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天气气候特点

云南天气气候特点一、环流的季节转换1、近地面的平均流场(1)冬季:有一条明显的风向辐合带从青藏高原中部向东南经四川伸入低纬高原并一直延 伸到北部湾,在辐合线南面与西面盛行西南风,风速普遍大于5〜6m/s这与地形与海拔高度有 关系,南支西风受青藏高原阻挡形成南支槽,低纬高原处于南支槽的西南气流影响下 ;在辐合 线北面与东面盛行东北冬季风,气流具有很强的反气旋曲率,这就是冬季风绕过青藏高原后, 受地形影响所表现出来的现象全国大部分地区受到冬季风的影响形式主要就是以西北气流 的影响为主,而云南则受偏东回流气流的影响 ,这就是由于在冬季风的引导下,地面冷高压的 南下路径偏东,当冷空气进入华南或入海后,冷空气沿冷高压南侧的偏东回流气流影响云南2)夏季:盛行偏南气流并有气旋式弯曲 ,当其偏南气流向北翻越高原进入四川盆地后出 项气旋式涡旋,大致在105°E附近,西南气流与东南气流成汇合状即所谓的印度季风与夏季 风的交汇地带2、 700hPa 与 500hPa 平均流场(1) 冬季:700hPa上南支西风气流绕青藏高原而行,到青藏高原东南侧进入云南,转为西南 气流呈现出明显的的气旋性弯曲,并形成一支狭长的强风带,滇中的昆明西南风达到15m/s,这 一特点在500hPa上表现尤为突出。
云南从700hPa到500hPa都为正涡度中心控制,昆明附近 为深厚的最强正涡度中心北支西风气流从西北向东南,700hPa上在云南北侧30°N附近与 南支北上气流相汇合这一辐合线以北为负涡度区所控制,最强负涡度中心处于青藏高原东 北侧500hPa上青藏高原的北侧也有一支强西北风,在急流南侧(青藏高原的大部、四川盆地 北部)为负涡度控制,南北两支西风在低纬高原汇合2) 夏季西风绕流效应依然存在,但与冬季有很大不同,南支西风已不存在700hPa上低纬高原被 西南季风控制 ,季风一直围绕青藏高原东南侧推进到秦岭一带 ,云南在气旋式流场的控制之 下;500hPa上一支由孟加拉湾一带来的西南季风代替了南支西风,以青藏高原北侧的偏北气 流形成了一条横贯青藏高原的切变线3、 对流层高层南亚高压(也称青藏高压或亚非季风高压 )就是对云南天气气候影响最大的一个环流系统夏季强大的南亚高压中心平均位于低层热低压的上空,整个对流层就是强位势不稳定的 高温高湿气柱,上层辐散下层辐合,盛行上升气流,就是一种典型的热力性高压南亚高压不仅 夏季存在,在冬季也就是存在的,只就是位置位于菲律宾东南的洋面上 ,一月以后才开始向西 北方向移动,南亚高压在 5 月中旬经过低纬高原跳上青藏高原就是正好对应云南大部分地区 的雨季开始期,而在9月底10 月初退出高原时对应的就是雨季结束期。
所以南亚高压活动的 异常会影响云南的旱涝变化4、季风环流季风就是云南天气气候的一个主要特征,也就是遇难气候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特 殊的地理位置,云南处于多种季风系统交叉影响的过渡地带,可以同时受到几个不同季风系统 的交叉影响在冬季,既受到来自西伯利亚的寒冷而干燥的偏北季风的影响,又受到来自西南 亚大陆的干热气团的影响,还受到来自青藏高原的高原冬季风的影响;到了夏季则受到印度夏 季风系统与东亚夏季风系统的影响无论在夏季还就是冬季在云南上空都盛行西南气流,但 气流来源不同,所携带的水汽也不同二、天气气候概况云南省跨越了六个气候带:北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温带与高原气候 带,以亚热带气候为主云南气候兼具低纬气候、季风气候等气候类型的特点云南最显著的气候特征为“四季如春”夏无酷暑,冬无严寒一年四季不分明,主要表 现为“干季”与“雨季”,一般5〜10月就是雨季,11〜次年4月就是干季雨季不但低云多, 降水量也占全年的80%左右,干季只占20%左右干季的特点就是水汽少、云量少、日照充足、 温度高因此,在整个干季都就是晴朗少云,空气干燥,日照时数反而比夏半年多,事实上,云 南各地的最高温度大多出现于干季。
