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考试/试题
搜柄,搜必应! 快速导航 | 使用教程  [会员中心]

山东省潍坊市昌乐、临朐等四县2022-2023学年物理高一上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

文档格式:DOC| 13 页|大小 713KB|积分 10|2022-09-17 发布|文档ID:153077984
第1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页未读,继续阅读>>
1 / 13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 版权提示
  • 文本预览
  • 常见问题
  • 2022-2023学年高一上物理期末模拟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或不答的得0分)1、关于曲线运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物体做曲线运动时所受的合外力一定是变力B.变速运动一定是曲线运动C.当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与物体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一定做曲线运动D.当物体做曲线运动时,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方向与物体加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2、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传送带以速度v=2m/s向右运行,现将一小物体轻轻地放在传送带A端,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若A端与B端相距6m,求物体由A到B的时间(g=10m/s2) ()A.2s B.2.5sC.3.5s D.4 s3、关于力的合成与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合力一定大于其中一个分力B.合力与分力一定是同种性质的力C.合力与分力是等效的,同时作用在物体上D.已知合力和它的两个分力的方向,则两个力有确定值4、如图所示,冰壶在冰面运动时,可以在较长时间内保持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不变,我们可以说冰壶有较强的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本领”,这里所指的“本领”是冰壶的惯性,则冰壶的惯性大小取决于(  )A.冰壶的速度B.冰壶的加速度C.冰壶的质量D.冰壶受到的合外力5、如图所示,一重力为G的物体静止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沿平行于斜面和垂直于斜面的两个方向分解重力G,这两个方向上的分力分别为F1和F2.则分力F1的大小为(  )A.Gsinθ B.GcosθC.Gtanθ D.G6、如图所示,杂技演员在表演“水流星”的节目,盛水的杯子经过最高点杯口向下时,水也不会洒出来, 在杯子经过最高点时,则( )A.速度可能等于零B.杯底对水的作用力可能为零C.水处于平衡状态,所受合力为零D.水处于失重状态,不受重力作用7、如图所示,质量不等的木块A和B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

    当水平力F作用于左端A上,两物体一起做匀加速运动时,A、B间作用力大小为F1当水平力F作用于右端B上,两物体一起做匀加速运动时,A、B间作用力大小为F2,在两次作用过程中()A.F1+F2<FB.F1+F2=FC.F1=F2D.8、如图所示,物体A、B叠放在水平面上,水平力F作用在A上,使二者一起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之间无摩擦力B.A受到的摩擦力水平向右C.B受到A的摩擦力水平向左D.地面对B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力,水平向右9、将物块AB叠放在水平地面上,现用相同的水平恒力F以甲乙两种不同的方式拉物块,AB始终相对静止,设A、B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若两物块仍静止,则甲、乙两图中的f大小可能相等B.若地面光滑,则甲、乙两图中的大小f可能相等C.若两物块做匀速运动,则甲、乙两图中的f大小可能相等D.两物块做加速运动,则甲、乙两图中的f大小可能相等10、把一个已知力F分解,要求其中一个分力F1跟F成30°,而大小未知;另一个分力F2=F,但方向未知,则F1的大小可能是(  )A. B.FC.F D.F11、如图所示为竖直平面内的直角坐标系.一质量为m的质点,在恒力F和重力的作用下,从坐标原点O由静止开始沿直线ON斜向下运动,直线ON与y轴负方向成θ角(θ<90°).不计空气阻力,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当F=mgsinθ时,拉力F最小B当F=mgtanθ时,拉力F最小C.若一段时间后撤去力F,此后质点将做曲线运动D.撤去力F后,质点在相等的时间内速度变化一定相等12、甲、乙两汽车在同一条平直公路上同向运动,其速度—时间图象分别如图中甲、乙两条曲线所示。

    已知两车在t2时刻并排行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车t1时刻也并排行驶 B.在t1时刻甲车在后,乙车在前C.甲车的加速度大小先增大后减小 D.乙车的加速度大小先减小后增大二.填空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3、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测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时,从若干纸带中选中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他每隔4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图上注明了他对各个计数点间距离的测量结果计算结果均保留3位有效数字)(1)为了验证小车的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请进行下列计算,填入表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单位:cm);x2-x1x3- x2x4-x3x5-x4x6-x5x平均值各位移差与平均值最多相差____cm,由此可得出结论:在____范围内小车在____的位移之差相等,所以小车的运动是____;(2)小车的加速度为____m/s214、如图所示为某同学研究“在外力一定的条件下,物体的加速度与其质量间的关系”的实验装置示意图(1)下面列出了一些实验器材:电磁打点计时器、纸带、带滑轮的长木板、垫块、小车和砝码、沙和沙桶、刻度尺.除以上器材外,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________A.秒表 B.天平(附砝码)C.低压交流电源 D.低压直流电源(2)实验中,需要平衡阻力.把木板一端垫高,调节木板的倾斜度,使小车在不受绳的拉力时能沿木板________(3)实验中,为了保证小车受到绳子的拉力近似等于沙和沙桶所受的重力,沙和沙桶的总质量m与小车和车上砝码的总质量M之间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4)如图所示,A、B、C、D、E为五个相邻的计数点,若相邻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T=0.10s,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分别为xAB=4.54cm,xBC=5.13cm,xCD=5.72cm,xDE=6.33cm,则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__ m/s2(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5)为了直观得到加速度a与小车和车上砝码的总质量M的关系,本实验需多次改变M,测量相应的加速度a,并描绘a与_______的关系图像15、某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实验时,其中的两个实验步骤是:(1)在竖直平面内,将小圆环拴在橡皮条的下端,用两根弹簧测力计互角度地拉动小圆环到0点,在白纸上记下0点的位置,记录两弹簧秤的读数F1和F2;本步骤中。

