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报告/分析 > 教育
搜柄,搜必应! 快速导航 | 使用教程  [会员中心]

幼儿园教育科学领域精彩活动设计

文档格式:DOC| 9 页|大小 30KB|积分 18|2022-03-18 发布|文档ID:63435884
第1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页未读,继续阅读>>
1 / 9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 版权提示
  • 文本预览
  • 常见问题
  • 幼儿园科学领域活动设计一、清楚知道科学领域的总目标: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 趣;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 环保意识二、 清楚知道不同年龄阶段的科学领域的目标自己看书《纲要》三、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的要求开展性趣味性开放性活动性整合性开展性包含:①活动应适应学前儿童的开展水平,应以学前儿 童身心开展的成熟程度为根底;②活动应促进学前儿童获得全 面和谐的开展趣味性是指在指导活动时,应充分考虑学前儿童的兴趣和需要, 并能激发儿童学科学的兴趣开放性是指,科学教育活动应为幼儿创设操作的环境、给予探索的线索、鼓励幼儿产生多种多样的想法、得出不同的结论活动性: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和组织应以活动为根本形式整合性表现为:?科学教育活动目标的整合?科学教育活动内容的整合?科学教育活动形式的整合四、活动设计的步骤1. 教材分析:幼儿情况分析(亦可是设计思路或设计意图),表现的教育理念:幼儿在前,教师在后〃可达到的目的: 因材施教〃 因人施教〃2. 活动目标:活动目标设计:〔一〕了解儿童已有的经验〔二〕确定适宜的目标 确定适合的目标:活动目标应着眼于幼儿的开展活动目标的内容和要求,在方向上应与阶段目标、终期目标相 一致活动目标的内容应包括 括认知、、能力与技能、情感与态度三个方面。

    可突出重点认知目标:(掌握、学会、了解、感知、学习、知道 )能力与技能目标:(尝试、运用、开展)情感与态度目标:(体验、乐于、主动、大胆、敢于)活动目标的表述应明确具体?小班科学目标:? 1、情感方面? 〔 1〕激发学前儿童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使其乐意感知和摆弄他们能够直接接触到的自然物和人造物;? 〔 2〕萌发他们探索自然现象和参与制作活动的兴趣;? 〔 3〕使其喜爱动、植物和周围环境,并能在成人的感染下表现出关心、爱护周围事物的情感 2、方法技能方面? 〔 1〕帮助学前儿童学会运用多种感官感知物体的外部特征;? 〔 2〕帮助学前儿童学会使用简单工具;? 〔 3〕帮助学前儿童学会通过目测等简单方法比拟物体的形体大小和数量的差异;? 〔 4〕引导学前儿童用词语或简单的句子描述事物的特征或自己的发现,与同伴、教师交流 3、知识方面? 〔 1〕引导学前儿童观察周围常见的个别自然物 〔小猫、小狗、小草、石头等〕的特征,获取粗浅的科学经验,初步了解它们 与学前儿童生活、与周围环境的具体关系;? 〔 2〕引导学前儿童观察周围常见自然现象的明显特征,获取粗浅的科学经验,并感受它们和学前儿童生活的关系;? 〔 3〕引导学前儿童观察日常生活中直接接触的个别人造产品的特征与用途,获取粗浅的科学经验,感受它们给生活带来的 方便;? 〔 4〕学习用 对应的方法比拟两组物体的数量,有多、少 和一样多的概念;? 〔 5〕学会以自身为中心区分上下、前后的空间方位;认识圆形、正方形、三角形;形成早、晚的时间概念。

    中班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目标? 1、情感方面? 〔 1〕开展学前儿童的好奇心,引导学前儿童探究周围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自然物和人造物,愿意参加制作活动;? 〔 2〕培养学前儿童关心、爱护动、植物和周围环境的情感和行为 2、方法技能方面? 〔 1〕学会比拟观察不同物体或同类物体的特征;? 〔 2〕学会使用工具制作简单产品;? 〔 3〕学会比拟和概括,即对直接观察到的事实进展比拟和概括,认识到事物的不同和一样;? 〔 4〕引导学前儿童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的发现与同伴、教师交流,并学会运用其他手段?〔如图表、绘画、作品展览等〕展示自己的科学活动结果 3、知识方面? 〔 1〕帮助学前儿童获取有关自然环境中动、植物与沙石水等无生命物质与其与人类关系的具体经验,了解不同环境中个别 动、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 〔 2〕帮助学前儿童了解一年四季的特征与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观察常见的自然现象,获取感性经验;? 〔 3〕引导学前儿童获取周围生活中常见科技产品的具体知识和经验,初步了解它们在生活中的运用;? 〔4〕能比拟10以内数的大小;? 〔 5〕认识长方形、梯形、椭圆形;学习以客体为中心区分上下、前后;形成昨天、今天、明天的时间概念。

