呈现着一种协调的状态4、生命阴阳平衡包括脏腑平衡、寒热平衡及气血平衡二、阴阳平衡的四大特点气血充分精力充分五脏安康容颜发光三、阴阳平衡的三大具体表现生命活力强生理功能好心理承受力强四、为什么要维持阴阳平衡?阴阳平衡不是静止的、确定的,而是相对的、动态的阴阳平衡需要呵护,一旦养生不慎,就很简洁导致阴阳失衡而危害安康中医养生和治病都是为了维护和订正、协调阴阳平衡五、阴阳失衡有什么危害?阴阳轻度失衡可导致长期亚安康状态阴阳中度失衡导致疾病、早衰阴阳中度失衡导致重病阴阳离决则生命终止,即死亡六、怎样平衡阴阳?1、从寒热调阴阳2、从气血调阴阳3、从燥湿调阴阳四、天人合一养生之秘易经日养生、易经年养生一、什么是天人合一?人和天地“同呼吸,共命运”。
天地是一个大宇宙,人是一个小宇宙人和天地息息相关黄帝内经说“天地和气,命曰人”二、天人合一的三个大规律:第一:顺应太极“阳长阴消,阴长阳消”的规律进展养生其次:依据气机升降进展养生第三:依据天地气化的开闭规律进展养生三、十二时辰养生法上24小时使用法子时23点1点胆:子午觉丑时1点3点肝:深度睡眠寅时3点5点肺:平旦脉卯时5点7点大肠:排毒辰时7点9点胃:吃早饭好比吃补药巳时9点11点脾:第一黄金时间三、十二时辰养生法下24小时使用法午时11点13点心:子午觉未时13点15点小肠:防血粘稠申时15点17点膀胱:其次黄金时间酉时17点19点肾:排毒戌时19点21点心包:第三黄金时间亥时21点23点三焦:阴阳和谐十点半上床睡觉四、十二时辰的用途1、什么时辰?吃什么药?2、十二时辰怎样猜测疾病?3、何时是时间?4、十二时辰怎样解毒排毒?五、四季年养生一、什么叫法时养生?二、四季养生的三道法宝1、养阴阳2、养生、长、化、收、藏3、养五脏五、八卦体质养生之秘一、伏羲画八卦,开创了中国人的生理体质天有风寒湿热燥,人有风体、寒体、湿体、热体、燥体二、八卦人体质1、乾卦人体质:乾为天“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
乾质金型燥阴阳平和人乾质人秉天地燥金之气,阳气偏盛,金气较浓,阳气主热,金气主燥,燥气通与肺,因此乾质人易患肺系病尤其是燥热性疾病,如咳嗽、慢性支气管炎等、头面饼、大肠病如便秘、痔疮等、糖尿病,又常有阴津缺乏的表现寿命中等2、坤土体质人:坤质土型湿太阴之人包括艮质人坤属土偏湿,湿气通与脾,故坤质人多痰湿病;坤质人气血运行较缓慢,易积湿生痰,湿性黏滞重浊,故多发腹泻、痰饮、水肿等病,易发内脏下垂等多长寿3、巽卦人体质木型风少阳之人包括震质人易患肝病饮风气通于肝;风性善动,故易发肝风内动、高血压、中风及过敏性疾患;风性善变,故易患神经系统失调的疾病,如肝郁、癔病、精神官能症等寿命偏短4、离卦人体质:离质火型太阳之人此型人阳气旺,热盛,火气通于心,故易患心系病如冠心病、动脉硬化,火能动风伤血又易得脑出血等,还易患炽热灼津实证如疮疡、火证,以及躁狂症及眼科疾病等暴死5、坎卦人体质:坎质水型少阴之人坎属水,水性寒,寒气通于肾,所以此型人易患肾系统疾病,如水肿、腰痛、不孕症、五更泻、肾阳虚衰、命火缺乏等,还易患抑郁症水性下沉寿命较长三、不同体质怎样养生?阴虚炽热气质及天气过热之时低温养生阳虚寒凉气质及天气过凉之时温阳养生燥热体质及天气过燥之时凉润养生寒湿体质及天气过湿之时风温养生六、易经揭秘年轻人生犹如一个太极钟,也犹如一个八卦钟。
太极钟的规律是,寿命钟越长则阳极越远,年轻也开头越晚七、易经护阳抗阴长寿之秘一、阳气的强弱打算着我们生命的盛衰二、一生当中都要保养好我们的阳气三、保养人体真阳的三个要领四、抗阴保养就是防止年轻五、排毒十法八、脑养生之秘一、养脑必先养肾二、讲究用脑卫生三、脑不衰则全身不衰风府风府风池风池脑户脑户百会百会大椎大椎八、易经象数与疾病早觉察之秘一、易经象数思维之秘1、何为象数?观象取义、运数取义,中医学是象数科学2、藏象与形的关系中医学是一门象数科学3、以象测藏与疾病猜测之秘易经曰:“阴阳不测之谓神”4、五脏的藏象5、什么叫藏象?6、五脏藏象的含义心脉面肺鼻皮毛脾口肌肉 四肢肝眼筋爪甲肾耳骨脑二阴齿发肾脑髓骨髓脊髓肾经脉一、肾与生命的亲密关系肾影响着人的生、长、壮、老、已:何谓女七男八?