    必要的是______;A.弹簧测力计在使用前应校零B.测出橡皮条的原长C.用两根弹簧测力计拉动小圆环时,要保持弹簧测力计相互垂直(2)用一个弹簧秤通过小圆环拉橡皮条,使橡皮条的伸长量与用两个弹簧秤拉时的伸长量相同记下此时弹簧秤的示数F及方向步骤(1)中的疏漏是___________;步骤(2)中的疏漏是___________;三.计算题(22分)16、(12分)研究表明,一般人的刹车反应时间(即图甲中“反应过程”所用时间)t0=0.4s,但饮酒会导致反应时间延长.在某次试验中,志愿者少量饮酒后驾车以v0=72km/h的速度在试验场的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距离L=39m.减速过程中汽车位移s与速度v的关系曲线如图乙所示,此过程可视为匀变速直线运动.取重力加速度的大小g=10m/s2.求:(1)减速过程汽车加速度大小;(2)饮酒使志愿者的反应时间比一般人增加了多少.17、(10分)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A=1kg、mB=3kg的物块A、B置于足够长的水平面上,在F=13N 的水平推力作用下,一起由静止开始向右做匀加速运动,已知A、B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A=0.2,μB=0.1,取g=10m/s2求: (1)物块A、B一起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2)物块A对物块B的作用力大小;(3)某时刻A、B的速度为v=2m/s,此时撤去推力F,求撤去推力后物块A、B间的最大距离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或不答的得0分)1、C【解析】A.曲线运动受到的合力与速度不共线,但合力可以是恒力,如平抛运动,故A错误;B.变速运动不一定是曲线运动,如匀加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C.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是物体所受合外力方向和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故C正确;D.加速度方向与合外力方向相同,故D错误;故选C2、C【解析】物体在滑动摩擦力作用下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当物体的速度为2m/s时,位移为:,所以在到达B点之前,物体还有一段做匀速直线运动,加速时间为,匀速时间为,故总时间为,C正确3、D【解析】A.由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知,两个力的合力,可以比这两个分力都小,所以A错误;B.合力与分力在作用效果上等效,但不能说成是同种性质的力,故B错误;C.合力与分力是等效替代关系,但不是同时作用在物体上,所以C错误;D.根据力的合成与分解可知,已知合力和两个分力的方向,分解结果是唯一的,故D正确故选D4、C【解析】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而质量却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故惯性的大小取决于冰壶的质量;故C正确,ABD错误5、B【解析】斜面上物体的重力,按效果分解的力图如题目图.根据数学知识可知F2=Gsinθ,F1=Gcosθ.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6、B【解析】AB.由于水随杯子做圆周运动,所以当在最高点,水靠重力提供向心力时,速度最小即为则有此时杯底对水的弹力为零,故A错误,B正确;C.在最高点,水靠重力和弹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合力不为零,故C错误;D.对于杯子经过最高点时水受重力,可能受桶底对水弹力,故D错误。

    故选B7、BD【解析】对整体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知,两次整体的加速度大小相等,都为第一种情况,以B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得,A对B的作用力为F1=m2a=第二中情况,以A为研究对象,B对A的作用力为F2=m1a= 则有F1+F2=F因为m1≠m2所以F1≠F2可得故选BD8、BC【解析】AB.对A物体,由于A匀速运动,由二力平衡可知,B对A的摩擦力必与F等大反向,故A错误,B正确;C.对B物体,由力的作用的相互性知,B对A的摩擦力一定与A对B的摩擦力反向,故B受到A的摩擦力水平向左,故C正确;D.对A、B整体分析,由于AB一起向左匀速运动,则地面对B摩擦力一定为滑动摩擦力,且水平向右,故D错误故选BC9、BD【解析】A.若两物块仍处于静止状态,通过受力分析可知,甲图中AB间存在摩擦力,乙图中AB间不存在摩擦力,故A错误;B.若地面光滑,设两种情况下的加速度均为a,对A如果满足即时,此时甲、乙两图中的f相同,故B正确;C.若两物块处于匀速运动状态,通过受力分析可知,甲图中AB间存在摩擦力,乙图中AB间不存在摩擦力,故C错误;D.两物块做加速运动,若地面光滑,则甲乙两个整体的加速度相等,对甲中的B对乙中的A当mA=mB时则甲、乙两图中的f大小可能相等,选项D正确。

