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报告/分析 > 教育
搜柄,搜必应! 快速导航 | 使用教程  [会员中心]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概述

文档格式:DOCX| 11 页|大小 72.10KB|积分 20|2022-09-26 发布|文档ID:156498770
第1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页未读,继续阅读>>
1 / 11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 版权提示
  • 文本预览
  • 常见问题
  • 第一章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本章将帮助你:知识目标:1. 了解科学、科学教育的涵2. 了解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发展历史3. 熟悉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意义和特点技能目标1. 能举例说明科学的涵,能概括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目标2. 能概括说出我国古代、近代和现代各个时期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特点和标志3. 能分析学前儿童学习科学的特点,能举例说明儿童科学教育的意义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以下简称科学教育)是对过去幼儿园自然常识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幼儿园常识仍沿用50年代的教材教法,无论是在容上还 是方法上都已显得有些旧,无法满足学前儿童身心的发展需求和兴趣爱好以及社会发展的步 伐因此,全国许多幼儿园都开始了常识教育容和方法的改革实验,经过10多年的实践, “科学”逐渐取代了 “常识”2001年,在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 下简称《纲要》)中,“科学”第一次正式列入幼儿园教育容之中科学”被除去了神秘的外衣,并成为学前儿童学习的容,是一个进步具体比较“科 学教育”与“常识教育”,我们发现在教育目标、容和方法上都有了根本性的变化,如科学 教育在目标上更注重发展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方法上强调学前儿童自己探索与发现; 在容上考虑到数学是科学的本质,是科学的工具,两者是有联系的,能够互相渗透的,因而 将数学并入科学领域,统称为科学教育。

    第一节概念一、基本概念(一)科学是什么对于常人类似说,科学是什么?说远点,科学是物理、化学、生物学、天文 学等学科知识,是科学家们进行的实验研究说近些,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山川 河流、日月星辰,风雨雷电、斗转星移,这些事物和现象无一不和科学联系在一 起,无一不是科学探索的对象总之科学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容那么,科学的含义呢?不同的人从不同的层面来理解,会得出不同的看法 在这里我们综合各家论述给科学的涵作一个解释:科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正确认识和知识体系,同时也是人们探索世界、获取知识的过程,还是一种世界观、一种看待世界的方法和态度二)“儿童的科学”是什么对于儿童来说,科学是什么?这是个值得我们教师与家长深思的问题,儿童 眼中的科学不是什么牛顿定律、三角函数,也不是密密麻麻的科学公式科学是 他们生活中有趣的发现,是他们眼中好奇的现象我们可以先从具体例子来讨论例一:科学区中,两位小朋友在玩磁铁,他们一会儿吸吸这个,一会儿吸吸那个, 玩得很高兴这时,幼儿A发现旁边有一辆小汽车,就拿着玩起来,然后把它放 到一块薄木板上,他想让小汽车在木板上跑起来,就用磁铁在前面吸、后面吸, 各个方向吸,想让小汽车跟着磁铁走,可是小汽车被吸到磁铁上,并没有跑起来。

    幼儿A去找幼儿B帮忙,两个人一起忙活起来,可是忙了半天也没有找到合适的 办法两人有点泄气了,他们放下磁铁和小汽车,不想玩了这时,教师走过去, 拿起磁铁和小汽车说:“这辆小汽车真漂亮!我们想办法让小汽车在路上跑起来 吧!”两位小朋友听见了,都围拢过来,我把磁铁放到木板的下面,在小汽车的 正下方,然后把磁铁贴着薄木板向前移动,小汽车跟着磁铁动起来了! “小汽车 开了!小汽车开了!”两位小朋友欢呼起来,他们玩小汽车玩了很久显然,这两位儿童经历了一次典型而且有趣的科学探究活动起初,科学区 投放的磁铁和小汽车引起了儿童摆弄的兴趣而摆弄的过程又引起了儿童的发 现:磁铁能把东西吸过来,它能不能让小汽车跑起来?这个问题引发幼儿A去不 断重复操作,但是都没有成功这一发现又引起了梦龙更进一步的问题:为什么 小汽车每次都被吸住,却跑不起来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寻求幼儿B的帮助, 但是直到最后,他心中的疑问也没有得到完满的解决这就是“儿童的科学”一一 儿童对事物表现出好奇、提出问题、进行探究、寻求解释,尽管他最后并没有得 出在成人看来“正确的”结论例二:早晨,两位小朋友在街心、公园跑步,树枝、草叶上挂满了露珠,长椅上也是 湿漉漉的。