另一个与之相对应的特殊的气候特点就是“一天分四季”:某些地区气温的昼夜变化比 冬夏变化还大其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去多地区位于河谷或群山环抱的小盆地之中此外,云南气候还就是垂直变化明显的山原气候:气温与降水随海拔高度的分布差异很 大山麓或河谷地带气候炎热雨量较少;山腰气候温与,降水较多;山顶气候寒冷,雨量最多 主要气象要素的时空分布:1、日照时数从各地的气象资料分析,多年平均的实际日照时数在960〜2840h之间,昆明静止锋就是 实际日照时数多少的分界线,在其东部的川滇黔三省交界处就是实际日照时数的最低区;告 知区出现在其北部年日照时数还有东低西高的分布特点无明显的季节变化,只有干季、雨季之别:干季晴天多,雨日云天少,日照充足;进入多雨 时节,云天状况比干季差,日照时数一般比干季少200〜300h只有昆明静止锋移动的各地就 是倒过来的,雨季日照比干季还多2、 气温:地域分布差异显著:南部地区气温高,北部地区气温低河谷地区炎热,坝区温暖,山区 寒冷有人以“日晒胸前暖,风吹背后凉”来形容这里气温的变化年平均气温的分布有地域差异:①河谷地区气温高,高山地带气温低,②由于地势北高南 低,南北之间高差悬殊达6663、6m,使得各地的年平均温度,除金沙江河谷与元江河谷外,自 南向北,随纬度的增加与海拔高度的增高年平均气温急剧下降,平均温度在5〜24°C左右,南 北气温相差达19C左右。
③降水量多、湿度大的地方因水分供应充足、蒸发耗热量大婴儿 气温明显低于同纬度的其她地方气温的季节变化表现为:春季升温迅速、夏季温暖而不炎热、秋季降温剧烈、冬季温与 而无严寒气温年内变化多为单峰型,峰谷之间差值较小最热月一般就是6、 7月,少数站在 5 月,个别站在 8 月还有一个与全国其她地方不同的特点就就是“春温显著高于秋温” ,这 就是由于春季为干、雨季转换时节,云雨天气少,天气晴朗,日照充足,太阳辐射多,地面干燥,蒸 发热量少,升温快,气温较高日变化:变化剧烈,最高温度多出现在午后14〜15时;在冬季,最低温在日出前后的7〜8 就是出现,夏季则在凌晨5〜6时平均日较差夏秋季小、冬春季大;夏季最小、春季最大3、 降水:① 空间分布:从南到北逐渐减少,主要就是由于地势从南到北升高,且降水的水汽来源 于南面的孟加拉湾与南海两个热带洋面根据资料分析:降水量最多的地方在高黎贡山西南 迎风坡的盈江县(最多达4400mm)最少的地方则在西北部金沙江河谷(最少为100mm)降水量的区域性分布与复杂地形与山脉走向有密切关系:一般偏南暖湿气流北上的迎 风坡雨量多,背风坡雨量少;山地雨量多,坝区雨量少,河谷区雨量最少。
一山之隔,年降水量 相差500mm左右② 时间分布:冬、夏半年控制的气团性质迥然不同,形成降水年际变化小,年内变化大的 特点,即明显的干、雨季之分 6〜8月雨量最多,达全年雨量的一半以上,雨季各月降水变率 较小,干季月降水变大的季风气候特征明显③ 降水日数与降水强度:全年降水日数在90〜230天之间,滇东北因常受静止锋的影响, 年降水日数高达230天最长连续降水日数达到96天,最长连续无降水日则发生于干季曾创 下130天的记录,而连续无降水日数最小值则出现在川滇黔交界处的镇雄,仅11天与全国相比,云南暴雨日数少,日降水量值小,降水强度不大,不易造成较大的洪涝灾害, 但就是由于复杂地形,易引发次生灾害三、灾害(极端)天气发生的天气背景及危害1、影响云南的主要天气系统包括以下几种:(1)南支槽 南支槽就是造成云南冬半年(11月-次年5月)的主要降水天气系统,单一的南支槽过程, 系统移速快,不易造成大范围的强降水天气过程,但南支槽与冷空气、孟湾风暴等天气系统结 合时,冬季产生云南大范围的强降温、降雪天气;春季造成云南大雨、暴雨、冰雹等强对流天 气,主要有三种类型:① 单一南支槽影响型 指南支槽在移动过程中没有其它天气系统与之配合影响云南,分析发现单一的南支槽过程,系统移速快,不易造成大范围的强降水天气过程,在冬季一般只产生部分地区的降温或阵 雨、雪天气,但就是在春季它会产生冰雹、雷暴与大风等强对流天气② 南支槽—冷空气结合型500hPa 高空图上,中高纬度的欧亚地区为二槽一脊型,南支槽在孟加拉湾加强并缓慢东移,中高纬度维持的二槽一脊使冷空气不断南下,对应700hPa高原东部到四川盆地的冷高压 逐渐增强,地面冷锋加强南移,进入云南,与南支槽前的西南暖湿气流在云南交汇,冬季产生云 南大范围的强降温、降雪天气;春季造成云南大雨、暴雨局部冰雹的天气。
