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升二年级数学教案设计
word第1讲课 题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 教学容课本P8---P10例1、例2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下,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时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初步掌握笔算加法的法则,能熟练的计算3、培养学生认真、仔细、书写工整的习惯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1、 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 2、 掌握笔算的计算法则,能熟练计算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即笔算中的“对位”问题教具学具实物投影教 学 过 程增 删 修 改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投影出示P8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同学们准备去参观博物馆请大家仔细观察这幅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字信息?说给你小组的同学听一听全班汇报发现哪两个班可以合乘一辆车?学生小组交流汇报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情景图,从而使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激发解决问题的兴趣 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1、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组织教学例1学生说想法及理由独立思考,小组交流计算方法:先尝试写竖式,再讨论总结列竖式应注意的问题2、完成P9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后说说计算方法 3、教学例2。
学生尝试计算,交流算法尝试用多种算法计算4、完成P10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在尝试、交流中掌握计算方法初步体会算法的多样化三、练习,实践应用 1、练习二第1题说说图意,交流算法并汇报 2、 练习二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并板演笔算过程,同时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帮助学生巩固两位数与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计算,熟练掌握计算方法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又学会了什么?教师引导梳理五、随堂练习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第2讲课 题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教学容课本P11---P12例3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的交流,发现100以两位数进位加法的多种计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性 2、能选择合理的算法,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3、能运用数学知识尝试解决问题,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1、通过学生的交流,发现100以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多种计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性 2、能选择合理的算法,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进位的方法教具学具实物投影 教 学 过 程增 删 修 改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第8页主题图问:二(1)班和二(3)班能合乘一辆车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情景图,从而使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激发解决问题的兴趣。
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 1、 教学例3 独立思考,小组讨论交流2、汇报各自的计算方法3、小结今天学的容有什么特点?你能给这种算式取个名字吗?板书课题:进位加法4、 完成练习二第3题学生看图,了解题意,或是摆小棒帮助理解再列竖式计算学生汇报,并说明计算方法 5、总结算法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指名汇报,引导学生总结: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也可以从十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设计意图]:在尝试、交流中掌握计算方法初步体会算法的多样化,理解算理三、巩固练习,实践应用1、完成P11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交流想法学生汇报并说明算法2、完成P12做一做交流观察到的信息学生汇报 3、完成P13第4题教师巡视、指导指名汇报、订正,指两道题说说计算方法[设计意图]: 通过练习学生能更为熟练地掌握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四、课堂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又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教师引导梳理五、随堂练习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新课标第一网第3讲课 题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教学容课本P16、17例1,练习三1---3题教学目标1、创设情景,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逐步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2、鼓励学生进行算法探索,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3、结合情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学生进一步理解相同数位对齐的意义,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掌握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笔算中的“对位”问题教具学具实物投影、主题图教 学 过 程增 删 修 改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主题图 2、分小组交流从图中了解到的信息3、汇报: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赢了?4、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会解答吗?[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情景图,从而使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激发解决问题的兴趣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1、教学例1. 仔细地观察图怎么解决聪聪的问题板书算式:56-22,思考计算方法,在练习本上试算小组交流算法指名汇报2、小结:先自己归纳,再得出: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开始减,个位减个位,十位减十位[设计意图]:在尝试、交流中掌握计算方法初步体会算法的多样化二、 巩固练习,实践应用1、完成第19页做一做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选择一道题与同桌交流算法汇报结果及算法2、完成第20页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并说说是怎么想的3、完成练习三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