    幼儿A忽然想到一个问题,问幼儿B: “你说是白天热还是夜里热?” “当然是白天比夜里热?”幼儿B回答我认为正好相反你看,昨夜热得 树木、花草出了那么多汗在这个例子中,儿童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探究行为似乎他们很满足于自己 对问题的回答当然,我们深信这个儿童的认识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 是和他平时有关出汗的生活经验有一定的联系他至少认识到出汗和热这两个现 象是有关联的,只是不能区分汗珠和露珠这也是“儿童的科学”一一儿童在思 考并试图解释自然界中的现象他根据过去的生活经验(也许是贫乏的生活经验) 和当前观察到的事实,对自然现象做出了自己的判断,尽管是错误的判断例三:某5岁女孩有一天突然对妈妈说:“我知道天上的星星为什么眨眼睛了妈 妈很奇怪,因为从来没有人教过她而儿童的解释则更令她奇怪:“因为每颗星 星上都有一个人,拿手电筒对着我们一会儿开、一会儿关我们在地球上看,就 好像是星星在眨眼睛这位妈妈不知道怎样对待孩子的解释,只得对她说:“你 想的真好!不过,事实上并不是这样的真正的原因等你长大以后就知道了例四:一天,女儿忽闪着眼睛问我:“爸爸,人是怎么来的呢? ”我想了想,就 尽量用通俗明了的语言说道:“青青,是这样的,人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就是 人的祖先,就是猴子……”女儿咯咯笑着说:“爸爸说话好啰嗦呀!”我笑着继续 说:“猴子很聪明,又特别喜欢干活,过了很久很久,猴子学会了站着走路,也 学会了说话,然后就变成了我们现在的人,懂了吗?”半天,女儿点点头说:“噢,怪不得猴子越来越少了,原来都变成人了。

    啊? 我吃惊得大了嘴巴她扫了我一眼,继续补充说:“爸爸,我明白了,动物园里 的猴子都是懒猴子,我们和妈妈都是聪明的猴子这两个儿童的行为似乎离科学更远了:与其说这是科学,还不如说是幻想 然而,科学和幻想并没有绝对的界限这正是“儿童的科学”一一儿童同样对自 然界的现象表现出好奇,并且通过自己的思考得到了一个解释,尽管这个解释没 有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上,而是主观想象的结果例五:一次科学活动《快乐的旋转》生活中有什么东西会旋转呢?孩子们议论纷纷:旋转是接送车转动的轮子、 是司机叔叔手中的方向盘;是妈妈买来的陀螺、是幼儿园里好玩的呼啦圈;是洗 衣机里的大漩涡,是电视里威力无比的龙卷风……各种各样的旋转吸引了孩子 们,他们睁大的眼睛里充满了好奇生活中有这么多神奇的旋转,那我们自己呢?孩子们兴奋地发现:原来我们 自己的身体从上到下都会旋转一一头、眼珠、嘴巴、手臂、腰、膝盖、脚……甚至整个身体都会旋转,更神奇的是我们的身子能跟着音乐节奏旋转,还能好几个 部位同时旋转呢 渐渐地,孩子们不满足于发现旋转了,他们开始探索:这些东西为什么会旋 转呢?孩子们到自己熟悉的各个角落去寻找、做记录,惊喜地发现原来旋转原因 有好多:有的靠电力旋转、有的靠风力旋转、还有的靠人力旋转的……孩子们还 大胆想象:还有靠引力、靠机器人的力量旋转的……可是为什么他们旋转的速度 会不一样呢?细心、的孩子们开始学会在游戏中比较观察:原来,接触面的光滑和 粗糙、物体本身是否平衡、用力的大小等等都会影响旋转的速度。