    大班科学教育活动目标? 1、情感方面? 〔 1〕激发和培养学前儿童好奇、好问、好探索的态度;? 〔 2〕激发学前儿童对自然环境和现代社会生活中的科技产品的广泛兴趣,能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寻求答案;? 〔 3〕使学前儿童喜欢并能主动参与、集中于自己的科学探索活动和制作活动;? 〔 4〕培养学前儿童主动关心、爱护周围环境的情感和行为 2、方法技能方面? 〔 1〕学会主动运用多种感官观察物体的运动和变化,即对自然现象进展观察;? 〔 2〕学会实验操作验证推论和预测,并能对操作过程和结果进展思考、调整和修正;? 〔 3〕学会运用简单工具和多种材料进展制作活动,能够发现物品和材料的多种特性和功能,并能表现出一定的创造性;? 〔 4〕学会推论和预测,即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并结合自己已有的经验,推想它的原因,提出合理的解释,得出结论,并预 测将来可能发生的现象;? 〔 5〕引导学前儿童用完整、连贯的语言与同伴、教师交流自 己在科学活动中的做法、想法和发现,以与能够表达发现的愉 快 3、知识方面? 〔 1〕帮助学前儿童初步了解不同环境中的动、植物与其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 2〕向学前儿童介绍周围生活中的环境污染现象和人们保护生态环境的活动;? 〔 3〕帮助学前儿童获取有关季节、人类、动、植物与环境等关系的感性经验;? 〔 4〕引导学前儿童探索周围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获取有关的科学经验;? 〔5〕能对10以内的数进展数的组成和分解;能做简单的计 算;? 〔6〕逐渐学会以自身为中心区分左右;能认识几种常见的立体图形〔正方体、球体、长方体、圆柱体〕,形成星期几和一 年四季的初步概念。

    重难点:幼儿难以掌握和本节课要必须达到的目标为重点 幼儿难以 掌握的内容为难点3. 活动准备〔从经验准备和物质准备两方面着手〕4. 活动过程:(1)导入活动的目的要引起幼儿的兴趣、学习积极 性,将幼儿的注意力引入活动利用多种物质材料 利用各种文学艺术作品利用情境表演利用环境布置利用直接指令或提问通过幼儿直接操作材料活动结尾设计:〔1丨和幼儿一起总结评价这次活动〔2〕提出要求或建议,让幼儿在活动完毕以后继续探索,使活动继 续延伸〔3〕制作活动,以幼儿相互展示自己的制作成品完毕〔4〕以艺术的方式完毕〔5〕迁移可由教师提出一个类似的问题情境,让幼儿用已有的经 验去解决,检验幼儿对知识的掌握情况5. 活动延伸:设计出本次活动在课堂教学之外扩展和延伸的具体方 式和要求,如:其他领域中的渗透、活动区活动、户外游戏活动、 家园配合等6. 反思:设计好评价的标准和 X围,增加语言教育的科学性和有效 性,以便具体的教育活动完毕后与时进展评价〔不足之处为下次 教学改良,在研在上〕案例 常绿树和落叶树〔中班〕活动目标1、培养幼儿比拟、观察、概括的能力;2、知道树落叶和枯黄的原因活动准备1、 让幼儿搜集各种树叶;2、 有关常绿和落叶树的课件;3、 常绿树、落叶树的树干各一棵。

    活动重点:知道树常绿和落叶的原因活动难点:提高幼儿观察、概括的能力活动过程一、 观看录像,激发幼儿兴趣师:我们来看一个短片,看片中有什么?(幼儿看录像)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许多大树,许多黄黄的叶子,有的落到地上,还 在空中飞舞)二、 探索感知师:教师给小朋友准备了许多树叶,请你们打开看一看吧 〔引导幼儿给树叶分类〕师:请小朋友摸一摸两种颜色的叶子,说说自己的感觉幼儿通过触摸得出:黄叶子薄薄的、软软的、外表粗造绿叶子厚厚的、很坚硬、 外表光滑三、 总结点题请幼儿观看短片,再现树叶飘落的景象,并告诉幼儿:像这些秋天到 来树叶飘落的大树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落叶树 像松树、柏树这些树 叶常年绿绿的大树也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常绿树四、师幼互动、做《树叶找家》游戏1、 教师出示一棵落叶树的树干,模仿落叶树妈妈的口吻说2、 教师出示一棵常绿树的树干,模仿常绿树妈妈的口吻说 活动延伸让幼儿做着树叶飘落的动作走出活动室,去寻找院子里的常绿 树和落叶树。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卖家[上传人]:fengruiling
    资质:实名认证