汇报、订正观察两道题的区别与联系,在小组交流发现[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掌握计算方法 三、 课堂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又学会了什么?教师引导学生梳理学生先互相说说再回答: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开始减,个位减个位,十位减十位四、 随堂练习板书设计Ww W.x k B 1. c Om教学反思第4讲课 题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教学容课本P18---P19例2、例3教学目标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2、通过情景的创设,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掌握用笔算方法计算两位数退位减法,并明白其算理能运用竖式计算两位数退位减法教具学具实物投影、主题图、小棒教 学 过 程增 删 修 改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出示主题图聪聪还有一个问题想考考大家:巴黎比少多少票?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学生回答 [设计意图]: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1、教学例2A.结合前面所学的知识思考计算方法B.分小组交流想法:个位上6减8不够减怎么办C.汇报各自的计算方法D.如不能口算,可以用竖式计算E.用摆小棒理解退位的算理F.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思考并汇报2、教学例3。
出示50-24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然后在小组交流你的算法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汇报3、小结先学生思考计算方法分小组交流想法并汇报: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如果个位不够减,就从十位退1[设计意图]:通过猜想、练习、交流总结,使学生掌握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三、巩固练习,实践应用1、完成第19页做一做第2题教师巡视、指导指名汇报并说说是怎样想的2、完成第20页练习三第5 题先用小棒摆一摆,再计算指名汇报3、完成练习三第6题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汇报并说明错误的原因及怎样改正[设计意图]: 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方法四、课堂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又学会了什么?板书设计Ww W.x k B 1. c Om教学反思第5讲课 题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教学容课本P23例4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学习用减法解决“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问题2、 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100以的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3、 培养学生的数学生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学生学会用减法解决“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问题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教具学具实物投影、主题图教 学 过 程增 删 修 改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出示主题图从图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指名汇报[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情景图,从而使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激发解决问题的兴趣二、合作探究一)、教学例4 1、出示题目,仔细观察、思考分组讨论2、学生探讨解答的方法学生回忆、迁移思考,或是摆学具帮助理解学生汇报,并说明解题思路3、学生在小组交流解答的思路学生汇报 (二)、完成第23页做一做观察图,在小组交流了解到的信息指名说明解题思路思考、提问,在小组交流问题选择一个提问进行解答全班交流并说出解答思路三)、小结:比较一下,今天学习的知识和以前学习的有什么区别和联系?指名回答教师引导学生梳理所学知识 [设计意图]:在操作中掌握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巩固练习,实践应用1、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四第3题,选择二题说说计算方法2、完成练习四第1、2题学生读题,理解题意,汇报并说明解题思路[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解答方法,体验解答的过程 四、课堂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又学会了什么?学生自己总结五、随堂练习。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第6讲课 题连加、连减教学容课本P26---P27例1、例2教学目标1、通过同学间的交流,掌握用竖式连写的方法,会正确计算三个数的加、减法2、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计算习惯3、巩固100以的加、减法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1、使学生掌握用竖式连写的方法,会正确计算三个数的加、减法2、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计算习惯灵活使用口算或加减法竖式等方法计算连加连减的问题教具学具实物投影、主题图教 学 过 程增 删 修 改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1、口答7+6+5 8+9-13 24-10-7 20+30+10 17-3+4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将继续研究三个的加减法 [设计意图]:复习引入,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二、合作交流,掌握算理1、教学例11)、出示主题图学生观察图并了解信息2)、出示表格学生根据表格了解信息并提出问题在小组交流你想到的问题,并解答出来3)、怎样求一共摘了多少个西瓜?学生回答,教师板书算式28+34+23这道题怎样计算呢?学生试算并在小组交流计算方法学生汇报,展示算法比较各种竖式的区别与联系及优劣2、教学例2。
出示主题图仔细观察主题图,了解信息分小组交流从图中发现的信息思考解题方法在练习本上写出连写的竖式学生,汇报,板演解答过程3、完成练习26页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学生汇报、板演,并说明计算方法[设计意图]:通过交流掌握用竖式连写的方法,会正确计算三个数的加、减法三、巩固练习,实践应用1、完成27页做一做2、完成29页练习五第1、2题3、引导完成29页练习五第3题算好后学生说说计算方法[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巩固100以的加减法 四、课堂总结:学生在知识、方法上做一个回顾学生自由说说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第7讲课 题加、减混合教学容课本P28例3教学目标1、使学生探索并初步掌握100以数的加减混合的方法2、发展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初步掌握100以数的加减混合的顺序以及方法能正确的使用竖式计算加减混合运算式题 教具学具实物投影、主题图教 学 过 程增 删 修 改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小朋友们,你们在乘坐公共汽车过程中发现了哪些与数学有关的问题,说给同学听一听[设计意图]:激发学习的兴趣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1、教学例31)出示主题图了解信息,小组交流2)出示应用题:车上原有67人,下去了25人,又上来人28人,现在有多少人?理解题意、独立解答、小组交流、汇报板演。