    旋转与我们人类有什么关系呢?他们对我们人类有什么作用和危害呢?实 验课上,孩子们品尝了果汁机榨出来的鲜果汁,在家里,和爸爸妈妈一起观察了 洗衣机里转动后变的干净衣服;也看了电视里、图画中被龙卷风刮得东倒西歪的 房子树木,也知道了因为有漩涡,地球上还有轮船不能经过的海面……发现了这么多的秘密,孩子们决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这些发现一一他们拿来 了纸笔画下了自己发现的旋转物体,在实验课上跟老师一起制造旋转,和老师爸 爸妈妈一起,收集了各种各样的物品,动手设计制作了属于自己的旋转玩具,组 成了大A班的神奇的“旋转王国”不仅如此,在班级的“宝贝生日会”上,还 和爸爸妈妈一起跳起了快乐的“圆圈舞”,把爸爸妈妈都逗乐了......快乐的旋转!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旋转,许多被大人忽视的现象,在儿童眼里是那么的好奇 和有趣这就是儿童的科学所以,幼儿都是科学家,幼儿的生活就是科学,无 处不在是经验性的、诗意性的、想象性的三)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是什么通过对以上的概念的了解,我们可以认识到:科学教育不应等同于以往的常 识教育,也不应该只是加上些新容和动手操作的教育科学教育应成为引发、支 持和引导幼儿主动探究,并获得有关周围物质世界及其关系的经验的过程。

    具体的说,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可以解释为: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是指:进入小 学之前的儿童,即0-6岁的儿童在教师指导下(包括直接指导、间接影响),通 过自身的活动,对周围自然界(包括人工自然)进行感知、观察、操作,发现问 题,寻找答案的探索过程二、学前儿童学习科学的特点(一)学前儿童的科学学习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具有的共同特征1. “儿童是天生的科学家”①儿童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杜威:儿童有调查和探究的本能,探索是幼儿的本能冲动,好奇、好问、 好探究是幼儿与生俱来的特点科学家们,由于他们急切的好奇心,在他人眼中,常常觉得很孩子气”②儿童最关心与自然环境有关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是基本的科学问题以大耳 朵图图片头《问题小孩》为例解读我是图图小淘气,面对世界很好奇 我有问题数不清,咕叽咕叽冒不停 爸爸妈妈别偷懒,快快陪我做游戏答对问题亲一下,这就是我的奖励 北风呜呜从哪来,他又呜呜上哪去 星星冷的眨眼睛,为啥他不穿棉衣夜晚到底有多黑,梦里太阳哪里来世界到底有多大,天空外面有什么,我一切都好奇2. 儿童通过直接经验来认识事物的下雨之后,我们越是不让幼儿去踩水坑,告诫幼儿水会溅到身上,打湿鞋子, 幼儿却偏偏避开干地往水坑里走,一试高低!3. 儿童的探究方法具有试误性孩子们总是用原有经验解释事物(1)原有经验:种子泡在水里能发芽、长 大(2)新的解释:小花瓣泡在水里能长大。

    泛灵论:儿童早期不能很好地区分主体和客体,将主体的思想和意愿附着于 客体身上,赋予万物以灵性,相信自然界的事物像自己一样,是有生命、意识、 意图和情感的儿童的科学”带有主观性和泛灵论的色彩,这既是它的不成熟之处,也是 其独特之处因为正由于这种主观性和泛灵论,而使“儿童的科学”赋予了诗意 和想像的性质一一参考文章:《对儿童科学教育的批判与重建》,《学前教育》 2001年第7期,晓东4. 所获得的知识经验具有“非科学性”2岁的小孩寻找地板有水的原因先在玩积木,妈妈给他奶瓶喝水,他不自觉地把奶瓶倒了过来,水流到地板 上,无意中他碰到了地板上的水,他觉得很奇怪(发现问题),看看自己的手, 看看奶瓶,把奶瓶放在地板上滚来滚去,有几滴水掉出来了,他用手继续玩水, 不断重复上述步骤,并发出开心、的笑声,(实验一测试他的想法)他喝了一口水 后,故意把奶瓶倒过来,用力往地板上按,水流出越来越多,他也更开心了,直 至妈妈制止下结论)(二)各年龄段儿童学习科学特点1、 3-4岁儿童学习科学的特点1) 认识处于不分化的混沌状态(指鹿为马:“把绿草绿叶叫做绿花”、“把树干叫 做木头”、小白兔)2) 认识带有模仿性,缺乏有意性(给小鸡刮“胡子”)3) 认识带有明显的拟人化倾向(皮球滚下来,它不乖)4) 认识带有表面性和片面性。