黄帝内经曰:“女子七岁,肾气盛,月事已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长发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中医肾与生命的重大意义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胜,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
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花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肾者主水,受五藏六府之精而藏之,故五藏盛,乃能泻今五藏皆衰,筋骨解堕,天癸尽矣故发鬓白,身体重,行步不正,而无子耳肾与精气神养生的重大意义一、肾为封藏之本的重要意义“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素问六节藏象论二、肾藏精的重要意义“肾为先天之本”“肾藏先天之精”“肾藏精,精化为气”为什么古人极其强调性养生?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篇曰:“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邪?”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三、肾与阳气的关系肾为元阴元阳之根四、肾与心神的关系“肾藏志”肾藏精,精生脑髓,精足则脑髓充而神旺,有意志顽强“肾藏精,精舍志”灵枢本神黄帝内经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五、肾与五脏的亲密关系“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肾者水藏,主津液,主卧与喘也素问逆调论“肾主纳气”命门命门肾俞肾俞肺俞三肋下肺俞三肋下肝俞九肋下肝俞九肋下心俞五肋下心俞五肋下脾俞十一肋下脾俞十一肋下中脘中脘壇中壇中神阙神阙气海下丹田气海下丹田关元关元天枢天枢任脉任脉督脉督脉九、易经全息与疾病猜测之秘一、何为全息?二、全息猜测 yyy十、道家养生一、道家的虚静养生二、道家内丹与养生上丹田泥丸上丹田泥丸中丹田壇中中丹田壇中下丹田气海下丹田气海三、周易参同契十、易经风水养生之秘一、北斗移宫二、怎样看风水?1、风水内核的启发2、怎样看大环境风水?1、看龙脉2、看砂势3、看穴4、观水5、看风6、看气7、看土3、怎样看小环境风水?1、建宅风水的启发2、家居风水的启发十一、经络养生1经络的作用灵柩.海论说:“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府藏,外络于肢节灵柩.本藏说:“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灵柩.经脉说:“经脉者,所以能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行不通2十二时辰经络养生抗年轻穴:涌泉、百会、劳宫强正气穴:足三里、涌泉、肾俞睡眠穴:三交、涌泉、神门、劳宫、内关强性穴:曲骨、关元、肾俞消退疲惫穴:命门、足三里、合谷强脑穴:神庭、百会、脑户防感冒:大椎、合谷、风池降血压:风池、风府、行间心绞痛:内关、三交、月覃中腹泻:脾俞、关元、足三里头痛:风池、百会、太冲 yy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