在练习本上写连写竖式2、练习完成P28做一做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指名说说计算过程3、小结加减混合运算应该怎样进行计算?计算时要注意什么问题?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设计意图]:1、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初步掌握方法2、发展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巩固练习1、完成练习五第4题,第8题分小组比赛完成指名说说计算方法2、完成练习五第5、8题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 正3、完成练习五第6题观察了解信息,和同桌交流发现独立思考并说计算方法[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使学生巩固100以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 四、课堂总结:今天我们学生了什么知识?你又学会了什么?计算加减混合运算时需要注意什么问题教师引导梳理五、随堂练习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第8讲课 题加、减法估算教学容课本P34例4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2、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培养数感,体会算法多样化的思想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学生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加、减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探究加减法估算的方法,初步形成估算的技能 教具学具实物投影、主题图教 学 过 程增 删 修 改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小朋友去过超市吗?我们在买东西时有时并不需要算的很精确,你只需要算出一个大概的数就可以了[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二、合作探究 1、教学例4想一想,在小组说一说,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情况不需要进行精确计算,只要计算出大致的结果就可以了1)、出示主题图妈妈带了100元钱够不够,需要精确计算吗?(2)、学生运用自己的方法进行估算,并在小组交流学生汇报估算方法观察、比较这些估算方法,在小组交流发现学生汇报,归纳3)、精确计算一下这三样东西一共要花多少钱,还剩多少钱,来检验一下自己的估算结果是否合理教师巡视、指导指名汇报检验以后学生汇报想法2、完成P31页做一做仔细看图,理解题意,然后在小组交流估算方法[设计意图]:1、使学生体会到解决同一问题可有不同的方法2、提高估算意识和能力,增加数感,体会算法多样化的思想三、巩固练习,检验效果1、完成P32练习六第1题学生分小组讨论完成学生汇报,并说明是怎样进行判断2、完成练习六第2 题看图理解题意,思考解题方法学生汇报,并说明估算方法3、完成练习六第3题教师指导学生交流汇报[设计意图]: 通过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加减法估算的能力。
四、课堂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又学会了什么?学生汇报,教师引导梳理五、随堂练习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第9课时课 题乘加和乘减教学容义教课程标准(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56页例5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用含有乘加或乘减的算式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2、了解含有乘加或乘减的算式的运算顺序3、能够正确地进行乘加或乘减的运算,并通过计算帮助自己记忆乘法口诀4、进一步学会合作、交流,在合作中建立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1、学会用含有乘加或乘减的算式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2、了解含有乘加或乘减的算式的运算顺序3、能够正确地进行乘加或乘减的运算学会用含有乘加或乘减的算式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教具学具常规学具教 学 过 程增 删 修 改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小朋友池塘边小熊家是玉米地又大丰收了,你们看一棵棵的玉米多壮呀!出示课本图片[设计意图]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二、合作探究,学习乘加和乘减1)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小朋友从画面上你能收集到那些信息和同桌交流一下2)引导提出数学问题,解决问题,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这个问题你会解决吗?想一想可以怎样列式?根据学生回答板书3+3+3+3 3×4 4×3。
3)引导学生继续观察,这时小熊也来到了它的家玉米地里……它来干什么呢?它搬走了一棵玉米,还剩几棵玉米呢?你会解决吗?4)引导学生列出乘加或乘减的算式刚才有人用12减1,而12又是从哪里得来的?既然12是刚才用3×4、4×3或3+3+3+3算出来的那么如果把这两次的计算写成一个算式,你会写吗?[设计意图]先出现一步解决的乘法问题,给学生的下一步学习做好方法上的铺垫请大家在小组商量商量,然后试一试小朋友真能干,不仅列出了含有加减法的算式,,还列出了含有乘减法的算式你们知道这样的算式应该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吗? 请大家想一想,除了可以列出这样的算式外,还可以怎样列式来解决?小组继续讨论乘加的算式有又应该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呢? 教师小结乘加或乘减的算式都是先做乘法,然后再做加减法[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思考用不同方法进行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领悟乘加或乘减法的运算顺序,学会计算三、巩固练习1、指导完成56页《做一做》1、2题56页1题在引导学生看清图意后,列出不同的算式,明确运算的顺序[设计意图] 通过练习巩固对乘加法和乘减法的运算顺序的认识和理解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第10课时课 题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教学容教材第77页例4教学目标1、进一步加深对“倍”的含义的理解。
2、学会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并能够正确进行解答3、初步学会分析数学信息与所求问题的联系,学会看线图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1、学会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并能够正确进行解答2、初步学会分析数学信息与所求问题之间的联系,学会看线段图理解题目中关于两个数量之间倍数关系的语句教具学具教材中的主题图教 学 过 程增 删 修 改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1、口算练习6×7 5×6 7×4 3×54×6 5×5 6×3 2×67×2 3×7 7×7 2×46×6 4×4 5×2 3×62、回答4个6可以说成6的( )倍 3个5可以说成5的( )倍5个4可以说成( )的( )倍设计意图】:复习引入,巩固倍的概念,为新知做好铺垫二、合作交流,掌握算理1、教学例41)出示主题图,学生观察图并了解信息。
2)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并和同桌进行交流3)在教师的引导下,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 根据教师指向的问题,先独立解决设计意图】:尝试着让学生自行解决,锻炼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自主、独立的学习习惯 在各自的学习小组交流自己的解答方法 全班进行交流 组织学生进行汇报教师画出线段图设计意图 】:用直观的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三、学习效果测评引导完成教材78页1~3四、课堂总结:今天你又学到了哪些知识?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17 - / 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