    其注意往往比较容易集中在具有鲜艳色彩、会发 出悦耳声音、能动的,他感到喜欢的事物上)2、 4-5岁儿童学习科学的特点1) 好奇好问(为什么鸟会飞?)2) 初步理解科学现象中表面的和简单的因果关系(花不浇水就会死,鸟有翅膀 才能飞;树摇-刮风,车动-活的东西)3) 开始根据事物的表面属性、功能和情景进行概括分类(根据形状、颜色分类, 把太阳和公鸡放一组,把玉米香蕉、小麦归为一类)3、 5-6岁儿童学习科学的特点1) 有积极的求知欲望(怎么样?怎么做?拆玩具)2) 初步理解科学现象中比较在的、隐藏的因果关系(圆球-斜面-滚动)3)能初步根据事物的本质属性进行概括分类(家禽-家畜)第二节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意义小时候,经常透过玻璃看星星,那时候对“发光的移动的星星”产生极大 兴趣,为什么有的星星会动?有的星星不会动呢?为什么两个星星遇到了一起没 有发生爆炸?遇到这些问题,教师如果没有及时的给予引导…….一、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意义(一)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与社会发展幼儿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人才资源二)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与个体发展(1) 科学教育能够促进学前儿童认知、情感和个性的全面发展(2) 科学教育会给儿童的一生带来深刻的影响(3) 科学教育还有助于发现具有科学潜能的儿童并促进其早期发展第三节我国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沿革一、 自然科学教育的起源原始社会:在成人从事捕鱼、狩猎、耕作等日常劳作时,儿童跟随其后观察、 模仿,学习获取食物、制作工具、防御猛兽的技能。

    就是在这样的日常生活中, 通过成人的示与口授,儿童获得了一些对自然界的感性了解,掌握了一定的知识 经验,这即是人类早期科学教育的起源人类早期科学教育的特点有哪些?A:自然科学教育与生产劳动紧密结合B:自然科学待遇愚昧的神灵色彩由于在原始社会,科学还不发达,人类对许多自然现象无法解释,于是将 自然现象神化,这样的“误解”就阻碍了人类对于自然法则的认识二、 古代的自然科学教育在古代社会里,统治阶级的盛衰会大大影响科学教育的盛衰1、我国古代墨子,讲学时很重视生产知识的传授墨子用实验的方法解释小孔成像的原理,这是世界上对光的直线传播的第 一次科学解释,比之与希腊的欧几里得(前330-前274)要早一个世纪而且墨 子用实验的方法进行教学,这在世界科学教育史上也是一种首创墨子的思想方 法和近代实验科学的精神非常接近2、唐代的科学技术教育在国子监隶属下,设有与大学并立的学校“算学”(理科专门学校)唐代官 立的科技学校专业设置和课程计划相当周密算学设置两个专业,其中一个专业 设有“九章算术”、“子算经”“五算经”等课程,并规定了修业年限唐朝还在 科举制度中相应地设置了 “明算科”,以奖励和找那算学的专门人才。

    3、古儿蒙学读物宋代方逢辰编写的蒙学读本《名物蒙求》中,就专门介绍了自然和自然界知 识,包括天文、地理、鸟兽、花木、日用品、耕种操作等《三字经》(推荐百家讲坛钱文忠教授讲授《三字经》)中有介绍数、日、四 时、五行、六谷、;六畜的自然知识,如“稻梁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 马牛羊,鸡犬豕(shi三声),此六畜,人所饲……”《千字文》也是有介绍自然科学知识的,比如说开篇“天地玄黄,宇宙洪 荒日月盈仄,辰宿列寒来暑往,秋收冬藏就是从宇宙起源记述的,接着述说日月星辰等自然现象三、近代的儿童科学教育1、 我国的儿童科学教育通过专门设置的自然课程而进行是在清代同治年 问当时设置了 “格致”一科的设置,是我国设置自然科学教育课程的开端1903 年(清光绪二十九年)公布了 “癸卯学制”(也称《奏定学堂章程》),其中规定 了初小和高小都有“格致”一科格致”的容包括动植物、矿物、理、化、卫 生等这是我国小学设置自然科学课程的开始1903年,我国建立了第一所蒙 养院,在《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虽没有设立专门的学前儿童科 学教育课程,但在“手技”这一条目中写有:"……蒙养院附近之庭院,播草木 花卉之种于地,灌溉以水与肥料,使观察其自然发生以至开花、结实等各种形象。