③ 南支槽—孟湾风暴结合型 秋季9—11月与初夏5—6月就是孟加拉湾风暴形成的高峰期,如果这时有南支槽东移到 孟加拉湾附近,槽前的西南气流往往使风暴向东北方向移动影响云南通常把对云南天气没有影响的南支槽称为“干”槽,对其环流形势进行分析发现,此类南支 槽的强度较弱,且位置偏北产生云南天气的南支槽与对云南天气影响不大的南支槽的差异 主要就是副热带高压的分布,前者南海、阿拉伯海各有一副热带高压,孟加拉湾为低压槽区, 后者从印度南部到西太平洋为副热带高压带2)切变线切变线就是造成云南大〜暴雨的主要天气系统之一,多出现于6〜8月相较其它天气系 统,切变线出现的频率大、尺度小、活动规律杂乱,还常常与台风、西南涡、地面锋面等天气 系统联系在一起切变线定义为700hPa上,云南境内出现的风向不连续界面最明显的环流特征:700hPa上南疆至青藏高原东部出现西风带冷高压,它与西太平洋付 高形成近于东北—西南向或东西向切变线,地面上常有明显的冷锋或静止锋相配合图 1 切变线形成的典型环流特征(3)两高辐合500hPa 上青藏高压的活动于云南暴雨具有密切的关系一方面当其东移时,会与副热带 高压合并,阻挡台风或西南涡北上,造成台风或西南涡停滞少动;另一面,当青藏高压主体在高 原上时,其与副高之间形成以狭长的辐合区,青藏高压东侧的偏北风引导冷空气南下与副高西 侧的偏南暖湿气流在辐合区内交汇,常造成云南暴雨天气过程。
夏季 500hPa 高空图上表现为:,在高原东侧经常存在着一个准南北向的辐合地带,它就是 青藏高压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之间的辐合带,称之为两高辐合区两高辐合区主要出现在 6—9月有些时候,滇缅之间会出现一个次天气尺度的高压系统,该高压系统室友青藏高压分 裂南下或由副高西进断裂所形成,通常称为“滇缅高压”,实际上影响云南的两高辐合大多数 为滇缅高压与副高之间的辐合区图 2 两高辐合示意图(4)西南涡西南涡就是指产生在西南地区、在 700hPa 图上具有气旋性环流的闭合低压 ,尺度约 300—500km,它就是夏半年造成西南地区强降水天气过程的重要天气系统之一西南涡在源 地不移出,一般对天气无大的影响;一旦发展东移,便给所经之处带来大雨、暴雨天气相当一 部份西南涡形成后没有明显降水而消失,只有在特殊的环流背景下,低涡的斜压性增强后才能 移出,造成大范围暴雨、雷暴等灾害性天气西南涡三条主要路径影响云南,偏南路径指西南涡从涡源地向偏南方向移动影响云南哀 牢山以西地区 ;东南路径指西南涡从涡源地向东南方向移动影响云南哀牢山以东地区 ;西南 路径指西南涡源地生成后向偏东方向移动,东移到四川东部、重庆、贵州一带后转向西南方 向影响云南。
5)昆明准静止锋 昆明准静止锋就是云贵高原上的重要天气系统,常出现于四川宜宾、贵州兴仁与云南广 南一带可造成云南降温、降水与局地强对流天气,如果有西南暖湿气流配合,还可造成大范围 大〜暴雨(雪)天气过程这与云南特殊的冷空气路径与地形有关:云南省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南侧,受高原地形的阻挡作用,冷空气多以东北倒灌入侵为主, 路径与其它省不同滇西北的冷空气仅占 9%,但它能造成云南中部以北的重霜冻天气昆明 准静止锋多出现在冬半年(11〜4月),当东北或偏东路径冷空气南下或西进时受到云贵高原阻 挡或副热带高压较强时,冷空气滞留与云贵之间形成呈南北向的准静止锋骗东路径燈交气西北臣径黴空吒 (9%.19DE ME WE 1G1E 102E 103E 1D4E 10EE 13EE 107E 138E TOBE 110E31h图 3 冷空气路径就日变化来说,夜间准静止锋西进或南移,白天东退与北移.锋面愈弱,这种变化愈明显普 查统计发现冬半年昆明以东地区有 86%的天数存在昆明准静止锋,这构成了低纬高原独特的 气候特征6)西行台风 西行台风在两广登陆后继续西行,或穿过海南岛进入北部湾在越南北部登陆对云南会产 生较大影响,就是云南产生暴雨的主要天气系统之一。