    故选BD10、BC【解析】根据“已知力F分解、求F1的大小”可知,本题考查力的分解讨论,根据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运用几何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列式分析.【详解】由题意可知,F2的大小为,大于,因此有两种分解结果;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得,如图所示:又因一个分力F1跟F成30°角,且F2的大小为,由几何关系得或;故B、C正确,A、D错误.故选BC.【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合力一定,分力的方向已知,因为F2大于该分力的最小值,所以有两解,注意巧用几何知识中直角三角形中线与各边的关系.11、ACD【解析】由题意可知物体受到的合力方向与ON重合;由力的合成知识可知拉力的最小值;根据曲线运动的物点分析撤去力F后,质点做什么运动,以及速度的变化情况【详解】因重力与拉力F的合力应沿ON方向,即如图所示:由几何关系可知,当拉力等于mgsinθ时,拉力F最小,故A正确,B错误;若一段时间后撤去力F,只受力重力作用,与速度方向存在夹角,故此后质点将做曲线运动,又因为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g,故质点在相等的时间内速度变化一定相等,故CD正确,故选ACD【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曲线运动的条件及几何关系的应用,解决本题的关键就是掌握受力分析和运动分析12、BD【解析】AB.0~t1时间内t1~t2时间内t2时刻两车相遇,但0~t1时间内两者的位移差小于t1~t2时间内两者的位移差,则t1时刻甲在乙的后面,A错误B正确;CD.由图象斜率知,甲、乙两车的加速度均先减小后增大,C错误D正确。

    故选BD二.填空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3、 ①.1.60cm ②.1.55cm ③.1.62cm ④.1.53cm ⑤.1.61cm ⑥.1.58cm ⑦.0.05 ⑧.误差允许 ⑨.相邻相等的时间内 ⑩.匀加速直线运动 ⑪.1.58【解析】(1)[1]由题可知[2][3][4][5][6]各位移差的平均值为[7]可知各位移差与平均值最多相差0.05cm;[8][9][10]小车在任意两个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相等,所以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2)[11]每隔4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打点周期T=0.1s,运用逐差法得14、 ①.BC ②.匀速下滑或做匀速直线运动均可 ③. ④.0.595 ⑤.【解析】(1)[1]电磁打点计时器需要使用低压交流电源,实验过程中需要测量小车质量、沙与沙桶质量,因此实验需要用到天平,故BC正确,AD错误;(2)[2]实验前要平衡摩擦力,把木板一端垫高,调节木板的倾斜度,使小车在不受绳的拉力时能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3)[3]以整体为研究对象有mg=(m+M)a解得以M为研究对象有绳子的拉力显然要有F=mg必有m+M=M故有即只有时才可以认为绳对小车的拉力大小等于沙和沙桶所受的重力。

    4)[4]由匀变速直线运动推论以及逐差法△x=aT2可得加速度(5)[5]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一定时,a与成正比,可以作出图象15、 ①.A ②.记下两个弹簧秤拉力F1和F2的方向 ③.拉动小圆环到0点【解析】(1)[1]弹簧秤使用前应校零,故A正确;橡皮条的长度不影响实验结果,所以不用测量,故B错误;两个弹簧测力计相互垂直与否与试验结果无关,故C错误2)[2][3]拉动小圆环到0位置时,记录两弹簧秤的读数F1和F2及方向;步骤(1)中的疏漏是F1和F2的方向用一个弹簧秤时拉橡皮条时,必须将小圆环拉到0位置,这样就保证两次的力一样大,步骤(2)中的疏漏是必须将小圆环拉到0位置三.计算题(22分)16、(1);(2)0.3s【解析】(1)设刹车加速度为a,由题可知刹车初速度末速度,位移根据代入数据可得:(2)反应时间内的位移为则反应时间为则反应的增加量为17、(1)2(2)9N(3)1m【解析】(1)整体由牛顿第二定律求解加速度大小;(2)以物块B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解物块A对物块B的作用力大小;(3)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二者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根据位移速度关系求解运动的位移,最后求出物块A、B间的最大距离(1)设物块A、B一起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为a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代入数据解得:,方向水平向右(2)设物块A对物块B的作用力大小为,以物块B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代入数据解得:(3)撤去水平力F后,物块A、B都做匀减速运动,设它们的加速度分别为、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代入数据解得:物块A运动的位移为:物块B运动的位移为:物块A、B间的最大距离为:。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卖家[上传人]:文才世界
    资质:实名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