    诸如此类,要在引导学前儿童手眼,使之习用于之处,为心之意兴开发之资”2、 1924年,我国幼教专家鹤琴先生在《现今幼稚教育之弊病》“孩子与环境的接触太少,在游戏室的时间太多''并指出:“我们的主,幼稚 园之课程可以用自然、社会为中心据此,他的暂行课程中设有儿歌、社会和 自然、工作、静息、餐点从此,“自然”就作为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课程出现 在我国学前儿童教育体系中书第22页表1-1幼稚生生活历)3、1932年10月,当时的国家教育部公布《幼稚园课程标准》,正式规定有关科 学教育课程一一社会和自然课程,并明确下列教育目标和容1) 目标引导对于自然环境和人民活动的观察和欣赏增进利用自然、满足生活、组织团体等最初的经验引导对于“人和社会自然的关系”的认识养成爱护自然物和卫生、乐群的好习惯2) 容身体各部的认识和简易卫生规律的实践习见鸟、兽、鱼、虫、花草、树木和日、月、雨、雪、晴、风、云等自然现象的 认识和研究月、日、星期和阴、晴、雨、雪等逐日气象的填记附近或本园的动植物的观察采集,并饲养或培植关于衣食住行等生活需要,卫生方法,以及家庭、邻里、商铺、邮局、救火组织、 公园、交通机关等社会组织的观察研究。

    4、 1935年有雷振清副教授编写的《幼稚园的自然》一书出版这是我国第一本供教师用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理论书籍它全面地阐述了 向学前儿童介绍自然的目的、教材容、教学原则、方法和设备5、 1936年,当时的教育部公布新修订的课程标准,将“社会和自然”课程更名 为常识6、 1937年,《幼稚园常识160课》出版发行这本书是根据当时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幼稚园课程标准》编辑的,是一本专 供幼稚园参考的常识教材教法书籍四、现代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新中国成立后,直到20世纪60年初,我国的学前教育主要是学习联的做法1、 1952年制定了《幼儿园暂行规程》(草案),在“教养活动”项目中有“认识 自然环境"一项,并有相应的大纲和教学任务2、 解放初直至文革前,我国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容、方法基本上是全 面学习联的基础上制定的比较重视系统的,由浅入深的知识教育,并以季节变化为主线来进行认识自然的 教育在方法上,则以教师单向传授为主,伴有儿童的观察、种植和饲养活动3、 1981年颁布了《幼儿园教育纲要》(草案)20世纪80年代后期一一国外早期儿童教育理论、发展心、理学理论的引进, 以及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1989年6月《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 颁布后,学前儿童教育的一些旧观念、方法受到了冲击。

    在这种冲击下,……,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建立了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 其目标、容和方法均与以往的自然常识教育有很大的不同,以后,各地幼儿园相 继开设了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课程,进行了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从理论到实践的 全方位的研究4、 2001年7月,原国家教育部颁布了《幼儿园教育指导刚要(试行)》,将“科 学,,与“社会,,“语言,,“健康,,“艺术,,列为幼儿园教育的五大领域5、 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科学领域目标)科学目标1亲近自然,喜欢探究♦各年龄段3个方面的典型表现,♦ 2个方面的教育建议目标2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各年龄段5个方面的典型表现,♦ 4个方面的教育建议目标3在探究中认识周围事物利现激♦各年龄段5个方面的典型表现 ♦3个方面的教育建议p__ (二)二掌认知 目标1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各年龄段2个方面的典型表现♦4个方面的教育建议目标2感知和理解数、量关系♦各年龄段4个方面的典型表现.♦4个方面的教育建议目标3感知形状和空间关系♦各年龄段3个方面的典型表现.2个方面的教育建议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卖家[上传人]:dajiefude
    资质:实名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