据资料西行台风统计,进入18°N以北、 110°E以西区域的西行台风对云南会有影响,因此把该区域定义为影响关键区,并按影响程 度把该关键区划分为关键区I、关键区II与关键区III30NfIIIt-1I1 JOE20N-95E1OOE105E115E12OE图 4 西行台风影响云南的关键区311TC进入关键区I主要影响滇东南边缘地区,对其它地区影响较小;进入关键区II主要影 响区域为滇东南与滇南地区,其中文山、红河南部以及普洱西南部大〜暴雨频数较高;进入关 键区III对云南大部地区造成影响,特别就是滇南部分地区大〜暴雨频数高,几乎每次进入这个 区的TC都会造成该区域大〜暴雨的出现统计表明进入关键区III的西行台风对云南影响最 大,进入关键区II的次之,进入关键区I的影响最小7)孟加拉湾风暴 孟加拉湾风暴向偏北方向移动,可对孟加拉国与青藏高原形成重大影响常出现大海潮与 暴风雪等严重灾害;向偏东方向移动,可对缅甸中南半岛与我国西南地区有较大影响 ,就是造 成我国西南地区强降水的主要天气系统之一统计表明孟湾风暴东北方向登陆易造成云南出现强降水天气;东北方向登陆的孟湾风暴 有4〜6月与 9〜11月两个高峰时段,与云南雨季开始(平均5月20〜25日)与结束(平均10 月15〜20日)基本吻合,尤其就是与雨季开始期的密切程度更为显著。
2、由这些天气系统所造成的云南主要的灾害天气如下表所示:主要天 气分布特征危害暴雨主要发生在夜间,滇中及以东以北地区夜间的暴雨比白 天多的多,尤其就是滇西北的丽江、滇东北的昭通;主要原因就是云南大部地区的昼夜温差大,产生暴雨的 中尺度对流系统多出现在夜间;另外,昆明静止锋有夜间加 强,白天减弱的特征;引发泥石流、滑坡、 城市积涝冰雹与云南的地形与影响系统有密切的关系:南支槽及高原低值系统影响频繁、静止锋活跃、热带系 统影响较多的区域均就是冰雹天气的多发区,迎风坡出现降 雹的机率远大于背风坡造成局地农作物减产 甚至绝收大风北多南少,咼海拔、狭谷地带多大风日年均大风日数大于25天的气象站有9个,分别就是滇西 北的大理、祥云、南涧、德钦与滇中的大姚、太华山、东川、 元江以及滇东北的巧家在云南造成的损 害面积较小,多为局部 性大风灾害雷暴南多北少年均雷暴日数南部地区一般在80天以上,北部地区一般 在60天以下,西双版纳就是云南雷暴最多的地方;滇西北的 怒江洲、迪庆洲就是省内发生雷暴最少的地区从春到夏雷暴增多,从秋到冬雷暴次数明显减少雷击灾害大雾各地差异较悬殊,低纬度地区大雾日多于高纬度地区,低 海拔地区多于高海拔地区。
大雾日数最多出现在滇西南;大雾日数最多的就是临沧 的沧源,年平均大雾日132、6天,大理与澄江气象站从未出 现大雾天气,主要出现在秋冬季,春末夏初较少引发重大交通事故、 航班延误与疾病爆发寒潮与中国其她大部分地区的不同,冷空气受到青藏咼原与 重重高山的阻挡,其强度弱于北方,造成的降温幅度偏小,且 降温速度慢滇东北寒潮日数最多,由于山脉的阻挡,滇东南 出现寒潮的概率的多于滇西南,滇西的保山、德宏几乎没有形成低温连阴雨与重 霜冻等灾害性天气,导 致路面湿滑引发事故 或使农作物受到严重 冻害秋季连 阴雨在静止锋活跃与南支槽影响频繁的区域易出现,多见于 昭通、昆明、曲靖、怒江、保山、德宏、临沧、普洱西部、 红河南部等地带来的阴雨寡照低温 天气往往给农业生产 带来较大危害,以及滑 坡、泥石流冰冻冰冻多发生在冬季与早春时期,就是中国冰冻灾害较为 严重的省份之一,特别就是滇东北、滇东与滇西北地区每年 都会受到程度不同的冰冻灾害影响冷空气与对流层低层水 汽条件就是促成冰冻天气最主要的两个条件,通常将冻雨、 雨凇与雾凇天气统称为冰冻天气易引起道路结冰 与电线结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